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誰能從中獲利?

當然,有的人就喜歡一個品牌,喜歡的不得了,哪怕被割韭菜也心甘情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每一個品牌的背後,都有一些能讓人銘記的故事,即便它再不好, 依舊會有人為了情懷買單。

星雲科技為華夏手機市場,甚至整個世界的手機市場帶來了創新的產品形態,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星雲-仙女座、仙王座並沒有辦法像星雨-凝一樣,成為賣得長久的爆款機型,總結下來原因有很多︰

仙王座的價格昂貴,注定不適合普通用戶, 而仙女座從整體性價比來看,還是不如星雨系列產品。

雖然它增加或升級了一些更實用的功能, 比如IP68級防水、星雲閃充2.0、無線閃充、120hz高刷屏,但價格上卻貴了將近四千塊。

一台星雲-仙王座,已經相當于星雨-凝+輕靈的價格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選擇後面的組合呢?

再加上折疊屏的弊端…所以星雲雙旗艦,從開售後,半個月的時間銷量就呈現出了階梯式下降。

不過銷量下降歸下降,這兩款手機的口碑卻從來沒有下降過,銷量也沒有一下子就暴跌進入谷底。

而是趨于一種平緩的狀態,按照星雲科技評估師的分析,星雲-仙女座的月銷量會穩定在6萬台上下。

星雲-仙王座的銷量則會穩定在2萬台上下,雖然並不是爆款產品,但它們的影響力卻遠超過了爆款。

現在提起星雲科技來, 提起星雲這個品牌來, 人們就會想到他們首發的快充、高刷屏、折疊屏等。

最重要的是,星雲科技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單純的手機廠商,也不是買辦企業。

這樣的話,星雲-仙女座、仙王座的銷量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因為這種影響力,並不能用銷量衡量。

在一些星雲科技合作的電商平台上,他們把星雲雙旗艦直接放到了高端手機排行榜的第一、二位。

連隻果6s Plus都只能排在第五位,第三、四位分別是是三星note5、S6 edge+當然,這種榜單的可信度並不高,但效果還不錯。

普通消費者一點進這些電商平台中,星雲雙旗艦的產品一展示,先別管買不買,至少留下了印象。

當未來有一天,他們再次看到星雲產品,或者听到星雲科技時,無形之中就會認為這個品牌不差。

繼隻果之後,星雲科技也玩起了這種邊緣性宣傳,在星雲雙旗艦開始降溫的同時又干了三件大事。

首先,星雲科技官方公布了兩款全新的游戲,分別是moba類競技游戲自由之戰和競速類游戲神速。

公告一出來,再配合上星空互娛不留余力的宣傳,兩款游戲在第一時間里就再次引燃了網友熱情。

數不清的星雲用戶留言道︰

「五個月!你知道我這五個月是怎麼過得嗎?終于等到了!」

「星火-熾算是沒白買,還好等來的是游戲,不是新款手機…」

「宣傳圖出來了!是真帥啊!星空互娛的美工真的是絕了!」

「那當然了,之前還有人分析過小星動漫的制作成本有多高!」

「為了賣手機,星雲科技算是拼了!不得不說動漫真好看!」

「自從玩了生存,體驗過低畫質90幀後,看什麼都覺得卡!」

「我服了,我沒感覺!他們說這是先天的,對刷新率不敏感!」

「有一說一,90幀的確比60幀流暢,但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星雲OS的動畫優化太好了,不知道120幀是什麼樣子的…」

「建議把星火游戲手機改成性能手機,不然我媽不給我買…」

「小孩子玩什麼游戲?」

「憑啥小孩不能玩?」

「好好學習!」

「……」

原本自由之戰是蓋婭網絡的游戲,但他們現在的mobo類游戲還叫斗魂,騰訊的王者也還不叫王者。

而是叫英雄戰跡,但相比于王者榮耀,自由之戰這個名字會更適合星空互娛的moba游戲一些。

競速類游戲神速則更像是五年後網易的王牌競速,是一款同樣主打高畫質、華麗特效的賽車游戲。

但和網易、企鵝不同的是,星空互娛做游戲的出發點不一樣,前者為了錢,後者為了擴大影響力。

俗話說得好,企鵝能讓一萬個人充六塊錢,越充越強大,而網易能讓一個人充六萬塊還是個弟弟。

星空互娛游戲的前期盈利能力,相比于這兩家,根本算不上什麼,或許做單機游戲會好一點。

但讓他們放棄即使競技游戲這麼大的蛋糕,他們做不到,而且劉大郎對游戲方面有著自己的規劃。

前期可以盈利能力弱,但一定要拿下一部分市場份額,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還能儲備一些技術。

