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楊在線催婚,張策奪路而逃!

將矯詔進行到底?!!!

張策望著提出這個建議的鐘繇,腦海中浮現了這樣一句話。

他不是迂腐之人。

很快在心中就有了決斷。

「如此,就依照元常所說,我等就大擺排場的迎接這位國舅爺的到來!」

「不單要大擺排場,策還要親自前往!」

張策如是說道。

實則,張策想要在河南尹地界內,再會一會故敵曹操。

對于張策的提議, 諸葛亮,李儒,鐘繇沒有反對。

雖然張策坐鎮長安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他的這般作為何嘗不是對他們的放權,表露出的是對他們的信任呢。

「主公,何時動身?亮也好做安排!」

「兩天後吧!」

「總得把長安這些時日來堆積的政務處理一番, 否則,你們還不得埋怨我這個主公不稱職?」

張策打趣了諸葛亮等人一句,而後揮手將三人打發了。

「策兒!」

諸葛亮等人離去不久,一個讓張策有些意外的人走了進來。

「父親!」

「您怎麼來了!」

張策連忙起身相迎,扶著張楊坐了下來。

「這不是有些事情想要跟你商討一下嗎?」

張楊坐定之後,徑直對著張策問道︰「策兒,你的年歲也老大不小了,到了年底你就快十八了,為父想問一下!」

「你打算什麼時候迎娶玲綺那丫頭過門?!」

「呵呵,別說什麼時間還早,為父眼楮沒瞎,看的出來玲綺那丫頭是喜歡你的,只要你點頭,為父這就派人去並州向奉先提親!」

「為父相信, 奉先也定然願意。」

「咱們爭取在今年把婚事給你倆辦了,你成了親, 你手下的人也算是有了歸屬和盼頭。」

張楊說了一大番話,中途根本不給張策插口的機會。

而全程。

張策只覺的自己像極了後世那些被父母催婚的單身狗。

嗯?不對!

我有對象,比那些單身狗強的多。

「父親, 您是不是有些著急了一點。」

「孩兒是到了結婚的年紀沒錯, 可玲綺妹妹是不是年歲小了一點,畢竟她現在才十四歲不到。」

十四歲啊!

張策實在是下不去手。

他如果真的這樣做了。

放在千八百年後的法制社會,怎麼滴也是死刑起步。

還有一層原因便是。

在這個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下,生孩子對于女人而言真的是道鬼門關。

他即便是要娶呂玲綺,也要等到那丫頭成年之後。

屆時她的身體已經發育成熟,風險固然有,但也不至于像現在這般年歲生孩子那麼要命。

「胡鬧!」

「十四歲咋了!你看看關中那些農戶家的孩子,十四歲當母親的比比皆是。」

「策兒!」

「你和那丫頭成了親,為父才能安心吶,否則這樣遲遲拖著,為父就怕奉先手下的那些人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張楊苦口婆心的勸道,試圖說服張策。

同時,他也提及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並州呂布一系!

張楊雖然和呂布是至交,但在天下爭霸面前,再好的交情又能算的了什麼。

利益捆綁,才是最好的選擇。

一旦自己的兒子張策和呂玲綺結婚生下了麟兒,呂布怎麼好意思不支持自己的女婿和未來的外孫。

「父親……」

張策苦笑,立時明白了張楊的擔憂。

這讓他感動之余, 只得耐心的解釋道︰「父親, 策兒相信岳丈不會背叛于我!並州諸將,會是孩兒麾下最堅定的支持孩兒的勢力之一。」

見識了張策召喚錦衣衛憑空出現手段的呂布,怎麼可能會有其他的想法!

而並州上下,只要他的那位岳丈呂布不曾生出異心,哪怕臧霸,成廉,侯成等人生出了不該有的想法,也絕難成什麼氣候。

更何況。

張遼,高順這兩員並州系將領還是支持他張策的鐵桿派。

可惜的是。

這些張策都沒法對張楊解釋,他總不能當著張楊的面給他表演一出大變活人吧?

