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韓老六是工部在籍的工匠,也就是俗稱的匠籍,祖祖輩輩都在給朝廷修河治河。

上面的官吏仁慈他們的日子就好過點,上面的人但凡刻薄一點他們的日子還不如牛馬,想擺月兌現在的身份另謀他業的機會都沒有。

匠籍的枷鎖套在身上,不光他自己要這樣過一輩子,子孫後代都要這樣過一輩子。

每每想起匠籍的身份,他都無比痛恨,為什麼要讓他生在這樣的人家?

他家祖上傳下來有幾本書,他跟著父祖學習也能識得幾個字。雖然不多,但也能勉強讀懂一些簡單的文章。

由此他推斷自家祖上應該是出過讀書人的,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想不通,為什麼祖上要當工匠?

他最羨慕的就是梅老實、田大春他們幾家,一朝遇到貴人月兌離苦海,他也夢想著有一天能遇到這樣的貴人。

盡管知道希望渺茫,可人總是要學會苦中作樂不是嗎。給自己一個不切實際的希望,總比一直生活在絕望里要好。

因為這件事情,他還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收集紫霄觀的一切信息,萬一對面需要自己這樣的人才了呢?

到時候就勇敢一點,毛什麼自薦,說不定就跳出去了。

紫霄觀創辦望月談,前面幾期免費發放,他每一期都會去領一本回來。

一來是為了了解紫霄觀的動向,二來是後面的格物知識確實很有用。

他希望自家兒子能好好學習這些東西,將來就算不能月兌離匠籍,多掌握一點本領上官也不敢欺負他們太狠。

有本事的人,別人都會高看一眼的。

後來望月談開始收費,雖然價格不貴可也不是他能買得起的,這讓他很失望。

但天無絕人之路,他的上官也喜歡望月談,每一期都買。在褒貶過一番之後,那位上官會把喜歡的留下,不喜歡的撤掉扔了。

于是每到望月談發售那幾天他都會盯著上官,把他扔掉的那些撿回來,其中就有格物部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許久,直到有一天他在上面看到一篇公告︰

紫霄觀準備開辦一個格物愛好研究班,喜歡格物的同道,可以把自己最擅長、理解最深的格物心得寫下來,寄到紫霄觀。

如果通過審核就可以得到邀請,加入研究班。

且不論身份地位,只要通過審核,只要你願意,紫霄觀都會想辦法把你找過來。

那一刻他欣喜的無以言表,按捺到下午放班他連忙跑回家中,找到他兒子韓小溝。

「小溝,快看這是什麼,你月兌身的機會來了。」

韓小溝勞累了一天很是疲憊,但還是強大精神道︰「什麼月兌身機會?」

韓老六揮舞著手中的紙道︰「紫霄觀招懂格物的人,寫一篇心得寄給他們就行。通過審核了,不論身份地位都能把你要走。」

韓小溝泄氣道︰「我們哪懂什麼格物,爹你就別胡思亂想了,累了一天了休息一下吧。」

韓老六氣道︰「休息?休息個屁,你就不能有點理想?當工匠有多苦你不知道?你自己辛苦,難道還想讓你兒子也辛苦?」

「你就不能有點志氣,擺月兌匠籍讓你的兒子當個良人?」

韓小溝並沒有被鼓動,反而都囔道︰「你不也是匠籍嗎,還說我。」

韓老六登時就怒了,道︰「勞資是沒本事,不能幫你月兌籍。可就算到了九泉之下見到祖宗,我也能無愧于心的告訴他們,我努力了。」

「你呢?有機會不敢上,你有臉面對你兒子?死後有臉見列祖列宗?勞資要是再年輕二十歲,還用得著你?」

看到已經氣的語無倫次的父親,韓小溝怔了一下。他本來以為父親只是胡鬧,沒想到竟是認真的。

仔細回想父親的一聲,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就這是母庸置疑的,可確實一直在努力。

