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六章 蓬勃的造船業

大明的改變和發展,離不開技術領域的變革。

尤其是崇禎皇帝明確原始工業化的基調,這使得海貿拉攏內需的需求,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愈發重要。

中大型海船的發展和建造,隨之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來州府,蓬來。

「孫巡撫,通過遼地頻繁出海調兵,你發現一個核心問題沒?」

王徵負手而立,看向孫元化說道︰「大明對海船的發展,其實已落後于歐羅巴各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別的不說。

單單是天津和登來兩地,能擁有一批大型蓋倫船,那不管是轉運援遼諸軍,還是轉運各項軍需,就不會那般的緊張。

這些時日,老夫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陛下先前叫老夫密赴來州府,籌建大明船舶院,究竟是想給大明帶來什麼。」

隨行的孫元化眉頭微蹙,顯然對王徵所說的這些,陷入到沉思之中。

的確。

從遼地開始出現戰事,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津和登來皆派兵參戰,孫元化所承受的壓力就在增多。

登來不像天津直隸州那般,也在推動開海通商,登來更多的時候所扮演的角色,是承載轉運的經轉區。

崇禎皇帝不是沒有想過,讓登來這處沿海地帶,跟著天津一起開海通商。

不過真要這樣做的話,就會讓‘海貿紅利’分散著陸,在大明北方的核心對外口岸,沒有真正意義上發展起來前,這種事情崇禎皇帝絕不會做。

何況登來這處沿海地帶,其存在的軍事價值,遠高于其他的價值。

誰讓大明現在太虛弱了,這使得崇禎皇帝不敢冒險。

孫元化百思不得其解,看向王徵說道︰「良甫公有何高見?」

「先模彷,再超越!」

王徵眼神堅定道︰「不知孫巡撫發現沒有,從各處調來的大明船匠,跟精通造船的那批傳教士,過往產生的分歧很大。

大明有著一套造船體系。

西洋有著一套造船體系。

兩者間誰更優秀暫且不提。

但是通過那些傳教士,所描述出的種種來看,特別是經停登來的西洋船,老夫就發現一個問題。

歐羅巴各國對于所造海船,都明確劃分不同的型號,這樣不僅有利于海船建造,還有利于混編搭配。

像一支遠途航行的船隊,會配屬不同型號的海船,以此來應對各項需求,包括各種突發情況。

但是我們大明呢?

盡管說也有相應的劃分,不過卻很是簡單,關鍵還是以‘料’進行劃分,這對于大明船舶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孫元化眉頭緊皺起來,王徵所講的這些,他先前並沒過多思考,畢竟他所擅長的是火器方面。

不像王徵對水力、風力和載重機械,皆有著獨到的見解,術業有專攻,跨行就代表著很多是不明確的。

「良甫公,您對本撫講這些話,不是想改造現有登來沿海地帶,所籌建起的諸造船廠吧?」

孫元化想了想,看向王徵說道︰「倘若是這樣的話,那必須要向陛下呈遞奏疏,畢竟為籌建這些造船廠,可是耗費不少銀子。

本撫知道您想改變……」

「孫巡撫,您曲解老夫的意思了。」

王徵擺手道︰「現有在天津和登來等地,所籌建起的那批造船廠,肯定是不能改變,畢竟大明對海船的需求是很龐大的。

老夫是想讓孫巡撫,能夠替我大明船舶院,多多招收一批學員。

依托現有掌握的西洋造船技術,先培育出一批造船骨干。

造船跟別的領域不同,需要涉足的專業知識很多。

想要讓大明的船舶產業,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就必須從基礎開始做起。」

孫元化︰「……」

對王徵這等大喘氣行為,屬實驚住了孫元化,畢竟當前天津和登來等地,所籌建的造船產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盡管說這批籌建的造船廠,是東拼西湊的造船班底,不少還是西洋造船匠。

但是對長久在造船領域,都處在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大明來說,這已然算是不小的進步了。

「這些本撫都會滿足的。」

孫元化眼神堅定道︰「畢竟設在登來的大明船舶院,陛下此前在密旨中也說了,這代表著大明造船的先驅。

盡管本撫不是很懂造船領域,但是能有利于大明發展,就肯定會支持的。

通過這次對遼發動的戰事,讓本撫明白一個道理,忽略海上的發展,會讓大明錯失很多機會。」

「既然孫巡撫願意支持,那就先擴招3000學子吧。」王徵開口道︰「針對這批學子的要求,老夫還有一些……」

「3000學子?!」

孫元化震驚了,難以置信的看向王徵,「就算良甫公想培養人才,也用不了這般多的群體吧,當前大明船舶學院……」

「這已經是最低限度了。」

王徵正色道︰「大明在船舶這一領域,其實已經落後很多了,老夫必須要加快布局,盡快讓大明追趕上來。

先鑽研透徹歐羅巴各國的造船技術,並且從這批人才隊伍之中,遴選一批有天賦、悟性極高的群體。

讓他們站在現有高度,用新理念和新思維,去研制出屬于大明的全新船舶。

這不僅局限于軍用,還會延展到民用,等到那個時候,大明想要……」

「可是這麼多的學子,大明船舶學院能傳授得過來嗎?」

孫元化強壓驚意,打斷王徵之言︰「不是本撫不想做這件事情,或者說有意推諉,實則是這麼多……」

「這些就無需孫巡撫多慮了。」

王徵眼神堅定道︰「既然老夫敢招收這般多學子,那就一定能做好此事,為了大明今後的發展,還請孫巡撫盡快幫我大明船舶院,解決最基礎的生源問題吧。」

說著,王徵向孫元化鄭重一拜,見王徵這般,孫元化心里就清楚一點,只怕王徵所想要的群體,必然是非常棘手的存在。

可是就算再怎樣難辦,那他也必須要設法解決。

畢竟大明船舶院落地登來時,崇禎皇帝就向他傳達密旨,必須滿足王徵的任何需求,以此推動大明造船業的整體發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