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三章 盛庸的反威脅

盛庸派出去的人還沒出城三十里,便又折返了回來,不等盛庸發怒,便連忙解釋道︰「大人,朵顏衛、福余衛首領已到了城外。」

毛整、和允中等人猛地一驚,悚然不已,似末日將至。

盛庸陰沉著臉,踱了幾步,嚴肅地說道︰「走,去城樓看看!」

月兌魯忽察兒、安出果真來到了大寧,身後騎兵兩萬,黑壓壓地出現在雪原之上,哈兒擔憂地看著月兌魯忽察兒,道︰「大人,盛庸非是寧王,也非房寬,其行事果決,是一個難以揣測之人,就幾人入城的話,恐怕會有危險。」

「呵呵,你多慮了。」

月兌魯忽察兒自信地看著遠處的大寧城,道︰「盛庸是一個懂規矩的人,越懂規矩,越不會胡來。」

哈兒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一個時辰,若你們一個時辰不出來,我便下令攻城!」

月兌魯忽察兒擺了擺手,道︰「無需如此,在外安靜候著吧,安出,我們走。」

馬蹄踏雪,沙沙而行。

盛庸站在城樓上,看著月兌魯忽察兒、安出等人入城,然後下令關閉城門,加強警備,之後返回都司衙門。

月兌魯忽察兒、安出兩人齊步入殿,捶了下胸膛,算是行過禮。

「都司大人,我們是來請功的,還請都司大人莫要吝嗇,賞些食材回去,我等也好度過這寒冬臘月。」

月兌魯忽察兒坐下之後,便開始討要好處。

盛庸眉頭一抬,沒想到月兌魯忽察兒、安出竟扮演成了功臣角色,不由看向毛整等人,問道︰「兩位首領有功,為何不見你們來報?」

毛整連忙走出,高聲回道︰「不是我等不報,而是未曾听聞其功。不知兩位大人是何功勞,都司衙門也好去探查清楚,論功行賞。」

唱戲的把戲,毛整還是會的。

月兌魯忽察兒見盛庸竟擋了回來,也不介意,豪爽一笑,道︰「泰寧衛忽剌班胡勾結韃靼部落,意圖反叛大明,我等受恩于朝廷,自當為朝廷分憂。因事態緊急,朵顏衛、福余衛已于昨日出擊,踏平了泰寧衛。」

盛庸看著顛倒黑白的月兌魯忽察兒,嚴肅地說道︰「如此說來,泰寧衛沒了?」

「沒了!」

月兌魯忽察兒道。

「忽剌班胡人呢?」

盛庸追問。

月兌魯忽察兒冷笑兩聲,整理著袖子,道︰「我等布置不周,致使忽剌班胡逃了出去,我派騎兵追尋,發現忽剌班胡已逃到了韃靼部落,為避免與韃靼發生沖突,我等沒有發起進攻。」

盛庸深吸了一口氣,強壓怒火。

泰寧衛勾結韃靼沒有證據,但忽剌班胡跑到韃靼那里去,卻成了證據,一個事後造成的「證據」。

話說,忽剌班胡不跑向韃靼,還能往哪里跑?

大寧這條路,他來不了!

「我等也算是平叛有功吧?若放任忽剌班胡亂來,引韃靼東進,這大寧便成了危險之地……」

安出帶著幾分老狐狸的笑意說道。

盛庸不置可否,只說道︰「這些年來,泰寧衛也為大明出了不少力,如今

竟出現這等事,當真是令人唏噓。茲事體大,都司衙門不敢擅專,不若待大寧奏稟朝廷,再論功過。」

「哈哈,理應如此。」

月兌魯忽察兒應道。

盛庸低頭沉思,月兌魯忽察兒與安出這兩人都很無賴,明明是想要吞掉泰寧衛,卻偏偏找一個無法證明的借口。

問他們的罪?

一句事急從權,如何去給他們定罪?

他們到大寧來,真正目的不是要賞賜,而是告訴盛庸與明廷︰

泰寧衛反叛,我幫你們收拾了!

至于泰寧衛有沒有反叛,還重要嗎?

泰寧衛已經沒有了,總不能挖一堆死人出來,問他們是不是反叛大明吧?

活著的人更重要。

朝廷需要朵顏衛,也需要福余衛,若是沒有他們拱衛大寧及其周邊,朝廷想要控制這一片區域就太難了。

思來想去,盛庸終克制住了憤怒,開口道︰「左都督僉事曾上書朝廷,想要大寧駐牧權,可還記得?」

月兌魯忽察兒點頭,道︰「我們兀良哈人也需要一片肥美的棲息之地,大寧這邊牧場極好,然朝廷放牧卻又極少,總如此浪費實在是不妥。」

盛庸端起一杯茶,冷著臉說道︰「不瞞兩位,安全局已听聞了京城消息,朝廷上下對此極為不滿,認為兀良哈三衛有南下之心……」

「南下?我等絕沒有此意。」

月兌魯忽察兒面露不安,連忙保證。

盛庸輕輕說道︰「有些不屬于你們的,就不應該渴望拿走。現在好了,朝廷已自從北平等地,調了十萬大軍進駐喜峰口。」

「十萬大軍?」

月兌魯忽察兒臉色一變,自己不過是想要一片地放放牛,至于搞這麼大動靜?