努力學習各種技巧,在工匠里面站穩腳跟。不要尊嚴的巴結上官,讓他們家的生活比大部分工匠都要強上一些。

紫霄觀創辦望月談之後就一直收集格物相關的知識,有些他們能看懂,有些看不懂。

他會找一切機會向懂的人請教,哪怕被人鄙視驅趕也從不放棄。

他確實沒能幫自己家改變命運,可並不虧欠任何人。正如剛才他所說的那般,去了九泉之下也能挺起胸膛面對列祖列宗。

可是自己呢?碌碌無為,認命躺平。

越想他就越羞愧,道︰「阿耶我錯了,我寫,現在就寫。」

韓老六深吸口氣,嘲諷道︰「你寫個屁,你知道寫什麼嗎?你就寫。」

韓小溝被罵的有些模不著頭腦,道︰「不是寫格物的心得嗎?」

韓老六道︰「是格物心得,可你懂格物嗎?想去紫霄觀研究格物的人多了去了,你憑什麼和別人爭?」

韓小溝一想也是,有些沮喪的道︰「那該怎麼辦?」

韓老六恨鐵不成鋼的道︰「寫你最拿手的,想一想你最擅長干什麼?」

韓小溝道︰「我最擅長的就是修河了,還是跟您學的,可這東西有啥用?」

韓老六道︰「有沒有用不是你睡了算,是貴人們說了算。咱們爺倆加把勁把咱們祖上傳下來的治河技巧都寫下來,然後給紫霄觀送去。」

韓小溝懷疑的道︰「這行嗎?」

韓老六道︰「以前那些當然不行,你不是說看了望月談上的格物學問,人都通透了許多,修河的技術大有長進嗎。」

「就把這些東西寫下來,這怎麼也和格物沾邊了,萬一貴人看中了呢。」

韓小溝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拗不過親爹,開始動筆寫了起來。

父子倆用了近十天時間,把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治河技巧,化為了一篇萬余字的文章。

怕陳景恪忽視這篇文章,甚至還附上了一封信,把自家的情況以及自己(韓小溝)對格物的喜愛給說了一遍。

就連之前去撿上官丟掉的望月談文章都說了一遍,只不過把這件事情安在了韓小溝身上。

把信寄出去,父子倆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

……

泉州海商雲集,有錢人多的數不清。但要說最有錢,絕對有趙府的一席之地。

趙友昌是趙家長子長孫,打小就機靈,學什麼東西都是一教就會,被家族寄予厚望。

他爺爺趙廣志甚至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可就是因為如此反而壞了事兒。

這孩子天南海北跑了個遍,居然對什麼氣候地理產生了興趣。

比如別人看到‘橘生南則為橘,橘生北則為枳’想到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他想到的是為什麼橘子到了北方就變成枳了呢?

是什麼因素導致的?氣候?水文環境?

後來接觸了望月談,看到上面的格物知識頓時就驚為天人,抱著書本就不撒手了。為此耽誤了學業,連做生意都不學了。

趙廣志那叫一個後悔,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扭轉他的這個想法,卻都沒有用處。

後來干脆就不管他了,就當是養了個廢人吧,反正他們家不缺繼承人。

于是趙友昌就徹底放飛了自我,動用家族的力量四處收集各種相關書籍,研究地理和氣候情況,甚至還跑過去實地考察。

可是了解越多他心中的疑惑就越多,他求教過許多人,沒有一個人能給他解答。

但他知道至少有一個人能回答這些問題,那就是紫霄觀的陳景恪陳真人。

從此他就多了個目標,去紫霄觀當面向陳真人請教。

不過他並沒有動身,一來離的太遠去一趟也不方便,二來非親非故人家憑什麼把學問傳授給他?

