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章清河城

清河領,清河城。

經過多次擴建,現在整個清河領一塊擴建為了一個邊長十公里,佔地一百平方公里的巨大城池。

隨著來自于各地的人口不斷遷入清河城內,如今的清河城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三十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上升著。

有著如此巨大的人口,整個清河城作為原本的縣已經是有些不合適的,而且一個城市佔地如此廣闊,人口眾多,如果管理不到位,也容易在一些管理不到的地方出現一些陰暗的角落。

于是,狄風和找到了張秀,對于清河城內部進行了梳理。

清河城按照劃分,分為外城,內城和核心地區的領主府。

領主府作狄風的家,由領主府內部負責,不歸政務廳管理,但內城和外城,就歸于政務廳管理。

而且清河城還作為清河郡的郡城,本身權利巨大,因此整個清河城分成了三個區,分別是內城區和上下外城區,把整個清河城分成三個區來治理。

同時單獨在三個區設立小學,中學,以及獨立的醫院,圖書館等等設施。

隨著清河領的發展,清河城的建設速度是非常快的,現在整個外城的城牆已經建設了小半,而且隨著戰爭結束,更多的人手抽調回來,這個速度還會變得更快。

在內部,一些曾經屬于內城區的工廠也開始搬遷到了外城區,同時大量的居民區也建設起來,供給更多的來到清河城的居民。

而且,對于未來可能存在的發展,比如說機場,火車道,狄風都讓政務廳的城市規劃之中保留了位置,現在這一片地區只是公園,但未來,如果清河領的符文列車研發成功,那麼鐵路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而除去城內大建設之外,而作為清河領的法師,索佑的法師塔也在第一批建設的工程之中,當索佑知道清河領再給自己建造法師塔需要自己設計時,索佑拿出來了十二分的精神,親自設計了一座十層高的法師塔。

並且對于每一層都有了細致的規劃,而有著水泥,還有著符文工匠在,再加上索佑的化泥為石法術,讓法師塔在冬季都再不斷的修建,而且這個速度還非常的快。

而現在,這一座十層的法師塔已經快要完工了,高大的法師塔,在搭配上一旁的一座法師學校,未來會成為清河領的法師人才基地。

現在那些跟隨著索佑學習的土系法師學徒們,依靠著自己掌握的幾手法術就能配合城牆修築工程隊讓其速度提升一倍。

站在領主府最高處,俯瞰整個清河城,整整齊齊的街道,來往不斷的人流,還有那遠處正在忙碌的工地,狄風也是一陣的心心情開闊。

在清河城四周,一條條水泥大道向著四面八方延伸出去,根據現在的規劃,清河城的修路隊接下來會在荒原縣那邊延伸出一條水泥道路通向西方的兩個郡。

同時在平西郡和西方郡也是要對內修築水泥主干道,可惜的是那些忍者們都土遁和魔法一樣,能夠大幅度降低建築成本和時間,但那得草隱村的忍者並不屬于清河領。

而在湖西縣向西,那一大片原始森林,在戰爭結束了,也開始開發了,對于這一片原始森林。

距離清河城就只隔了一個縣的地界,而且佔地面積兩千四百多平方公里,內部有著大量的魔獸。

因此清河城根本不會讓這樣一個資源地,危險源在都城附近,必須要徹底消滅。

因此,在一開始,幾個衛所就在原始森林附近設立,負責盯著原始森林,防止那些魔獸跑出來。

同時駐守清河城的狼圖騰軍團一個團隊部隊駐扎在湖西縣,護衛開發原始森林的工程隊伍,防止那些魔獸偷襲。

對于這一片原始森林的開發,需要完全消滅掉,清河領用的是最簡單的辦法,一路平推。

在森林邊緣建立幾個伐木場,並且組織人手建立幾個狩獵隊伍,同時對于森林里的各種植物動物進行分類收集。

從中選出那些可以使用的藥材,或者珍貴的木材,至于其他的,都會被開一點點的推平,樹木砍伐干淨,土地平整作為農場和牧場,魔獸和凶獸都狩獵干淨,不留一個。

這樣一個工程,需要清河領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所幸現在清河領又多了數十萬人口。

