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新書《開局被迫加入了金剛寺》

之後林灰又看了國內的好幾家游戲廠商的收購方案,

這些方案林灰也不是很滿意。

林灰又開始看國外的游戲廠商提出的方案。

讓林灰意外的是在一眾國外游戲廠商里居然有超級細胞SUPERCELL這家游戲開發商。

林灰可是記得的,前世鵝廠收購游戲開發商SUPERCELL的84.3%股權。

交易價格為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6億元),分三期支付。

這件事林灰記得很清楚,畢竟這是鵝廠史上最大一筆海外收購案。

賣方包括軟銀公司、若干SUPERCELL員工股東、SUPERCELL若干前員工。

這場交易里對這家芬蘭游戲開發商的估值達到102億美元。

86億美元的收購價格,這是什麼概念?

林灰記得當初鵝廠2011年買下《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 Games也不過才花了2.3億美元。

這個時間節點的話,要是能獲得一些超級細胞的股份似乎不錯欸。

這搏一搏果斷單車變摩托啊!

雖然鵝廠收購超級細胞SUPERCELL這家企業的時候,這家公司的估值為102億美元,但這是前世2016年的事情。

在前世2015年,超級細胞公司估值才五十多億美元。

在前世2013年的時候,超級細胞公司估值為30億美元。

現在是2014年,超級細胞公司的估值應該只有四十億美元左右。

說到超級細胞本身,這個前世2016年被高瓴資本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公司並不是什麼龐然大物。

前世超級細胞是由6名資深游戲開發人員于2010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創建,人數最多的時候也才三百多人。

盡管超級細胞這家公司人數不多,但千萬不要因為這家公司的人數少就小瞧這家公司。

林灰可是很清楚的記得前世很多爆款游戲都是這家游戲開發商搞定的。

諸如《部落沖突》(2012年)《海島奇兵》(2014年)《部落沖突︰皇室戰爭》(2016年)《荒野亂斗》(2017年)等。

這些游戲都是超級細胞搞定的。

前世的手游愛好者,或許沒听過超級細胞這家游戲公司的名稱,但大概率也玩過這家游戲公司開發的游戲。

這個時空下超級細胞這家公司和前世基本上別無二致,也是一家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精致公司。

這個時空里同樣是由6名資深游戲開發人員2010年在荷蘭赫爾辛基成立的,但涉及到具體游戲開發方面似乎和前世有些不同。

這個時空里超級細胞雖然已經按部就班地推出了《卡通農場》《部落沖突》這兩個游戲。

但並沒有推出《海島奇兵》這款游戲。

按照正常的節奏這款游戲在2013年末應該已經正式推出了啊,在現在(2014年)應該已經傳播廣泛了才對。

但不知道出現神馬情況,這個時空《海島奇兵》這款游戲並沒有問世。

盡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林灰可以肆無忌憚的剽竊。

一個公司開發的游戲或許沒正式面世,但誰能保證人家公司里沒有在內部正在進行該項目呢?

如果不小心搬運的時候跟別的公司即將問世的項目撞車豈不是分分鐘身敗名裂。

但是如果超級細胞這家公司內部並沒有搞《海島奇兵》這個游戲。

那對林灰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

前世《海島奇兵》(Boom Beach)這款游戲是由超級細胞開發的一款免費游戲。

盡管是免費游戲,但這款游戲並非沒保留付費點。

這款游戲付費點無非就是充鑽石或者偶爾多雇佣個工人什麼的。

付費點平平無奇,但這款游戲的吸金能力絲毫不容小覷,林灰記得這款游戲前世總營收可是近十億美元的。

如果超級細胞完全沒涉足《海島奇兵》這款游戲的話,那麼林灰似乎完全可以將這款游戲復刻出來。

《海島奇兵》這個游戲林灰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以前林灰沒少在這個游戲上花費時間和金錢(相對其它游戲而言)。

《海島奇兵》的游戲形式林灰再清楚不過了,這是一款多人在線的戰略游戲,游戲的故事情節設置在一個熱帶群島,玩家在島上可以布置防御和其他生產/科技建築,通過升級他們的防御和其他建築物,並解鎖部隊升級……

