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版的菠蘿6s、6s Plus,和改良後的菠蘿Pad、Pad Pro、Pad mini4和Poulo Watch六款產品。
直接把隻果抄得底褲都爆了出來,庫克看了是氣得牙癢癢,又無可奈何,現在想管也有點管不住。
沒辦法,剛才東南亞吃了那麼大的虧,而且經過分析, 他們認為繼續和菠蘿科技打官司太虧錢了。
不得已,隻果只能被迫放棄,他們心里也知道,別看菠蘿科技產品幾乎和隻果一樣,但也有區別。
而就是那麼一點點細微的區別,就會導致隻果維護利益道路十分困難,可能還竹籃打水一場空。
情況再壞一點,說不定又被菠蘿科技反手告了上去,到時候再找出一點隻果毛病來…簡直太虧了!
于是,菠蘿科技終于等來了咸魚翻身的機會,雖然在產品外觀上狂抄隻果,整體性價比卻非常高。
聯發科的芯片,還把大郎手機的簡化版星雲OS,也就是大郎OS換了個皮,搖身一變成為菠蘿OS。
當然,在東南亞叫做Poulo OS,整體不如星雲OS,但勝在簡潔,而且整體使用流暢度非常高。
在產品間的互聯上, 有Nebula和大郎的試水,這方面的體驗可以說遠超這個價位段應有的水平。
再利用小米的模式,主打線上市場,而且還跟已經在東南亞殺瘋的星空速遞合作, 直接就無敵了。
最喪心病狂的是,菠蘿科技還搞出了一個菠蘿節,買菠蘿手機,送菠蘿果汁, 用著舒心,喝著…
不得不說,這一招還是不錯的,菠蘿果汁本身不值錢,但菠蘿科技的名號算是徹底打出去了。
一些對國內市場有所了解的人忍不住感嘆道︰終于繼大郎手機之後,又一個山寨廠商趁機崛起了。
最關鍵的是,菠蘿手機雖然賣得便宜,但在一些功能上甚至可以把隻果給拉下水,比如說快充。
按理來說,18w快充也配叫快充?但跟隻果的5w充電功率一比,菠蘿產品的優勢不就出來了嗎?
他們還把雷氏對比法給學了過去,在對比參數時,能打得過的就拉出來對比,打不過就選擇無視。
詮釋了什麼叫做無所不用其極,再加上他們主攻的東南亞落後地區,人們的經濟本來就不發達…
于是乎,一種原來隻果不過如此的感覺出來了,價格相差五倍以上, 該怎麼選, 不用多說了吧?
當然, 就算沒有菠蘿科技,隻果在這些地方也賣不出去多少手機,他們也沒有多看重這些市場。
但市場的的確確丟了,而且菠蘿科技還把隻果的口碑搞得有一點不好,這讓隻果高層都有些膈應。
純屬傷害不大,甚至還誤傷了友商,但侮辱性極強,不過東南亞的市場,一般的人會有點玩不轉。
在這里賣手機可比在印度賣手機風險還要高,當然,一些發達的地區另算,那里也是賣得最好的。
很多人都以為越發達的地方消費水平越高,人們應該看不上這種山寨機型才對,但事實完全相反。
永遠有人在追求更高的性價比,花更少的錢,買到更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有誰能不願意呢?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小米的口碑忽上忽下,但主打性價比的幾款機型卻年年都是爆款產品的原因。
小米的數字系列沒了性價比,但紅米接過了性價比的大旗,而且k系列還拿出來小米制勝的法寶︰
1999元!
從紅米k20開始,一直到紅米k50,紅米一直都在當性價比之王,旗艦焊門員,後來又來了兩兄弟。
一個叫iqoo,一個叫realme,iqoo越來越旗艦了,只剩下一個realme在搶紅米的性價比市場。
在紅米k50喊出2399起售,繼續做旗艦焊門員的口號時,realme站了出來,喊出了他們的新口號︰
「旗艦射門員!」
你他丫的倒是焊啊!可惜,論價格,二者半斤八兩,但論用戶群體和均衡體驗,紅米會更佔優勢。
最終的射門能否成功,還是另外一回事,而這些都是之後的事,性價比市場讓他們自己隨便玩!
星雲科技對性價比市場根本沒有興趣,他們只做中高端產品,再主打性價比,三零系統還怎麼做?