沒錯,就是儲備技術,因為在未來,星雲科技還會探索更高水平的硬件,游戲方式自然也會更多。

時隔這麼久,星雲科技終于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在兩款游戲官宣後的三天直接開啟了不刪檔內測。

與此同時,企鵝的幾款由PC端游延續過來的手游,也開啟了內測,其中還有無數人的童年回憶。

論賣情懷,企鵝玩得是真好,可惜,面對星雲科技怪物級的硬件優化能力,他們也有點使不上力。

生存作為今年現象級FPS手游,從公測到現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總下載量已經突破了五個億。

日活躍用戶甚至維持在了1000萬上下,除了最基本的大逃殺模式外,他們做出了更有意思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戲優化,在星雲手機上玩生存,操作體驗感要比安卓、隻果手機上好太多了。

游戲分為三個大區,星雲、安卓、IOS,在三個大區中,星雲區是唯一一個沒有操作外掛的大區。

而且還支持高畫質、高幀率同時開啟,游戲過程中,手感、小功能優化讓用戶擁有了更好的體驗。

在這樣的基礎上,星空互娛還和國內的幾個直播平台進行了合作,各大主播都在星雲大區征戰。

還有一些主播專挑安卓、IOS下手,把把當殺神,但卻不敢去星雲大區,背後的原因不用多說…

沒辦法,主播也是要吃飯的,他們也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但用不正當的手段,總歸是難以服眾。

所以在游戲圈里流傳起了一句話︰安卓、IOS區巔峰玩家的不算什麼,要打就去星雲大區里試試。

頗有一種Q區嘲諷微信區的味道,一些憑自己實力打上去的人氣不過,于是花錢買了星雲手機…

這不就銷量上來了!?

當然,安卓、IOS區的外掛也沒那麼多,只是外掛一旦有了,普通玩家的心里多少會有點不舒服。

但星雲手機又有點貴,于是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僅售999的大郎8,和二級市場中的老款星火-烈。

這也導致已經發布快兩年的星火-烈保值率出乎意料的高,放在現在的二級市場居然還能賣1200塊。

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奸商,一些無良小作坊靠專門山寨星火-烈而獲利。

星雲科技終于忍不了了,一鍋端了31個小作坊,這些人才終于消停了不少,假貨也沒有那麼多了。

從這件事情不難看出,在星雲OS口碑逐漸提升的過程中,喜歡玩游戲的用戶會更傾向于星雲手機。

星雲營銷部借著這個機會,開始繼續給星雲手機打標簽︰顏值高、品控好、流暢度高、不發熱…

最重要的是打游戲不發熱!安卓手機集體變暖手寶,隻果手機又不做散熱,星雲手機成了最優解。

銷量被帶起來的還有魅族、華為,一時間,星雲、華為、魅族三個廠商成了今年的國產手機之光。

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在擠壓著其他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三星、隻果、酷派丟得最慘。

讓劉大郎沒想到的是,原本是小廠的魅族在今年殺瘋了,擴張勢頭比他印象里的還要凶,就看他們能不能在混戰中保住市場份額了。

而小米則夾在了中間,在前段時間發布了一款1999起售價的小米4c,保持住了自己的性價比優勢。

而且,小米4c居然用上了全面屏設計,采取的方案和星雲科技一樣,但他們的劉海屏更像水滴屏。

而且整體顏值很不錯,MIUI肯定比不過星雲OS,但放在安卓陣營當中,MIUI的整體水平非常高。

不得不說,在1500∼2500這個價位段,小米的產品競爭力很強,硬件不賺錢,那就靠互聯網賺錢。

從印度回來的雷布斯仿佛換了一個人一樣,喊口號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實事干得卻越來越多。

劉大郎听說之後,忍不住在想,明年的小米mix,雷布斯會不會展示出一種全新形態的智能手機?

