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 廣東新政

到了安排劉進忠的時候,劉進忠表示自己願意解甲歸田,從此不問軍政。

鄭經笑著攔住他道︰「劉將軍不必這樣委屈自己,在寡人看來劉將軍的作戰指揮水平比我軍的將軍們都高明。

他們能打勝仗不是他們指揮水平有多高,而是他們背後的後勤系統強大。你可能想不到我軍一個鎮擁有五十門速射炮,每門炮至少攜帶十個基數的彈藥做為隨行彈藥(一個基數六發)。

也就是說一門炮能夠射擊六十次,五十門門炮連續不斷地開火(這個時代的火炮冷卻時間長,基本上連續打完一個基數的彈藥,就要進行冷卻,所以火炮開火的時候為了保證火力連續性,一般都是錯開時間開火。),能夠連續不斷地射出三千發炮彈,這樣的打擊劉將軍覺得正面野戰,你有多少人能夠頂住我軍的打擊。

這還不算後勤補給隊伍的隨時補給,可以說我軍就是一支以火力取勝的軍隊,將來你就明白了,寡人希望你能留在軍隊,不要小看了鎮將這個級別的軍官。」

劉進忠相信鄭經沒有必要跟他這個已經決定投降的人說瞎話,難怪人家只願意允許他指揮一個鎮兩千五百人,單說這火炮的力量就足以對抗他的十三營。

「臣听王上的!」劉進忠正式表態。

「寡人相信若干年後,你會慶幸你今天所做的決定,你先回去等候我軍的整編人員到潮州接管軍隊。

待到整編完成,寡人從南澳島方向與你匯合,你我君臣從那里登船返回承天府。」

「是!」

劉進忠沒想到自己與鄭軍的談判如此順利,早知道如此何必多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可是不經歷這樣一個圈子,又如何知道到底哪邊才是真心實意?

為了更好地讓劉進忠融入到鄭氏這個團體當中,鄭經特意讓已經返回廣州的黃廷等將領陪同劉進忠在鄭軍的軍營中待了幾天,感受了一下鄭軍的軍隊氣氛。

與胡六奇一樣,在感受過鄭軍的伙食之後,劉進忠才深刻地體會到鄭軍的強大,而且這種強大還是學不來的。

想要這樣訓練這樣的士兵,就要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而財力又需要一個會賺錢的國家勢力,這兩樣劉進忠自認為自己一樣都做不到。

在劉進忠返回潮州的時候,鄭軍的一個軍事小組在一個鎮的官兵護送下開到了潮州城外。所有的士卒都按照營伍順序依次接受鄭軍的挑選,整個劉軍上萬人馬挑出來的合格兵員只有不到三千人。

這個過程劉進忠都是全程觀看,沒有任何的營私舞弊行為,因為鄭軍就在旁邊,完全有現成的參考,而且劉進忠知道這還是鄭軍考慮到劉軍營養不良,放寬了挑選標準。

選中的官兵將會被運到瓊州府海口基地進行整訓,只有整訓完成之後,才能分配到各個軍事單位當中。

鄭軍絕對不可能把這些士兵單獨編成一支軍隊,那可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挑剩下的綠營兵,除了特年老的被強制淘汰,帶著家屬移民到海外,沒有家屬的老兵則被安排到國營農場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其余不願意離開軍隊的士兵都被編入了築路隊,成為鄭軍築路兵的一員。

在鄭軍對劉進忠手下人馬進行拆分的時候,唐興文接到了鄭經的調令升職為廣東巡撫,負責全省的新政推行,以及政務安排。

這是鄭軍第一個省級官員,落到了唐興文的頭上,唐興文在高興之余,也感到了肩上的責任。

不用想,所有人的目光都會聚焦在唐興文身上,想要等著看他出錯。

翁婿二人在討論廣東的未來發展目標時,鄭經問唐興文打算如何振興廣東經濟。

唐興文在沒有抵達廣州之前就對廣東的情況進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南洋各地的移民,來源地最多的就是福建、廣東兩地。

