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從整體框架進行討論?

「Oh-la-vache!」

斯文賽的房間中,斯文賽驚嘆道。

就在剛剛,林曉和亨利敲響了他的門,抱著電腦跑了過來,當時的斯文賽已經準備休息了。

只不過當看到眼前的這些數據時,他臉上就忍不住露出了震驚,就如同剛才亨利看見這個東西的時候一樣。

而見到斯文賽如此震驚的表情,亨利臉上便露出了‘舒服了’的感覺,既然他自己都被震驚了,那麼當然也想看看教授被震驚的樣子。

他笑呵呵地說道︰「教授,看來你找了一個得力幫手,以後林完全可以替代我了。」

斯文賽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說的就和你發揮了什麼作用一樣。」

「oh,教授,您這樣說的話,我可就受傷了。」

斯文賽看也不看他,轉而看向林曉,頗為迫不及待地問道︰「林,你是怎麼推導出來的?你的推導過程快給我看看!」

林曉便從旁邊將他用掉的那十張草稿紙放在了斯文賽的面前。

斯文賽大致瀏覽了一下,當然,他沒有看完,只是看了看林曉的思路,還有一些重要的計算過程,之後他就理解了林曉的意思。

「漂亮,做的太好了。」

斯文賽贊嘆起來,「有了你的幫忙,看來咱們的這個課題也將要不了多久了。」

這就是一位數學天才在他們物理學界的作用啊,隨便看上一看,就能夠找出如何修正他們數學模型的方法。

原本2%的誤差,直接縮小到0.01%的程度,整整200倍的差距,這將為他們這個課題之後的研究帶來極大的幫助,就憑這個成果,二作直接交給林曉就沒有問題,斯文賽甚至都開始考慮把一作讓給林曉,然後自己去當通訊作者了。

而後再一想,林曉才加入到他們課題幾天啊?

這就更加令他難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林曉笑道︰「既然加入到這個課題當中,我當然也要盡力而為。」

斯文賽欣慰地點點頭︰「如果每個人都能這麼想,那就最好了。」

然後他瞟了一眼旁邊的亨利。

亨利連忙說道︰「我發誓,我以後一定努力。」

「你還是搞好你自己的論文再說吧。」

斯文賽搖搖頭,懶得和亨利多說。

隨後他拍了拍林曉的肩膀,說道︰「那就辛苦你了,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咱們就去計算中心試一下!」

現在他對明天的計算結果,已經感到相當的期待了。

通過林曉修正的這個模型,明天他們再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的話,結果肯定會達到預期。

「好的。」

林曉笑著點點頭,隨後他便帶上了電腦,和亨利一起回到了他們的房間中。

不過,林曉並沒有開始休息,而是拿著他的那些計算結果,腦海中陷入了沉思。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驗分析中準確提取W玻色子角系數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之後再通過這一點,直接指向W玻色子,為測量其質量供幫助。

那麼,除了這個方向之外,他們還能通過什麼方法來更加精準地測量W玻色子質量呢?

林曉低頭看著自己的計算結果,最後直接將這些草稿紙扔到了一旁。

角系數只是一方面而已,這僅限于一個方向,而想要取得更加完美的結果,他必須從更高一層,或者說從整體框架的範圍上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整體框架……」

林曉心中默默念著這幾個字。

W玻色子,弱相互作用力……

從旁邊找來一張紙,他在上面簡單的寫下一個‘W’。

忽然,他腦海中一動,希格斯機制?

希格斯機制!

在標準模型中,希格斯機制是一種能使基本粒子生成質量的機制。

讓粒子獲得質量!

這麼一听,就知道它有多牛逼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基于希格斯機制而出現的希格斯粒子,也被稱之為上帝粒子,畢竟在西方人的觀念中,只有上帝才能創造各種物質,創造質量。

而一旦人類能夠掌握希格斯粒子,那麼人類就等于上帝,當然,如果人類真的能夠徹底掌握希格斯粒子的話,那也肯定不是他們這個時代的人該考慮的。

對于林曉來說,這也同樣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是否能夠通過希格斯機制賦予粒子質量過程,繼續推導出W玻色子應該有的質量。

既然W玻色子需要獲得質量,那麼它就必然需要和希格斯場發生耦合,進而得到質量。

那麼,他是否能夠通過這個方法,進而確定W玻色子的質量究竟是多少?

