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七章 過繼

要辦卓王孫之事,劉嫖原本是想著是打算直接去求竇老太太的,按照竇太後的性子,只要是自己女兒的要求,只要不是太過份,其皆是會答應下來的。

但,思來想去,劉嫖還是覺得,此事還是行應當與劉榮說一下。

畢竟已收了卓王孫足足一千金的定金了。當然是要將此事辦妥才行,若是真的出了什麼紕漏,此事未辦成,那不就砸了自己館陶長公主有求必應的招牌了,以後誰還來給自己送黃金啊。

固此而言,劉嫖便開始考慮,此事該如何與劉榮說。

不過,劉嫖卻也是知道,劉榮此時,正在忙一件緊要之事!

太卜所佔卜到的,過繼太子到皇後名下的時間已然是到了!

過繼太子,這還是漢家絕無僅有之事,為了此事,太常平陽侯曹奇,與宗正等人,可是忙的不亦樂乎。

其得天子之準許,到天祿閣中查詢了諸多典籍,但過繼皇子之事在古時,似乎也沒有什麼先例在。

更何況是過繼皇太子之事。

漢家固有的諸多禮法,皆是當初叔孫通與一眾儒生們協商制定的,如此一來,曹時等人也只得去向一些,儒家大儒請教此事。

制定好了一套禮儀之後,這才最終上呈天子劉啟,令天子審閱之。

在天子劉啟最終拍板審核之後,便是確定了下來。

而之後,便是命人將奏疏,送到了太子宮中與椒房殿去,令劉榮與薄皇後事先熟悉一下。

因此,劉嫖便決定,待太子過繼之事過完後,再告知劉榮。

而身為當事人的劉榮,在收到曹時所呈奏疏之後,自然也是十分高興,這過繼之事,總算是要塵埃落定了。

再過幾日,自己便是漢家天子的嫡長子兼太子了,自己的地位當然是更加穩固了。

不多時,劉榮便立即乘車入宮到椒房殿去見薄皇後。

到了椒房殿中,卻是見到枳侯薄戎奴正在殿中。

當即,劉榮便是行禮道︰ 「兒臣拜見母後」。

幾日之後,劉榮便是自己「真正的」兒子了,薄皇後自然也是非常高興。

見劉榮來了,更是笑呵呵的言道︰「太子來了,快快起來,做吧」。

「謝母後」,劉榮言道。

待劉榮坐在了坐蓐之上,接著一旁的薄戎奴,立即是開口道︰「老臣見過太子殿下」。

這時劉榮才說道︰「原來枳侯也在椒房殿中」。

「老臣只是恰巧到宮中來探望皇後,卻不正是踫到了殿下」。

劉榮心中暗道︰騙鬼呢這是,這話說出去,怕是連鬼都不信,正好到椒房殿來看望皇後,這薄昭定然是听到了風聲,這幾日,是到我過繼到皇後名下的時候了。

聞此此言,劉榮是皮笑肉不笑的笑了一下,而後卻是未再多說什麼…………

「母後近日可好?」,跪坐殿中的劉榮說道。

「太子有心了,本宮無事,特別是喝了太子親前幾日命人呈來的人參湯之後,自然是更好了。

只是陛下的病,近來還是未見大的起色……」。

說道此處,原本還是笑呵呵的薄皇後,便是由喜轉悲,面容更顯擔憂之色。

而劉榮是忙行一拜禮言道︰「兒臣近來時常到高廟中去為父皇祈福,想來,高皇帝定會保佑父皇的」。

對于老爹的病,連淳于意都有些束手無策,而身為醫學白痴的劉榮也只能做這些為老爹求保佑之事了。

………………

…………………………………………………………

不過幾日,便是到了行過繼之禮之時,而就在此之前夜,長安便是下起了大雪,大雪過後整個長安城便是被一層厚厚的積雪所覆蓋。

站在丙殿之窗前,看著窗外飄雪,劉榮便是感慨道︰「瑞雪兆豐年啊」。

然看著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劉榮卻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噗嗤一笑。

而站在劉榮身後一側的義姁卻是不知道劉榮為何發笑。

便是問道︰「不知殿下因何發笑」。

轉頭看了一眼一旁的義姁,劉榮笑道︰ 「孤只是想到一描述雪景之詩而笑」。

聞此言,義姁更是不知了,想到一詩,有何可笑之處,又是問道︰「不知是怎樣的詩,竟能令殿下想起來就發笑,可否也告知妾身」。

如此,劉榮便是念起了,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劉榮所念的詩,便是那「我大清」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所寫。

然乾隆一生號稱寫詩四萬三千六百三十首,李白、杜甫這哥倆,所寫的詩加起來,連這位的零頭都不到。

然因詩而聞名的唐代,其立國兩百六十多年,才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傳世,但這也只比這位十全老人一人所寫的詩多了五千多。

只不過,這位老爺子做詩的水平,大多是令人堪憂至極。

唐朝那李打油所寫的那,天地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還能算是一打油詩。

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所寫的這,一片一片又一片,或許其只能教幼兒園小朋友學識數了…………