光砍掉的預裝APP收入,就已經上億了,更別說最賺錢的廣告收入了,但這些東西並不是很重要。
星雲科技從打造三零星雲OS起,到現在幾乎沒遇到過什麼壓力,而且互聯網營收的辦法很多。
沒了這一種,他們還有其他變現的方式,比如星雲OS的原生應用,在使用體驗上已經越來越好。
通過跟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這些原生應用的使用人數越來越多,同時也創造了不少營收。
當然,星雲科技相比于其他手機廠商最大的優勢在于,他們還可以通過賣配件、專利授權來賺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國內申請專利技術最多的科技公司依舊是星雲科技,其他的都得往後排。
還有一些根本不申請專利…這就不提了,總之,星雲科技只要沒半路夭折,發展起來是早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銷量趨于穩定的星雲-仙王座、仙女座,在國外居然有一種供不應求的趨勢。
尤其是發達地區的女性消費者,拼著經銷商翻三倍甚至更高的價格,都要拿下一台星雲-仙女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他們看來,星雲-仙女座獨特的設計,和精致的外觀,能展現出他們的個性。
說來也有意思,國內用戶追求隻果、三星等品牌,而國外用戶也在反過來追求星雲科技的產品。
原來大家都一樣,但星雲-仙女座、仙王座兩款機型,在國內一個月加起來銷量能賣到十萬台左右。
這兩款機型的淨利潤非常高,每個月都能為劉大郎創造至少50萬積分,畢竟整體並沒有什麼糟點。
一些媒體宣稱的折痕問題,在劉大郎看來並不是事,不怪他們,他們沒見過其他折疊屏的折痕…
市面上沒有同類產品,所以星雲雙旗艦的一些小問題才會被放大,如果他們見過其他折疊屏——
他們就會明白,什麼才叫折痕,什麼才叫軟件適配,什麼才叫真旗艦上的極致硬件、軟件體驗!
至少兩年之內,國產各大廠商別想打造出同樣擁有高精度鉸鏈的折疊屏手機,除非他們另闢蹊徑。
比如小米mix fold,通過性價比的方式來賣折疊屏,再比如做小屏折疊屏的oppo,效果還算不錯…
想做折疊屏,也可以做,不過鉸鏈的專利費嘛,肯定多多少少要出一點,給星雲科技一點面子。
劉大郎雖然沒有像華為一樣喊出無縫鉸鏈都是我們的專利,但誰都知道,他們才是折疊屏的龍頭。
至于後來的柔宇折疊屏手機,不得不說,供應商想突破供應鏈限制單獨做一個品牌,是很困難的。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國內的主流品牌都是買辦企業,這也給了供應商們一種錯覺︰我上我也行!
實際上並不行,為什麼高通、聯發科不自己做手機品牌?從合作變成競爭對手,他們沒任何好處。
各大品牌都很依賴供應鏈,但供應鏈並不只有一條,包括星雲科技,他們也有和供應商進行合作。
比如星雲-仙王座的X軸線性馬達,就是從瑞聲定制生產的,然後拿回星雲科技進行高精度的調校。
但整體來說,星雲科技的產品配件,80%都是自己生產的,其他的不是不能自己來,而是沒必要。
星雲科技能生產主要配件就夠了,還有一些他們並不擅長的,可以交給更加專業的科技公司來做。
三星投資了一家電容筆公司,獲得了超細筆尖電容筆專利,星雲科技同樣也拿到了電容筆專利。
為的就是在未來,星雲平板的手寫筆體驗能夠和三星、隻果抗衡,光抗衡可不行,要超越才行!
如果能真正進入到5G時代的話,星雲科技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他們的5G理念又有所不同。
未來的5G通信技術,並沒有讓人們感受到5G與4G的區別,而星雲科技想要的是一個真正的5G時代。
一個萬物互聯的5G時代!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星火-燼發布會召開之前,還有一場雙11的狂購節戰斗要打。
一個被資本炒作起來的節日,和618、雙12是一個性質的,不過在這兩年里618影響力還不夠大。
等到雙11的巔峰時期過去,618的機會就來了,不過雙11也好,618也好,叫什麼並不重要。
但雙12星雲科技並不會做活動,在劉大郎看來,這個日子的紀念意義更重,不能用來做狂購節。
目前星雲科技的主要在售機型依舊是星雨系列和星雲雙旗艦,但劉大郎並不想通過降價進行促銷。
如果非要降價,他們只會給一個教育補貼,100塊錢意思一下,因為他們還有另外一種促銷方式。
主打的產品不能降價,但配件總可以講價了吧?順便在星雲售後服務中心開展手機免費保養活動。
星雲科技的官方公告一出,整體的反響還是不錯的,配件促銷的同時也沒有背刺之前購機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