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難說再見(一)
客廳狹窄, 擺件稀少。
姜湖在就近那張書桌上, 看到了一張斜支的老照片。
黑白兩色,對比度分明。
一雙年輕男女,互相依偎對視。
靜靜立著,從過去, 一直能站到亙古般。
彎成一樣弧度的眉眼中,有笑意淌過。
相框邊緣已經磨亮,像是被人經常拿在掌心摩挲。
男人的眉眼同瞿藺如出一轍。
照片中女人那張臉……姜湖審視了下, 和她在伽米那棟被炸彈削了頂的樓里見過的那張女人照片合二為一。
當初姜湖便覺得眼熟, 卻想不出在哪里見過。
如今想起來,她不是見過真人,只是在資料里翻看過。
此前蔣紹儀修訂一戰、二戰史,其中一部分關于奧斯維斯集中營的參考資料, 就來自這個名為謝丘拾的學者。
她投入身心去翻查那些被塵封的歷史秘辛,卻也因為接觸了太多顛覆人性的血腥場景而紅顏薄命。
曾經蔣紹儀同姜湖提起她,和提起張純如一樣, 都是惋惜。
早逝的謝丘拾是瞿藺的母親?
繼而旁觀瞿藺這個空蕩沒有人氣的家, 姜湖突覺喉嚨一哽。
她大約記得謝丘拾去世時的年齡。
那時的瞿藺, 怎麼算都還只是個未經世事的孩子, 需要母親。
alma曾經說, 他在國內已經沒有直系親屬。
瞿父過世時, 他又是什麼年紀?
他向生命中這些至親一一告別時,身旁又有沒有人和他站在一起?告訴年幼的他,他不是一個人, 勇敢往前走。
姜湖將視線從老照片上收回。
她忽然轉身,快速推門從客廳里走了出去。
**
姜湖推門而出時,瞿藺剛掛斷那通兩端都越來越沉默的電話。
落在他肩頭的槐花瓣似雪,他通體涼透。
姜湖幾乎是從瞿藺背後撲撞而來,瞿藺沒有防備,好在腿在地面上扎得穩,沒有趔趄。
瞿藺壓了壓眼角的一些異樣感,笑問︰「擱里面看到什麼了?」
被莫石南一句話瞬間砸啞的嗓子,還啞著。
黑而深的眼眸,也暗著。
姜湖從瞿藺背後擁著他,手臂攏在瞿藺腰側。
她沒回答,瞿藺因著那道已經啞了的嗓音,也沒再吱聲。
抱了五秒,姜湖手臂松開,垂下去。
姜湖手臂離開瞿藺身體那刻,瞿藺驟然轉身,望向姜湖那張沉靜的臉,手扣在姜湖肩後,再度將姜湖拉進他懷里。
適才姜湖從背面抱他,此刻瞿藺從正面擁住姜湖。
兩人貼身相對。
瞿藺︰「投懷送抱……是看到讓你看了更中意我的東西了?」
姜湖吸了口氣,沒順這話,只冷靜解釋︰「不是抱你。」
她來晚了。
她而後說明︰「是抱小時候,抱那個你。」
話沒說得太清楚,但瞿藺已經明白。
他心上的涼頃刻被姜湖的話吹散了些,眼角也安寧了,不再有霧意掙扎。
少時的坎坷早被歲月磨平,那些孤身生活的歲月里,歷經的風霜雨雪,留下的那些印記淺到她這一抱,似乎也能輕易抹去。
人不怕吃苦受累,只要有人憐你、惜你、珍重你。
瞿藺只手輕拍著姜湖的背︰「那會兒不缺愛,沒事兒。」
他倒像是反過來安慰她。
姜湖想到院牆外,來路上他打過招呼的那些大爺和阿姨,她信。
但收獲再多愛,生命中也有些身份是只此一人,其他人替代不了的,比如父母。
姜湖︰「當時幾歲?」
瞿藺︰「……十歲。」
姜湖道︰「我爸,是在我四歲。」
瞿藺笑了下︰「早一輪遇上的話,有惺惺相惜的可能嗎?」
假設在十二年前。
話可以說得很好听,但姜湖說得是不夠如意的實話︰「希望不大。你得多點兒耐心,那時候,我和陌生人不接觸。」
年少時,更敏感些。
與人交際,覺得可有可無。
瞿藺哦了聲,回︰「還是有戲。我那會兒話多。」
姜湖︰「隨誰?」
瞿藺笑︰「我父親。剛才你見過的那些人,當年都喜歡他。他們對我的關照,一大半是因為他的人緣留下的,後來才是因為我自己。」
姜湖嗯了聲,認真說︰「挺好。我們倆……你說……」
瞿藺听著。
風靜下來,槐花瓣也不落了。
姜湖將這話接續下去︰「將來那個小不點兒,會像誰?」
她突然就說到了以後。
姜湖的聲音總是清澹如水,瞿藺擱置在她後背的手,聞言移到她臉上。
他用指剮蹭著姜湖細長入鬢的眉,輕碾著她的臉。
適才莫石南在電話中說過的話,開始在瞿藺耳中回放。
清晰到像是莫石南站在他們身旁,那話一遍又一遍重復著,趕不走,誓不罷休般在響。
「栩栩想生——」
「中獎了,是……骨癌。」
「我和別人一模一樣,明明是一樣的!!」
「我要怎麼辦?」
……
姜湖在等答桉。
