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入京師

陳廷敬與張英沒想到鄭經對二人沒有絲毫的挽留,這讓兩人無比的失落,兩人對于自己在鄭氏的分量有了清晰的認識,鄭氏根本就不在乎他們這些所謂的讀書人。

臨告退之前,張英再次行禮道︰「大王!犬子很願意在承天府讀書,臣離開之後,勞煩大王能夠對犬子照拂一二。」

「張先生放心,華夏的學堂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絕對不會讓令公子受到一點兒委屈,這個孩子很有靈性,將來一定能夠成為不錯的人才,說不定你張氏會因為此子名垂青史。」

「多謝大王贊譽!若是這孩子能夠有所增益,也是大王的栽培!」

二人離開王城,陳廷敬抱怨道︰「敦復!你也太冒失了,竟然提出要返回大陸,現在回去準備讓人家抓俘虜嗎?」

「子端!某也沒想到華夏王竟然對你我毫無挽留之意,事到如今你我是不得不走了。」

「走是肯定要走的,怎麼走就要從長計議了,在王城的時候,華夏王的話你已經听到了,想必這一次鄭氏發動統一天下的戰爭應該是摧枯拉朽一般的速度。

只要你我走的夠慢,就不會趕在華夏軍隊進入長安之前回到長安!只要你我後于華夏軍隊進入長安,你我就不算失節!

屆時你我二人回鄉等候新朝的召見,只要你我足夠支持新朝推行的新政,一定能夠引起新朝的注意,到時候你我重回朝堂絕不會是奢望。」

二人對視一眼,便已明白對方的真實想法,又經過幾日的準備,二人登上海軍的運輸艦,前往福州。就在兩人前往福州的海路上,福建的華夏陸軍在陳莽的率領下,閃電出擊,已經拿下了福建全境,正在向江西境內推進。

多年的充足準備,讓華夏的戰爭機器一旦開動,就形成了雷霆之勢,無論滿清上下如何拼死抵擋,都無法阻擋形成代差的華夏軍隊。

從興武七年秋戰爭開始,到年底的時候,華夏在東部已經拿下了整個福建和浙江、南直隸與江西也有半數的土地被華夏控制。

西南方向華夏已經將戰線再次推到岳州,隨時都能北上拿下武昌與襄陽全取湖廣。

西部華夏軍隊正在巴蜀與滿清爭奪,巴蜀最大的問題不是戰爭,而是地形的限制,無法發揮華夏軍隊的全部戰力。

長江以北華夏軍隊在周全斌的率領下從海州登陸直取徐州、迅速佔據黃淮之地,進而兵臨開封城下,隨時都能席卷中原。

而北方的華夏軍隊在何義的率領下從天津出發,開始進佔山東、北直隸,沿海地區的州府已經被華夏滲透的跟篩子差不多,華夏軍隊一到,滿清軍隊都是望風而逃,根本不敢與華夏軍隊一戰。

關外的華夏軍隊則在一點點擠壓滿清的老巢,謝永常的大軍已經兵臨沉陽城下,滿清沒有明朝的迂腐,在華夏軍隊抵達沉陽之前,滿清的主要人員已經後撤到了撫順關。

只要華夏軍隊再進行追擊,滿清會毫不猶豫地扎進長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對于這一點,謝永常心知肚明,也得到了華夏王的秘密指示。

華夏並不以徹底殲滅滿清為目標,最理想的辦法是將滿清的主力驅趕到西北,為王先驅。讓滿清在中亞地區與準噶爾搶地盤,甚至與羅剎國爭奪黑海周邊肥沃的黑土地。

甚至有的將領已經喊出興武八年一統天下,華夏王登基稱帝的口號。整個華夏上下都充滿了樂觀的心態,這種現象讓鄭經非常擔憂。

根據前線的匯報,鄭經敏銳地發現滿清根本就沒有進行堅決的抵抗,大多數時候都是主動將城池讓給華夏。

鄭經不用想也明白滿清的用意是什麼,無非就是拉長華夏的補給線,分散華夏的兵力。對于這一點,華夏陸軍在推演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

