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梢間拿了三色蓮籽中的兩顆石蓮籽並一顆銀蓮籽出來。
「這是什麼?」鶴蘭看著她遞給自己的拳頭大小的青色小葫蘆,淺綠色的表層瑩光流轉如玉,散發著淡淡的青香,看著很精致可愛,搖了搖,里面似是裝了丹藥般咕嚕地發出撞擊的微響。
「打開看看。」
鶴蘭疑惑地打開葫蘆塞兒,一股子淡淡的蓮香透了出來,她將小葫蘆往下倒轉,將里面的東西倒在手心,只見兩顆灰突突一顆銀閃閃的蓮籽進入眼底,那清逸的蓮香更為明顯地在面繚繞著。怎麼有這麼奇怪的蓮籽?不過味道聞著挺好的。
「這蓮籽有奇效,你且拿去用。一顆石蓮籽磨成粉,分成三份或者四份,每隔五天讓簡親王服一份,對他的傷勢恢復很有用的。剩下的兩顆,銀蓮籽你自個兒用罷,你好好地以後才能護著烏勒丹,另一顆要怎麼用隨你,只是不要向任何人說出東西是從我這兒得的。」
有這麼神奇的作用?!看著蘇宜爾哈明顯比自己年輕了十幾歲似的容顏,鶴蘭將蓮籽裝進青色小葫蘆,緊緊地握著,鄭重地重新給她行了禮。「我不會說的。」她很清楚,蘇宜爾哈能拿出這樣的東西給她,是對自己的深厚友情也是對自己的信任,她完顏.鶴蘭永遠不會辜負這樣的一份感情。
「這樣我就放心了。」蘇宜爾哈欣悅道,「我還想咱們幾個好的都能活得久些,老了有個伴說說話呢。」
「皇後娘娘還年輕著呢,再過幾年,別人看著我們倆都會覺得一個是當娘的一個是做女兒的……」
蘇宜爾哈聞言也有些煩惱,現在還好,別人會說她保養有方,再過十幾年,別人就會背地里說她是妖怪了。「你有空還是多吃吃我送你的水果蔬菜吧,銀蓮籽也自個兒用,到時多少能挽救一下我的名聲。」
一個人太突出,多幾個這樣的就不顯眼了。
「好。」鶴蘭明白她的麻煩,安撫地朝她笑笑,應了下來。活在俗世,這青春常駐對女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永保青春那就不只是讓人側目了,弄不好,會招來禍事。蘇宜爾哈對她不薄,這點子事有什麼好推辭的,又是對自己有益。她已決定,剩下的那顆石蓮籽也磨成粉悄悄給她的烏勒丹用,這樣一來誰也不知道自己得了蘇宜爾哈這樣的寶貝。
鶴蘭回去後不久,蘇宜爾哈就听說簡親王雅爾江阿的身體在她的照料下漸漸大好了。
傷好後,簡親王雅爾江阿將以往的風流心性斂了七八分,對鶴蘭更多了份真心,還上表給雍正,表示自己上了年紀想享清福,請求將親王位襲與嫡長子,胤禛應了下來,也對他的嫡次子並庶子或爵位或財物多有賞賜。雅爾江阿的嫡子庶子暗中揣摩著是母親的功勞,不由對她更為敬重。
178、兒女姻緣(三
選秀結束後,胤禛給二十一皇弟允禧指了滿洲瓖黃旗的湖廣總督邁柱嫡孫女,喜塔臘氏為嫡福晉;二十二皇弟允祜指了剛襲了二等公爵位的散秩大臣訥親之女鈕祜祿氏為嫡福晉;
給皇五子弘 指了已逝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的嫡孫女,寧古塔副都統吉勒塔輝的女兒富察氏為嫡福晉;副都統五什圖之女吳札庫氏為皇六子弘晝嫡福晉;
護軍參領永桂之女章佳氏為皇四子弘曄側福晉,圖什巴之女富察氏為格格;
理藩院侍郎兼內閣學士班第嫡女,蒙古瓖黃旗博爾濟吉特氏留牌。若沒意外,下屆選秀她將會指給皇七子弘晨為嫡福晉。
——這還是弘晨自己求來的,班第頗有將才,他的女兒既有蒙古女孩的爽朗又熟讀兵書,弘晨曾跟著毓淇到過其府上請教過兵事,與她早就認識,也處得很好,知道她參加今年的選秀,便向胤禛早早求了。胤禛早知班第以後官位不止于此,又見博爾濟吉特氏雖才十三歲(周歲才十一),眉目卻生得清朗如畫,舉止也沒錯了規矩,便應了下來,只是還得察看幾年,若真是性情好的再指婚不遲。
若非蘇宜爾哈早從弘晨嘴里知道有這麼個女孩子存在還真怕弘晨是為了皇位避嫌才請的指婚呢,同是嫡子,雖然知道弘晨無意大位,但真做到了這地步,也未免太屈了。連弘曄知道後也跟弘晨談了幾次,確定他是真對博爾濟吉特氏有好感這才放下了心。
