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勾招進奉

為了發展北方,大宋對蒙古人執行的不是減丁之策,而是掠奪之策。

也就是王師北出,把蒙古人從草原上搶劫回來,然後當成戰爭繳獲清理給中原商人。

這一點,還真不是大宋新開創的風格。

從大唐到羅馬,從奧斯曼到日不落,大概每個強盛的帝國,都靠著俘虜奴隸,強盛了自身。

大唐曾經有過五萬俘虜,到了第二年只剩下幾千的情況。

日不落帝國也曾經把大量的奴隸賣到世界各地。

這對帝國而言是一件有益之事,對蒙古牧民其實也未必是壞事。

他們龜縮在漠北,是沒有希望的。部落內部為了爭奪有限的牧場就已經打得頭破血流了,還要時刻擔憂南方的宋軍北上,將他們碾碎在戰場上。

而被俘虜南下,他們成為大商人的奴僕,至少是安全無憂了。

如果是從事牧業生產,也沒有什麼壓榨可言。

岳飛沒有詳細說這方面,就是這方面實在是不值一提,趙桓也就沒有多問。

他只是好奇的對李綱問道︰「卿剛才說,人口貿易大國分為三大模塊。還有一塊哪方面?」

李綱說道︰「是昆侖奴與古拉姆的貿易。」

「恩?」趙桓問道︰「這是兩個貿易?」

李綱搖了搖頭,說道︰「大概可以看作一個貿易。」

「官家應該听說過古拉姆奴隸軍團?」

「突厥奴隸軍團之名,朕還是知道的。」

李綱接著說道︰「突厥奴隸的販賣,一直在清教徒國家之間非常流行,尤其勿斯里國,非常喜歡購買突厥奴隸,然後向南,向西開疆拓土。」

勿斯里國,也就是埃及那個方向上的國家。

埃及靠著突厥奴隸軍團,後來甚至組建了馬穆魯克騎兵。

基本上靠著突厥奴隸騎兵,埃及王朝可以輕松的吊打南面的黑叔叔軍團。

甚至摩爾還能一度帶騎兵打進尹比利亞半島,攻下西班牙大片疆域。

而河中、七河一帶的北面、西面正好是大量突厥部落。

可以獲得最多的突厥奴隸。

趙桓只是好奇的問道︰「勿斯里國的財富能堪比中原?居然能搶走大量突厥奴隸。」

李綱立即說道︰「不是勿斯里國的財富搶走了突厥奴隸,而是勿斯里國的昆侖奴搶走了突厥奴隸。」

「七河地區的突厥奴隸可以在勿斯里國換到大量的昆侖奴。而昆侖奴在中原的價格是高于突厥奴隸的。」

「所以絲綢之路上的征稅顯示,這條貿易路線主要內容是把突厥奴隸賣到勿斯里國,然後在勿斯里國獲得大量昆侖奴,賣往中原。從而獲取最大利益。」

趙桓不得不感慨,這個貿易關系還真是密切啊。

像是一道道網絡,把整個世界聯系在了一起。

趙桓問道︰「昆侖奴多嗎?」

「是極多的。勿斯里國以南,遍布昆侖奴。身如黑漆,拳發,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

這個描述,趙桓立即確認,是黑蜀黍無疑了。

身如黑漆,拳發。

用食物引誘,就能捕捉數千上萬計。

而樞密院和政事堂不肯將這件事挑明在公眾面前,顯然就是因為這一點。

趙桓卻並沒有太在意,他十分果斷的說道︰「如今的昆侖奴看似十分可憐,但卻未必並非開化之道。」

「如果我朝不能實現工業化,那昆侖奴再過千年,依舊食不果月復。所餓死之人,以兆億計。」

「朕倒不是以為能兼愛天下,但以朕觀之,如果真的要改變昆侖奴處境,讓其不至于為了一點點食物就淪為奴隸,歸根到底還是要將工業文明的開化帶過去。」

說到底,大宋現在文明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聖母的地步。

距離大宋百姓不餓肚子才過去幾天?

所以趙桓說道︰「朕一直覺得,要想讓大宋上億百姓都衣食無憂,只靠內部分配是無法完成的。」

「只要分配者還是人,那就一定有人富可敵國,有人無立錐之地。」

「要想讓大宋每個百姓都體面生活,就應該把天下各邦統籌在一起,這天下財富都由中原收割。」

三司使李綱,鄭重地點頭,說道︰「我朝向來是這一國策。向者雍熙年間,朝廷特遣內侍八人,齏敕書金帛,分四綱各往諸國勾招進奉,博香藥犀象珍珠龍瑙。每綱齏空名詔書三道,于所至各處賜之。」

勾招進奉。

這個名詞很陌生,但要換一個詞,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招商引資。

朝廷派內侍,到南洋各個國家去招徠外商

同時,地方上的市舶司,亦有派出官員出國招徠外商的職責。

比如福建路市舶司就曾依「崇寧二年朝旨」,派出劉執等官員前去「羅斛(今泰國)、佔城(今越南南部)說諭招納」。

甚至朝廷對此還有非常豐厚的激勵︰「能招誘舶舟、抽解物貨累價及五萬貫十萬貫者,補官有差」。

也就是招來一批貨船,繳納五萬貫至十萬貫稅收的,可以賜官。

這等于變相的用他國財富來供養大宋。

這種情況下,通常會有大規模的藩商一同進入中原,組織大規模貿易。

蘇州百姓自豪的說四方藩貨,奇珍異寶,罔不畢集,就是這種背景。

這個舉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大宋收割來四方的財富。

以至于三齊佛國國王不得不寫信給天子,說︰「近年商販乳香頗有虧損。」請求大宋稍微降一降關稅,分點利潤給其他國家商人。

乳香可是香料中非常賺錢的一個生意。

連販賣香料都能虧損,就可想而知大宋收割了多少財富。

而且這又回到那個經典問題上了。

這麼密切的交流,就一定導致中原文化會向外迅速傳播。

這是大宋一直有的傳統,中國先進的文化,更為外商向往。外商在中原僑居時日久了,對子女教育問題就有所要求

「大觀政和之間,天下大治,四夷向風,廣州泉州請建蕃學」。

政和之間也就是太上的年號。

那會兒大宋的文化就已經開始 烈向外推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