從中招募一批工人完全不是問題,而且這樣一來,這些工人在工作同時還會接受清河領的培訓,並且他們賺取的報酬也會寄回家里。

這樣一來,貨幣流動,也帶動了那些新加入地區和清河領的聯系,增強這些地區對于清河領的歸屬感。

除去對于這一片原始森林的開發,清河領現在還多了一項新的工程。當清河領有了土元素法師現在山區修路又是有了一個新的方法,不再是修建環山公路,而是穿山而過。

之前依靠著人力造山,再加上後來出現的火藥,這個辦法雖然可以,但太費工夫,而且太過于危險,只能是處于嘗試階段。

但當索佑帶著一種土元素法師加入了清河領之後,法師們的化泥為石和化石為泥法術,讓穿山打洞的工程有了希望。

先以化石為泥,把山挖出一個大洞,再在洞的四周進行化泥為石,加固山洞四周的牆壁,借著在以鋼筋水泥在冬雪四周加固一層,這樣一個山洞就算是造好了。

這樣的工程,除去花費巨大,受限于土元素法師的稀缺,但安全了許多,而且速度非常快。

于是,清河領特地組建出一支有著土元素法師的工程隊,在清河城南方的南城縣修建一條由隧道和高架橋組成的直線道路。

當然為了這個工程,清河領需要大量的物資支持,但如果這個工程成功了話,那麼清河領就會組建更多的隊伍,把未來佔據的北方山脈的道路修通,並且以後如果領地增加了新的地塊是山脈地形的話,也能保證領地對于這些地塊的控制權。

而從現在的成果來看,這個辦法是行得通的,最前方的兩個山頭已經被挖出來了直徑為十米的半圓形隧道,並且速度越來越快。

而隨著道路的修通,清河領的另一個問題就凸現出來。

在之前,清河領不過是幾公里的時候,送信什麼的只需要走幾步就到了,而隨著清河領越來越大,通訊速度卻越來越慢。

但現在的清河領沒有足夠的人才研發無線通訊技術,因此現在清河領使用的還是老辦法,騎馬送信。

為此,清河領沿著各縣,郡的主干道上,每隔十公里建設一座驛站,這些驛站都是一樣的標準。

一座驛站佔地一百一十畝土地,其中一百畝農田,十畝的建築用地,這些建築包括一座能夠居住一百人的客棧,一座馬廄,一個小型倉庫和二十棟居民樓。

而那一百畝土地,作為驛站農田,就如同衛所一般,驛站人員除去自身的工資外,還可以耕種糧食,或者種植其他的農作物作為自己的物資供給。

一個驛站配屬一個十人小隊的護衛人員,十人勤雜人員配置,比如說負責驛站馬匹喂養的馬夫,負責主持驛站事務的站長,還有負責財物,倉儲的人員。

而因為這個驛站規模,不僅僅是負責軍事事務,還負責民用事務,比如說新建投送,以及商旅的接待住宿。

哲學賺到的錢財部分作為驛站的提成,一部分就作為財物送到了領地作為領地收入。

而如今領地的規模,所需要建設的驛站數量不小,清河領專門建立了一個屬于領主府的機構,名為清河領驛站總公司,負責整個清河領的驛站。

總公司下屬各郡分公司,還有各縣支部。而隨著清河領驛站總公司的建立,也給了清河領政務廳一個思路,對于清河領一些隸屬于領主府的商業工程事務都可以建立被領主府控制的公司。

公司這個詞,還是從現代社會的書籍之中學到的,狄風還特別是在公司內設置了類似于軍隊之中宣講員的職務,負責對于公司員工的培訓和監察工作。

當驛站總公司建立之後,第二個建立的總公司就是清河領建築總公司,下屬二十個建築隊,那些不願意加入領主府建築隊的人則成立了民營的建築隊。

而後,隸屬于那些研究工坊的商鋪,比如說木匠鋪,裁縫鋪也成立了總公司,在比如說水泥廠,火藥廠等工廠,根據配合情況也建立了相應的公司。

而且這些總公司的負責人以及各級負責人在清河領上任時,必須要有相應行業的工作經驗,才能擔任一個總公司的負責人。

這樣一來,職權明細,再加上清河領現在五百萬的總人口,人力也不缺,正是大發展的階段,對于這樣的總公司建立,正合適。

而這些總公司內部有著獨立的監察機構,而且除此之外清河領政務廳,領主府也有專門的審查機構,保證內部穩定,打擊貪腐等問題。

當一系列的公司成立,清河領內部相當于多了許多的官職,再加上新增的縣郡的人事安排,讓清河領內部大部分官員都有了一定的調動,不少人都迅速升遷。

但因為升遷速度太快,其中一部分都是職務前掛著一個代理稱呼。

第三百章清河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