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八十章 被針對

晚間財經新聞財經頻道,每晚八點鐘,評論當天的股市並展望第二天股市行情,同時連線邀請一些金融專家進行點評;

「大家好,我是財經新聞頻道的主持人趙華,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

「話不多說,我們連線著名財經分析師韓方先生,幫咱們先分析一下今天的大盤走勢行情」;

「韓先生,您好,我是財經新聞頻道的主持人趙華」;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韓方」。

「韓先生,針對今天的大盤走勢,針對投資者,您有什麼建議呢」?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關于近期的股票大盤走勢,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走勢」;

「以大盤為主的股票,走出了牛回頭的不理想情況,但以創業板為主的科技股股票,則是走出了牛加速的形態」;

「今年以來,股票市場兩極分化特別嚴重,買了大盤股的人,損失慘重」;

「而買了創業板股票的人,只要能拿的住,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以史為鑒,目前我國股票市場處于低估值狀態,嚴重被低估,後面肯定會迎來修復行情」;

「我建議投資者們,更應該把握好目前的布局良機,白馬股、藍籌股等都是價值投資的優選標的」;

「創業板我認為與老美的拉斯達克指數想比,還是被低估,後期肯定還會繼續上揚」;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在實體經濟上,在金融市場上也是如此」。

「韓先生,您剛才說到的價值投資是目前布局的良機,但今天有一個知名企業家,公開宣稱價值投資一文不值,對此,您怎麼看」?

「主持人,你說的是秦大媽創始人馬毅搏吧,沒必要遮遮掩掩」;

「對于馬毅搏的成就,我個人是很佩服的,年紀輕輕創辦了秦大媽,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但有時候,少年成名並非好事,特別容易有一種年少輕狂,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馬總在去年的期權上面,尤其是截圖這一段,可以稱得上是教科書式的操作」;

「有時候,一個人的成功,和運氣密切相關」;

「有時候,一個人會把運氣當成自己的實力,這是一種錯覺」;

「股市是經濟的反應,從國外到國內,莫過于如此」;

「我承認,這一兩年我國股市有些波動,但長期來看,絕對是一切向好,穩中有進」;

「自從我國加入WTO後,綜合國力日益上升……」;

「而秦大媽馬總,一個非金融專業的年輕人,只是玩過短線的期權,就敢如此大放厥詞的斷定我國股市現狀」;

「我們業界大多人一直認為,大盤未來很可能會企穩,而創業板還會繼續走牛」;

「或許,馬總可能是今年炒股虧了,所以才有些悲憤,這個我能理解」;

「但,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在創業方面,或許馬總超越了很多人,但在金融投資領域,馬總一個非金融專業的年輕人,很顯然,還不夠資格」。

……

一石激起千層浪!

馬毅搏微博發了之後,也能想象自己會被推向風口浪尖;

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所謂的金融業界人事抵制;

不過,馬毅搏也不在乎。

反正,他也不是混金融圈的;

再說了,自己金融投資的眼光或者說是

先知,還能比不過那些所謂的磚家?

在互聯網上,對于馬毅搏的言論,可謂是分成了三個派系;

第一個就是支持者,支持的人基本都是已經虧慘了的散戶;

散戶,在我國股市里面,起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那就是韭菜的命,被割一茬是一茬;

同時,散戶也是最為悲哀的一個群體;

賺5萬的時候,想賺10萬就走;

賺一萬的時候,想賺5萬就走;

不賺的時候,想多少賺點就走;

但現實則是,不管投入多少,到走的時候,基本是被割了一茬又一茬,遍體鱗傷;

這些人,面對股市的大跌無能為力,只能憤懣的在網上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憋屈。

當馬毅搏網上發的微博被看到後,這些人就是第一批擁護者和傳播者;

因為他們找到了組織,找到了理解他們的人,找到了內心互相忝犢的戰友;

這就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因此,在馬毅搏微博的評論里面,出現了一批一個安慰一個,互相攀比虧損多少的一個群體;

「兄弟,你才虧了五萬,我八萬的已經暈倒在廁所」;

「樓上的,你們走開,我現在只想虧損你們這個數字,但我虧了整整20萬啊,嗚嗚嗚」;

「走開走開,我虧損已經超過七位數字」;

所有人發表評論後,還附上了自己的資金賬戶截圖,無一例外,都是醒目綠。

「兄弟們,我可能堅持不住了,我兩倍杠桿,虧損已經超過30%,也就是本金已經虧了60%,我都有些想不開了」;

「樓上的,別想不開,趕快降低杠桿,用自己的資金玩,只要不退市,就不會歸零,沒看到馬總微博里面,就是因為有人10倍杠桿爆倉出現的悲劇嗎」;

