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價上億,你到底經歷什麼》
沒錯,這樣的一篇文章,在微博里面,突然火了氣來;
火的無厘頭,但又在情理中;
哪怕是滴滴的熱搜,在這篇文章的火爆下,也變的有些黯然失色。
「張總,有一篇文章,我覺得能成為爆款,您看要不要重點推薦」;
在微博工作的一個996員工,今天也是看到了關于滴滴融資的熱搜,內心羨慕不已;
尤其是對馬毅搏,更是充滿無盡崇拜;
大家都是同齡人,而且他的學歷以及學校,都比馬毅搏所上大學強太多;
去年,他畢業接到微博的OFFER,興奮不已;
但現實的工作和生活,逐漸的磨平了他之前的各種臆想,都快要變成一個沒有追求的年輕老古董了;
馬毅搏的出現,尤其是這篇文章的出現,讓這個員工有些興奮;
曾經都快要丟失的激情,好像又要回來了;
有滴滴以及馬毅搏和秦大媽之前的熱搜基礎在,這篇文章剛好是與現在的熱搜相得益彰;
小編立馬跑到自己領導辦公室,把這篇文章匯報上去;
雖說,這篇文章現在看的人也不少,評論的也很多;
但都是發文章賬號自帶粉絲觀看和自來水,雖然相對其他文章觀看量和評論以及點贊轉發量都不小;
如果,有了他們平台給導流,絕對會成為熱搜第一的存在;
最主要的是,這個話題還是相當有正面積極作用,有正能量的存在;
本來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需要這樣的真人真事來刺激人們心中的那些快要被磨滅的激情;
「嗯,你去辦,給其最大流量」;
「順便讓幾個大V也給轉發宣傳宣傳」;
被稱為張總的人,等這個員工出去後,給他的老板,也就是微博BOSS打電話︰「曹總,今天微博上面出現了好幾個關于秦大媽和其老板馬毅搏的文章」;
「有一篇文章,我覺得特別好,特別有正能量,還能激起很多人內心對成功的渴望,打算重點推廣」;
「您給看一下,合適不合適?」
「老張,我還不相信你嗎,有你在,微博才是穩如泰山」;
「我就不用審了,你自己看著辦就行」;
「不過,是什麼樣的文章,都讓你老張覺得好,我也得拜讀一下」;
說話之人,就是微博老板;
對于張總,曹老板絕對是非常信任,不然也不會把他們公司旗下最火的項目交給對方運營;
正因為如此,曹老板對張總所推崇的文章反而有些好奇起來;
說起來,秦大媽以及秦大媽老板,這半年內,曹老板也是听過好多次;
剛開始,曹老板听說馬毅搏是因為見義勇為,但也就是一笑而過罷了;
因為這種人太多了,只是曇花一現;
但這個見義勇為的小老板,竟然把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最近一個月,秦大媽自嗨鍋,秦大媽店鋪,秦大媽食品廠等新聞,屢屢上了熱搜;
曹老板想要不知道都不行;
當秦大媽斥資8000萬收購華南農貿的時候,當秦大媽食品廠被估值三億的時候,曹老板就知道馬毅搏這個年輕人已經羽翼漸豐;
但兩人畢竟沒有太大交集,除了秦大媽在微博上開通了自己的官方賬號;
誰都沒想到,今天竟然被老張提到,還打算全力推廣,這怎能不讓曹老板好奇呢?
這也是為何,這篇文章《半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價上億,你到底經歷什麼》,能夠超出常人可見的速度沖上熱搜的原因。
「2012年3月份,一個年輕人,手提一個拉桿箱,獨自來到羊城實習,為期兩個月,賺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合計五千」
「2012年7月份,這個年輕人大學畢業,獨自一人,提著之前的那個有些老舊的拉桿箱,再次來到羊城工作」;
「2012年9月份,這個年輕人與自己同學,開了一家賣菜的店鋪,名為秦大媽」;
「那時候,很多人對年輕人的這種行為不理解」;
「一個堂堂的本科畢業生,竟然開了一個店鋪去賣菜和賣肉」;
「這是大材小用,或者說不務正業」;
「也感覺是人才的浪費」;
「當秦大媽2012年9月份第一家店鋪開業之後,秦大媽生意出奇的好」;
「2012年10月16日,秦大媽第二家店鋪開業」;
「2012年12月4日,秦大媽三家店鋪齊開」;
「2013年1月1日,秦大媽五店齊開」;
「2013年2月23日,秦大媽十店齊開」;
「2013年3月23日,秦大媽十店齊開」;
「2013年4月,秦大媽將會迎來二十店齊開」;
「秦大媽食品廠,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是干什麼的情況下,這個年輕人從銀行貸款1000萬,收購了當時的新時代食品廠」
「這個年輕人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人證明了他的理念,被證明是正確的」;
「如果按照市場估值來計算,等到下個月二十店鋪齊開業,那秦大媽將會有合計50家店鋪,估值超過8000萬」;
「2013年1月,秦大媽耗資千萬收購新時代食品廠,生產秦大媽研發出來的秦大媽自嗨鍋,于3月融資,估值三億」;
