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18歲,我們都老了。

《怦然心動》在影評人圈子的評價很高,不少影評人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不過,點映的成績卻並沒有那麼的理想。

當然,這也和這部電影的風格有很大的關系,本身是文藝小清新電影,這類的電影不是說沒有市場,但是肯定不如那些爆米花電影大片來的勁爆。

爆發力也肯定不如那些電影。

不過,有意思的是《怦然心動》在北美這邊的網絡影評網站上的評價卻是相當不低。

雖然沒有夸張到被譽為經典的程度,但是總體評價超過8.5分,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

好口碑,未必能帶來好票房,但是好口碑,還是有不弱的影響力的。

特別是當那些在社交平台上有一定的影響力的網絡自媒體影評人,比如朗尼,比如斯蒂芬•李這樣的。

他們因為專門做的都是一些小眾題材的電影的解讀視頻,所以,他們的粉絲大多也是這方面題材電影的愛好者,所以別看他們的影響力好像不如那些人氣網紅影評人,但是他們的影評能影響到的,卻是可以說是這類的電影的潛在的觀眾群體。

朗尼給《怦然心動》的評價很高。

按照他的話說,那就是︰《怦然心動》是一部寶藏電影,這是值得看很多遍的影片。

這是一部打著愛情的「旗號」深入淺出的道出了許多人生真諦,用感情的明線穿起了成長與人生的許多面。

「這是一部你看完一遍電影,會若有所思,然後去看一些影評人,一些解讀,又會忍不住回去想再看一遍的寶藏電影。

《怦然心動》這部電影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或者說,是以很少有人提及的年齡段的孩子們的愛情萌芽的故事。

影片講的是小女孩朱莉與小男孩兒布來斯相遇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初看,並不那麼的吸引人,甚至于讓人覺得有些千篇一律,甚至狗血!

朱莉小時候見到布來斯的第一面因為他朗星般的眼楮就迷上了他,認為布來斯對她有同樣的好感,只是因為害羞所以沒有行動,為了打破男孩兒的「害羞」,她做出了許多努力,而男孩兒的「害羞」只是因為厭惡和躲避,直到男孩兒外公的引導,男孩兒開始發現女孩兒的珍貴,漸漸愛上女孩兒的故事。

從這樣的故事脈絡來看,是不是有種就這的感覺?不要急,寶藏之所以是寶藏,自然是需要人們去挖掘。

影片另闢蹊徑地分別以女孩和男孩為第一視角闡述共同的經歷,直觀闡述兩個人在經歷這一系列成長的內心想法,影片中男生女生視角與思維的不同,對彼此真實想法理解的反差,有趣又耐人尋味。

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去觀看,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我回去之後,就嘗試過,就同一件事,問不同的當事人,結果如同電影里面一般,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有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為人處世的風格,所以,同一件事,往往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去看,結果絕對會出乎你的預料。

這是一部很有趣的電影,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部愛情片,那麼或許你的確有理由不喜歡這樣的電影,但是我想說的是,這部電影之所以有趣,就在于,電影不止是愛情。

很喜歡,很羨慕影片里面的女孩的家庭教育方式。

女孩兒在小時候見到男孩兒後就一直很喜歡他,但男孩兒一直厭煩躲避她。當她懇求男孩兒幫她一起保護無花果樹不要被砍掉時,男孩兒卻轉身座上校車走了,無花果樹最後被砍掉另女孩兒十分傷心。一日父親在庭院里畫畫,和女孩兒聊天,告訴她整體大于部分,她開始慢慢領悟父親這句話兒,也開始審視男孩兒的整體是否大于部分的疊加。

父親的談話方式或許是每個孩子都夢寐以求的理想父母、理想朋友︰平等,輕松,沒有說教和評判,充分尊重女孩兒的感受,用孩子接受的方式來引導。

這在父子父女關系普遍不好的美利堅,可以說,絕對是令人贊嘆的。

相信每個女孩,或許都會想要一個那樣的父親吧?他或許不那麼的有錢,亦或者也不那麼的厲害,但是他卻足夠睿智!

