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47章 台風的形成與消亡

至于台風的成長,這個解釋起來比較困難,李軒也不是很懂。

李軒只知道,一個台風的加強過程會經歷許多階段。

根據風速由小到大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熱帶風暴級、強熱帶風暴級、台風級、強台風級與超強台風級。

風力依次增大。

在國際上,對于颶風還有另外一種類似的分級方法,分別是熱帶風暴級、C1級、C2級、C3級、C4級、C5級。

分級不同,目的卻是相似的,即通過播報台風的級別,告訴人們台風強度的信息,以讓人們做好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

據李軒所知,並不是所有的台風都會經歷這些級別,從而到達最高級別。

絕大多數的台風,從誕生到完全消失,終其一生都呆在熱帶風暴級。

只有絕小一部分的台風能夠緩慢地爬升到台風級。

當然,也有台風能穩步增強到超強台風級,甚至有台風能連跳幾級,在短短一天內沖上超強台風級。

具體是什麼行事,即便是今天的氣象技術,也沒辦法完美準確的進行預測。

沒辦法,約束和利于台風增強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

首先海面溫度越高、海洋熱容量越大,台風所能獲得的能量就越多,對台風增強就越有利。

如果台風滯留一處時間太長,把該處海溫消耗殆盡,台風就會迅速減弱。

另外,台風是把低層的空氣抬升到高層,空氣抬升上去之後,總要有地方去,所以空氣向四面八方流走。

如果四周的流出條件比較好,空氣流出就順暢,從而有利于更多暖濕空氣的上升,有利于台風增強。

當然,制約台風變強的因素同樣不小。

李軒雖然是海洋生物學專業出生的。

但對大氣科學這門學科,並非完全沒有涉獵。

很多海洋生物學專家,其實同時也是氣象學專家。

因為要跑海上,氣象是非常重要的。

李軒在大學的時候,也曾學過一些簡單的大氣科學知識,只是不是主修,是選修。

李軒曾經學過一個名次,叫做垂直風切變。

這個名詞的意思是高層風向與底層風向的不一致,如果垂直風切變過大,台風的高低層分離,身首異處的台風當然不會強到哪里去。

同時,水汽條件也是制約台風變強的一個重要因素。

台風的空氣從低空的四面八方流入,如果周圍的空氣很干燥,那麼台風就容易水汽不足,沒有足夠的水蒸氣來凝結放熱驅動台風發動機,台風也就難以快速增強。

同時,台風整合速度,也是非常影響台風大小的因素。

有時候,台風在形成時並不只產生了一個中心。

如果台風雛形有多個中心,那麼快速整合是加強到較高強度的必要條件。

否則,就會兄弟鬩于牆,中心內戰導致台風整體強度的萎靡。

至于台風的成熟,這個很容易解釋。

台風的成熟是指隨著台風不斷增強,台風螺旋運動導致的慣性離心力使得對流區域逐漸甩離中心,台風的中心反而風雨變小,甚至露出藍天白雲。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這在台風強大後,在台風中心出現的對流衰弱區域被稱為台風眼。

在太空中看,台風眼就像台風狂風暴雨的雲團簇擁下的一只平靜的眼楮。

台風眼的形成是一個台風真正成熟的標志。

台風眼是台風氣壓最低的區域,從台風眼向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堵高速旋轉的雲牆,這就是台風的眼牆或稱眼壁。

這里是台風風速最大的區域。

眼壁向外,有一片近似圓形的區域,那里對流旺盛,且被眼壁積雨雲的雲頂覆蓋,這里被稱為中心密集雲區。

再向外,台風伸展出一條條的螺旋雨帶,越向外,風雨越小。

在台風的最外圍區域,受到台風外圍下沉氣流的影響,往往晴空萬里,酷熱難耐,這種台風導致的高溫天氣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吃下沉。

根據德沃夏克熱帶氣旋分析法,台風的強度主要考察兩個因素,雲頂的溫度和風眼的溫度。

如果雲頂極其低溫,低于零下六十度的色階成環且寬度足夠,同時風眼溫度達到較高溫度,就能證明台風已經達到了極強的強度。

台風成熟以後,經常會進行一個被稱為眼壁置換的過程。

成熟的台風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將四面八方涌來的水汽吸入眼壁,抬升到高空再吹向四方。

但是總有一些水汽沒等到達眼壁就提前上升激發強對流了。

如果提前上升的水汽激發的強對流區圍繞著眼壁形成了一個圓,台風便形成了大眼套小眼的雙眼牆結構。

出現雙眼牆結構後,由于能量漸趨分散,台風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弱,直到內眼在外眼的水汽隔絕下逐漸消失,外眼成為唯一的眼牆,台風才會重新加強。

不過,據李軒所知,並不是所有的台風都能夠眼壁置換成功的,如果失敗,台風就難以達到很高的強度了。

而眼下這場台風,明顯是一個成熟的台風了。

李軒抿了抿嘴唇,有些擔憂的看著窗外那副毀天滅地般的風景。

這風的後勁太足了,李軒甚至都看到有小些的樹苗飛在天空中。

明顯這台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會消亡。

當然,只是短時間內不會,最終肯定是會的。

萬事萬物有開始就有終結,就連太陽都有一個壽命期限,台風的結局也一樣。

台風消亡的方式多種多樣。

有的台風是登入陸地,在地形摩擦和水汽隔絕下漸漸消失。

有的台風是闖入溫帶,在鋒面的作用下變性為溫帶氣旋。

有的台風不慎跌入垂直風切變的陷阱,被攔腰斬斷迅速消亡。

有的台風一頭扎進冰冷的水域,發動機漸漸熄火拋錨。

據李軒所知,一般的台風從生成到消亡是幾天的生命周期。

在這幾天里,它們聚集能量,展露鋒芒,裹挾狂風巨浪,最終悄然消亡。

當然也有長壽的台風,比如一七年的奧鹿台風,在其它台風的牽扯下,徘回了十八天才消亡殆盡,中間歷程可謂是曲折坎坷,峰回路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