宗室里,指了佐領福慶之女富察氏為怡親王嫡長子弘暾為嫡福晉;指了副都統格捫之女博爾濟吉特氏為恆親王第六子弘晌為嫡福晉;指了佐領三泰之女納喇氏為恆親王第七子弘瞳嫡福晉;指了給事中宜可善女伊爾根覺羅氏為淳親王第六子弘璟嫡福晉;指了達蘭泰之女張佳氏為義忠郡王嫡次子弘暄繼福晉……
另又給宗室親王郡王貝勒阿哥們指了不少格格侍妾,其中蘇州織造高斌的女兒卻是經小選進宮的也被他打包賜給了敦親王允俄做格格。他可不想將來兒子再出個慧賢皇貴妃來!至于允俄能不能欣賞到高氏的柔美風姿那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之中。
探听到了這一消息的蘇宜爾哈為他的黑色幽默失笑之余也放下了大半個心思,盡管她的弘曄跟歷史上的弘歷不一樣,她還是擔心,這些出身內務府的女子實在太歷害,歷史上領導的生母烏雅氏、乾隆的慧賢皇貴妃高氏、孝儀純皇後(令妃)魏氏……
早晚還得絕了內務府出身的宮女子上位才行。
這次上記名的秀女,跟上一屆一樣只有兩個,顧氏和蘇氏。都是出身不高家世不顯的秀女,後宮的嬪妃們一看,放心了,那模樣兒雖不錯,卻連安嬪賈氏的顏色都及不上,更不用說那渾身的小家子氣了。至知道了顧氏封常在,住安嬪的鐘粹宮,蘇氏封答應,住敦妃的翊坤宮,就更不屑一顧了。
卻不知,正是這兩個秀女在後宮中掀風鼓浪,牽連起一堆的事情。
不過這會兒蘇宜爾哈跟後宮其她的嬪妃一樣,沒將這兩個新人放在心上——實際上她也很少將領導的那些女人放在心上,最多只將她們當鄰居或下屬。
「對了,可給你弟弟看好了哪家的秀女?」一、二批指婚的旨意發下後,胤禛問起毓淮毓沅的事,對這兩個雙胞胎小舅子他也是很看重的,威勇候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人物,他們磨一磨以後留給弘曄用。
「是這樣的……」
前兩天鶴蘭又進了宮,跟蘇宜爾哈提起了她那對還未成親的雙胞胎弟弟毓淮和毓沅,道︰「我一生都在候門里掙扎生存,只為不負父母生養之恩,不負自己為人處事的原則……怎麼苦都無所謂,可我不想讓烏勒丹也走我的老路,你的弟弟一等靖遠公就不提了,底下的毓淮毓沅我看著也是能干有出息的,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承恩公夫人教養出來的孩子的品性,如果承恩公夫人同意,我倒想跟府上結這個親……」
蘇宜爾哈愣了好一會兒才道︰「這樣,我們的輩份不是全亂了?」
「私底下自是各交各的,大場合里臣妾還得稱您一聲皇後娘娘呢。」鶴蘭哭笑不得,滿漢不通婚,著姓大族又都是相互聯姻的多,這輩份亂的多著呢,誰會認真去追究這個。
「那雅爾江阿同意?」
「他對你那三個弟弟可是印象好得很呢,總共也就這麼個嫡女,能不遠嫁已是皇恩浩蕩了,再說想跟承恩公府上結親的人家可多了去了,我們還不定排得上號呢。」
光一個鈕祜祿.毓淇就自己打下了一個一等公的爵位,即便他的兩個弟弟達不到那個高位,只要不分府那也是公爵府上的,說出去門弟也不低。再說,那可是正經的皇親國戚,皇後娘娘的聖寵大家是有目共睹,當今還有將來最有可能繼位的四阿哥,怎麼說這承恩公府上的榮耀再延個百年也沒問題。最重要的是,毓淮和毓沅還真的挺有將才的,已經累了不少軍功了,目前雖只頂了個御前侍衛的餃兒,可卻真真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只怕還是皇帝有意打磨著將來好重用呢……
這麼一番計較,京中但凡有點臉面家中有適齡閨女的都希望能結上這門親。
「哪里說到這個。」蘇宜爾哈笑了笑,說到自家弟弟還是有點自豪的,「這樣,我會將你的意思跟我額娘提一下的,具體怎麼樣到時再回復你。」
「那臣妾就靜候佳音了。」鶴蘭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但雅爾江阿的傷勢好得快,對她也是關心體貼了起來,嫡子更是日日對她敬重親近,眼看著像是年輕了十歲一般,跟上次進宮簡直是截然不同的兩人。
……
