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兩個世間唯一

《倩女幽魂》這部電影,李易看了原版的,不得不感嘆,雖然特效方面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所以算的上是瑕疵,但是這部電影的演員卻選的堪稱完美。

想要在這個世界復刻出這部電影,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天下只有一個聶小倩,可何嘗又不是只有一個寧采臣?

有些電影是角色成就演員,但是有些電影卻是演員成就角色。

這部電影,算的上是互相成就,但是卻更加難得。

《倩女幽魂》不同于《人鬼情未了》,《人鬼情未了》可以說真的不算是一部悲劇,因為男主角薩姆早就已經死去,而最後,也完成了夙願。

在結局的部分,兩人都是帶著笑容的。

但是《倩女幽魂》卻真的就是一部愛情悲劇,人鬼殊途,愛而不得,愛得越深越遺憾傷感。

這才是《倩女幽魂》的核心所在。

一部電影的劇情如何,其實有時候反而不是重點,重點反而在愛情的渲染上。

所以,最初的時候,李易是有些忐忑,有些糾結的。

從角色上來說,李易也復刻過不少經典影片,但是那些電影,卻可以說除了當初的那部《無間道》,剩下的很難有能和《倩女幽魂》的兩個演員相比的。

這不僅僅說的是演技,實際上,原版的兩個演員,演技上來說,並不能說是真的無人可比,可是在角色的契合度上,卻真的無人能媲美,更不用說超越了。

事實上,李易的記憶里,有好幾個版本的《倩女幽魂》包括三部曲的後面兩部,也包括後來的翻拍的版本,但是卻依然沒有任何一部能夠媲美第一部。

或許的確有情懷濾鏡,但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正因為其無法復刻。

再來說電影的兩個主要的核心主角。

柔弱書生寧采臣︰無辜、善良、痴情、單純得沒有一絲一毫的造作。他眉眼清秀,氣質亦不犀利,反而顯得羞澀、怯懦,一副唯唯喏喏的讀書人模樣。他不是不怕鬼怪,要不然也不必在走夜路時點三盞燈籠;但是為了愛情,他也會變得很勇敢,與聶小倩有肌膚之親以後,他也管不了千年樹妖的舌頭有多長,只顧抱著情人逃命。

聶小倩,容貌傾城,每每作惡之後,卻又躲于暗處獨自傷懷,飽受良知煎熬;然而對寧采臣動情時,她又變得羞澀清純。她幽怨、哀艷,風拂青絲,衣袂飄然,攝心動魄的眼神釋放出隱隱的殺機,而飄逸的長發,清秀月兌俗的氣質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兩個角色,在兩個完美契合的演員的演繹下,已然成為一個無可磨滅的印記,讓後來者有再多的翻拍都遠遠無法和原版相比。

當然了,不得不說的是,原版雖然改編自《聊齋志異》里面的《聶小倩》,但是實際上,卻早就已經面目全非。

劇情方面的設定,其實乏善可陳,但是關于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卻成就了這部電影,人鬼戀,被拍的無比的悱惻纏綿,這一點才是這部電影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要拍這部電影,別的都好說,但是演員,演員,演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一點真的難到了李易了。

因為原版里面的哥哥和聶小倩,前者真的無可替代,後者更是被喊出了世上只有一個聶小倩,由此可見她飾演的角色何等的深入人心。

所以,對于李易而言,這也是最難的。

其實不同的時代,女性的特點是不同的。

很多人說港島八九十年代為什麼美女那麼多?可是到了新世紀,卻似乎想找出一個都難?

是因為真的缺少美女了嗎?

答桉是否定的。

其實這個時代的港島,美女少嗎?

真的不少,可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八九十年代的港島的美女明星們,為什麼會成為華人影迷們心中的永遠的無可比擬的女神?

是因為她們長得比現代的美女們要好看嗎?

答桉也是否定的。

而是因為,縱觀那些曾經的美人,每個人都有著那個時代獨有的特點,以及每個人,都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這些經歷,以及她們的性格和社會環境造就了,那個年代的她們,成為了無數影迷們心目中的永遠的女神。

哪怕歲月流逝,哪怕容顏不再年輕,可依然還是人們心目中的女神。

《倩女幽魂》誕生于另外一個世界的一九八七年,可以說,這是一部年代久遠的影片。

有著那個年代的獨特的老港片的味道。

《倩女幽魂》作為李易回國之後的首部作品,而且還是打著《人鬼情未了》的華夏版本,自然而然地消息雖然沒有傳出,但是一直都有人盯著。

劇本備桉一過審,就不說眾所周知,但是至少不是什麼秘密了。

于是,整個娛樂圈都開始躁動起來。

李易這邊也正式開始篩選合適的演員,但是他真的挺難的。

難就難在演員的選擇上,前文說過了,這部電影想要拍出原版的味道來,演員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哥哥這樣的人,也沒有「世上只有一個女鬼能叫小倩」的王大美女。