通過一系列屯兵,各種做任務或者攻伐其他玩家之類的……

甚至于在前世那款手機里林灰還下載了《海島奇兵》這款游戲。

雖然大概率沒法聯系上先前那個時空的服務器,但游戲內不少細節依舊可以作為參考。

即便沒有現成的樣本參考也沒關系,只需要參考已經問世的《部落沖突》這款游戲就可以。

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億些微調就很容易搞出來《海島奇兵》。

事實如此,前世《海島奇兵》這款游戲就有點類似于超級細胞先前推出的《部落沖突》。

當然了所謂的相似只是給玩家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已,涉及到游戲的內核兩個游戲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這兩款游戲都是偏策略性的游戲,玩家要做的都是升級建築和兵種,巧妙排兵布陣去攻打對方,從玩法上來說,沒有太多的不同。但在具體攻擊的時候,《海島奇兵》這款游戲里的兵種可以人為控制方向,這點是《部落沖突》里沒有的;此外和《部落沖突》直接派遣兵力不同,《海島奇兵》派兵需要登陸艇……

就玩法豐富性上,《部落沖突》似乎又更勝一籌,玩家在《部落沖突》能進行部落戰……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瑣碎的區別。

正因為兩個游戲似乎有點相像但內涵又很不同,前世兩個游戲的玩家沒少隔空撕比。

至于這個時空玩家面對著相同的情況會是什麼反應林灰不是很在意。

林灰在意的是究竟能不能進行復刻。

不過即便是進行復刻的話,像《海島奇兵》這種較大型的游戲也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

真要搞的話倒是可以組個工作室弄弄。

話說回來,如果這個時空超級細胞還沒有推出《海島奇兵》這款游戲的話。

那麼現在超級細胞的估值肯定沒有前世同一時期那般高。

也就是說林灰先前估算的四十億美元也有點偏高,應該實際也就35億美元這樣。

林灰通過一些證券機構公開資料查了一下。

這個時空超級細胞的估值確實只有34.9億美元,可以說林灰估計的八九不離十。

盡管如此,這對于此時的林灰來說依然有點高不可攀。

林灰現在只有人民幣五千七百多萬,美元的話三千七百多萬這樣。

這點錢對一家估值約35億美元的公司能做點什麼?著實有點不夠看。

最關鍵的是像這些企業股票並不是想買就能買,你想買人家未必賣啊。

林灰真的有志于獲得超級細胞這家公司股票的話完全可以要求將部分收購涉及到的金額以股票的形式兌現。

林灰覺得如果他提出這樣的要求的話大概率會得到超級細胞的應允。

反倒是林灰要求對方全按現金結算,超級細胞可能會犯難。

一個現代企業經營中,市值啊、估值啊這些都是面子而已。

現金流和資金鏈條這些才是真正的里子。

只要一個公司的資金鏈條始終正常高效運轉,那麼即便不是上市公司面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危機也絲毫不虛。

不過想這些還有點早。

林灰決定還是先看下超級細胞發來的幾種方案再說。

這個價格還算在林灰的心理預期範圍內,像之前豬場那般砍價完全就是胡來。

砍價可以接地氣,但不能接地府。

雖然6500萬歐元這個價格對于一款全周期能收獲1億歐元以上的游戲肯定是偏低的。

但這個價格完全是可以繼續談的。

畢竟涉及到這種收購幾乎沒有人會直接報出一個底線價位的。

按現在六千五百萬歐元這個價格至少應該還有10%~25%的浮動空間可以談。

但是像豬場提出的1億元的報價,即便是談出花來能談到2億元估計也已經是極限了。

總之,超級細胞提出來的6500萬歐元的報價還在林灰能接受的範圍內,這之後具體的成交價格可以慢慢談。

林灰覺得要是一切順利的話談成八千多萬歐元是有可能的。

雖然即便是談到8000萬歐元相比于經營5年的話能得到1億歐元以上在賬面上看起來仍然是林灰吃虧。

但不能這樣看問題,涉及到長期經營的話需要耗費林灰大量的精力。

游戲只是曲線救國的一種的手段或者說事業迂回時暫時的委屈求全而已。

反正林灰覺得在早期事業起步的階段,沒必要在游戲上面耗費太多的時間。

假使真的能八千萬歐元一次性到賬,對林灰的事業無疑超級有幫助。

不過事情顯然有點不現實。

超級細胞能直接一次性拿出8000萬歐元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超級細胞雖然現在勢頭很旺,估值有35億美元左右。

