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世民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大臣們都是看在眼里的。有人擔心他的身體,也有人等著看笑話。

可不論是哪種人都絕想不到,他會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然後不但麻煩解決了,李世民也獲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聖皇。

要知道華夏的倫理道德體系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國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勢力龐大還要壓儒家一頭。

可整個國家的禮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讀書人,這就是事實。

而一旦儒家開始吹捧誰的時候,就意味著整個官僚系統開始傾向于誰,這次他們選擇了吹捧李世民。

愛屋及烏,關于李世民的種種革新變法,他們從原本的冷眼旁觀,變成了支持。

事實上儒家的讀書人才是最支持變法的,這一點並不難理解,看看變法的主要內容就知道了。

分封屬于三代時期的制度,這就是復古啊。

學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且學政體系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于他們奪回被道佛搶走的地位。

科舉就不用提了,只有施行科舉儒家的讀書人才能和士族權貴們爭奪做官的機會。

至于大唐主張擴張和儒家提倡的仁義不符……這是沒有的事情。

在理學興起之前儒家一樣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漢朝怎麼可能那麼強盛。

仁義那是對自己人講的,對敵人要用騎射來教育。

只不過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實際上偏信佛教,對儒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禮遇,儒家讀書人對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對于朝廷的改革,他們大多是冷眼旁觀,頗有種你們打你們的,和我沒關系。

但現在李世民分權給太子,直接觸模到了儒家的那個點,讓他們集體高潮了。

在以孔穎達為首的大儒帶領下,儒家終于開始發出了屬于自己的聲音。

展開了對李世民的吹捧,對新法也一並支持鼓吹,一時間學政和科舉體系的建設進度再次拉快。

原本許多地方缺少教書先生,這會兒也全部得到解決,有些先生甚至是當地有名的學者出任。

相應的,李世民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穩固。

「但這也意味著儒家終于不甘寂寞,開始在這個大時代為自己爭取利益了。」陳景恪說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風都默默點頭。

田仕文和李淳風是過來和解的。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說我們算計了你很抱歉,現在給你道歉請你原諒我們之類的。

這是不可能的。

這個危機又不是他們造成的,他們只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沒看透其中的危機,也不能怪別人。但凡你聰明一點小心一點,後面的事情就都不會發生。

但作為盟友他們這麼做確實有點不地道,加上紫霄觀始終是道教領袖,他們必須過來做表示。

所以兩人來了,主動表示紫霄觀辛苦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他們了。他們會發動自己教派的力量,對佛教發起進攻。

陳景恪自然不會說什麼,此事就此和解。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然後就談起了儒家吹捧皇帝這件事情,陳景恪才給出了上面的判斷。

三人對這個判斷自然是認同的,所以才會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李淳風才說道︰「儒家加入戰局,局勢又要混亂起來了啊。」

田仕文不以為然的道︰「佛教才是我們的大敵,我們無需理會儒家,只需按照計劃打壓佛教就可以了。」

李淳風憂心道︰「就怕儒佛聯手共抗我道教啊。」

田仕文眉頭,道︰「儒家畢竟是我華夏一脈,應該不會和佛教結盟吧?」

武舒說道︰「為什麼不會?若讓道教吞並了佛教,再加上皇室的支持,我道家天下第一顯學的地位將不可動搖。」

「儒家既然加入戰局就必然不願意見到這種局面的出現,他們和佛教結盟並不奇怪。」

李淳風接話道︰「儒家或許不會反對老子化胡之說,也不敢反對,但也僅此而已了。」

「如果我們想繼續對佛教施加壓力,吞並他們的勢力,儒家很可能會出手。到時候兩家連手,我們也討不了好。」

田仕文也皺眉不語,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眼見氣氛又冷了下來,陳景恪反問道︰「為什麼要等著儒佛結盟?我們也可以找儒家結盟啊。」

眾人愣了一下,沒想到他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李淳風卻搖頭道︰「難,我們太強了,儒家會害怕的。且我們好不容易才取得現在的優勢,白白分給儒家好處,想來很多人都會反對。」

陳景恪毫不留情面的道︰「貪婪。」

李淳風苦笑道︰「確實貪婪,可若不貪婪咱們又怎麼會坐在這里。」

田仕文一直沒有說話,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武舒自然是無條件支持這家男人的,道︰「如果我們紫霄觀貪婪,現在咱們就不是這樣坐著談話了。」

李淳風也被懟的無話可說了。

確實如此,以紫霄觀的地位如果野心大一點,完全可以先整合那些小教派,再回頭對付他們這些大派,成為實權領袖。

到那個時候大家的身份就不再是盟友,而是主屬。

稍稍報了一箭之仇武舒心中很是舒坦,問陳景恪道︰「真人,您說和儒家合作,不知道如何合作呢?」

陳景恪斟酌了一下道︰「世俗歸儒家,信仰歸道教。」

李淳風馬上說道︰「不行,世俗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若我們把這些讓出去,以後就將受制于儒家。」