那一段對話我記憶深刻。

父親問︰他人怎麼樣?

朱莉︰什麼?

父親︰你得看整體啊。

朱莉︰整體是什麼意思?

父親︰一副畫不僅僅是各個組成部分的疊加,牛本身不過是只牛,草地不過是草和花而已,陽光透過樹木,不過就是一縷光線,不過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就會產生魔力。

一副畫的美感來自于構成畫的所有元素,個體元素的出彩于否,並不能決定整幅畫的美,要看整體構圖綜合表現力。

父親「你得看整體啊」的這句話,給我很多啟發和思考︰首先是識人!

我們在青春期的時候,或者更小的時候,我們看人,天然的都是以貌取人。

絕大多數人,不會有這樣的一個父親來教導你如何去識人。

美麗的外表或才華,只是構成人的一個維度,想要了解對方是個怎樣的人,還要看構成這個人的各個維度︰如人品、性格、三觀、自我、為人處事、思維認知、心智成熟度等等,綜合起來才能客觀的看到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同時亦無法簡單用好與壞去定義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好人亦無絕對的壞人。人性的基本盤是善與惡的交鋒動態變化,所謂的「好人」是善佔上風,所謂的「壞人」是惡佔上風。

不止是識人,父親其實還在教育女兒如何做事情。

他的話潛在的問題是︰有必要追求細節的完美麼?

一件事情,細節完美,整體不行,很難運作;整體很好,細節有瑕疵,正常運作。這個細節本身只佔整體的10%,即使付出了200%的努力,它的成效最多是10%。人的精力有限,很難面面俱到,若過于追求細節的完美,不僅很難達成,還有可能錯過決定關鍵的80%!

男孩同樣的也是幸運的,他雖然有一個很令人討厭的父親,但是卻同樣的有一個睿智的外祖父,男孩兒的外公最先發現女孩兒的勇敢善良獨立有主見,一日晚上散步時外公對他說,「有的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不過有時候,你會遇到一個如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你會覺得無比幸福。」

當看到這一幕時被外公的話深深擊中,令我反思,在過去的歲月里,有沒有因為外在,而錯過一些人,也讓我想起一些人,他們或許並沒有華麗的外在,卻有一顆有趣而美好、智慧有主見、絢爛如彩虹般的靈魂,讓時光這頭的我想起他們時眼里有光。

我想,對于這句話,很多人都會想起一些人,一些在生命中甚至可能逗留的時間很短暫,但是絕對讓你記憶深刻的人!

外在有著很強的迷惑性,可能是假相也可能是真相。內在是絕對真相從而去表現外在的萬象。年少時我們常被漂亮的東西所吸引,不管它是真是假或本身並沒有那麼好,歷經過才明白內在的珍貴,開始學會穿過外在看真實的內在。

無論是交友還是識人,如果一開始先放下外在,會不會更能看到一個人的本質,客觀的判定這個人是否值得交往。

如布來斯的好友蓋瑞,朋友的話,很多時候,比父母,比長輩要更加的令你信服。

布來斯很多時候,有不懂的事情都會去問他,我相信我們很多人在生活當中都有過像蓋瑞這樣的朋友。

或許也同樣的經歷過決裂,往往並不是因為他說的話,或者做人有什麼變化,真正改變的或許只是你開始懂得了思考。

還有我們最經常听到的,也最經常發生的︰傲慢與偏見!

