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9章 詔安VS征討

「哥哥~」

「寨主~」

「首領!」

戴宗很快就將眾位頭領和手下人馬都給帶了回來。

「哥哥,這就是蔡京的兒子蔡九,被我們給抓來了。」

浪里白條張順將一個狼狽的中年人丟在了王倫面前,驕傲的解釋此人身份。

原來浪里白條張順和船火兒張橫,扮作漁夫,給蔡九府里送魚,趁府中下人不注意,混入了蔡府之中。

阮小二、阮小七帶著幾個人從正門放火,佯攻蔡府,將府中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過來。

張順和張橫趁亂將後宅的蔡九給綁了,從後門沖了出去。

當然一切也沒那麼順利,無為軍後來還是追上了他們,好在林沖領著一百騎兵沖鋒過來,打亂了無為軍陣腳,方才救走了張順他們。

韓擒虎那一邊就比較順利,五十精騎來回沖鋒,為武松等人斷後,也回到了潯陽江邊。

「太好了,眾位兄弟都回來了。看好蔡九和黃文炳,立即返回梁山!」

「開船!」

王倫看了一眼黃文炳和蔡九,整整齊齊,收獲滿滿。兄弟們都在,咱回家咯。

這一次就是蔡九和黃文炳設計想要坑王倫,如今這兩人都被王倫給抓了,江州人馬群龍無首,只能上報上級。

消息八百里加急,快速傳到了京師之中。

皇宮大殿,皇帝召集文武百官。

「這王倫何許人也?」

「竟敢如此猖獗!」

「王法何在!」

大宋皇帝趙佶十分震怒,看著奏報,怒不可遏的詢問百官。

以前梁山在江湖上雖然有些名頭,但是對于皇帝來說,那不過是一窪小小的草寇,規模太小,根本就不會傳到皇帝這里。

可如今就不一樣了,江州乃是大宋一個富庶之州,王倫竟然敢打鬧江州。還擄走了太師蔡京的兒子,江州知府蔡九,這就是在打朝廷的臉了。

「陛下,梁山賊首王倫,因為科考落第,對朝廷懷恨在心,上了梁山建了山寨。山上有一頭領名為林沖,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為強闖白虎堂,被開封府刺配滄州,後來上了梁山。山上還有一伙頭領晁蓋等人曾經劫走了梁中書的生辰綱。」

「梁山前擊潰了濟州團練,如今又敗了無為軍。王倫先是大鬧陽谷縣,如今又大鬧江州。」

「如此看來,這伙草寇不得不除,還請聖上下旨出兵剿滅梁山賊寇!」

殿前太尉高俅立即出班稟奏,將梁山干得事情說于皇帝听,請旨剿賊。

皇帝和文武百官一听,咦,小小的梁山竟然干過這麼多事情了。

一開始鬧陽谷縣,抓縣令,現在都升級鬧江州,抓知府。那下一步,是不是要鬧東京,抓宰相了?

再下下此,是不是要大鬧皇宮,抓皇帝了?

「可恨,如此草寇為何不早日剿滅?」

「樞密院打算派誰領兵征討?」

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滅了梁山!

樞密使童貫暗暗看了一眼太師蔡京,方才緩緩出班︰「陛下,臣以為不必勞師動眾。派兵征討,耗費朝廷錢糧,不如派人詔安王倫。」

「詔安?」

「不剿滅梁山,天下人有樣學樣,朕天威何在!」

皇帝趙佶連連搖頭,一個一兩千人馬的山寨,還用得著詔安,朝廷隨便派遣一只軍馬滅了就是。

高俅詫異的看了一眼童貫,你啥時候變成詔安派了,忽然感覺有目光看向自己,悄悄一看,原來是太師蔡京。

哦,蔡太師的兒子還在梁山賊寇手中呢,這派兵征討,那豈不是要了蔡九的命?

「陛下,臣附議童樞密的建議。如今北有田虎,南有方臘,西有王慶,東有王倫。若是派兵征討,天下賊寇反而越多。若是下令詔安,便可以減少一伙賊寇,而且還能用這一伙賊寇去對付另外一伙賊寇。」

「這叫以寇制寇!」

高俅臉皮厚著呢,立即轉化態度,支持童貫的提議。

「陛下,老臣以為,朝廷可派遣一員大將領兵前往濟州坐鎮,同時派遣一欽差前往梁山詔安。若是梁山賊寇不願意詔安,朝廷大軍可立即征討!」

太師蔡京最後出面提議,兩手都要抓,心中已經暗暗盤算,一旦梁山賊寇願意下山接受詔安,立即讓領軍將領將這伙可惡的賊寇統統殺光。

劫了女婿送給老夫的生辰綱,讓老夫顏面盡失,現在又抓我兒子,這梁子結大了。

不滅你梁山,老夫就不叫蔡京!

「老是太師老成持重,就依照太師之意辦吧。何人可為領兵大將?」

這個時候皇帝也反應過來,太師的兒子還在梁山呢。

「臣保舉一人,定能夠剿滅梁山賊寇!」

「何人?」

「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汝寧郡都統制呼延灼!此人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擅使雙鞭,人稱雙鞭呼延灼。」

高俅身為殿帥府太尉,對軍中那些是草包,那些是有真本事,還是有所了解。

「召呼延灼進京!」

皇帝一听將門之後,倒也放心了許多,咱大宋朝好多將門一向英勇善戰。

呼延灼進京面聖,皇帝一高興,賞賜一匹寶馬烏騅,令其領兵征討梁山。

呼延灼還舉薦了陳州團練使百勝將韓滔、潁州團練使天目將彭,命兩人為正副先鋒,領兵五千兵發梁山。

當然了,從朝廷決策,征討兵馬,那也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梁山之上,王倫帶著眾人回歸山寨,大白魚羿嘯重入化龍池。

「諸位兄弟上了梁山,那就要洗心革面,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樣肆意妄為,一切行動听指揮!」

「不過上了梁山,那都是自家兄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

王倫大宴眾頭領,先來個開場白,描繪一下未來。

「喝!」

「干!」

眾人開懷暢飲一番,加深感情,第二天王倫便重新擬定了梁山的座次排名。

王倫、林沖、黃蓋、公孫勝、吳用、武松、韓擒虎、朱貴、劉唐、晁蓋、阮小二、李俊、阮小五、張順、阮小七、張橫、杜遷、宋萬、戴宗、李逵、穆弘、薛勇、穆春、童威、李立、童猛、黃文炳,總計27位頭領。

王倫也不是一言堂,為了增加排名的可信度,除了按照功勞外,還增加了比武、展示才能的環節,在結果王倫最後的微調決定。

上梁山的時間長短不會成為排名的重要依據,還是要看才能和功勞。

李俊的表現出來的水戰能力,遠比阮氏三雄厲害,所以排名再阮小五之前,但畢竟阮氏三雄歸順王倫之後,也表現不錯,所以還是決定阮小二再水軍頭領中排第一。

張順水戰了得,號稱能在水中潛伏七天七夜,打服了其他人,排在了阮小七前面。

韓擒虎就不用說了,誰不服,打一架試試!

杜遷和宋萬雖然失落,但到是十分看得開,守衛山寨,倒也安逸得很。

其實每次排名都很讓王倫頭疼,人一多,就容易有矛盾,只好多多宣揚兄弟義氣,來彌補大家的嫌隙。

好在這些排名,只是在領兵打仗,日常管理山寨等「公事」上有用,私下大家都是兄弟相稱,酒桌上不論排名,只比酒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