听了這事,胤禛沉吟半晌,雅爾江阿現在退了下來,襲位的長子倒沒他那份精明強干,即便承恩公府上與之聯姻也不過多點宗室的影響力,這點在佷女淑慎嫁過去已經有了,正好省得那些朝中大臣打毓淮他們的主意。「也好,如果岳父岳母沒意見的話就這麼辦吧,不過你有兩個弟弟,這弟媳人選還少一個啊。」
「這個,皇上有沒有什麼好的人選呢?」人雖然是自家的,不過這挑選權得留個給領導,免得他以為自己娘家人太過自專。
來回踱了幾步,胤禛在心底將人選過了一遍︰「你覺得大哥的第八女懷忻如何?」
已被圈禁並削爵除宗籍的直郡王允禔的第八女?是他的繼福晉張佳氏所出吧……也好,三兄弟都娶宗室女,這樣也沒有身份高低差太多的問題,烏勒丹與襲位的簡親王德隆不是一母同胞,淑慎及懷忻出身雖高,但父親皆被圈禁,也不會仗著身份壓著自己的弟弟,對阿瑪額娘不敬。再者,自己家這一脈崛起之勢如破土之竹,無須在姻親上頭添磚加瓦,徒招結黨之嫌。
想了想覺得這個提議不錯,「烏勒丹臣妾是知道的,性子跟鶴蘭沒差多少,可懷忻縣君臣妾還沒見過——」性情品性什麼的還是很重要的,萬一是個驕橫的,就是抗旨也不能讓弟弟娶。
「這有什麼,你宣她進宮見見就是。」他不以為意,倒是很喜歡她注重品性更甚于權勢利益的性子,「只是別累著自己。」
此事宜快不宜慢,蘇宜爾哈一面下了諭旨宣懷忻縣君進宮小住,一面將消息送到了承恩公府上。第二日,章佳氏與淑慎郡主便進了宮。
那懷忻縣君正是碧玉年華,韶顏稚齒,蘇宜爾哈等人一見心里已是存了喜歡,待听她說話,聲音脆如珠玉落盤,又緩緩有條,在宮中行舉雖有些拘束卻沒落了那天家貴氣,連著幾天觀察下來,禮儀規矩也不差。
幾日過去,蘇宜爾哈並章佳氏看著底下打听到的有關懷忻縣君的資料,跟自己眼見的並無差距心知不是個藏奸善裝的,心中更是滿意,便定了下來。
剛好趕上最後一批指婚︰將懷忻縣主指與二等御前侍衛鈕祜祿.毓淮為嫡妻;將簡親王府雅爾江阿嫡女烏勒丹指與二等御前侍衛鈕祜祿.毓沅為嫡妻。
且不說承恩公府接到旨意一派喜興,簡親王府里烏勒丹又哭又笑地直抱緊了鶴蘭不松手,連突得皇後娘娘看重內心忐忑不安的懷忻縣君也被這消息給震得半天回不了神,耳邊只有額娘張佳氏喜極而泣的聲音︰「太好了,太好了,真是皇恩浩蕩……」她嫁給允禔為繼福晉雖連生三子一女,但站下來的竟只有這個女兒,偏偏這點子心頭肉注定了遠撫蒙古的命,爺又早年犯事又是削爵又是圈禁的,竟是沒了所有指望……現在好了,女兒如今不但嫁在京城,還進了極得聖寵的承恩公府,真是太好了!
心頭的那點子念想落了地,籠在身上的愁意一下去了六七成,雖然珠淚漣漣,眼中的光芒和臉上笑意讓人覺著多了不少生氣。
「額娘……」
懷忻見了心中酸楚,也禁不住地淚流滿面,自阿瑪被圈禁、削爵、逐出宗室,她們這一家子過的日子簡直是從天上掉到了地下,至到青海戰役二哥弘昉封了奉恩鎮國公,外人瞧著皇上沒忘了他們這一支才好了些,只是自己和姐妹們心中也是明白,這沒落宗室的女兒不往蒙古送難道還讓親女遠嫁不成?沒想到自己竟得了這樣的好運……
一時也管不得其她姐妹又嫉又羨的眼神,痛哭了一場後在弘昉的勸慰下扶了張佳氏回房歇著。
「裝模作樣,得了好處還賣乖……」
「就是,也不知在宮里使了什麼法子討了皇後娘娘的歡心……」
「住口!」弘昉收回目光,眼神凌厲地瞅著臉上極不甘心的七妹九妹,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你們什麼身份,八妹什麼身份?!就算給你們機會進宮,你們就有那個能力讓皇後娘娘另眼相看,討娘娘歡心了?咱們府上如今是個什麼狀況,但凡得點皇恩都得感激涕零,你們還說這種酸言嫉語,這就是你們的教養?」
當初他即便得了聖恩,準予進入軍中參加青海戰役,可是他還是小心翼翼,既不敢有過,又不敢表現得太出色,他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滿府等著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