額,也不是不可以。

至少,現在他的手中還有一個當初選擇北上支援幽州,對抗塞外胡虜時,系統所獎勵的一萬關寧鐵騎召喚令牌。

「為父不管那些!」

「策兒,你就告訴我,什麼時候打算迎娶玲綺那丫頭過門吧!」

「你如果不說,為父今天就跟你耗在這兒不走了,你走到哪兒,為父就跟到哪兒!」

注視著擺出一副混不吝姿態的父親張楊,張策一陣無奈。

現在,張策有足夠的理由懷疑……

父親張楊只是單純的想早點抱個孫兒,而不是擔憂什麼並州勢力。

「兩年後吧!」

張策無奈的說道︰「等到兩年後,玲綺到了二八年華,孩兒就風風光光的將之迎娶進我張家門楣!」

「父親覺的如何!」

張策終究是做出了妥協,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時間段。

兩年時間,在張策的設想中……

關中,涼州,並州已經走向正規,無需像今年這班大戰連連的東出西征。

那個時候,駐守各地的將領也有時間參加他的大婚。

「兩年嗎!那就兩年!」

張楊看著神色認真的兒子,沒有繼續逼迫下去。

「策兒,為父這些時日听孔明說,你和那烏程侯孫堅的女兒孫尚香也曾定下婚約,是也不是啊!」

「對于他,你打算什麼時候迎娶過門!」

「依為父看,不如到時也一同娶了吧!」

張楊不由分說,徑直替張策做出了決定。

「按照父親說的便是!」

孫尚香歷史上嫁給劉備的時候,于這個時代而言,已經算得上是一名晚婚晚育的老姑娘了。

兩年後讓他迎娶孫尚香,時間上也沒什麼問題。

前提是。

江東同意!

至于江東會不會同意,張策想來應該會的。

「那董白小姐呢!」

「策兒,為父從旁人的口中听聞,你當初請李儒出山的時候,似乎很是中意董白小姐。」

「雖然其作為董卓的孫女,你明媒正娶有些不合適,但只要你想,為父不是不可以著人幫她杜撰個身份,將之收為義女。」

听到父親張楊無緣無故的提及董白,張策的臉上頓時一臉懵逼。

董白和他有什麼關系?

他如果沒記錯的話,貌似他和董白小姐只有過一面之緣吧!

什麼時候自己就很中意那個姑娘了!

張策只覺的一頭大鍋憑空蓋到了他頭上,簡直冤屈的不行。

可是冷靜下來之後。

張策無奈的一陣搖頭。

無風不起浪,張策相信父親張楊不會無故提及這件事兒。

可他既然提及了,那必然是有人告訴了他這件事兒。

念及此,張策的腦海中立時浮現出了一個名字。

李儒!

