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方曉,潯陽郡五百名府兵便集結完畢。
這五百府兵,其中一半都是南宮宇麾下,另一半則是鄭天齊從府兵中挑出來的勇武之士。
鄭天齊昨日在郡守哪里討來全新的鎧甲兵器,勉勉強強算是給這五百人換了裝。而且鄭天齊還留了個心眼,把杜虎威和李太平的名字入了軍冊,並給二人要來了校尉的官職。
李太平當日雖然沒有表態一起北上,可鄭天齊心中清楚,邊關戰報肯定是軍中最先得知,他李太平若想掌握馬邑郡那邊的情況,最好的便是同他一起北上。否則,一個人冒冒失失的越過雁門關,很有可能就是還沒見到馬邑郡的城牆,便被異族鐵騎踩成了肉泥。
果不其然,一大早府兵營前便來了個青衫背劍的郎君。
東方露出魚肚白,李太平便不告而別,他不想看見鐵牛那憨厚的漢子掉眼淚,更不想見老人家淚眼婆娑的樣子。
李太平在偏房留了字條,若是有無法解決的難事,可到潯陽縣崔家商鋪求助。李太平知道鐵牛認不得幾個字,可是鎮里的老先生認字,所以並不擔心鐵牛不知那字條上寫的是什麼。
府兵營地內,鄭天齊將兩枚兵符放在案上,同時望著李太平和杜虎威笑道︰「為了行事方便,只好屈就二位做我潯陽府兵校尉了!二位可先到南宮宇麾下,也方便照顧二位。」
杜虎威鄭重其事的接過兵符,朝鄭天齊行了個軍禮,口中朗聲道︰「杜虎威見過大人!」
杜老大這可是正式表態了,已後可就要听鄭天齊的命令了。
卻見一旁的李太平只是笑了笑,接過兵符後並未說什麼。鄭天齊心中明朗,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只要李太平一天不離開,若是有了戰事他李太平便不好袖手旁觀。軍中多一個高手坐鎮,他鄭天齊的命便多了一分保障。
李太平和杜老大剛離開大帳,便見杜老大躬身給李太平行了一禮,同時口中笑道︰「哥哥我可是托了太平的福,竟然混了個軍中校尉!」
只見李太平忙扶起杜老大︰「哥哥可是折煞小弟了,憑哥哥的本事理所應當撈個軍中校尉才對的。」
杜老大心情大好,二人有說有笑的來到南宮宇身前,同時躬身道︰「見過南宮大人!」
南宮宇撲哧一下樂了,隨後也裝模做樣的說道︰「到我帳下可要听命行事,否則軍法處置!」
三人同時大笑。
南宮宇叫過親兵,給李太平二人帶來校尉鎧甲兵器。
山文甲,鎖子甲的一種,大乾校尉以上軍官,皆著此甲。山文甲不同于普通鎖子甲,全甲不需一個甲釘,不需一縷絲線,完全通過甲片與甲片互相枝杈咬錯成甲。
李太平本就高大,穿上這套銀光閃閃的山文甲,看起來很是威武,就是身後還背著個劍匣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只見南宮宇上下打量一番後說道︰「就這扮相,大興城里走一遭,
還不惹得那些小娘春心蕩漾,投懷送抱!」
杜老大也在一旁起哄道︰「要麼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呢,往俺大兄弟身前一站,俺臉面都有光!」
三人說笑間,鄭天齊已走出大帳跨上軍馬,五百府兵便浩浩蕩蕩離開了大營。
大乾朝軍馬不多,除了大興精銳騎兵外,各郡府兵是配不齊軍馬的。就好比潯陽郡,除了軍中校尉有馬,便只剩下斥候那可憐的十幾匹戰馬了。所以各郡府兵大都是步卒,而且裝備參差不齊。
潯陽郡還算不錯,郡守沒把自己那點家底都賣了,算是湊齊了五百套鎖子甲。此時府兵人人著甲走起來那是威風八面,很有氣勢。
潯陽郡守和一眾地方官,還有自發趕來的百姓,夾道相送府兵北上。眼尖的李太平還在人群中看到了鐵牛揮手的身影,不由得朝鐵牛揮了揮手……
大乾朝府兵都動了起來,甭管願意不願意,軍神老人家發了話,若是不湊出五百府兵,到時可要挨板子的。要知道軍神打板子,想躲那可是躲不掉的。
江寧城,拓跋家,拓跋迥喚來茅三堂。
只見眉頭舒展面有紅光的茅三堂躬身道︰「家主可是因府兵北上之事,召喚下官?」
拓跋迥望著茅三堂答非所問的笑道︰「看來三堂日子過得蠻滋潤的嗎!」