……

看到這條微博後,本來沒打算回復的馬毅搏也是情不自禁的進行了回復;

或許,熬一熬等到明年的大牛,這些股票都能翻倍;

但前提是,你得用自己的資金才行;

現在這個人一倍杠桿,已經虧損了30%,也就是說,如果不減倉的話,在現在的基礎上,再跌30%就要爆倉了;

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持倉模式,尤其是下半年還會繼續陰跌不止的情況下;

或許大盤是陰跌,但個股可不是陰跌,尤其是那些垃圾股,漲的慢,跌起來就如同黃河決堤一樣;

「這位網友,我個人建議減倉,把杠桿去掉,還剩下40%,或許來一波牛市,就能解套甚至賺點」;

「但如果不減倉,或許還沒有堅持到牛市,已經被平倉了」;

馬毅搏的回復,也是瞬間被很多網友點贊和評論。

第二類則是反對派,反對的人大多是金融圈人士和今年買了創業板的人;

金融圈的人反對,這很好理解,因為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有人看衰股市,尤其還是這種比較有影響的人,他們怎麼能不反對呢?

買了創業板股票的人,今年都是賺的盆滿缽滿,肯定還想繼續在漲;

但馬毅搏說,創業板的風險也很大,誰能樂意?

「馬總不會是沒有持倉吧,或者是買了大盤股虧得心髒都受不了了吧,哈哈哈」;

「馬總,我勸你善良,還是好好去賣菜吧,炒股不適合你」;

「馬總,做人得講良心,

不能你虧了,就不讓其他人賺吧,你秦大媽食品廠賺了這麼多,都不允許我們散戶在創業板賺一點」?

……

第三類則是漠不關心的吃瓜群眾,對于他們來說,馬毅搏講什麼並不重要,因為他們不炒股,只是想要吃瓜罷了;

吵得越凶,他們看熱鬧才更開心。

互聯網上,從不缺乏那種特別愛鑽牛角尖之人,也不乏跳躍式的聯想;

金燦,是一個都市白領,每天的工作並不辛苦,甚至還很清閑;

投資股票,就是金燦的一個副業;

當然,也只是少量金錢;

就算是虧了,也不影響什麼?

作為白領,最多的就是網上沖浪,當看到馬毅搏的微博後,金燦也是崇拜至極;

對于金燦來說,馬毅搏可謂是偶像級別的存在;

白手起家,到如今十多億身價,這是妥妥的成功人士;

看到自己偶像發出來的文章,金燦是仔細拜讀;

對于馬毅搏的言論,金燦是非常認同;

買股票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難不成是為了做股東當老板?

當看到馬毅搏的收益截圖,哪怕是金燦,也是陷入懷疑當中;

這是人能辦到的?

如果說馬毅搏的創業成功已經證明其在創業上,的確有天賦;

但股票投資上,這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馬毅搏竟然也是如此厲害?

當金燦崇拜馬毅搏的時候,腦袋里面靈光乍現;

貌似,去年就是那個時候,安評證券發了一則文章,說有人賺到上千萬,難道是同一個人?

金燦連忙在網上搜索起來,不一會兒,就找到了那篇文章;

《從一無所有到千萬富豪,二十二歲的你,這半個月到底經歷了什麼》;

仔仔細細地對比了這里面的描述,再結合馬毅搏微博的交易截圖,金燦已經確定這就是馬毅搏本人。

打開微博,金燦就用自己微博編輯了一段話︰

「去年,安評證券發表了一篇文章,《從一無所有到千萬富豪,二十二歲的你,這半個月到底經歷了什麼》」;

「請問,這里面的原型是馬總您嗎?」

「我核對了這篇文章所發時間和資金情況,發現和馬總您曬出來的特別相似」;

發完後,金燦還艾特了下馬毅搏微博和安評證券的微博;

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要求證一下。

金燦的微博發出後,好多人也進行了對比,都一致發現,這個時間點太巧合了,如果不是同一個人的話。

「馬總,你這麼厲害啊,去年精確抄底」;

「馬總,听你的話,我明天就去清倉不玩了」;

「馬總,今年你還炒股嗎,是不是創業板踏空了呀,哈哈哈」;

……

「安評證券,趕快出來說說,去年那個人,是不是秦大媽馬毅搏」;

「安評證券,趕快出來說說,去年那個人,是不是秦大媽馬毅搏」;

「安評證券,趕快出來說說,去年那個人,是不是秦大媽馬毅搏」;

……

一致的留言,出現在安評證券的官微下面,整齊劃一;

如果細細數來,至少幾百條,還正在迅速的增加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