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見錢眼開

日頭就要西下,茶鋪里東都宗幾個小子也睡的差不多了,一個個哼哼唧唧的爬了起來,為首的王丹楓還算機警,第一時間就去模佩劍,卻模了個空。

「小子睡醒啦?別模了在我這呢!」李太平壞笑著說。

王丹楓晃了兩晃勉強站穩,見幾個師兄弟無大礙,才戒備道︰「是你們下的藥?你們更待如何?」

李太平指了指茶鋪外無精打采的漠北七杰,說道︰「找錯人了,正主在那邊呢!對了,為了救爾等的命,我可是拼了命的,要不你們人頭早就落了地!感謝的話就免了,我這人一向大方,我替你們做主救命債拿佩劍償還吧。」

「你——你——趁人……」東都宗小師弟氣憤的說。

李太平翻了個白眼︰「你什麼你!想說我趁人之危?講道理,要是沒有我,你們幾個小子早就當了冤死鬼去地府報道了!」

「我——我……」

「我什麼我?還想卸磨殺驢要回佩劍?東都宗是怎麼教育你的,不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我這是救命之恩!」李太平不客氣的說道。

東都宗師兄弟幾人被李太平說的啞口無言,宛若霜打的茄子蔫了。還是王丹楓曉得事理,抱拳道︰「感謝少俠相救,區區佩劍不足以表達謝意!此間事了,王丹楓必定厚禮相謝。」

听說還要厚禮相謝,李太平眼楮一亮︰「還是丹楓兄明事理,等會打發了漠北七杰咱兄弟再把酒言歡。」

噗嗤!老道士再也忍不住一口茶水噴在李太平的臉上,罵道︰「見錢眼開的逆徒!為師我好話說了一大堆,也沒見到你的英雄氣概!哦——一听說還有厚禮,臉都不要了就稱兄道弟的大包大攬。」

李太平抹了把臉上的茶葉子也不氣,將老道士拽到一旁︰「師傅您老人家視金錢如糞土,不食人間煙火的,徒兒可不行!徒兒還想著賺了錢給您老買些補品,補補身子呢,這份孝心您老可不能視而不見啊!」

「我呸!盡撿好听的說!」老道士罵了一句,不在搭理李太平。

李太平回到王丹楓身旁,望著漠北七杰方向說道︰「我還得陪劍西來走上幾劍,你們師兄弟幾個抓緊恢復功力,那小子八品實力不說,還是個不要命的,我可不敢保證一定能勝得過他,所以一會跑路可別沒了力氣。」

王丹楓沒听說過什麼漠北七杰,可是他知道八品武者不好對付,自身實力還未恢復,眼前少年郎要是輸了那就是想跑路也事沒可能的。

六品對八品的正面戰斗,李太平是沒什麼信心,想贏只能期待對方犯錯,這也是為什麼死皮賴臉的耗了一下午。不過當李太平走出茶鋪看到劍西來時,那點僥幸也就都破滅了。劍西來就那麼站在樹下閉目養神,宛若老僧入定絲毫看不到情緒波動。

劍西來和漠北七杰其他六人有本質上的區別,那六人生在漠北,長在漠北,對鐵摩勒恨之入骨,只要是對鐵摩勒不利的事情,他們就會

做,哪怕殺人放火。而劍西來不同,沒人知道劍西來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忽然有一天,一把劍一個人打西邊而來,一路殺響馬、殺鐵摩勒不說,只要漠北有頭有臉的高手他都會去拜訪,漠北人慢慢品出味來,這人就是來漠北磨劍的。

縱觀武道歷史長河,世人為了成聖,有修煉宗門秘籍入聖的,有感悟天地入聖的,有以文悟道入聖的,有修佛入聖的,而劍西來走了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路,滿是荊棘的路。三尺青鋒會盡天下豪杰,不為勝敗生死,只為磨劍成聖。

劍西來睜開眼,看著李太平略有失望的說道︰「你比茶鋪里那個廢物強,可惜你劍匣里的劍並未準備好!所以——我會等,會再來找你,希望再見時不會讓我失望!」

等了一下午的劍西來走了,就留下這麼一句話,令李太平很意外,令漠北七杰更意外。劍西來不肯出劍,毒閻羅也沒有辦法,只能嘆息一聲,朝著茶鋪抱拳道︰「前輩,既然未戰,未分勝負,那我們的賭約也就做不得數,今天的事你我雙方就此作罷如何?」

老道士走出茶鋪說道︰「如此也好,那就江湖再見,不過提醒各位一句,這里不是漠北,不要把漠北那一套帶到大乾,人對人,事對事切勿波及無辜。」

「受教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那咱們就江湖再見!」毒閻羅也干脆,話後帶著幾個兄弟去追劍西來。