首先想到的應對辦法就是海軍沿著長江上朔,為陸軍提供補給,只要拿下整個江西,南直隸與湖廣就只能各自為戰。

身在金陵的喇布與從福建退到江西的杰書,要麼選擇退到武昌與圖海的湖廣大軍合兵一處,要麼就只能死守金陵,利用金陵的堅城消耗華夏軍隊。

而滿清方面的應對非常的徹底,那就是搜刮中原所有的財富,全部集中在關中,其他地區全部放棄,康熙的使者開始派向準噶爾,甚至派向了遙遠的莫斯科。

當滿清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回承天府,鄭經思考多日之後,終于下定決心給康熙與噶爾丹和彼得一個合流的機會。

若是一戰能夠將這三股勢力全部打殘,未來華夏西北至少能夠保證上百年的安全,有這上百年的時間,華夏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積累。

那個時候華夏早已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整個世界都會在華夏的兵鋒下瑟瑟發抖。

整個興武八年,華夏都在忙著鞏固新佔之地,湖廣只給滿清留下一座襄陽城,河南只留下一座洛陽城,其余黃河以東的土地全部落入了華夏手中。

在金陵與京師光復之後,華夏內部立刻開始了遷都的議論,做為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都城肯定不能建在海島之上,如今兩座華夏舊都光復,如何選擇就成了華夏君臣的頭等大事。

金陵與京師各有優勢,金陵的優勢是地靠江南是天下膏腴之地,在此建都不必擔心糧食供應問題,缺點是自古金陵建都者都不能長久,這座虎踞龍盤的雄城似乎受到了詛咒一般,不管是誰在金陵建都都不能熬過百年。

京師北臨幽燕形勝之地,易守難攻,距離草原很近,在京師周邊駐軍能夠有效扼控草原,確保無草原邊患。缺點是京師周邊氣候干旱,不足以承擔供應京師百萬人口的重任,糧食安全就成了京師的一大難題。

不過京師的這一條缺點,對于如今的華夏來說根本就不是缺點,華夏龐大的海上運輸能力能夠將來自爪哇、舊港、佔城、安南的糧食,以極低的運費運送到天津港。

而規劃中的京津鐵路將會成為為京師輸送給養的大通道,如今華夏的鐵路建造技術已經可以在平原地區鋪設,京津鐵路將是華夏第一條商業化運營鐵路。

經過一番爭論之後,華夏高層還是以多數人贊同的方式決定遷都京師,遷都意味著政治中心在承天府的撤離,沒有了都城的疊加效應,未來承天府的地位會越來越低。

尤其是承天府還孤懸海外,這就更加劇了海外離島的游離感,如何保證這樣的海外離島始終處于華夏的核心政治圈內,是擺在華夏君臣面前的頭等難題。

做為華夏的大管家,主管財稅的張有德在參考了各地的賦稅情況之後,提出將承天府、瓊州府、呂宋府、舊港府全部升級為省。滿剌加城升級為華夏朝廷的直轄的直隸州,級別與大府相同。

張有德的建議是這些地方升級行政機構之後,根據華夏異地為官的原則,這些地方將會名正言順地調派官員在這些地方施政。

而本地成長起來的人才也會調派到內地各個省份任職,多年以後文化思想全部趨同之後,這些地方再想分離,那就要問老百姓答不答應了。

升級行政機構的結果就是官位多了,自然是皆大歡喜,張有德的建議很快便獲得通過,就連最難纏的御史台都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隨著華夏內部的問題理順,華夏行政部門正式開始向京師搬遷,最先進行搬遷的是各個部門的行政官吏,如今的華夏可不止六部九卿,部門多了很多,其中教育部是從禮部拆分出來的,建設部是從工部拆分出來的,宣傳部是從通政司升級而來。

這些多出來或者升級出來的部門需要大量的官員進行填充,這就給了華夏官員很大的機遇,以前可能熬幾十年都未必能夠達到一府長官,而現在幾年時間就能達到或者達到更高的位置。

官員的急劇增加帶來了很多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隱患,一些沒有高層政治經驗的官員登上高位之後,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

這還是客觀出現的問題,更別說一些投機者的主觀行為,因此鄭經要求御史台長官唐興武必須做好官員的監督,任何官員無論功勞多大,後台多硬,一旦發現貪腐等違法問題,都要從嚴處置。

亂世用重典,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華夏不能因為一小撮的蛀蟲,壞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口碑。

興武九年秋八月!