「2013年3月,秦大媽耗資8000萬,收購華南農貿,初步實現秦大媽自有產業鏈」;
「2012年12月初,投資滴滴公司一千萬,佔股10%,2013年3月31日,滴滴公司估值一億美刀融資」;
……
「秦大媽店鋪,年輕人佔股87%,價值7000萬出頭」;
「秦大媽食品廠,年輕人佔股63.7%,價值1.8億往上」;
「秦大媽收購華南農貿,秦大媽佔股90%,年輕人相當于佔股80%左右,價值6000萬出頭」;
「年輕人佔股滴滴10%股份,價值接近7000萬人民幣」;
「以上總合計不到四億人民幣」;
「是的,你沒看錯,從手上只有四五千元開始,到如今身價四億,而且還在持續暴漲中,僅僅歷時半年多一點的時間而已」;
「當然,你可能會懷疑,這個年輕人是不是有背景,是不是富二代、官二代,這種懷疑,人之常情」;
「那麼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這個年輕人至始至終沒有給家里要過一分錢」;
「當然,家里也沒有這麼多錢支援他」;
「因為這個年輕人的老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北農村,不是什麼拆遷戶,也不是什麼達官顯貴後代」;
「年輕人家里的老人,除了每年交一百多的農村合作保險,就沒有其他保險」;
「家里也就只有七八畝的隻果地,一年到頭下來,收成好的時候,能賣上五六萬,扣除化肥農藥等開支(不計算人工),能有三四萬留存都已經是高收入了」;
「而今年,隻果市場不景氣,如果按照果商去收購的價格來計算,今年估計只有三四萬的收成,去掉化肥農藥等開支(不計算人工),全家收成只有兩萬左右」;
「這樣的家庭,估計我們大多人都是如此」;
「但,正是這樣的家庭,才培養出如此
優秀的年輕人」。
「那大家肯定會疑惑,這樣家庭環境普通,又沒有背景,學歷也不高的年輕人,怎麼會有那麼多錢呢」?
「其實,別說你們了,我也很疑惑」;
「或許,這就是年輕人能夠創造奇跡的地方」;
「同時,這個年輕人還多次見義勇為」;
……
「想必大家也都猜到,這個年輕人是誰了」;
「沒錯,這個年輕人就是我們秦大媽的創始人馬毅搏先生」;
「一個敢于打破陳規「;
「一個敢于冒險」;
「一個敢于創新」;
「一個敢于拼搏」;
「一個充滿熱心」;
「一個充滿愛心」;
……
「正是這樣的人,帶領著我們秦大媽一路向前」;
「披荊斬棘,無所畏懼」。
「世界需要我們去改變,唯有必勝的信念,才能成就美好的未來」;
「祝願所有的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是的,這篇文章就是易偉立臨時操刀想出來的;
之前,馬毅搏去了首都,易偉立是知道的,但至于馬毅搏要干什麼事情,易偉立不清楚;
當看到企鵝新聞以及微博熱搜後,本身就是宣傳出身的易偉立,立馬就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既然馬毅搏的身世和現狀,都被網上扒的差不多了,何不自己統一整理下,再發一些其他人還不知道,或者說沒有完整統計的數據?
這樣不僅能蹭到馬毅搏的熱度,還能讓秦大媽的聲望上一個台階;
同時,秦大媽外賣以及秦大媽自嗨鍋的發展,以及秦大媽店鋪的發展,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作用;
以前,秦大媽店鋪只有一兩家,哪怕上了熱搜,對于秦大媽的發展,根本沒太大影響,除了生意好一些罷了;
但如今可不一樣;
秦大媽店鋪不僅數量起來了;
秦大媽外賣也不僅僅局限于秦大媽店鋪所在位置,向其他區域開始拓展;
秦大媽自嗨鍋還是線上銷售;
……
名氣越大,秦大媽的各項業務的開展,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同時,馬毅搏投資的滴滴等企業,在業務開展方面,也會有相當大的便利。
基于此,易偉立奮筆疾書,寫下了這麼一篇文章;
不管是標題,還是內容,都是非常具有爆炸性;
標題簡明扼要,直擊看點,誰不想點擊進去看一看呢?
而內容,也很簡單,只是介紹馬毅搏的奮斗史,並沒有夸大;
雖然沒有夸大,但馬毅搏的成績,已經讓人覺得非常夸張;
一個只有23歲的年輕人;
一個剛畢業不到一年的本科畢業生;
用了半年時間,從幾千塊到身家上億;
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吧;
正是這種真人真事,再加上極具對立的矛盾感,以及今天馬毅搏的熱度,再加上微博的主推,讓易偉立這篇文章的傳播速度,更是得到了飛速傳播。
之前,都市報趙雅軒報道的《見義勇為再出手,海姆立克急救立功勞》,《一個年僅23歲的億萬富豪自曝成功內幕︰選擇大于努力》;
再次因為馬毅搏的熱度以及易偉立發出的文章,又被人們翻出來,或者說又被趙雅軒安排人給炒熱起來;
讓都市報的粉絲數量,又有了一個小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