這事態與寧王分析的不太對啊,他不是說新皇上追求文治,短時間內絕不會打仗嗎?

可惡,十萬大軍,自喜峰口出關用不了幾日便會抵達大寧,這是想要自己的命啊。

盛庸見月兌魯忽察兒與安出臉色不太自然,便繼續說道︰「大寧駐牧權不容商議,我勸左都督僉事還是收了這個盤算吧。還有,日後若沒有朝廷或大寧都司許可命令,朵顏衛、福余衛的騎兵,不要成群結隊靠近大寧城三百里以內,以免朝廷再起疑心,兵出喜峰口……」

月兌魯忽察兒、安出驚訝地看著盛庸,他不僅知道此時城外有大批騎兵,還威脅自己再不老實點,朝廷就發大軍?

「好了,朝廷的旨意並非安全局傳遞,而是驛使負責,估模用不了幾日了,安心等待吧。」

盛庸平靜地說道。

月兌魯忽察兒暗罵盛庸,你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誰還安心的下去?

月兌魯忽察兒見盛庸端茶逐客,起身道︰「按照朝廷規制,我們來到大寧總要拜見下王爺,既然都司公務繁忙,我等便不叨擾了……」

盛庸擺了擺手,對想要離開的月兌魯忽察兒與安出說道︰「忘記通告兩位,朝廷規制已于前些時日改了,各地官員、將領至藩王封地,無需再遵洪武制拜見藩王,辦完差事自行回去即可。」

月兌魯

忽察兒眼神一寒,安出也暗暗心驚,朝廷改了規矩,不需要拜見藩王,那寧王朱權在這座城中還有幾分作用?

他的謀略與計劃,還有幾分可行?

一個沒有任何作用的王爺,可不值得兀良哈人費心巴結。

兩人離開都司衙門,又在毛整、和允中的「護送」出了大寧城,不甘地返回了各自的駐牧地。

寧王府。

朱權听到了月兌魯忽察兒、安出進出大寧城的消息,從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眼下的大寧已經不再是朱權所能控制的了,盛庸收攏了人心,撤換了一批人,眼下大寧都司衙門里,幾乎全是盛庸的人。

城中護衛換防,都司衙門換人,清掉的,都是朱權的人。

朱權原以為自己能控制局面,畢竟手中還握著朵顏衛、福余衛,可城門緊閉,出門都出不去,月兌魯忽察兒、安出這兩只風箏,似乎已經斷了線……

「必須想辦法破局!」

朱權思索良久,喊來了老僕,道︰「你尋機會親自出一趟城,告訴薊州掌櫃,讓他散播消息,就說盛庸是非不分,害死泰寧衛無數,朵顏衛與福余衛人心惶惶,大寧之戰在所難免……」

老僕記在心中,領命而去。

大明京師,玄武湖。

朱允炆攜茹、徐輝祖、解縉等人進入環洲。

經過幾個月時間,二炮局已完全建造起來,火藥司、火銃司、火炮司一應齊備,從各地征調的火器匠人紛紛到位。

朱允炆站在高台上,看著眾多匠人,心懷敬意地說道︰「二炮局三司落成,來自各衛所匠人也已抵京,朕很欣慰。如何運作二炮局,朕不作干涉,需要什麼材料報上來,朕安排人給你們采買,你們記住了,二炮局的宗旨,便是將敵人消滅在前進的路途之上!」

「火器之威,絕無上限。火藥、火銃、火炮三司皆應銳意創新,不斷增強殺傷距離、殺傷威力。朕在這里設下獎勵,但凡改進有功,研制取得突破的匠人,嘉獎百兩銀子,若取重大突破,如殺傷加倍,距離加倍,嘉獎千兩銀子!」

「朕不吝銀兩,只希望你們謹記一點,處處皆可改進,處處沒有極限!等你們誰來領走銀兩時,朕設宴招待!」

朱允炆的話,令二炮局大小管事與匠人沸騰。

三司研究取得突破有獎勵,還是百兩、千兩的巨大獎勵!

往日里,匠人做事可沒什麼獎勵,哪怕是研究出「地雷」的哥們,也只能是一個月收到幾袋糧食,絕不會有什麼銀兩獎勵。

可現在二炮局設置了極具吸引力的獎勵!

火炮匠人封善心頭滿是火熱,握了握拳頭,渴望地看著朱允炆。

自己進行的火炮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只是匆匆被調到京師,還沒來得及試驗,現在好了,只要給自己時間與機會,用不了多久,便可研制出新型火炮!

屆時,一定可以解決大碗口筒炮等只能左右炮擊、不能大仰角炮擊的問題!

只是,尋常火炮還是太過笨重,若是有什麼辦法讓火炮變得輕便一些,豈不是轉運更為便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