至于其中有沒有段煨,徐榮這些昔年董卓的舊部的摻和其中,張策就不清楚了。

但只憑這些,張策就已經大致知曉了他們的態度。

他們亦是有意撮合自己和董白,借助董白的存在,將他們和張策維系起來。

一如,呂玲綺之于以呂布為首的並州派系。

想明白了這些,張策只得無力的點頭道︰「父親,卻有此事!」

「但無需你如此麻煩!」

「董白需要一個身份,我看董卓孫女的身份,正合適!!!」

「同時!」

張策的聲音低沉道︰「李儒,段煨,徐榮,常成他們追隨于我,我須得給他們一個交待。」

張策的表現看的張楊贊賞不已。

「那……」

「蔡大家呢!」

「策兒,蔡大家雖然比你年長三五歲,但俗話說的好……」

听到父親再度開口,還提及到了蔡邕的女兒蔡琰。

張策立時間頭皮發麻,連忙奪路而走。

「父親,再說……」

「再說!」

疾步之間,張策已經來到了大堂門口。

但。

在臨邁出去最後一步的時候,張策回頭打趣著對張楊說道︰「父親,您只顧著孩兒的婚事了!」

「就是不知……」

「您和鄒姨娘的婚事打算在什麼時候辦了?呵呵,我看彥錦的態度……是不怎麼反對這門親事的。」

對于撮合鄒氏和自己的父親一事,張策自然是暗地里試探過張繡。

慶幸的是。

對于嬸娘敬重的張繡,同樣不希望鄒氏孤苦無依的度過下半生。

而張楊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年紀,都不失為一個合適的人選。

張策說張繡贊成這門婚事,還真不是信口胡謅。

這下子。

反倒是輪到張楊面露窘迫之色了。

鄒氏此女,張楊自然是偶然遇見過。

憑心而言,張楊對她的印象和觀感還是不錯的。

但在面上。

張楊則是對著張策笑罵道︰「豎子,為父的婚事哪里勞你操心,你先把自己的事情解決了再說吧。」

在長安逗留了兩日之後,張策便帶著胡車兒,李儒,以及一隊輕騎出發了。

黃忠,張繡,江虎等嫡系張策沒有帶,而是讓他們領兵回到了各自的駐防之地。

四日之後。

張策便抵達了河南尹的治所所在,也是昔年的大漢帝都所在。

雒陽。

或者說,洛陽。

洛陽雖然為大漢之前的帝都,但昔年戰亂給其留下的創傷還在。

不光沒有了昔日的繁華,周邊的人煙也是少的可憐。

但即便如此。

洛陽的戰略位置,依舊重要至極。

這也是魏延從曹操手中佔領了河南尹之後,治洛陽的原因所在。

只不過,魏延和當初入了長安的張策選擇一樣,皆是沒有將皇宮選擇作為處理公務的府邸。

城門前。

魏延,陳宮,步騭,常成,以及先于張策一步抵達的馬騰,閻行,馬超,梁興,張橫等將望著遠方出現的張策,胡車兒一行人,立時上前迎了上去。

「呵呵!」

「看你們一同出現在此地迎接我,想必你們之間都已經相互認識了。」

說話間,張策看了一眼陳宮,魏延,馬騰,閻行等人。

他將手朝前一伸,「有什麼話,先進城再說。」

洛陽大將軍府。

昔年漢大將軍何進的府邸。

進城之後,魏延引著張策來到了此處。

不知是魏延有意還是無意。

魏延不但命人將這座府邸重新裝整了一番,更是將一塊嶄新的大將軍牌匾掛了上去。

「文長這是……」

張策看了一眼魏延,徑直詢問道。

听到張策的話語,魏延立時出聲道︰「主公坐擁關中,涼州,並州,麾下大軍不下二十萬之眾,當居大將軍之所!」

「主公放心,在您到來之前,延和麾下諸將士進入過這座府邸。」

魏延沒說張策當進大將軍之位那等大逆不道之言,但他的態度,卻是說明了一切。

「你啊!」

「淨整這些有的沒的!」

「文長,待到此間事了,我將車騎將軍迎回長安之後,這座大將軍府邸就改成你魏文長的辦公之地吧!」

張策說出的話,令魏延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因為張策這番話。

無疑在暗示魏延,將來一旦他張策奪了天下,你魏文長是要成為大將軍人選的人。

「末將不敢!」

「文長何德何能!」

但在面上,魏延連連謙虛的回絕道。

對此,張策沒有多說。

魏延有沒有本事資格成為大將軍這點,張策比魏延本人都清楚。

也就是歷史上的諸葛亮選擇了姜維作為自己北伐的接班人,否則,諸葛亮選擇了魏延作為接班人,蜀漢即便會敗亡,但在不至于敗亡的那麼難看。

畢竟,當時的姜維論資歷和地位,比起魏延都差的太多了。

根本壓不住蜀漢的那群驕兵悍將,而魏延則是既有威望,也有資歷。

可惜!

魏延死了!

陳宮則是詫異的看了張策一眼。

經過這段時日里和魏延的共事,陳宮自然知道魏延是有本事的人。

可魏延再怎麼有本事,陳宮也沒想到主公張策會這般看重于他。

不同于魏延的欣喜,陳宮的詫異,馬騰,閻行,馬超等將就只有羨慕的份了。

作為降將的他們,和魏延這位張策的嫡系終究是沒法比。

不過。

他們也不氣餒,大將軍之位他們雖然不可能獲得,但四征,四鎮,四平,四安將軍之位他們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

馬騰沒有那麼大的野心。

如果可以的話。

馬騰希望將來張策稱帝之後,能把伏波將軍這個名號敕封于他。

那樣的話,其縱然是死,也瞑目了。

張策注意到了在自己對魏延說出一番言語之後,馬騰,馬超閻行等人眼中的異樣。

故此,他沒有厚此薄彼,而是笑著說道︰「諸君勿要氣餒!」

「策非是薄情之人!」

「待到來日功成,策必不負諸君!」

「高祖皇帝定下的白馬之盟,策不會延續之!」

非劉姓不得封王?

張策不屑為之。

若是麾下的文武功勞夠大,張策不介意封上幾個異姓王出來。

只不過。

他們的封地不在漢境。

而是漢域之外!

美洲,歐洲,扶桑,澳洲,天下間的土地多的是。

何處沒有土地封王。

他又何至于將目光局限在漢境之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