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崇明門大街南方燃起沖天大火的那一刻,契丹人就果斷後撤了。

很顯然,女真人在東京城內再次受到了伏擊。

殘酷的巷戰才剛開始三天,金軍就深刻的體驗到了,當整座城市都與自己為敵時,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恐怖。

大軍在任何一處角落都可能受到襲擊,任何人只要離開大隊視線,八成概率就會永遠的消失,尸骨無存。

整座東京城,就像一座巨大的泥潭,吞噬著每一名疏忽大意的金軍士卒。

在耶律懷義率領主力從西大街撤回麥秸巷後,殿後的契丹人眼中最後一幕,是密密麻麻的宋人雲集到了西大街上。

那些散落到小巷里的契丹人,面臨著無數刀槍箭雨的圍攻,已經絕無生還可能。

統帥宋軍的劉鞈,壓制住了禁軍追擊的躁動,宋軍有過太多次先生後敗的記錄。

「我等此次出城,只要守住這個路口,便算達到目的。」面對躁動的禁軍,劉鞈大吼道︰「今日之戰,不在于殺敵多少,關鍵在于能順利安穩轉移御前軍器所。」

可是隨即禁軍中傳來各種喧囂,有人暗中諷刺道︰「依我看,這又是高層怯懦、畏戰。」

「又是軟骨頭病犯了。不敢追擊,淨找些借口。」

「這些肉食者,掌握重兵,卻只知道畏敵逗留。」

面對各種質疑聲,劉鞈底氣十足,毫不在意。

宋軍總是有小勝,便驕狂大意,輕兵冒進。一代名將種師中便是被人脅迫,所以倉促上陣,最終兵敗。

但劉鞈可以完全無視這些議論,他最大的底氣就是官家真摯的信任。

無論其他人如何流言蜚語,都不會對自己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等官司鬧到了官家那里,最後結局一定是以官家信任自己而結束。

所以劉鞈可以從容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干,作出最精準的部署,展現一位沙場宿將的全部實力。戰必勝,守必固。

不進行任何冒險,只打必勝之仗,金軍真的就對此毫無辦法。

耶律懷義率軍退到麥秸巷後,轉身回望在原地列陣不動的宋軍,臉色逐漸充滿絕望。

「宋軍陣型嚴整,列陣在旁。吾等便寒芒在背,隨時可能受到他們突襲。完全無法再肆意屠城。」耶律懷義苦澀的說道︰「今夜我等所受軍令,已經徹底無法完成。」

一旁的族老勸道︰「若是我軍陷入屠城混亂,宋軍趁勢來攻。我契丹人就真的全軍崩潰了。這數千能征善戰的族人,才是招討在金營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啊!戰敗,女真人不一定處罰招討。但若沒有了這些族人,沒了價值,女真人卻一定會將招討處死。」

其他人亦勸道︰「招討,回營請求援兵吧。依靠城中殘余部隊,守住砲座便已不易,斷然不可能再進行屠城。」

「女真人不是數十萬大軍嗎?為什麼每次只派寥寥萬人攻城?讓完顏婁室來,他不是號稱女真第一名將?」

「對,讓完顏婁室來啃這塊硬骨頭。」

面對群情激憤的族人,耶律懷義只得袒露實情,說道︰「完顏婁室……他不在東京。」

「什麼?」一眾人紛紛大驚,眾人敢奮勇攻城,毫無後顧之憂,就是相信完顏婁室在旁,能擊潰所有勤王的宋軍。

不會在眾人攻城時,一支宋軍忽然出現在眾人身後,發起突襲。

耶律懷義所部族人與完顏婁室共同歸屬于粘罕所部西路軍,曾經親眼目睹了完顏婁室在太原城下的絕世風采。

當時也是金軍圍攻太原,宋室舉國精銳前來馳援。

可就是完顏婁室與他的兒子完顏活女,率領精銳女真騎兵,擊敗了一路又一路的宋朝精兵,覆滅數十萬大軍,從而奠定了太原之戰的勝利。

可是完顏婁室若不在東京城下,所有人都有種不安。

驚問道︰「完顏婁室去了哪里?」

「完顏婁室不在,我等萬一被宋軍援軍奇襲可如何是好?」

「完顏婁室不在,我等不敢攻城。招討我等要退出東京。」

耶律懷義連忙安撫道︰「諸將士莫慌,絕不會有宋軍奇襲。完顏婁室便是率軍抵擋宋軍援軍去了。」

「宋軍援軍有多少人?」契丹人緊張的問道。

宋軍有多少人?這個數字,即便耶律懷義也不清楚。

但是在攻城的關鍵時刻,國相粘罕卻將號稱「大智大勇、所向無敵」的女真超級名將完顏婁室調離,怎麼看形勢都十分嚴峻。

這個問題,一旁的族中年長者看的十分清楚,立即向耶律懷義建議到︰「招討,此時金軍必然兵力緊缺。我等數千族人可謂舉足輕重。招討此時前去匯報戰事,國相出于大局考慮,必不會降下責罰。」

耶律懷義聞言,皤然醒悟。立即帶領上百名親衛,在御街上縱馬狂奔,企圖到城外求援。

但一行人剛奔行數百丈,引路的十幾名騎兵中便有三人馬失前蹄,連人帶馬重重的摔倒在地。

一人摔斷了大腿,一人頭暈目眩,五髒受創,還有最後一人十分倒霉,路邊結冰的斷木從他右腮入腔,從脖頸左側而出,徹底失去了生機。

「怎麼回事?」耶律懷義驚詫的問道。

一旁的親衛上前查看了一下,火光下暴露了罪魁禍首。

「招討,是南蠻子不知何時設置的馬筒,深一尺,闊三寸。戰馬馬蹄被陷,斷裂在其中。」

「陷馬坑?扔掉火把!」耶律懷義瞬間反應過來,連忙大吼道︰「不對,晚了!立即舉盾。」

可是話音未落,刺耳的羽箭呼嘯聲便在四周響起。

緊接著便是契丹人的慘叫聲︰「啊!我中箭了。」

「有南蠻子埋伏。」

「在左側窗戶那里,殺了他們!」

「別追!別闖進街道兩旁的建築里。回來,帶上傷兵,我們立即離開此地!」耶律懷義當機立斷的喊道。

耶律懷義的處置可謂極為正確,在黑暗中,即便契丹人找到了埋伏的宋軍,也有可能迷失在東京錯綜復雜的地形中,最終導致更多的傷亡。

可倉促離去的鐵騎,在路上還是遭遇了數次埋伏,一次在房頂上落下一塊沉重的房梁。兩次被東京好漢暗箭所傷。

百名鐵騎,最終安然無恙走出城池的只有九十三人。其中三人被伏擊而死,四人身受創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