可瞿藺突然不敢回答,眼里壓下的霧又想往上翻。
瞿藺于是別開眼,不再看姜湖,但緊握她的那只手沒松,他緊著嗓子說︰「到時候它看誰順眼,讓它像誰。」
避而不答,姜湖會失望,所以瞿藺還是開了口。
**
瞿藺錯開視線那一刻,姜湖想起那個他避她接的電話。
姜湖︰「剛才那個電話,有事兒?」
瞿藺眸光一顛簸,沒瞞她︰「有。」
莫石南問他該怎麼辦,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怎麼辦,但知道他該放下一切去見莫石南。
哪怕只是兩個人見後面對面沉默,束手無措,但那也是兩個人,好過莫石南一個人在遭逢巨變時只身提心吊膽。
但瞿藺也沒交代完全︰「一個朋友,出了事。」
姜湖沒問是什麼事。
她只問︰「你現在就過去?」
瞿藺嗯了聲,這一刻唯一的暖,來自他和她對待朋友的共同態度。
對方說有事,就排除萬難去他/她身邊。
人和人相處,要交心的,不止愛情這一種情。
姜湖︰「在哪兒?」
瞿藺沉聲︰「山電那兒,核電站所在地。」
靜了一瞬,姜湖說︰「你希望我打道回府,還是和你一起去?」
瞿藺有所掙扎。
姜湖作出決定︰「你的朋友,我該見一見。」那個地方,她也想看一看。
瞿藺始終緊攥著她。
前路未知,此刻他隨心答︰「好,依你。」
**
燒香,暫緩。
把柴大爺就地暫時托付給姚大爺,兩人來也快,去亦快,飛身南下。
核陰影仍舊籠罩著這座沿海城市,禁入區的面積與幾個月前相比,未有一毫一厘的縮小。
還在機場,姜湖已經感覺到這片土地上的緊張感。
過往行人形色匆忙,俱是口罩遮面。
讓她想起有生之年,年少時經歷的那次全國範圍內的公共衛生事件。
活人,大多畏懼死亡,例外者少。
姜湖也想起千萬里之外的安提克。
戰爭已偃旗息鼓,人們卻仍舊兵荒馬亂。
潦草離散的,提心吊膽度日的,破罐子破摔犯奸作惡的……每一種都不少。
瞿藺搭了個專車,和姜湖往莫石南家走。
路上司機不斷透過後視鏡瞄他們,試探︰「從外地來的?」
瞿藺回︰「不是。」在這兒亦有家。
司機長嘆了一口氣︰「這會兒大家都惦記往外跑,肯回來的少,外地人沒事兒也沒有願意來的吧?過去一天我拉幾十單沒問題,現在接幾單就撐死了,沒人。」
姜湖一直沒出聲兒。
瞿藺低聲道︰「事故控制住了,以後會好的。」
司機挑眉︰「那可不好說,公示的情況是一回事,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這個大家都懂。」
「現在還招募核污染清理員呢,挖那些表層的土,他們電站和部隊的人手都不夠用的,因為得輪休,每個人待得時間都不會太久。招募我估計也招募不到,要錢不要命的那種人才敢去做,像我這種求安穩的普通老百姓可不敢,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你看看福島和切爾諾貝利,再看看廣島,哪個好了?不過我年紀大了,出去也沒有門路,我住的離核電站也遠,年輕人搬到外地去住,我就擱這兒待著了。」
瞿藺擱置在膝頭的手,感覺到一股暖意。
是姜湖將手搭了上去,握住他。
司機還在表露他的見解︰「再說萬一我們也倒霉遇到地震什麼的呢?那樣兒還能控制住?」
瞿藺︰「反應堆外圍的安全殼沒有那麼脆弱。」
司機說︰「你也懂?我當時看完新聞就去看書了解情況,我告訴你啊……電廠那些人一個個太磨蹭了,明明可以處理得更快更好,可以——」
一直旁听的姜湖盯著司機師傅用繩捆著的右後視鏡,此時出聲打斷︰「師傅。」
她問︰「你這後視鏡,怎麼蹭掉的?」
司機即刻轉了話題,又滔滔不絕地講述他被人蹭車蹭掉後視鏡的經歷。
姜湖沒听進去,只望著車窗外那抹藍。
有人靠百度治病,有人靠鍵盤判刑,有人靠刷微博治國……
還有人看完書,以為自己比專業人士更懂如何處理核事故?
但也有人奉獻犧牲,卻不為人知。
有人用命築堤,被擋在堤後安全線內的人群,卻仍舊會竊竊私語,不斷對他們發出質疑。
這是而今的社會。
這些人,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作者有話要說︰
天亮了,我要睡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