但估值35億美元是對應的市值,並不意味著它能拿出來這麼多現金。

或許通過《部落沖突》這款游戲超級細胞近兩年的營收很喜人,但這些營收也不等同于可以隨意揮霍。

一個公司想長期保持高產出對各種研發項目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貿然拿出的資金超過預算的話,很可能資金鏈條斷掉,這對一個企業是十分危險的。

真要是隨隨便便拿出來近億歐元現金起碼也得是市值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

果不其然,在郵件中超級細胞沒有隱瞞他們無法一次性付清相應費用這點。

涉及到具體的交易金額結算,超級細胞那邊提供了幾種這樣的方案︰

一種是分期結算,將交易金額先一次性支付40%,余下的60%在12個月內陸續結清,尾款利息按照市面上主流銀行的標準結算。

表面上看這個結算方式沒什麼問題,很多企業在進行收購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樣的形式。

但涉及跨境交易,林灰不可能接受這一方案。

作為一名重生者,林灰可是知道的,在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4月9日,歐元兌人民幣貶值超過百分之十(11.83%)

結算的太慢了,林灰收獲的錢會大幅度縮水。

即便是附帶上一些利息,林灰也很吃虧。

而且結算周期太長了和林灰想要快錢的初衷相悖。

說起來知道歐元在貶值,似乎可以做點什麼啊。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而且在涉及到純粹碾壓的技術面前資本有時候顯得像個稚女敕的孩子。

超級細胞提出的另一種方案是。

將涉及到資金的40%一次性付清,另外的60%以股票的形式結算。

相比于前一種方式,林灰更傾向于第2種方案。

假設是以6500萬歐元的價格進行的成交。

這也意味著林灰可以一次性收獲2600萬歐元,這將很大程度上豐富林灰手中的現金。

至于剩下的3900萬歐元如果以股票的形式結算。

對于估值34.9億美元的超級細胞來說,3900萬歐元的股票起碼意味著林灰將獲得1%以上的股份。

盡管只是1%的股份,但也不少了。

據林灰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在2013年,超級細胞估值30億美元的時候,軟銀以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超級細胞51%的股份。

在13年12月份軟銀又將他們所持的股份從51%增至73%

在這種情況下其余各種人所佔股份加起來也不過才27%。

這樣如果林灰能獲得超級細胞內部超過1%的股份似乎意味著如果林灰選擇了方案二這種方式結算的話並不只是持股那麼簡單。

似乎是超級細胞在招攬自己啊?

果不其然,林灰看到了超級細胞還給他發來了一封招攬的郵件。

這封招攬郵件的署名是帕納寧。

林灰記得這個人似乎是超級細胞這家公司的總裁。

在郵件中此人給林灰介紹了超級細胞這家公司。

按照此人的介紹,在超級細胞這家公司內部,有著一個又一個被稱為「Cell」的小組或者說小團隊。

每個團隊擁有自由去選擇制作方向.

有了新奇的想法通過簡單的成員間溝通可以不經繁復的請示直接執行。

超級細胞內部數據對所有員工全公開化。

每天超級細胞都會通過郵件公布公司游戲的全部數據,以此來讓公司所有人知道某個團隊的游戲是否達到KPI,以此來決定是否砍掉某個項目。

其實不用此人介紹的,林灰以前沒少看過和超級細胞這家公司有關的各種報道。

據稱這家公司內部沒有特別嚴格的上下級關系,每個員工的建議都能夠被采納。

林灰記得前世皇室戰爭這個游戲就是一個負責服務器維護的員工提出的。

比起《海島奇兵》這款游戲的營收來。

《皇室戰爭》更是超級吸金,這款游戲總營收更是逼近三十億美元。

就特麼的離譜,盡管這個游戲還沒問世,但涉及到皇室戰爭林灰不是太容易復刻,《皇室戰爭》涉及到的IP在超級細胞手中。

這家公司企業文化以失敗為榮,如果正式砍掉某一個項目,員工們非但不會氣餒,反而會開香檳來慶祝從失敗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

這頗有點獨孤求敗的意味了。

事實如此,前世超級細胞的游戲不多,但似乎款款是爆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