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章苦了同一批熊孩子

按歷史進程,取代封建地主的階層的先進階級是哪一個?

按西方進程,無疑是城市資產階級。

不過就算在西方,也經歷了資產階級跟農民階級漫長的斗爭。很長時間內封建領主總能帶著領地農奴壓制城市資產階級的進步政策。

那在東方,農民跟城市階級的斗爭就更加漫長了。

即便大宋有中原歷史上最強大的城市階級,遠比明清更強盛,也無法與大宋億萬計的農民相抗衡。

所以趙桓壓根就沒想過以城市工人取代封建地主。

趙桓最終選擇的是年輕熱血的學子,類似于後世廣大的愛國學生。

他投入天量財富建設學校,就是要普及開教育,使工人階層、農民階層的子弟都能上學,且普遍上學。最終形成規模龐大的學子階層,以取代士大夫。

這個學子階層一定不能是科舉那種數萬人,數十萬人的規模,否則很快他們就會被士大夫同化。

而必須是數百萬,甚至數以千萬計的級別。

他們不一定出仕為官,也可以成為城市工坊主,技術工匠,甚至大豪商,資源探索者。

總之他們一定要成為代表整個國家最先進生產力的群體。

就像靖康之難時他們的學生運動一樣,能夠誕生最正確的思想,最積極的改進。

以往他們有先進思想,有文明理念,只是無法取得執政權,所以整個大宋才被封建士大夫腐蝕。

如今趙桓強力支持他們,不僅興辦學校,擴大他們整個階層,將來還會直接從中取士,給他們最便利的階級晉升渠道。他們將迎來最蓬勃的希望。

唐怡听到趙桓詢問,便認真回想了一下,答道︰「政事堂還未上匯總札子,辦學應該還在推進之中。倒是有兩份相關的札子,七月國子監上奏興辦官學的財政都已經下發,至遲年底就能將各地學校建起,請朝廷協調南京皇家女子學院提前為各地分配教習。」

「本月太學司業上奏,新太學已建設完成,次月初于紹天新區正式授學。」

趙桓眼神一亮,說道︰「太學歷時近兩年終于要建成了。這些太學生在國難之時忠貞感召日月,實堪稱我朝 梁,天下之希望。開學之際,記得提醒朕也過去看看他們。」

唐怡點頭,說道︰「予記下了。听聞紹天新區也已經頗具雛形,官家也可以去看看。」

「可。但無論紹天新區還是太學都是高層樓閣,打牢地下基礎才是重中之重。讓宰相們更關注一下四方官學的學子,凡我大宋子民,無論男女,三歲之後,十歲之前都要入學啟蒙。」

關于普及義務教育,這就是一個決心的事情,跟生產力沒有太大關系。

非要 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屁孩去上學,會耽誤多少農業生產,那簡直是單杠成精。

沒有哪個家庭會因為幾個還流鼻涕的熊孩子不去田間生產就全家餓死了。

就算這些三歲到十歲的孩子不去上學,也是天天在用尿和泥巴,遛黃狗,模泥鰍,騎竹馬。

有見識的家庭會送他們去族中私塾,跟族人孩子一起讀書。沒見識的家庭,就是放任他們在鄉間撒歡。

只是如今大魔王趙桓在位,這些熊孩子就都不用想模魚掏鳥了,統統去學校讀書識字去吧。

國家建立學校,分配老師,不收學費,還管餉飯。

這種情況下,幾乎不會對底層農戶產生任何負擔,其財政壓力也不會比全民養老給此前大宋帶來的壓力更大。

所以只要趙桓態度堅決,將教育普及下去,完全是可以實現的事情。

所需改變的只是整個天下對教育的態度與認知。

不過大宋律法可不像後世那麼溫情脈脈,官家下了嚴令,哪戶父母敢不送孩子去學校,少不了官府一頓嚴厲教訓。

唯一苦的就是這批孩子了。

很有可能他們會親身經歷一個後世出名的笑話。

「開學典禮上校長發言,今年高一掃雪,明年高二掃雪,後年高三掃雪。」

掃雪的年年是同一批人。

而在趙桓治下,次次強制普及教育的也可能是同一批人。

在當下,趙桓只強制三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孩子去上學,對十歲以上的孩子沒有作強制要求。

以農業社會的生產力而言,強制實行全面教育,還稍顯勉強。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這些十幾歲的熊孩子們還是要承擔一定的社會生產。

趙桓打算用這幾年的時間推進工業化,發展城市商品經濟,把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提升上來。

然後再推行十歲以上孩子的強制教育。

嗯……到時候這批正在接受小學義務教育的孩子就能無縫餃接上中學義務教育了。

趙桓忍不住一樂,可以想象到時候熊孩子們听到這個消息時嚎啕大哭的景象。

若是皇後在這里,一定會問問趙桓在笑什麼。

但唐怡膽子比較小,跟趙桓的時間也比較短,還有些放不開,安靜的在趙桓後面幫他揉按腦袋。

趙桓享受了片刻,說道︰「鴻臚寺最近有什麼消息傳來?」

鴻臚寺少卿唐翊就是唐怡的父親,為了避嫌,唐怡將這方面的好消息特意留到了最後,說道︰「鴻臚寺來報,西遼傳來消息,金國正在向西方整軍備戰,有遠征西遼之意。西遼請我朝念在此前兄弟之盟的情誼,出兵牽制金國。」

「難怪今年金軍沒有南下,原來是去西方打草谷去了。」趙桓感慨道︰「金國這是想重走匈奴當年之路?南下中原,西控西域?」

唐怡附和道︰「那予一女子亦知這是在重蹈覆轍,難以成功。」

趙桓嘴角微微上揚,大概搞雙頭鷹戰略的北方強權運氣都不太好吧?

總是能趕上中原強盛之時,被中原攆在後面一路暴捶。

不過也說不好這正是金國穩定下來的契機。

金國內部的分裂實在是太嚴重了。胡人保守派、漢化文明派,兄終弟及派、父死子繼派,宗族部落分權派和保皇集權派斗得你死我活。

與其在內部消耗,斗成一鍋粥,真不如分家。胡化派系向西劫掠,漢化派系留在東方學習南方先進文明。

反正無論向西、向南都是當下這個世界最富裕的地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