盡管這個方法听起來比較理想,但是想要真正實施起來,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即使是林曉對此都感到了遙遙無期。

「真是充滿了挑戰性啊。」

林曉輕輕嘆了口氣。

畢竟,就連希格斯機制是否完美,也仍然存在問題,雖然基于希格斯場的標準模型,已經完成了不少精準的預言。

當然,僅僅是在腦海中這麼浮想了片刻,林曉便重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面前的稿子上。

既然存在問題,那就解決問題,這是他應該做到的。

「繼續吧。」

而後,林曉便寫下了一堆公式,開始了自己的對這個物理界難題的推導。

而後面的亨利看著如此努力的林曉,嘆了口氣,所以,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達到如今的地步吧?

……

時間很快過去。

這樣困難的問題,林曉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將它給解決了。

所以到了臨近晚上該休息的時候,他便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他們這個七人課題組,便離開了酒店,前往了計算中心。

IN2P3計算中心,作為科學研究的計算中心,它擔負了對各種科學數據處理,以及提供相關計算服務的工作,比如粒子加速器、天文望遠鏡以及衛星在運行中所產生的相關數據,都是儲存在這里,然後提供給科研人員們進行分析。

特別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相關數據,這里也是主要存儲中心之一。

而這一次林曉他們來到這里,也正是為了利用上它的算力,當然,他們在巴黎,也可以通過接入節點的方式進行計算,不過既然來都來了,直接現場使用一下也不礙事。

很快,他們將相關數據輸入進了計算的程序當中,當然,昨天林曉修改出的那個新模型,也被他們都寫入了里面,替換掉了之前那個誤差為0.2%的模型。

隨後,計算啟動。

隨著一串進度條出現,他們慢慢等待著,直到最終,結果出現了。

「誤差只有4%!和我們上次的NLO-QCD預測相比,尺度依賴性降低了2-4倍!」

一名博士後看著最終的結果,驚呼出聲。

而後,他們便都將木管忍不住地看向了林曉。

就是因為他修改了一下其中一個數學模型,頓時就讓他們的進度得到了這麼大的推進,只要誤差能夠降低到3%以下,他們就能成功!

而之前的他們誤差最高可是在10%以上。

這個華國人,也實在有點太恐怖了吧?

當然,這次誤差的能夠降低這麼多,也少不了他們這麼久以來的修改,只不過,林曉的幫助,依然為他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畢竟他們這一次預估的誤差比例,可是6%,這已經完全超過預期了。

而得知了這個結果,林曉也是微微一笑,不過還是有些遺憾,雖然他修改的那個模型將其本身誤差降低了200倍,不過那個模形本身在他們整個理論中佔的比重不是最高的,所以最終計算出來的誤差並沒有直接縮減相同的倍數。

當然,能有這樣的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這時,斯文賽也早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看來,說不定再要不了兩個月的時間,他的課題就能夠結束了。

「感謝你了,林。」他拍了拍林曉的肩膀,隨後對大家說道︰「好了,為了慶祝咱們的階段性成功,今天請大家去吃一頓大餐!」

「好耶!」

大家立馬都歡呼起來。

而後他們收拾了一下各自的東西後,便一起去吃大餐了。

……

來這里驗證課題也只是順帶的事情,第二天的高能物理討論會,才是主要的目的。

再一次來到了IN2P3計算中心,林曉他們來到了其中一間大報告廳中。

在場的人有三、四百人,當然,除了各種真正在學界著名的科學家之外,還有像亨利他們這種跟著導師過來的學生們。

「人挺多啊。」

林曉感慨一聲。

「嗯,而且還有不少大老們要來呢,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們,包括希格斯也會,可惜的是你們華國的楊先生沒有來,他可是我的偶像呢。」

亨利說道。

林曉笑了笑︰「楊先生已經九十多歲了,需要好好休息,華國到法國又太遠了。」

「好吧。」亨利說道︰「有時候真想知道他當初到底是怎麼發現宇稱不守恆的。」

「為什麼不是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呢?」

「那就不了,宇稱不守恆听起來很酷,但是楊米爾斯規範場會讓我想起標準模型的,標準模型太讓人頭疼了。」

林曉笑了笑,標準模型就是基于楊米爾斯規範倉理論為基礎,楊振寧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有一句頒獎詞便是︰「這項工作已經排列在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想起楊振寧的工作,林曉也聯想到了自己的想要研究的課題。

楊老當初,是怎麼完成證明的呢?

他忽然覺得自己可以去找他問一問,說不定能夠從這位前輩的那里得到一點啟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