一開始我只看到了偏見,但是再看一遍,又發現了,原來傲慢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電影的開篇,布來斯的父親,就一直充滿著傲慢。

他不喜歡朱莉,哪怕才第一次見,哪怕她那個時候看起來那麼的可愛,可是他就是不喜歡,厭惡隱藏在虛偽的笑容之下。

布來斯有理由不喜歡,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他沒有任何理由去傲慢地對待一個才七歲的小女孩,而且這個女孩還是他的鄰居。

有了傲慢,自然也有偏見,這是一段雙生兒。

男孩的父親對女孩家庭在未經了解的情況下,輕易下了各式各樣的定論與事實不符的偏見,這對當事人很不公平也不尊重,同時也使自己變得更加狹隘。

例如電影中︰男孩兒的爸爸望著正在畫畫的女孩兒爸爸說「這個磚匠自以為是畫家,你的卡車還不夠丑嗎?還想再畫一張更丑的麼?」「听我一句話,他要是整理一下他們的庭院,世界會變得更美麗。」隨著電影的展開,了解了女孩兒家的情況,發現這些都是男主父親自以為是的偏見,因為這些偏見,男孩父親將自已隔離起來。

那怎樣才能客觀的看待人事物呢?電影中男孩兒外公的做法給了很好的參考。

有一天晚上男孩兒的父親和外公因為女孩父親堅持將智障弟弟送私療養院的事不同意見產生了不愉快的爭執。後男孩兒和外公一去散步,男孩兒問外公。

男孩︰如果我殘疾了,他們會怎麼對待我?

外公︰沒發生的事不能假設的布來斯?

男孩︰爸爸剛才那麼說,我覺得他會把我扔進精神病院。

外公︰不會,不會,這樣說不公平,你不能因他沒做過的事而譴責他。

真的,身邊有個睿智的長輩,時刻引導著你,保持客觀,走正確的路,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

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是一個平面,而是有6個面的正方體,每一面都是事情本身,看到了其中一面,了解了其它的5個面,才知道原來是個正方體。若在未能充分了解的情況下,任由頭腦的想象輕易下定論,就會有各種各樣偏離真相的偏見,偏見不僅隔離了真相,也隔離了自己與他人,就像電影中的父親,冷漠自私。

頭腦中想象可能發生的事並不等于事實,布來斯因為爸爸說的話對他進行了推斷,並相信了這個推斷在自己處于那種情況下會變成事實,個人看法本身帶著較強主觀性與局限性,有太多影響因素,導致人在不同場景下產生不同心理作出不同行動。真實是已經發生的客觀,用個人意願揣測他人,對別人不公平也偏離客觀,更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傷害彼此感情。

爭吵,父母的爭吵,在美利堅或許可以說隨處可見。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而曾經見過父母的爭吵,當然或許也有例外。

女孩兒一家晚餐時,因為男孩兒說她家院子太亂,養雞不衛生,她提出想要整理院子,父母因意見不同引發了爭吵。爭吵後,爸爸和媽媽分別都去找女孩兒,告訴她這不是她的錯,分別向她道歉,爸爸向他解釋他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媽媽說他非常愛父親,因為愛他的堅強與善良。她很同情父母,並覺得有這樣的父母很幸運。

看電影前,覺得父母吵架會損害家庭與親子關系,可現實中每個家庭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爭吵與沖突。看完電影後,發現真正損害家庭親子關系的並不是父母吵架本身,而是父母在吵架後怎麼應對,怎麼向孩子解釋。

在應對吵架時如果沒有妥善處理,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陰影,也很容易讓孩子認為是自己的錯導致了父母的爭吵,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與恐懼。如果像電影中的父母在爭吵後直接告訴女孩兒這不是她的錯,並去安慰她,告訴父母相愛,反而不僅能化解爭吵,同時也能增進孩子對父母的理解。

道理其實所有人或許都明白,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卻又有多少人能夠像朱莉的父母那樣?

至少作為父親的我,覺得很羞愧,電影已落幕,心里裝滿喜悅和啟發,我想帶女兒來看這部電影,看這樣的電影,至少對身為父母的人來說,絕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a>vas>div>掃碼下載本站聯合瀟湘送福利新人限時海量書籍免費讀div>div>div>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