田仕文也終于表態道︰「此法無異于倒持利刃,萬不可行……」

不過他話鋒一轉,又道︰「不過真人所說的和儒家結盟之事我是同意的,只不過條件有所更改。」

陳景恪高興的道︰「哦,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

田仕文說道︰「第一我們不吞並佛教,只需要讓佛教承認老子化胡即可。第二和儒家一起對佛教經文進行修改詮釋,使其徹底華夏化。」

「到那個時候佛教依然會存在,依然會在信仰上和我們道教競爭,可這種競爭就屬于華夏文化內部紛爭了……就好比我道教當年的南北之爭一般。」

南北朝時期,因為政權南北分裂,道教也被分為兩部分。一為北方道教,一為南方道教。

雙方都有能人產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可謂是各具特色各有擅長。

國家一統之後,南北道教也是出現過很長一段時間摩擦的。但不論南北道教,思想的根基其實都是正一道。

所以即便是有紛爭,也並不是很激烈。

經過幾十年的融合,雙方互相吸收對方的優點再次回歸一致,再無南北之分,只有不同的教派。

田仕文的意思眾人也看明白了,並不是放棄了吞並佛教,而是把時間線放長一點。

先確定佛本是道,然後在慢慢的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融合,最終融為一體。

盡管這個計劃太過于理想化,不過眾人卻都沒有反對,主要是他們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試一試。

所以李淳風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表態道︰「佛教實力雄厚,想要一口吞並他們確實很難,逐步蠶食或許才是最好的辦法。」

陳景恪也說道︰「不錯,田觀主的想法我同意,就照這個方法來試試吧。誰去接觸一下儒家的人,問問他們的意見。」

田仕文把目光看向了李淳風。

李淳風主動道︰「儒家並沒有的領袖,不過孔學士乃孔子嫡傳,在儒家的話語權很重,我可以去找他交流一番。」

陳景恪說道︰「好,此事就交給你了,盡快取得孔學士的意見。」

要談的事情差不多已經結束,兩人提出告辭。

陳景恪把他們送到門口,臨分別之際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李道長,太史局是不是有渾天儀的詳細圖紙?」

李淳風頷首道︰「確有圖紙,乃前任傅太史令收集而成。」

陳景恪說道︰「不知可否把圖紙拿來給我看看,我有大用。」

李淳風為難的道︰「事關重大我需要先稟明聖人才行。」

畢竟古代天文星象學屬于讖緯之學,一般人是不允許學的。

陳景恪道︰「那算了,等哪天有空我自己找陛下要個條子好了,你回去把圖紙抄錄一份準備好就可以了。」

李淳風自然樂得如此,道︰「好,我回去就讓人準備。」

……

等他們都離開,武舒才不解的道︰「您要渾天儀的圖紙做什麼?」

陳景恪故作神秘的道︰「造一個寶貝,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保證賺大錢。」

武舒笑道︰「賺不賺錢到不重要,我們也不缺錢,我對您說的寶貝更好奇。」

陳景恪道︰「那你就拭目以待吧,保準不會失望。」

說話間兩人重新回到房間,武舒才正色道︰「我不信您看不出讓儒家掌控世俗的後果,可是為何您還要提出這個合作方法呢?」

在宗教國家這個方法確實是可行的,可華夏幾千年來都是世俗大于宗教,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除非能把華夏變成宗教國家,可這比統一地球容易不了多少,還是別想了。

陳景恪反問道︰「就不能是我想差了嗎?」

武舒搖頭道︰「這麼簡單的道理您不可能想不到,必然是有別的原因。」

陳景恪笑道︰「知我者武姐姐也,確實是有別的原因。」

武舒問道︰「快說說,是什麼原因讓您如此有信心,不懼怕儒家做大。」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估測一下,就算按照我的方法,儒家獲得了世俗的治理權,那麼他們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掌控世俗?」

武舒思索了一下道︰「難,除了道家尚有法家、兵家等學派在,儒家想要完全掌控世俗太難了。」

「除非他們能在思想上作出突破,然後在整體實力上碾壓法家和兵家,否則不可能完全掌控世俗。」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將佔據巨大優勢,時間長了勢力超過我道教並不難。」

陳景恪說道︰「你說的有道理,可是我不會給儒家這個時間的。」

武舒驚訝的道︰「您準備毀約對儒家動手?」

陳景恪搖頭道︰「不,完全用不到,我只需要好好的發展格物學,推廣華夏文明就可以了。」

武舒有些不解的道︰「格物學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陳景恪肯定的道︰「比你想象的還要重要,未來只會有華夏文明,而華夏文明的學問將會分為文科和理科……」

「文科就是儒道佛法兵等等學問,理科就是格物學包括的種種學科……」

「什麼儒家道家佛家……都將變得不再重要,學文的人將通曉百家思想,從中汲取養分形成屬于自己的完整思想。」

「所以把世俗讓給儒家也沒關系,還不等他們真的掌控世俗,這個世界就又變了。」

武舒不可思議的道︰「這些真的會實現嗎?」

陳景恪斬釘截鐵的道︰「一定會實現的,而且這個時間還不會太久,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能看到。」

武舒被他的自信心感染,忍不住說道︰「我會竭盡全力幫助您的,讓這一天早點到來。」

陳景恪上前握住她的手,道︰「我就知道你會幫助我的。」

然後他又說道︰「很多人都懷疑我來大唐是帶著使命的,雖然沒有人給我任何使命,但我自己卻給了自己一個目標。」

武舒接話道︰「讓華夏文明稱霸整個世界?」

陳景恪頓了一下,啞然失笑道︰「這只是附帶的,真正的目標是為大唐帶來科學思考方法。」

武舒疑惑的道︰「科學思考方法?這是什麼?」

陳景恪想了想道︰「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將來你就明白了。你只要知道,格物學就是科學思考方法的重要體現之一,把格物學發展好,科學也就來了。」

武舒依然似懂非懂,不過她也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是道︰「雖然我不是很懂,但沒關系,您想做什麼我幫您出謀劃策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