因此唐興文對廣東的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做好了一定的應對準備。

「王上!廣東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多地少,因此才有大量的百姓遠赴南洋謀生,其次是土地的利用率不足,小農經濟無法產生更大的效益。

臣在呂宋這些年深刻地體會到農業只有集中經營才能有更大的利潤產出,以前我們的思維只集中在大陸,若是單純在大陸施行集中經營,那就會將失地的百姓逼得沒有活路,最後揭竿而起,砸碎原有的秩序。

因此以前任何朝廷在對待土地問題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盡量能夠做到保證小民百姓能夠活下去,然而人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不管如何抑制兼並,到最後依然是少數人佔據最多的土地,留給小民百姓的只有零星的土地。

而如今我們有了更好的辦法,那就是將多余的人口轉移到南洋各地,一方面解決廣東人口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充實南洋的人口。」

「岳父說的就是我鄭氏目前的國策,從大陸向南洋轉移人口是我們的堅定國策,這一條不容更改。

不過這樣的人口轉移只能是治標不治本,人口是一直在繁衍的,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地矛盾還是會出現。」

「王上說的是,沒有哪一項政策可以包治百病,所以說現在的好政策,十年二十年之後不一定是好政策。

我們要做到的是不能墨守成規,要對國家大政根據現實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只有不斷優化我們的政策,我們的政策才能讓經濟一直保持活力,用王上概括的一句話就是——與時俱進!」

鄭經被老丈人冷不丁的馬屁拍的飄飄然,沒想到一貫不苟言笑的老丈人添功如此了得。

「岳父!這是大家集思廣益的功勞,不能算在寡人一人身上!」

「王上!不必謙讓,自王上繼位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臣民百姓的凝聚力在所未有,在市井當中,沒有幾人敢說王上的壞話,就算有一些不開眼的人說幾句風涼話,也會被百姓的吐沫星子淹沒。」

鄭經經常微服到各個地方查訪,自然知道自己的名聲不錯,不過也沒有老丈人說的那麼夸張,在鄭氏新政中,還是有不少利益受損的人暗自詛咒自己不得好死。

對唐興文這種奉承的話,鄭經也只是左耳進右耳出,並沒有放在心上,隨著鄭氏的實力越來越強大,自己身邊阿諛奉承之人只會越來越多,這是人性,根本改變不了。

「岳父!你打算在廣東如何發展經濟?」

「王上!臣是這麼想的,廣東本就有不錯的蠶桑和茶葉基礎,臣主政之後,一方面大力推進平原地區的農桑,讓廣東成為僅次于江南的蠶桑大省。

同時在廣東設立剿絲廠、絲綢織布廠、印染廠等與蠶桑配套的工廠,有了這些工廠的生產,廣東的絲織業一定會邁向一個新的台階。

同時廣東多山,非常適合茶樹種植,在山地發展茶樹種植,建立炒茶廠,打造我們廣東的茶葉品牌。

只要這兩項發展起來,廣東的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以將湖廣與江南的生絲都能吸納過來。」

鄭經點點頭道︰「想法不錯,立足廣東的特點,發展適合廣東的產業,而且廣東靠海,生產出的產品能夠快速運輸到南洋各地交易。

不過寡人有一個疑問,不知岳父有沒有考慮到?」

「王上請問!」

「若是按照岳父的這種施政模式,擁有大量土地的士紳大戶,肯定不會顧及百姓的死活,大量的種植桑樹、茶樹,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大量的土地都種植了桑樹與茶樹,廣東本來就山多地少,那麼糧食問題怎麼解決,若是不能解決糧食問題,一旦出現糧食危機,就會出現極大的社會動蕩。」

------題外話------

感謝書友54殺伐超神的打賞,老夫子拜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