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試

看著跪在地上的樓蘭人,荀子搖了搖頭,道了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老夫今日方才算真正領會夫子之意!」

小黎顯露身份,在樓蘭的地位一下便蓋過了樓蘭大祭司,她下令請袁白等進入神殿議事。

樓蘭的建築幾乎都是用石頭築成,這神殿同樣如此,修建在樓蘭最高處,以白色巨石築成,巍峨高大,風格也為西式。

從外面看起來莊重威嚴,進入內部後會看到里面極為豪奢,大量黃金被用在了其中,到處皆是以黃金繪制的紋路圖桉。

「請大秦使者進殿!」

隨守衛在神殿外的衛兵一聲宣喝,袁白一行入殿。

進入殿中後,看到樓蘭城中有名有望的人正站在兩側,而在他們前方是身穿白色聖潔教服的樓蘭修女,在修女之前是手持一柄造型特異的黃金權杖的樓蘭大祭司。

從殿內最高的地方有光輝照來,小黎正坐在最高處,她右手邊上是正在啃食黃金的貔貅。

袁白向在高處的小黎行了一個揖禮,隨後道︰「我今日來此,是代表大秦拜訪樓蘭,我大秦欲和樓蘭建交,互通有無。」

小黎並未直接下令讓樓蘭和大秦建交,讓袁白一行去參觀兵魔神、蚩尤之劍,而是看向樓蘭大祭司,問道︰「大祭司以為如何?」

樓蘭大祭司出列,恭敬道︰「啟稟聖女,我樓蘭雖小,但無物缺少,沒有東西需要和秦人互通有無。」

這言下之意是,我們樓蘭地小物博、物產豐富,啥東西都不缺,跟你大秦建啥交?

沒得必要!

樓蘭大祭司繼續道︰「我听聞秦人狡詐殘暴,如同虎狼,我樓蘭愛好和平,與秦人建交……恐有害無益!」

樓蘭大祭司這話說的很有某些王朝的味兒,都是啥我啥啥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乃天朝上國,其余國家不過蠻夷,豈需和他們建交,豈需了解他們的東西?

其實這也很正常,樓蘭雖小,但數千年來一直處于和平中,民眾生活富足安樂,沒有向外的需求。

自家這一畝三分地能自給自足,生活得已經很舒適快樂,有必要跟外面人的建交接觸?

樓蘭大祭司話說完,卻听袁白搖頭道︰「在來之前,我便猜想過你們會頑固不化,沒想到比我所想還更為嚴重。」

「樓蘭閉門鎖國久矣,不知外界變化,仍在固守自封。大秦正在改變、正在進步,這種改變將影響整個世界。若整個世界都在變,樓蘭卻沒變,等待樓蘭的只有滅亡!」

見樓蘭大祭司想出聲反駁,袁白又道︰「就比如你們引以為豪的機關術,你們自認為樓蘭機關術天下無雙,世上沒有可與之相比者。」

「但我要告訴你們,我大秦的機關術不僅可與你們樓蘭的機關術相比,甚至還要更勝一籌!若諸位不服,可與我方人員一比!」

「再比如,你們樓蘭的士兵……」

看著殿內的樓蘭衛兵,袁白道︰「身穿黃金甲,手持黃金矛,看起來很威武,但只是些樣子貨。而且,還用這麼老的裝備,在我大秦軍士面前,不堪一擊!」

這是在進入樓蘭前,袁白和小黎商議好的,逼樓蘭人下場比試,只要樓蘭輸了,便能證明樓蘭目前這種狀態確實不行,需要改變。

那時,就能名正言順讓樓蘭和大秦建交,讓袁白一行去參觀研究兵魔神和蚩尤之劍。

當然,小黎可以用她的身份強制下令樓蘭同意,但這般強令,會讓樓蘭人口服心不服,說不得會生出更多事端。

小黎道︰「我以為大秦國師所言有理,大祭司意下如何?」

見小黎都這麼說了,樓蘭大祭司還能怎麼回答?

我不認為大秦國師有理?

那豈不是跟聖女對著干?

聖女是女神在人間的化身,等同于在人間的女神本神,她要是和小黎意見相逆,豈非等同違抗女神之意?

作為女神的大祭司,和女神意見相背?

樓蘭大祭司向小黎回道︰「回稟聖女,既然秦人國師想比,我樓蘭便與之比試一番,也無不可。」

「好!」

袁白道︰「比試分為三場︰第一場、機關術比試;第二場、樓蘭戰士和我大秦軍士相比;第三場、雙方高手比試。每一場又分三小場,只有取得兩個場次勝利的一方,才算獲勝。」

「我們也不佔你們便宜,機關術要比什麼,由你們指定;樓蘭戰士和我大秦軍士在何處論戰,也由你們決定。大祭司以為如何?

樓蘭大祭司看了眼袁白,點頭道︰「可!」

她並不認為他們樓蘭會敗,樓蘭的機關術傳自上古,是黃帝時期的機關師傳下,天下無雙,外面那些人研究出的機關術怎麼可能與之相比?豈不聞越古老越強大,越上古越牛逼!

對大秦軍士和樓蘭戰士的比試,她認為大秦軍士經歷過戰陣,可能在戰斗經驗上比樓蘭戰士強,但他們樓蘭的戰士都是精挑細選出的青壯,經過了十分「艱苦」的訓練,又配備了品質極高的武器,就憑秦軍拿的那些垃圾武器,恐怕連他們戰士的金甲都破不了。

她最沒把握的是樓蘭高手這一項,因為樓蘭的高手的確不多。

倒不是樓蘭沒有頂尖的功法,反而有不少從上古黃帝時期傳下的奇功妙法,只是天地已變,這些功法難練無比,現今的樓蘭幾乎沒人練成。

但好在就算這一場會輸,另外兩場,她都有十足把握,三場勝兩場便是獲勝,優勢依舊在我!

經過一番分析,樓蘭大祭司覺得這波極穩,不可能會輸!

樓蘭大祭司會這麼想,是因為她從小便呆在樓蘭這地方,眼界見識被束縛,許多事情都沒足夠經驗和信息來支撐她判斷。

就好比某皇帝從小長于深宮,听到某地災荒,百姓餓死,問出了那句「何不食肉糜?」

不是皇帝智商不夠,而是眼界見識不足,不知不解,在他看來百姓再怎麼窮,應該也能天天吃肉,所以才鬧出笑話。

至于現代的某些惠帝,那也不是智商不夠,更不是眼界見識不足,而是單純的壞。

------題外話------

看到有大老說兵魔神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