站在劉榮身側的義姁,一听劉榮口中所念之詩,便是也呵呵呵的笑了起來,又說道︰「殿下莫要取笑妾身,世間怎會有如此之詩」。

而劉榮是便說道︰「怎會沒有,此詩乃是一號稱十全老人之詩人所寫」。

「十全老人?妾身從未听說過」。

而義姁接著便是又說道︰「殿下還是快些安寢吧,明日一大早,還要到高廟去呢」。

……………………………………………………………………………

翌日,不過辰時,便是有一侍女入丙殿之中,叫醒了劉榮。

「殿下,到了該至高廟時了」。

聞此言,劉榮便起身,在一眾侍從婢女的服侍之下,穿好了衣冠,便要乘車駕到高廟去。

一路之上,劉榮還是能看到道路兩側厚厚的一層積雪。

而到了高廟之前,卻是見到,這整個高廟之中,卻是看不出一點下過雪的跡象,像是下雪之時,這高廟被遺忘了一般。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這應是有人特意命人為之,開玩笑,下雪後的第一天,便是天子以及太子、皇後,還有百官,要到高廟而來之時。

特別是這過繼大禮,還要在高廟面前的一處廣場之上進行。

難道是要太子跪在雪窩里進行儀式不成。

在皇權專制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是要首先為至高無上的皇權所服務的。

雖然說,人管不了上天什麼時間要下雪,但還是能夠管的著,這天下落下的雪,堆積在何處的。

然劉榮到了此處之時,還尚早,老爹天子劉啟,與薄皇後自然是還未到。

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公卿徹侯們到了。

一見到太子來了,皆是湊到了劉榮的近前,附身下拜︰「臣拜見太子殿下」。

「諸位卿家免禮吧」,劉榮笑呵呵的言道。

「謝殿下」。

然不多時,太陽便是在東方赫然升起。

照耀在這漢家高廟的廟堂之上,卻是給人一種顯得有幾分神聖的感覺。

而過了近一個時辰,到了巳時,在長安的公卿徹侯們都到其了,天子之鑾駕,這才緩緩駛入高廟之中。

待車駕停穩之後,一謁者上前,掀開了車駕之簾,天子劉啟才在薄皇後的攙扶之下,身穿棉服,頭戴十二鎏冕冠,走下這車架。

看老爹的氣色,比起前幾日來還是要好不少的,只是這寒冬之日,讓老爹在室外受凍,也不知是好是壞。

下了車駕之後,薄皇後看著天子劉啟,是滿臉擔憂之色。

攙扶著天子劉啟的手,都是開始有些冒汗了。

天子劉啟,當然是看出來了薄皇後得緊張,伸出另一只手,拍了拍薄皇後都有些顫抖的攙扶著自己的手,小聲說了一句,「皇後不必擔憂,朕無事」。

接著,便是撒開了薄皇後得手,開始邁步登高廟之前的御階,皇帝,說到底,其實也是孤獨之人。

皇帝的一生之中,是不可能擁有朋友這種東西的。

雖然說,世上,想要給皇帝幫忙的人,大有人在。

但是在很多時候,皇帝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的!

就像天子劉啟今日的情況來說,雖說看上去是不錯,但是還是十分虛弱的。

上個台階,都顯得有一些舉步維艱,若是放在平日,自然是需要人攙扶著才行。

但今日不同,是要在高廟之中行過繼大禮,在高皇帝的神位之前,漢家的天子,怎會需要別人攙扶呢。

過了好一陣,天子劉啟才算是走完了高廟,廟堂之前的御階。

轉過身來之後,站立在兩側的公卿列候們以及劉榮,立即是行拜禮道︰「臣(兒臣)得拜見陛下」。

掃視眾人,天子劉啟便言道︰「眾卿免禮吧」。

看著老爹無比堅毅的表情,劉榮便是暗道︰昨日去看老爹,老爹還沒有今日這般有精神的。

接著劉榮立即便是想到,是了,老爹定然是又吃人參了。

要不然,以他目前的身體狀況,絕對是堅持不到主持完這過繼儀式的。

前幾日,收到了曹奇等人的關于這過繼禮儀的奏報之時,劉榮便是覺得,這禮儀似乎是太過于繁瑣了,若是按照這奏疏上的步驟進行。

老爹可是要在寒風之中,整整站立半個多時辰的,老爹哪里是頂的住。

為此,劉榮特意特意將曹奇等人尋來,與之商談,是否能將其中精簡一些其中之步驟。

這可是令曹奇犯了難,這可是陛下已審閱同意過了的方案,如今太子卻是有要精簡。

見曹奇有些支支吾吾的,劉榮便是直接入宮去見了老爹一面,說明此事。

當然,劉榮再怎麼說,也不能說,怕父皇身體不佳,長時間站立在寒風之中難以忍受。

若是這樣說了,天子劉啟必然是要大怒,小子,難道你是以為朕不行了是嗎!?

劉榮可是一點也不想,面對這樣的靈魂拷問。

固此,是對老爹說道︰如此寒冬之日,皆是因自己之事,還要勞煩父皇母後,與滿朝之公卿徹侯們,一同在嚴寒之中受苦,自己心有愧疚,所以才來求父皇,能否精簡一下這禮儀之步驟。

天子劉啟當然明白,劉榮的意思,最終在劉榮的百般勸說之下,便是同意了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