在小米、華為、樂視等品牌進軍互聯網時,星雲科技也沒有落下,旗下互聯網公司正飛速發展。

星空互娛還跟企鵝等公司一同投資了一個項目,名字就叫絕地求生,不過不是手游,而是PC端游。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三月份就能開啟第一輪內測,端游體驗要比手游好,到時候又是現象級游戲。

沉寂了這麼長時間,手游市場迎來了一次爆發,多款游戲上架,星雲用戶們開始歡呼雀躍了起來。

幾大moba游戲開始了大亂斗,網易的虛榮、企鵝的全民超神、英雄戰跡、星空互娛的自由之戰等。

市面上大大小小的moba類游戲,已經超過了十款,其中呼聲最高、用戶最多的是企鵝全民超神。

這款游戲不是最先公測的,但卻是玩家們目前體驗感最好的一款moba游戲,有點先入為主的意思。

有時候人很奇怪,第一次接觸的游戲,在習慣了之後,就會變得沒辦法接受同類型游戲的操縱感。

或許有些人可以在多款moba游戲之間進行無縫切換,但大多數人都沒有那麼多精力玩那麼多游戲。

各大廠為了增加用戶粘****是越做越復雜,吃透一款游戲已經很費勁了,如果再來十幾款…

所以在這場大亂斗中,最終的勝利者只能有一個,剩下的游戲不一定會死,但也失去了游戲地位。

在自由之戰上架當天,憑借著星雲用戶的優勢,一天的時間里,它的下載量就突破了千萬大關。

當消費者們一進游戲之後,才發現網上的星吹們並沒有吹牛,星空互娛的美工水平絕對是一流的。

作為星雲科技忠實粉絲的陳天鐘,在生存里已經大殺四方了,自由之戰一出來,他立馬就下載了。

所謂的不刪檔內測,其實和公測區別並不大,自由之戰的整體制作完成度,已經完全可以公測了。

內測只是走一個流程,順便把一些游戲過程中不完善的地方、BUG給修復一下,然後再開公測。

別的不說,自由之戰光憑畫質、流暢度,就能碾壓市面上的所有moba游戲,全民超神也不行。

畢竟全民超神輸給王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畫質差、優化差,游戲過程中發熱、卡頓十分嚴重。

而且養成系統毫無公平性可言,反過來再看自由之戰,天賦搭配和卡牌組,代替了符文體系。

在公平性上,自由之戰已經贏了,對于普通玩家來說,這是件好事,但也少了一個重要的氪金點。

但對于moba游戲來說,公平性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才靠後,氪金對于戰斗力的提升本來就不顯著。

而且,自由之戰的上手難度會更低,高畫質、美工水平高、建模好看、流暢度高、打擊感強…

種種條件加起來,這就是一款好游戲,剛上線,就有數不清的人拿自由之戰和全民超神做對比。

陳天鐘是一個資深的聯盟玩家,本來他對moba手游毫無興趣,但自由之戰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簡單易上手,讓他在玩了兩局後就徹底明白了游戲的玩法,同時游戲的可玩性和操縱上限並不低。

多種天賦技能、卡組的搭配,能讓同一個英雄打出不同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前期氪金點真的少。

這麼一對比,盡管全民超神的玩家不願意承認,但自由之戰已經在每個方面都領先了全民超神。

而全民超神玩家,剩下的只有倔強,畢竟玩了這麼久,讓他們說放棄就放棄,他們有點做不到。

可惜的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游戲用不了幾年就會停服。

再看英雄戰跡,上架首日只有五萬下載量,連代理的虛榮、永恆命運都打不過,沒人把它當對手。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英雄戰跡在前期的確唯唯諾諾,但在兩年後卻擁有四千萬日活躍用戶。

這不就是妥妥的現實版逆襲嗎?其他廠商不在乎,但星空互娛對他們的每一個對手都非常重視。

只有總結失敗的經驗,才能讓自家的游戲發展地更好,相比之下,競速類游戲神速出道即巔峰。

超高的畫質,流暢的操縱感,再加上精致的建模,氪金的同時還保證了游戲平衡性,剛上架一天時間,就把同類所有對手給滅了。

相比于自由之戰,神速的熱度明顯更高,除了競技類、它還有一些RPG、養成、社交類游戲屬性。

唯一的缺點是,手機不好的話玩起來體驗感不佳,如果在星雲手機上玩,那就沒沒什麼問題了。

總結下來一句話︰星雲OS對游戲的優化有了一種獨步天下的味道,因為游戲體驗是最直觀的。

使用日常應用的體驗,各大廠商的旗艦機都差不多,如果不拿出來對比,星雲OS優勢還真不明顯。

為什麼ov敢賣這麼多年高價低配的手機?因為他們的目標用戶對游戲需求不高,自然也體會不到。

而且他們的系統優化還算不錯,很多人天天罵的高價低配機,用的時間卻比一些旗艦機還要長。

當然,這不是為高價低配推月兌的借口,劉大郎始終認為,高價就該有高配,這才是做產品的態度。

但也不得不說,ov的方式才是最適合企業發展的,因為他們的單品利潤會更高,生存空間也更強。

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廠商有無數個,他們都以為只要把性價比做到更出色,用戶就會買他們的產品。

