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七章不開後宮

禮部尚書雖然是前朝留下的,但是為人不錯,雖然年紀大了一些,守規矩了一些,但是做禮部尚書卻是格外的合適。

禮部尚書咬著牙大著膽子道︰「皇上,您如今已經登基,後宮卻只有皇後一人。」

禮部尚書看著原本和藹的皇上瞬間眼楮瞪大,隨後陰沉下來,身子一抖。

「皇上,廣開後宮乃是慣例啊!前朝的時候,哪位帝王不是三宮六院,即便是盛世名君,也是妃嬪無數,更往前數,無論哪朝哪代」

他的話還未說完,已然被陳霄打斷,陳霄語氣淡淡的問︰「你在同朕開玩笑嗎?」

「朕讓你管著學堂的事情,你卻想著後宮」陳霄冷眼打量著已經兩鬢發白的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趕忙起身行禮道︰「皇上,臣不敢啊,只是這乃是慣例啊!」

他提出此事之前,也是好生打听過這位新君的家事的,如今的皇後曾經是個悍婦,京城不少人都知曉,只是今時不同往日,誰知道當了皇帝的陳霄有沒有這個心思,身為禮部尚書,他有責任提醒。

其次,下面不少官員都找到了自己,想到此,禮部尚書便是欲哭無淚,這幾年不是逼宮,就是造反,官越發的難當了。

前任禮部尚書被迫辭官養老,自己這才頂上,起初提心吊膽,未曾想現在的日子這般滋潤,但是自己的義務不能忘呀。

新君懼內,若是新君有意,他們這些官員更應該幫忙才是。

陳霄擺手道︰「此事不用提了,朕沒有那個意思,後宮皇後一人足矣,朕的都有一女三子了,你們更不用擔心朕子嗣的問題了。」

禮部尚書見陳霄面色好轉,訕訕笑道︰「臣遵旨。」

他的義務已經做了,反正他家沒適齡女兒入宮,那些官員想辦的事情自己已經幫過了,其他的自己發揮吧!

「見禮部尚書又恢復成了之前的樣子,陳霄語重心長的道︰「禮部尚書啊,你的重心要放在前朝,不要整日盯著朕的後宮,」陳霄的一番鞭策讓禮部尚書羞的慚愧,他果然不該多嘴。

半個時候後,禮部尚書生無可戀的出了御書房,皇上好生厲害,其次心道︰「皇上果真是懼內。」

皇上不納後宮的消息轉眼就從禮部尚書府傳了出去,頓時傷了不少官家小姐的心,同時,眾人對周玉柔的御夫之術更加好奇了。

從前的陳霄只是個小官,如今都成了皇帝了,還是忠心不二,這就讓人不得不來心思了。

後宮,長門殿內。

夕陽的余輝透過琉璃窗戶灑進了宮殿內,兩側擺放的冰盆正散發著朦朧的寒氣。

殿內一片涼爽,陳霄帶著鄭公公走了進來,鄭公公示意一旁的宮女不要通傳,隨後腳步輕輕的帶著眾人退了下去。

精致的漢白玉桌上,周玉柔目光有些恍惚。

面前的小桌上放著幾沓厚厚的帖子,幾乎快堆滿了桌子。

周玉柔道︰「都是那些女眷送來的,一個個的三天兩頭的寫著帖子求召見。」

陳霄有些尷尬,走到對面坐了下來。

「我這悍婦的名聲是洗不掉了,她們都好奇我是怎麼御夫有術的。」

陳霄打岔道︰「天氣真是熱啊,你要不去避暑山莊住些日子。」

林氏前些日子帶著陳慧及陳語嫣等人已經去了避暑山莊,林氏緩了許久,這才接受了自家兒子當皇帝事實,從此沉迷于京城的各大戲院,此次前往避暑山莊,也是存了見識的想法,同時還帶上了她最喜歡的戲院等人。

周玉柔瞪了瞪他一眼,冷哼一聲。

陳霄笑道︰「避暑山莊的風景不錯,你去瞧瞧。」

「這些官家女眷你剛好下個帖子全召見去看看。」

周玉柔心中有些郁悶,從前陳霄不納妾,自己也高興,京中那麼多官員,自己落個悍婦的名聲也就罷了,如今都做了皇後了,還真是

她如今也是有目標的,必須得做一個賢後,此事陳霄也是知曉的。

「你別擔心,即便是百年之後,史書也只是會寫,大昭開國皇帝同元後周氏一生恩愛,從未有二人,夫妻和睦」陳霄嬉皮笑臉的說著。

周玉柔想了半晌,點了點頭,反正悍婦的名聲都背了這麼些年了,那就繼續背著吧!

「這些官家女眷你也多見見,學堂的事情還要你幫著推廣。」陳霄撿著一旁的果子吃著,邊吃邊說。

周玉柔沒好氣道︰「我知道。」

陳霄致力于將她培養成外交第一夫人。

陳霄的聖旨雖然下了,但是依舊有不少的女童還在家中。

如今尚且有奴籍的存在,將來的路任重而道遠。

周玉柔這個皇後的帶領,可以帶著官家女眷監察下面的情況,如此也有益處。

「我打算設立一個婦人監察部門,由官家女眷擔任,主要保護大昭境內的女子權益,你同她們多說說此事,宣傳一下。」

周玉柔問︰「有俸祿拿嗎?」

陳霄點頭,「當然有,你這個皇後就是領頭人。」

「若是做的好,還可以加封誥命。」

此話一出,周玉柔瞬間來了熱情,女眷的誥命都是靠自家的夫君,兒子,如今自己可以掙,眾人一定願意。

「我這就去辦!」

听了陳霄的意見,周玉柔還真的請了京中的各家女眷去了避暑山莊。

工部考試的事情很快定下了,有著陳霄的支持,柳蘇明帶著下面人在京中舉辦了第一場工業考試。

其中工業考試入選者的待遇幾乎同科舉入仕的官員一樣,考中者,可進入工部任職,成為官身。

此消息一出,大昭的百姓皆是沸騰了,連那些科舉落榜的學子都想要躍躍而試。

即便柳蘇明的考題有些苛刻,但是依舊擋不住多數人的報名。

柳蘇明借著這次考試挑選了不少能人。

木匠,鐵匠出身的應有盡有,其中更是包括高麗,爪哇,呂宋等國的百姓。

盛世大唐,外族人做官亦是常見,陳霄也開了此先例。

這些人才最後全部進了工部研究院,柳蘇明帶著他們一同致力研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