直到新一期的望月談送到,他看到了這篇招賢納士的公告。再也不願意枯等下去,決定前往京城。

至于還要寫文章考核之類的,他直接無視了。他準備直接過去拜師,不收他就在紫霄觀住下了。

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找,他到了自己的阿翁趙有志,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

他已經做好準備,如果阿翁不同意他就離家出走。

哪知道听到他的想法之後,趙廣志卻並沒有馬上反對,而是露出一種很怪異的表情道︰

「你說你要去長安紫霄觀,找陳景恪真人學習格物?」

趙友昌視死如歸的道︰「對,您要是……」

趙廣志打斷他道︰「有幾分把握能通過考核?」

趙友昌一臉堅毅的道︰「我就沒打算參加考核,陳真人要是不要我,我就在紫霄觀住下了,直到他要我為止。」

趙廣志高興的道︰「好,果然不愧是我的孫子,就要有這種死皮賴臉的勁頭。去吧,我支持你,需要多少錢我給。」

「啊?」趙友昌驚訝不已,道︰「您不反對嗎?」

趙廣志道︰「你要學什麼格物,我是不同意的。但你要去紫霄觀學習格物,我同意。」

趙友昌疑惑的道︰「為什麼?」

趙廣志笑道︰「因為那里是紫霄觀。而且我感染了蟲病就是孫真人給治好的,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你去了也剛好替我報恩。」

趙友昌這才想起,去年阿翁去京城做生意,在天然居吃飯的時候機緣巧合踫到了陳真人。

好像陳真人還和一個江南的士子打賭,當場寫下了《賈生》這首詩。

又是一番機緣巧合,阿翁被孫真人查出有蟲病,給開了藥救下一條命。

說起來兩家好真有點淵源,趙友昌就更開心了。

「阿翁你放心,去了紫霄觀我一定好好孝敬孫真人。」

趙友昌道︰「去和你爹娘告別,明天我就送你去長安。」

……

望月談作為此時影響力最大的期刊,紫霄觀要開格物研究班的消息,在短時間內就傳遍了全國。

然而事實上陳景恪很清楚,這東西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望月談的讀者群體,主要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讀書人階層,廣大的鄉村是無法覆蓋到的。

而當前的讀書人基本上都抱著當官才是唯一正途的思想,願意投身其他行業的很少。

但他的這篇公告也不是給那些讀書人看的,望月談發表這麼多期,總能聚攏一些對格物感興趣的人,這篇公告實際上是給他們看的。

在他想來,弄個百十人是沒問題的。

而這百十人就是種子,過上幾年理科門類就能從他們手上建立。

事實上情況遠比他想象的要樂觀的多,學報剛發行三天後就有人陸續找了過來,都是長安及其周圍的人。

陳景恪非常興奮,連忙接待他們,並親自詢問了一些格物知識。

然後就發現,這些人對格物幾乎沒什麼了解,來紫霄觀也不過是把這里當成了成名出仕的敲門磚。

他非常失望,就委婉的把這些人勸離了。

接連面試了好些個都不合格,他再也沒了這個興趣。告訴知客,沒有格物心得的人一律不見。

如果是來投遞文章的,把文章留下人回去等通知就好。

然後他就發現,投遞文章的人實在太多了,幾天就收了上千份兒,基本都是詩詞、策論方面的文章,和格物有關的寥寥無幾。

無奈之下,他就把審稿工作交給了依荷等人,詩詞、策論讓他們自己看著辦,有格物方面的文章再給他。

依荷等人倒是挺喜歡這份兒工作的,畢竟他們本身就是從事文字工作,審稿什麼的實在太拿手了。

萬一看到優秀的文章,還可以留著給下一期的望月談用。

陳景恪自己也沒有閑著,格物研究班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各種實驗工具都要有。

什麼量杯、燒杯、玻璃棒、酒精燈、溫度計等等。

容器比較簡單,玻璃作坊的工匠很容易就能制作的出來,溫度計這個只能一遍一遍實驗。

經過數百次的實驗,成功制作出合格的溫度計,酒精和水銀兩種。而水銀溫度計直接就可以應用到醫學領域,也算是個巨大的進步了。

還有天平,他沒有搞出‘克’這個單位,而是用了中國人更習慣的錢,一枚砝碼重幾錢不等。

至于教材之類的倒是不用擔心,之前他和呂才已經寫了一部分初級教材,足以應付初學者。

就在這忙碌之中時間進入了七月份,閉關近五個月的孫思邈終于走出了那所封閉的大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