鄭經騎著馬從正陽門進了內城沿著中軸線來到紫禁城正門之前,身後一大群華夏文武步行跟著鄭經的馬後,這是鄭經第一次踏足紫禁城,在城門前停馬抬頭看向城門上上高懸的匾額,匾額上用滿漢兩種文字並排書刻著‘大清門’三個大字。

看到滿文書寫的匾額,鄭氏心里非常不痛快,抬起馬鞭指著匾額說道︰「禮部!」

「臣在!」余震瀚連忙小跑著來到鄭經馬前躬身听後吩咐。

「將這個匾額換了,如今是我華夏天下,這勞什子的‘大清門’算怎麼回事?同時將紫禁城所有匾額上的滿文去掉,以後華夏官方只有一種文字,那就是漢文。

一些部落百姓願意說自己的語言,國家也不干涉,但是想要讀書、當官任職,就必須學習漢文,以漢文表達為主。」

「臣明白了!回頭就安排人將所有的匾額全部換了!臣請問正門上的匾額換成什麼?」

「華夏!」鄭經想都沒想就月兌口而出。

從華夏門進入皇城,沿著中軸線踏上金水橋,便看到了已經改名‘天安’的承天門,鄭經指著城樓上懸掛的匾額說道︰「名字改回去!」

余震瀚連忙躬身應下,鄭經騎馬從正門進入,身後的文武可不敢一起從正門進入,而是文左武右從正門兩邊的側門進入。

進了承天門,鄭經翻身下馬,將馬匹交給侍衛,指著城樓說道︰「諸位愛卿隨朕登上城樓看一看我華夏的大好河山!」

「臣等遵旨!」

與鄭經正值壯年不同,一些老臣已經上了年紀,比如教育部的方以智已經七十多歲,已經連續幾次上疏致仕頤養天年,都被鄭經溫言挽留,承諾等到一統天下之後,就讓老先生風光致仕。

這些老臣從正陽門一直走到承天門,早已累得氣喘吁吁,這一切鄭經看在眼里,卻不好說什麼,這些表示尊卑的禮節沒有廢除之前,就必須如此,就是鄭經也不能改變。

尤其是這些老臣大多數都是讀書人,更注重規矩的遵守,因此鄭經吩咐侍衛一人扶著一位老臣慢慢從馬道緩慢登上城頭。

在城頭上遙看前方的正陽門城樓,兩座城樓在同一條直線上,遙相呼應,兩座城樓之間便是華夏六部九卿等中樞部門。

鄭經看著前方那些古樸的建築,心中感慨萬分,在後世這些建築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全部拆除,沒有了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京師的韻味就少了幾分。

未來的京師主要以行政、人文為主,會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尤其是內城之內更是不會允許任何的工業,沒有工業就不會快速聚集大量的人口。

尤其是內城中的各個胡同,都是歷史的記憶,這些胡同以及胡同里的房屋建築都將是歷史人文的一部分,若干年後,都能成為京城旅游業的一道風景。

而外城將會進行舊城改造,一些破舊的胡同、棚戶全部拆除,在城外擇地興建新的住宅社區,拆除出來的土地將會建設大量的商業區域,為將來京城旅游的游客提供、餐飲、住宿、購物、休閑等一切所需要的的服務。

只要經營得當,將來的京師光是旅游觀光這一項收入,就足以讓京師成為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未來的華夏必然是國家強大、百姓富足。

只要官府不斷引導,百姓非常願意走出家門,看一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