「托家主的福,茅家在江寧城過得很舒坦!老母親說了,家主得閑一定要來茅家嘗嘗她的手藝,畢竟這江寧城可是吃不著地道的濟南菜!」
拓跋迥笑道︰「跟老人家說,哪天得空我一定去府上給老人家請安!」
兩人有說有笑的閑聊一陣,拓跋迥才轉到正題上。
只見拓跋迥望著茅三堂笑道︰「軍神發話,咱家還是要听的,這事就交給你辦了,我相信三堂的能力,絕不會出什麼岔子的!」
茅三堂躬身道︰「家主放心,下官曉得厲害!」
拓跋迥把府兵北上的事直接丟給了茅三堂,便不管不顧了,因為拓跋迥還有更重要的事。
拓跋家書房,茅三堂前腳剛走,一名身著全身甲的中年男子便來到書房前,剛要伸手敲門,便听里邊傳來拓跋迥的聲音。
「方山,進來吧!」
葉方山推門而入,朝拓跋迥行了個軍禮,這才候在一旁……
拓跋迥也好些日子沒見著葉方山了,此時見了不由嘆道︰「方山又清減了許多,可是要注意身體才成,義父這五萬虎賁可不能沒了你這個主心骨!平日里就別著甲了,特別是來我這用不著這麼正式,義父不講這些個的!」
葉方山這個義子比他拓跋迥小不了幾歲,身子骨一直不算硬朗,是拓跋迥最重視也最擔心的一個。
葉方山,生于方山下的一個小鎮,其父頗有文采,他出生時其父為其取名方山,寓意方正如山。葉方山打小聰慧過人,而且喜讀兵書,二十歲時便遠近聞名,當時的拓跋迥一眼便相
中了這個小子,廢了好大的勁兒才把葉方山收為義子。
拓跋迥最看重葉方山的一點便是,這小子並非那種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是肯彎下腰與士卒共同訓練吃住的實干派。葉方山剛加入拓跋家時,便是以一個普通士卒的身份進的軍隊,沒人知道他是拓跋迥的義子。
葉方山從一名普通士卒,一步一個腳印的登高而上,最終掌管了拓跋迥的五萬虎賁。作為五萬虎賁的統帥,葉方山懂天文,識地理,曉軍務,智謀過人,臨陣果敢,是個不多得的帥才,就是這身子骨,有些羸弱。
只見拓跋迥起身拉過葉方山,坐在案前︰「方山想好了讓誰帶領一萬士卒北上了嗎?」
葉方山點頭說道︰「這事還得我來,其他人我不放心,若是出了岔子不但這一萬虎賁要永遠留在草原,一旦惹惱軍神大人,恐怕會對我們已後行事很不利!這次北上,咱家得名利雙收才成,其他人不足以完成此次行動!」
拓跋迥關心的說道︰「來回數萬里,你這身子骨哪能經得住!對了,你等等。」
說著拓跋迥起身從書架上拿來一個梨花木雕刻的小盒子,放到葉方山手中︰「去年長壽門的端木萬象來江寧,我跟他做了筆交易,前些日子才取來這個東西,一直忘了給你。」
葉方山打開木盒,取出一個小瓷瓶,打開一看不由說道︰「這是長壽丸?」
見拓跋迥點了點頭,葉方山笑道︰「我也不與義父客氣,這正是方山最需要的東西,方山謝義父!」
葉方山是有遠大抱負之人,可他身子骨是他實現抱負最大的障礙,如今有了長壽丸,他身子骨便能經得起折騰,還能延壽個一二十年,他心中的抱負便有機會實現。
拓跋迥費盡心思,甚至不惜親自去見端木萬象,並許下重諾,便是為了給葉方山弄來一顆長壽丸,此時見葉方山意氣風發的樣子,不由得很是心喜。
只見拓跋迥說道︰「方山服下長壽丸後需要調養十幾日,咱們也不急于一時,所以方山大可安心修養。對了,這次我會讓解不修貼身保護你,若是到了不可為之時,義父準你放棄一萬虎賁和解不修!」
從拓跋迥的話中,葉方山知道他在義父心中有多重,哪怕舍棄一個義子和一萬江寧士卒,也要他保下命來,不由得起身單膝跪地道︰「兒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義父所托。」
拓跋迥笑道︰「起來吧,已後莫要動不動便跪,怎麼說你也是江寧城的兵馬大元帥,可是這天下間不多的大人物!」
葉方山笑了笑,起身道︰「若是沒有其他事,兒臣便回軍中了,半月後我會北上,就不來跟父親大人辭行了。」
拓跋迥笑道︰「去吧!凡是你自己拿主意,無需來問我!」
葉方山離開拓跋家回到軍營,便將軍中將領召入大帳點齊一萬兵馬,並囑咐半月後出發北上,便服了長壽丸在大帳中靜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