簡體版

第89章 《小兒語》

長公主府中,長公主朱雲薇(史無記載,作者取名)和駙馬梅殷相視而坐。

「夫君,剛才劉嬤嬤所言,是否屬實?」朱雲薇一臉郁郁之色,看著自己的老公。

「夫人,此事我也略有所聞,市井坊言,多有夸大,不足為信。雲睿這個孩子,是你我從小看著長大的,為人謙和有禮、溫文爾雅,想來不會做出這等荒誕不經之事!」梅殷搓了搓手,長嘆了一口氣。

兩人正在談的就是李雲睿出十萬貫寶鈔,給丫鬟做生意的事。

「可是,劉嬤嬤剛才說了,這話是從曹國公府買菜的僕役嘴中听說的,就算有夸大之詞,想必也……」朱雲薇不敢想象,李雲睿如果真肯給丫鬟花這麼多錢,這得多寵幸秋香。如果此事當真的話,自己的閨女嫁到李家後,會不會出現寵妾滅妻的慘劇。

「也許小孩子一時貪歡,圖個新鮮而已……」梅殷說出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李雲睿才十三歲,貪歡?就算他貪歡,秋香也不值得他花這麼多錢。

梅殷覺著這事透著古怪,李家這幾天竟出怪事,先是李景隆突然間做了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說出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豪言壯語;接近著李雲睿又開始作妖,打了徐家的臉不說,還玩出了花樣,給貼身丫鬟錢做生意,說要讓女人逛妓院……

想不通,梅殷怎麼想都想不通。

「雲睿才十三歲,就這麼沉溺,你說瑾瑜嫁過去之後……」朱雲薇听了梅殷的話後,更是心事重重。

哪個父母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凡夫俗子,老一輩少一輩,一輩又一輩,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子女。

在朱雲薇的心中,梅瑾瑜就是心頭肉,如果讓自己閨女嫁給一個公子、紈褲子弟,她是萬萬不肯的,這無疑是送羊入虎口。

「夫人,此事還不著急,瑾瑜還是豆蔻之年,尚未及笄,這中間還有兩年多的時間,雲睿如果真是肆意胡鬧、任性妄為,不用夫人你說,我親自出面到李景隆家退親!哪怕他李景隆權勢滔天,我梅殷也不懼怕他!」梅殷拍了拍胸脯說道。

朱雲薇听了梅殷這話,更是心塞,自家事自己知,自從被朱棣逼著寫血書勸降梅殷後,朱雲薇和梅殷之間的關系就有了一絲不和諧。雖然梅殷從來沒有怪過朱雲薇,但朱雲薇能夠感覺的出來,梅殷對此事耿耿于懷。

事實有確實如此,梅殷為人素懷忠義,十分看不上「亂臣賊子」朱棣,只不過建文帝失蹤,朱棣竊取了大位,他再怎麼不甘心也于事無補,繼續打下去,只是徒增百姓流離失所、士兵家破人亡而已,所以梅殷接到朱雲薇血書之後,帶著大軍投降了朱棣。

梅殷之所以對朱雲薇心存芥蒂,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老婆是非不分,居然幫著朱棣寫血書逼迫他投降,這讓他很失望。但他不知道的是,血書是朱棣逼著朱雲薇寫得……

因為礙于面子,他不想給老婆難堪,所以這事憋在心里,他一直沒說。

作為女人,朱雲薇沒有那麼多忠義節孝的想法,對于誰做皇帝,她並是不關心,朱允炆是自己親佷子,朱棣是自己的親哥哥,都是自己的親人,你讓她怎麼選?她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老公、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看到自己老公平安歸來,朱雲薇開心都不來及,哪管得了那麼多,哪兒會去告訴自己老公,血書是親哥哥逼著寫得?

誤會就這麼神奇的產生了……

梅殷這番話听上去是豪言壯語,但朱雲薇听出來的更多是無奈。

朱雲薇雖然貴為長公主,對朝政沒有絲毫的影響力;駙馬梅殷因為屢屢跟朱棣對著干,已經被邊緣化,可以說現在梅家,無權無勢。反觀曹國公李景隆,因為開了金川門,迎接朱棣入南京城,被加封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曹國公,左柱國,位列朝班之首,一時風光無二。現在李景隆和梅殷的地位,雖然說不上是雲泥之別,也是差了好多等級。

看著梅殷信誓旦旦,拍著胸脯,那是不自信的表現。因為強者不需要用豪言壯語為自己鼓勁、加油。

長公主房間的窗外,站著一個身影,在听兩人的談話,小手越握越緊,牙也緊緊咬在一起,目光中露出一絲決絕︰李雲睿就是一個禍害,讓自己的父母這麼為難……

窗外的人正是梅瑾瑜,此刻她心里真盤算著,如何自己出手,解除與李雲睿的婚約。

「小小的人啊,傻不愣登啊,天天就知道窮開心……」跟蒔花閣的一群女子們,聊完了天,佔完了便宜,李雲睿唱著歌,回了房中。

一進書房門,李雲睿將在書桌上的寫作業的幾個孩子趕走,自己坐了下來,抄起筆開始在之上寫下了《增廣賢文》、《小兒經》七個字。就在剛才跟蒔花閣女子聊天時,李雲睿隨口說了幾句後世耳熟能詳的俗語,比如「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他說出這些話時,蒔花閣的女子都用一種崇拜的眼光看自己,但這些話都是些格言警句,他李雲睿又不是原創,有必要用這種眼神看自己嗎?

當時李雲睿腦中靈光一閃,自己說得很多話,都是《增廣賢文》里的話,而這本書是在明朝萬歷年間才寫成的,那麼機會來了。

李雲睿要把李景隆打造成文壇大家,不能光靠詩詞,而李雲睿又不會駢四儷六的辭賦、之乎者也的八股,唯獨會背一些《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小兒語》,這些都是舊時兒童啟蒙教材。

前世的李雲睿家學淵源,從小就被祖父逼著背誦這些傳統經典,所以腦子里記憶深刻。而《增廣賢文》、《小兒語》都是明朝中後期才有,這不是給了李雲睿抄書的機會嗎?

先寫《小兒語》,因為《增廣賢文》字數太多了。

「吾家有女,初入啟蒙,做《小兒語》,與其共享。望吾女于歡呼戲笑之間,莫非理義身心之學」李雲睿用李景隆的口氣寫這一句,是為了出師有名︰我是寫給自家閨女的。同時點出《小兒語》是童謠,在歡呼戲笑間,能夠把聖人之學的道理學會。

《小兒語》整篇不過千字而已,李雲睿筆走龍蛇用了半個時辰,默寫了出來,等墨跡晾干了,看看天色尚早,就將紙折好塞進手袖中,出了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