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2章 文聖和武聖

姬發指責帝辛的第二條罪狀,是不修祭祀,不敬先祖,不畏神靈。

在上古蒙昧時代,華夏既有神靈崇拜,也有祖先崇拜。

商朝人會把在戰爭中俘獲的戰俘,作為祭品獻給自己的祖先與神靈,規模十分巨大,甚至一次會殺掉數千人。

到了商紂王時代,類似活動越來越少,規模也越來越小。

在當時,人們是信天命的,而天命來自于祖先神靈。

只有給神靈與祖先足夠的犧牲,才能讓他們保護王朝的子民。

帝辛不好好祭祀的神靈,激怒了以東伯侯和姜皇後為首的神權貴族。

周人以此為名,是為了鼓動商人和周軍一起反對紂王。

帝辛為什麼不喜歡祭祀呢?

因為常年的大規模祭祀活動,使得大量的優質勞動力被白白浪費。

帝辛是想通過減少祭祀行為,增加勞動人口,促進社會生產。

他的思想具有極大的進步性,可惜卻得不到認可。

第三條罪狀是不任用親族,用人不當。

任用親族,換句話說叫任人唯親。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任用親族才是罪狀。

帝辛王不任用的「親族」,代表就有箕子、微子、比干等人。

微子啟與帝辛的政見對立,他就聯合守舊派密謀推翻帝辛的統治,甚至派人到周朝去請兵。

雙方的政見不同,是好事。

畢竟一個王朝,如果從上到下都是統一的聲音,那麼這個王朝也離滅亡不遠了。

但是,微子啟等人因為內部矛盾,私通外敵,就是罪不可赦的賣國行為。

帝辛重用的人才,都是來自中小貴族階層。

商周時代的政•治是貴族政•治,天下是真正的私家財產。

商周和秦漢以後的官•僚•政•治,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此環境下,出身寒微的人,必然會受到來自貴族階層的反對。

一個人的才能,和出身沒有必然聯系。

帝辛的做法,反倒有些唯才是舉的意思。

《牧誓》中說帝辛︰「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這里所說的百姓,並不是現在所知的平民,而是當時的貴族。

上古時代,百姓是對貴族的統稱。

帝辛對腐朽的貴族階層的排斥,給他招來了巨大的非議,導致他站到了整個貴族階層的對立面。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帝辛的做法,使得他失去了權力基礎。

帝辛被自己人出賣,自焚後,不僅他自己,他所任用的人才也遭到了污名化,被稱為「奸宄」。

西周建立後,一方面大封子弟親族,另一方面分封殷商貴族。

其中就包括被封于宋的微子啟,更佐證了殷商的滅亡,其實是周人和殷商貴族里應外合的結果。

第四條罪狀是收容並任用罪人,重用奴隸。

所謂的罪人,其實是指流亡的奴隸。

在奴隸制時代,各個國家都有大量的奴隸。

奴隸的命運很悲慘,不但要從事繁重的勞動,還要像豬馬牛羊一樣,被宰殺祭祀。

因此,奴隸逃亡的現象很普遍。

在帝辛時期,對奴隸相對寬容。

他想用優待奴隸的政

•策,吸引更多的逃奴來到商朝。

從而為商朝增加勞動人口,促進社會生產。

帝辛的行為,激起了其他諸侯國的憤怒,並因此和商朝漸生嫌隙。

與此同時,周文王卻選擇「有亡荒閱」。

周人搜捕逃亡到周國的逃奴,送還給其它諸侯,增加了諸侯們對周人的好感。

這也是為何武王伐紂,有大量諸侯響應的原因。

商紂王的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事件更是無稽之談。

以當時的商王朝水平,根本就做不出如此奢華的事情。

說到底,是帝辛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觸犯了貴族集團的利益,才遭到反對。

當時,商朝的主力部隊又在外征戰四方,才給了周王朝可乘之機。

商王朝的覆滅和秦王朝滅亡有許多共同之處,都是主力部隊不在,才給了敵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魚逸想到商王朝的覆滅經過,也不由得嘆息。