實際上不一定,小米已經把性價比的標簽烙死在了自己身上,其他廠商再做性價比時總差點意思。

一旦產品銷量不佳,收益上不去,面臨的供應鏈、資金鏈壓力非常大,再想翻盤的話就不容易了。

按照劉大郎的判斷,在未來一年內,一些廠商就得涼涼,比如市場份額急劇縮水的酷派、金立等。

星雲科技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出手,找好入局時機,趁機把這些品牌最後一點利用價值都榨干。

畢竟工程師是無辜的,與其被互聯網公司挖走,還不如把這些人才集中起來,全力突破科技瓶頸。

趁著星空互娛的三款游戲熱度暴漲,星雲科技官方又發了一條公告,官宣了下一代星火游戲手機︰

無燼星河!

星火-燼要來了!

這條消息一出來,星雲用戶們都驚呆了,尤其是買了星火游戲手機的,頓時有一種被背刺的感覺。

連帶著手里的游戲都不香了,還有一些憤怒的用戶,跑到了星雲社區里,用截圖威脅星雲科技道︰

「看到沒?你要是敢出星火游戲手機,我就把游戲給卸載了!」

實際上他們也知道,這種要求有點無理,但他們沒辦法接受自己剛買了不久的手機就變成了老款。

劉大郎看到後很想說一句,孩子,習慣了就好,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太快了,隔幾個月就得被背刺。

星火游戲手機的進度已經算慢的了,看看別的廠商,兩個月就出新款,豈不是被刺成馬蜂窩了嗎?

而且星雲科技並不會因為出了新款手機,就放棄了對老款的優化,除非硬件水平實在是跟不上。

畢竟新版本的星雲OS,會圍繞著更高水平的芯片來設計,放在老款芯片上體驗感就不會那麼好了。

很多機型都是這樣,不更新系統還好,一更新就變卡、發熱嚴重,最終只能被迫換新款手機。

解決星雲用戶背刺感的方法也很簡單,由星雲科技旗下大v和數碼博主進行爆料,宣傳新款星火-燼的配置和價格有驚喜,老款也夠用!

他們不爆料還好,一爆料,一些星雲用戶更難受了,尤其是剛從二級市場買了星火-烈的用戶們。

還沒玩幾天呢,第三代星火游戲手機就出來了,實際上想想,三代手機已經跨越了將近兩年時間。

這一代星火游戲手機,和下一代的星雨手機,會把兩個中端系列的價格徹底穩定在一個範圍之內。

星火游戲手機的起步價,包括後續的新款,起步價會定在3500∼4000之間,而星雨手機的起步價會更高一點,定在4000∼4500之間。

當然,劉大郎敢這麼做的底氣在于,每一代的星火、星雨系列,都有一個讓消費者無法拒絕的點。

看似把1500∼3500的市場讓了出去,實則不然,星雲科技並不會完全放棄,他們還準備了後手。

他們會在未來收購一些倒閉的,但影響力不弱的手機廠商,比如金立、錘子,然後拿來自己做。

不需要多,每年推出一款紀念機型就可以,收割一波為情懷買單的用戶,同時又不至于下手太狠。

畢竟為了情懷買單的用戶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偏理智,擴大星雲產品線的同時還能給友商留條路。

星雲科技在之後要做的一些事情,靠他們一家根本做不到,如果能跟友商們合作的話會更好一些。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星雲科技該消停的時候,他們又做出了一件讓整個華夏手機市場都震撼的事︰

星雲科技起訴了隻果!

與此同時,遠在東南亞的菠蘿科技、印度星雲科技、以及數十萬名IOS用戶也把隻果給告上法庭。

一時間,無數消費者的心里只有一個想法︰「wc,什麼情況!」

還是那句話,隻果的降速門可大可小,三星的爆炸門也可大可小,就看後續的輿論導向操縱。

國產各大廠商同樣不會放棄這個壓縮隻果市場份額的絕佳機會,現在就看誰能從爭斗中獲利了。

(第二更在23︰55)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