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6是有曲面屏,還有三星這個品牌的加持,但它同樣有缺點,比如非全面屏、充電速度慢。
價格方面倒還好說,因為選擇4000元以上的價位段手機的人,已經不會在乎這款手機的性價比了。
劉大郎記得,當時三星S6在華夏剛剛發布的時候,3+32GB起售價5088元,而且不是全網通版本。
再加上三星一炒作,普通人想要買一台三星S6,還要溢價才能買到,最高的時候溢價超過了1000。
這可跟後來的跳水星大相庭徑,如果沒有星雲科技,今年的三星和隻果在華夏那就是無敵的。
不過劉大郎既然來了,他就不會讓三星和隻果在華夏市場這麼好過,听說三星S6是高端機代表?
他偏不信這個邪,除了一個炒作起來的2k曲面屏,三星S6的其他參數跟星雨-凝比並沒有那麼亮眼。
這次的星雨-凝,他準備把起售價提到3999,因為他對晶鑽工藝、星雲閃充和全面屏設計有信心。
而且他手里還有一個殺器,那就是星雨-凝和星雨平板的高刷屏,90hz高刷屏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
相比于曲面屏,這些才是消費者能實際感受的東西,而且3999的價格對于一個新興品牌並不算低。
但這並不意味著星雨-凝的性價比很低,相反,它的性價比要遠超市面上同價位甚至更高價位產品。
劉大郎的定價策略相對保守,因為星雲科技沒有三星和隻果的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也不夠高。
他需要靠星雨-凝來真正沖擊華夏市場,把星雲科技的市場佔有率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他也不會放棄對星雲科技旗艦機的探索。
想要做好折疊屏,光靠外折折疊屏可不夠,內折折疊屏才是發展的趨勢,但內折有一個致命缺陷。
那就是折痕,剛買的新機可能還折痕不明顯,但使用一段時間後,折痕就會非常影響視覺觀感。
這是因為普通的折疊方式,就像一張紙一樣,對折還要再按一下,久而久之自然會有明顯折痕。
解決折痕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加厚機身,像摩托羅拉razr一樣,把機身厚度做到不用對折的程度。
二是發展鉸鏈技術,像華為mate x2一樣,利用鉸鏈技術讓折痕變得更淺,但也不是完全沒折痕。
原理很簡單,既然紙對折會有折痕,那就光把紙彎曲,而不要再壓那麼一下,它就不會有折痕了。
鉸鏈技術並沒有那麼難研究,而且還可以進行多角度懸停,不管從時間還是成本上來看都很劃算。
其實劉大郎完全可以像三星折疊屏一樣,折痕重也無所謂,單獨拿出來賣個高價折疊屏的噱頭。
可他不會那麼做,星雲科技是想賺錢不假,但永遠不會在產品上打馬虎,拿出一個次品賣給國人。
同時他也要讓星雲科技的旗艦機,沒那麼容易就被友商給抄走。
說干就干,他立馬找到了設計部部長瞿向群,一起去研發部商討設計方案,而且是兩種設計方案︰
簡單一點說,就是一款橫向折疊屏手機,展開之後像一塊小平板,還有一款縱向折疊屏手機。
展開之後的尺寸和普通的直板手機沒什麼兩樣,在折疊之後卻會變得非常小巧,如同胭脂盒一般。
縱向折疊屏手機想都不用想,還是主打精致人士的市場,同時能把折疊屏的起售價拉到一萬以內。
星雲科技旗艦機,要麼以星雲命名,要麼以國際通用88個星座來命名,甚至都不需要加什麼數字。
北天28座,黃道12座,南天48座,一款旗艦機一個名字,都夠星雲科技出二十年以上的旗艦機了。
記不清也沒關系,因為每一台機型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體現旗艦機的身份,星雲科技還會限量。
並且把每一台旗艦機都做序號標注,一些特殊的序號,還可以用來炒一波價格,增加品牌影響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星雲科技的折疊屏旗艦機足夠驚艷,同時還要把折疊屏的熱度炒起來。
三星能炒曲面屏熱度,星雲科技也能炒折疊屏熱度,這點非常簡單,反正最後都要由消費者買單。
為了增加折疊屏旗艦的驚艷度,劉大郎還決定要做息屏顯示,想做這個就不得不用LTPO技術。
簡單來說,LTPO就是自適應刷新率,可以在手機不用的時候,把刷新率降下來,甚至達到1hz。
息屏顯示很好做,難做的是長時間息屏顯示時還能不影響續航。
星雲科技有了高刷屏幕,但現在LTPO技術還沒完全攻克,他們只能用類似的智能刷新率來代替。
除此之外,劉大郎還對折疊屏旗艦做了詳細設計,瞿向群和研發部的人在听到後都直接傻眼了︰
「這也能行?董事長!我以為庫克是割韭菜的高手,沒想到你才是狠人吶!這這這…太狠了吧?」
「什麼叫割韭菜?我們給消費者做這些功能不要錢?做研發不要錢?這叫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劉大郎否認了瞿向群說他割韭菜的說法,生意人的事,怎麼能叫割韭菜?難道他的設計不完美嗎?