「劍心純粹,就是血腥味濃了點!太平啊你看看人家,這才是高手應該有的風範!這才是以劍入聖該有的態度!你說你啥時才能專心養劍,不去尋思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黃白之物呢?」老道士望著劍西來的背影感嘆,轉過身來還想在教訓幾句徒兒,卻發現徒兒早已回到茶鋪內,氣得老道士須發皆張。

天色已晚,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臨時搭建的茶鋪就成了眾人唯一過夜的地方。還在昏睡的一家三口,被李太平抱到了茶鋪後堂,又從自己背包里找了些干淨的換洗衣物給小女娃蓋上,才反身離開。

李太平將長劍還給東都宗的師兄弟,不過王丹楓的佩劍卻留下了,本來也是要還的,可王丹楓羞愧的死活不收。按王丹楓的話說「人在劍在,人都死一回了,哪還有臉再去握那把劍!」。

青玄劍是王丹楓拜入東都宗那天父親送他的禮物,希望他有朝一日憑此劍在江湖闖出一番名堂。已是八品武者,還有青玄在手,卻再自家地盤讓人不聲不響的放倒,王丹楓覺得愧對父親,愧對師傅,愧對青玄劍!今天漠北七杰的教訓,讓從未離開過東都宗的王丹楓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從此劍不在手便可時刻警醒自己,無論何時不可小視天下豪杰。

茶鋪內李太平侃侃而談,說些江湖軼聞趣事,特別是漠北七杰的故事講了很多。李太平跟著師傅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話匣子一打開那就是決了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听的王丹楓和東都宗師兄弟幾人羨慕不已。

老道士听的有些煩了,干

咳數聲,卻見徒兒還在那口若懸河唾沫橫飛,不由氣得上去就是一巴掌,狠狠拍在李太平的後腦勺上︰「就知道撿好的說,怎麼不說說你丟人的事,如何讓人再大草原上攆的跟喪家犬似的;如何被人從昆侖山抬下來的;又是如何被顯通寺知客僧踢出山門的;這些事你咋不好好說說!」

「師傅,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這可是你教我的,您怎麼能說一套做一套呢!」李太平揉了揉後腦勺。

東都宗幾個師兄弟想笑,又不好意識當著李太平的面,憋得那是相當難受。不過東都宗師兄弟可不知道,李太平再大草原那是被大巫的徒弟攆的可哪逃串;在昆侖山是被道首的關門弟子打成重傷的;在顯通寺是被輪值的護法金剛踢下山的;天下六大聖地,李太平去過三處,去過,鬧過,雖然結果有點悲慘,但畢竟留下了足跡。

李太平的臉皮這些年風吹、日曬、雨林的,早就磨練的足夠厚了,只見其臉不紅心不跳,毫無羞愧之意︰「今天的課業還沒做,那就改日再聊。」

李太平的故事很精彩,王丹楓幾人听的意猶未盡,不過看情況李太平要是在說下去,沒準就得挨板子,也就不好強人所難了。

夜里,李太平盤坐在樹枝上,修習太平道功法。太平道的內家功法乃道門正宗,是道主所創三大功法中的一種,而另外兩種功法現在都在昆侖山道首手里。由于太平道行事低調,每代又只收一個徒弟,道家一直認為太平道早已失傳泯滅與歷史長河里了。

次日一大早,茶鋪後堂響起了女子驚呼之聲。見到一家三口都好好的,俊俏娘子的心才放下。得知是老道士師徒二人搭救之後,一家三口就要跪下來磕頭,卻見老道士只是輕揮衣袖,就怎麼也跪不下去了,仿佛中了定身咒一般。

王丹楓邀請老道士二人同行,卻被老道士拒絕了,只好囑咐李太平到了東都城一定要來東都宗找他。

告別了王丹楓和那一家三口,李太平笑嘻嘻的湊到師傅身前︰「王丹楓那小子夠意思!臨走時塞給我一個錢袋,好家伙滿滿一袋碎銀,還有三百兩銀票!師傅你說咱倆是不是應該買頭驢子?」

「咱倆身無長物,買驢子干啥?」老道士斜眼問道。

李太平拋了拋錢袋子,笑道︰「這不是有錢了嗎!本來想買馬,後來尋思著買完馬咱倆就又成窮光蛋了,不如就買頭驢子算了。」

老道士吹胡子瞪眼︰「造孽啊!怎麼就收了你這麼個敗家子徒弟,道主在上……」

「不買了!不買了!您可讓道主他老人家在天上消停消停吧!」李太平背上包袱趕緊當先上了官道。

老道士看著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徒兒,心里很不是滋味。老道士清楚,徒兒並非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主,雖然嘴上沒大沒小的,心里卻很有他這個師傅的。徒弟兩年前就已經六品巔峰了,兩年過去了卻沒有破鏡,還不都是因為他這個師傅當年的一番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