姜雨瑤擔憂道︰「魚哥哥,你怎麼了?是發現什麼線索了麼?」

「嗯……」魚逸點頭,他並未將自己的推斷告知給姜雨瑤幾女。

因為,涂山雪和涂山媚兒等人還在,不宜讓她們過多的知道關于地球的消息。

並不是魚逸不信任涂山雪,而是他暫時還不想暴露自己是從地球而來。

皇帝子勝感慨完諸夏帝國的輝煌歷史後,祭祀大典還在繼續。

皇族大祭司,依舊是在念叨听不懂的祭文。

祭文並不是沒有意義,在復雜的祭文下,祭壇的光芒越來越盛。

祭天廣場地面也開始發光。

文廟和武廟被激活。

文廟被五顏六色的光芒籠罩,那是神秘的文氣。

從最低的白色,到最高的金色,應有盡有。

各色文氣光芒糾纏在一起,恰似天上的彩虹。

文廟中傳來朗朗讀書聲,像是有夫子在教學生讀書識字。

武廟中卻是金屬交戈聲和廝殺聲,仿佛置身于遙遠的古戰場。

武廟周圍是武運、殺氣、死氣,三種氣息。

武運是金色,殺氣是血紅色,死氣是黑色。

金、紅、黑三種光芒纏繞在武廟上。

魚逸隔著很遠,都能感受到那森冷的殺氣和森寒的死氣,令人很不舒服。

緊接著,文廟和武廟像是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牽引,拔地而起,飄向空中。

文廟周圍的文氣更加耀眼,將其全部包裹在五彩霞光中。

武廟也是如此。

諸夏帝國的祖廟也飛到空中。

祖廟居中,文武二廟分居左右。

三個廟宇互相牽引,不同顏色的氣息在三個廟宇之間彼此來回流動。

子勝舉著一張卷軸,朗聲念道︰「諸夏帝國昌盛至今,皆是依仗先祖,以及歷代文武大臣的庇佑。」

「請先祖子履、子受、子喜顯靈,護佑諸夏帝國。」

轟!

諸夏帝國的祖廟,散發出璀璨的金光,並伴隨磅礡的威壓。

祭天廣場周圍的各方勢力,都忍不住色變。

三道金色虛影屹立在祖廟上空,宛若天神降臨。

他們是商王朝和諸夏帝國承前啟後的三位君王,子履、子受、子喜。

其中子履居左,子受居中,子喜居右,代表承前啟後的關系。

帝辛能夠居中,也可以看出,在諸夏帝國皇室心中,帝辛的地位甚至超過商王朝的開國君主商湯,以及諸夏帝國的開國君主子喜。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璀璨的金光之下,三位大佬都看不清面容。

三位大佬出現後,跪在廣場上的皇室子弟紛紛低頭叩拜。

諸夏帝國有子喜的神念虛影,魚逸並不奇怪。

畢竟子喜是諸夏帝國的開國之君。

但是,諸夏帝國有帝辛和商湯的神念虛影,就很奇怪了。

在子喜的時代,商湯早就死了好幾百年。

而且,子喜來到天元大陸之前,帝辛已經自焚而死。

照理說,子喜不應該有商湯和帝辛的神念虛影才對。

難道子喜在帶著遠征軍來到天元大陸前,還發生了什麼史料中未記載的變故?

魚逸已經不得而知。

子勝繼續念道︰「諸夏帝國文武並重,文臣治國,武將守土開疆。首先有請文廟一聖十哲,文聖倉頡,十哲,……」

文廟中,一名書生打扮的中年,手持一把刻刀和一片龜甲。

他身邊各種文氣環繞。

魚逸很驚訝,諸夏帝國的文聖竟然是倉頡?

倉頡,稱蒼頡,復姓侯剛,號史皇氏,創造了漢字,為中華民族文明的傳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績。

在地球上,倉頡造字的傳說,那是從蠻荒時代一直延續到現代。

即使是三歲小兒,都能知曉倉頡造字的傳說。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的籍貫,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

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倉頡作為文聖,魚逸一點都不奇怪。

倒是後世拜孔子為文聖,魚逸才想不通,為何倉頡不是文聖。

至于文廟十哲,他是一個人都不認識。

姜雨瑤皺眉︰「好奇怪,文聖是倉頡?這個人怎麼沒說過?

祭文上提到倉頡創造了文字,才有諸夏帝國的輝煌,難道天元大陸的文字不是神明創造的麼?」

魚逸低聲解釋道︰「倉頡不是天元大陸的人,是另一個文明的文聖人。

天元大陸的統一文字,是由神族創造,再傳給凡人種族。

但是,各種族也演化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字。

人族的文字,主要是受諸夏帝國影響,自成體系,與神明創造的文字關系不大。」

姜雨瑤美眸瞪大,「魚哥哥,你該不會說,諸夏帝國的先祖,是來自你以前提到的那個文明?」

「嗯!」魚逸點頭。

「斯國一……」姜雨瑤忍不住驚嘆。

洛雅和曲寒煙也是瞪著美眸不敢相信。

涂山雪疑惑道︰「小逸,你們在打什麼啞謎呢?」

魚逸輕咳一聲道︰「雪姐姐,此事以後再告訴你,現在不方便提及。」

「哼……」涂山雪嘟著香唇,對于自己臭弟弟保持神秘的樣子,很不滿。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