既然完美的話,消費者多掏一點小錢錢怎麼了?這有問題嗎?
除了折疊屏雙旗艦之外,劉大郎還設計了下一代星火和星雨。
下一代星火游戲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有一塊120hz高刷的LCD屏幕,同時不會再用高通的火龍。
因為市面上還有四款能跟高通驍龍810正面硬剛的芯片,A系列和麒麟芯片除外,剩下的還有兩款。
一款是三星的Exynos 7420,魅族mx5 Pro在這次的火龍事件中,用的就是三星的這一款芯片。
另一款則是英偉達的Tegra X1,這款芯片性能爆炸,堪比入門獨顯,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他的基帶比不過高通驍龍的基帶,如果用英偉達芯片的話,劉大郎就不得不考慮外掛高通基帶了。
從成本上來看,英偉達的Tegra X1明顯就算能把隻果A8x按在地上摩擦,也不會有手機廠商選它。
所以這款芯片更多用在了車機電腦、平板電腦、swich上。
劉大郎不想用三星的芯片,這不就是資敵嗎?當然,用英偉達的芯片也是資敵,肯定沒自己的好。
研發部那邊給出的消息稱,最多一年半的時間,他們就能設計出一款20nm制程甚至以下的芯片。
但這一年半的時間,隔壁三星和台積電早就又實現工藝突破了,長庚芯片依舊不能用在旗艦機上。
這就有點難受了,不過好消息是,20納米的中端芯片,能夠用在低端機上,並且還能大量出售。
仔細考慮了一下,劉大郎還是決定提前購入一批英偉達的Tegra X1,用來測試一下到底行不行。
三星的Exynos 7420同樣也要,因為沒得選,到時候既可以用在星火手機上,也可以用在折疊屏上。
當然,下一代星火游戲手機的發布時間取決于星空互娛三個游戲和企鵝的幾款大型手游上市時間。
沒有游戲還發布個毛的游戲手機,到現在還有一群持有星火-熾的用戶在星雲科技微博下天天催呢。
好在星空互娛那邊的進度很不錯,三款游戲都已經完成了初步設計,建模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只要資金給到位,一天就能蓋起一棟房子。
至于下一代星雨,既然曲面屏已經勢不可擋了,那干脆把下一代星雨手機分成直屏和曲屏雙版本。
正好還能憑借曲面屏設計,把星雨手機的售價再拉高一個層次,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星雨-凝還沒發布呢,劉大郎再著急也沒有用。
從1月份到3月份,中間還夾了一個春節,在春節到來之際,星雲科技召開了年度總結大會。
會議內容很簡單,劉大郎念念數據,高層們一起叫好,再訂個新年目標,最後發一發年終獎等等。
「我們在2014年一共發布了三款手機,分別是星火系列的星火-烈和熾,以及星雨系列的星雨-沐!
星火-烈的總銷量為502萬台,星火熾的總銷量為418萬台,而星雨-沐的總銷量為619萬台!
星雲手機的總銷量突破一千五百萬台,成功躋身國內前十!」
排在前十的依次是三星、聯想、隻果、華為、小米、酷派、vivo、oppo、中興、以及星雲。
如果星雲科技加上大郎手機銷量的話,直接沖到第五第六都沒問題,因為大郎手機的銷量非常高。
最慘的是小米,本來2014年的銷量王應該是小米,但因為大郎手機的出現,紅米的銷量大打折扣。
隻果和華為的上升勢頭依舊很猛,聯想的產品賣得多,但口碑有點一般,其他廠商則影響不大。
星雲科技回到華夏後,擠壓的更多是、htc等在後半年直接被擠壓到沒生存空間。
第八十三章 雙旗艦折疊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