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8章 世界屬于牛頓

在侯嘉錫眼里,元霄可以說已經是逆天的存在。

一口氣發表了元素周期表和牛頓三大定律,這兩項已經被證實,各屬于化學界和物理學界里程碑的發現。

聘請元霄做國立大學的客座教授,其實就是沾點名氣,互惠互利。

過來講課,也就是個形式流程而已。

以元霄目前的資歷, 就是過來說個相聲,也有大把的人听。

故此侯嘉錫並不是很看重講課的內容。

還不如說,讓元霄過來露露臉,吹吹牛,說說兩大發現的過程,絕對火爆全場。

但元霄不是這麼看待問題。

他是一名極具責任心、富有愛心和教育精神的優秀老師。

這到國立大學上課,是個很好的機會。

一大把新鮮的韭菜呢。

必須果斷要出手!

結束和侯嘉錫的通話, 元霄陷入了思考。

講課,那肯定要有些內容。

總不能真的按照侯嘉錫的想法, 過去談兩大發現的過程。

哪有什麼過程,總不能說是自己系統搞出來的吧。

不能說不能說。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講課,說什麼內容。

他掌握的知識點不少,可也不能隨便就出現一個新理論。

琢磨著,他打開電腦,搜索看看最近都有什麼大事。

他的微圈大號被全面封殺了,根本用不了。

現在只能注冊一個小號。

不過這個小號,由于沒有實名認證,所以發布不了任何的信息,只能瀏覽。

元霄點開微圈國際版,關注下最新的動態。

和以前一樣,最熱門的還是考古、機甲板塊。

而最近比較火爆的,還有化學物理兩個分板塊。

這些都是元霄重大發現帶來的流量。

化學板塊,幾乎都是新元素的發現,以及伴隨的相關應用。

元素周期表, 可以說囊括了整個宇宙世界絕大部分的元素。

按照元霄以前說的, 表以外或許還有新元素。

只是原子核太大的緣故, 這些元素極度不穩定。

人工制造出來,也很快就會衰變。

研究制造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而不斷發現的新元素,也給整個世界的化學領域,帶來極大的進步。

化學,非常貼切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食品、醫療行業等等,都離不開化學元素的發現。

隨著新元素不斷被發現,很多領域的技術,也得到了提高。

這個世界,原本的基礎就是應用科技。

人類掌握相當高水平的應用技術。

現在倒過來學習原理,只要有標準答桉,推算模擬就簡單很多。

技術進步得非常快。

這也是當初元霄發布元素周期表時候,始料不及的結果。

不過對于這樣的結果,他並不排斥。

基礎科技缺陷的彌補,才能使整個科技樹更為穩定和牢固。

目前看,整個世界的化學界,一片陽光明媚。

看來,想要在這個領域再做什麼突破,元霄認為有點難度了。

想了想,他進入物理的板塊。

和化學界類似,物理學界由于牛頓三大定律的發表, 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近期最火爆的內容,是一顆行星的發現。

涉及到天文學了。

元霄也來了興趣,他打開瀏覽。

起源是布魯雅行星的人類,利用牛頓三大定律,對自己恆星系里面,行星的軌跡進行研究。

這里元霄留神了。

仔細看的結果,他可以百分百確定。

布魯雅星球所在的恆星系,和藍星的太陽系非常類似。

但並不是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布魯雅星球,確定不是未來的藍星。

可是,那又怎麼解釋二者的關聯。

難道是以前的太陽系發生了重大變故,導致藍星人類以及文明的毀滅?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規模的小行星入侵,就可能造成上述的結果。

不過這件事情認證起來,元霄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他按捺下心中的疑惑,將精力集中在最新信息上。

牛頓三大定律發布之後,涉及到天文學界的研究者,對恆星系內主要的行星軌跡進行計算,側面驗證了牛頓三大定律的正確。

但是,其中有一顆被稱為「第七行星」的星球。

按照牛頓理論進行計算,它的軌道總是出現重大的偏差。

一開始的時候,物理學界包括天文學界的研究者,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元霄發布的牛頓三大定律是錯誤的,緣何計算其他一些行星的時候,算出來的軌道和觀測到的一致。

但如果牛頓定律是正確的,怎麼到了第七行星這里,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

這里面,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

元霄看了一眼,他就笑了。

這個答桉很簡單,他所在的藍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最初的時候,也有研究者給出了正確的預測︰第七行星的附近,肯定還有另外一顆行星。

但是這個假設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因為這個世界天文學基本上還是空白,恆星系圖不完善的年代,光靠望遠鏡在天空中尋找一顆行星,估計幾十上百年都找不到。

不過世界不缺乏聰明的人。

有人想通過計算攝動的效果,反推出這個行星的位置,然後再觀察。

只不過這種方法沒有固定的算法,它需要計算者不斷地進行假設,並根據觀察結果修訂假設。

很快絕大部分的研究者,認為無法實現。

遺憾的是,世界上永遠不缺乏有恆心和毅力的人。

九月二十三日的時候,一名來自同盟的研究者勒唯,在自己的微圈發表了重大的發現。

詳細的計算過程他沒有給出,只是聲明使用的牛頓定律。

最終推算出那顆可能存在的行星的位置。

這等于說,給出了明確的坐標。

當天下午,同盟的國立天文台就發表聲明,按照勒唯的計算結果,確確實實發現了這顆行星。

布魯雅恆星系第八顆行星被發現了。

重要的不是整個恆星系增加了一顆行星,而是這個結果,徹底驗證了牛頓定律的正確性。

普琳希斯公國中科院副院長、牛頓定律的審核者、翻譯者周正毅,很快也更新了自己的微圈——

今天,世界屬于牛頓。

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通過計算而被發現的行星出現了。

這個結果,屬于全人類。

而有這樣的結果,全部因為元霄老師偉大的發現——牛頓三大定律。

這是物理學界的豐碑,難以逾越的高度。

正如發現者元霄老師說的,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現在,我可以大聲地疾呼。

這個巨人,在我們的世界出現了。

物理學界將迎來全新的巔峰時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