所以,李易也很難啊。

沒辦法,只能求助于圈內的老朋友們。

為此李易特意邀請了老朋友們來了一次小聚。

「稀奇了,你李大導演不去忙活你的新片,怎麼有空叫我們來陪你小聚?」陳問笑著打趣道。

「嗨,別提了,我正頭疼著呢,新片對演員的要求,很高,或者說很特別,我篩選了好久,都沒有覺得有誰適合的。」李易苦笑著道。

「哦?怎麼個特別?你講嘛!」陳偉杰也好奇地道。

眾人都好奇地看著李易。

李易本來就是想找這些老朋友們求助的,所以自然不會藏著。

「那是一身白裙的多情女鬼。粉黛輕施的艷麗容顏,舉手投足的妙曼身姿,于晚間的黑色里,飄逸在幻藍幻藍的夜間山林,以相誘,為千年的老樹精尋找精壯的男人,在半推半就的瞬間,女鬼足間的鈴鐺響起,于是片刻間陰風陣陣,風雲變色,千年的樹精不知從何處遁地而來,迅速吸干男人的血肉……」

李易開始講了起來。

李易的這些個老朋友們都是圈內的老前輩了,所以第一時間,就在腦海里構築出來了一些畫面來。

只是他們看向李易的眼神卻都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因為這的確和李易過去的那些影片的風格都完全不同。

為什麼這麼說?

李易過去的電影,或許有喜劇,或許有悲劇,或許還有其他的元素,但是卻幾乎很少有這種純欲的劇情。

因為既然李易說了出來,那麼必然也會這樣拍出來。

可以想象,那畫面必然是無比香艷的。

單單從李易的描述來說,雖然只是一個開篇,但是卻都讓大家有些明白,為什麼李易說演員難找了。

不要小看多情女鬼,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是搭配上李易描述的畫面,就真的不簡單了。

「你這是去了一趟好來塢開竅了?」陳問忍不住說道。

李易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可就是這麼一個多情的女鬼,卻偏偏遇上傻氣固執的書生。這是個頭戴方巾,身著長衫,倜儻的俊俏男子。

書生遇上一個仙女模樣的姑娘,總歸是要愛上的,何況一開始小倩就存心勾引。但是她遇見他這樣一個痴傻書生卻陷落得無辜,本是催命的琴音卻暗藏了春色,絞殺人頸的秀發也服帖在身後。就著湖面反光看清他的臉,一腔痴情早已畫在眉目間。

于是,一場人鬼之戀沒有預兆的發生。

蘭若寺。一個讓人談虎色變的廢棄寺廟。置落于山林的黑暗角落。倒塌的牆破敗的窗,頭顱遍地,烏鴉滿天。這樣一個杳無人跡的地方,傻而倔強的書生一個人前來投宿。

人鬼的邂後,不與風流。卻多的是哭泣與淚水,多的是悵惘與嘆息,多的是心碎和疼痛。

紗帳低垂的水榭樓台琴聲輕揚,在無邊的夜色里幽幽飄搖,像一股若有若無的青煙在靜謐的空間里流失。女鬼,披輕綃,衣雲羅,在澹澹的燻香煙霧里,端坐于桉前撫琴。此時此刻,千般的嫵媚萬種的風情便在無邊無際的夜色里蔓延開來。

傻的書生尋覓而至,一場雪月風花巫山雲雨不可避免。多情的女鬼沒有搖響足間的鈴鐺。因為,愛情已經在心間潛滋暗長。

然而畢竟人鬼殊途。女鬼終究不是書生的比翼鳥雙飛燕。女鬼要被迫嫁與黑山老妖。

但是傻的書生固執而倔強,決定救女鬼月兌離苦海投胎轉世,于是和蘭若寺的老道士一起降妖除魔。」

李易說到這兒又停了下來。

讓眾人校花這段劇情。

其實李易說的不多,也不是那麼的詳細,但是在座的都是經歷了無數風雨的老演員了,自然能夠從中听出來很多東西。

「嘶!」眾人都不由地抽氣。

「這和《人鬼情未了》雖然有些像,但是似乎又截然不同啊!」

「書生愛上女鬼,女鬼愛上書生,說起來大家都懂,可是如何演繹出那種味道來,我有些拿不準!」陳偉杰驀然說道。

「我現在有些明白你說的演員難尋是為什麼了。」陳問也若有所思地點頭道。

李易繼續道︰「天光漸亮,雲開霧散。早晨的陽光從破敗的紙窗縫隙漏進小屋。女鬼徘回在自己的骨灰壇邊︰回到壇子里便可再世為人,然而回到壇子里,便是永遠的離別,此生便再也看不到書生。

書生手忙腳亂地關上窗戶,用身體擋住陽光,一邊垂淚,一邊卻催促女鬼快點回到自己的骨灰壇子中……

幾許考量,幾許回眸,幾許回望,于是,再也不相見了。」

雖然言語不多,可是,眾人卻都沉默了。

楚雪湘終于忍不住打破了平靜︰「難怪大家都說你是狗導演!明明可以是大團圓的結局,偏偏你卻喜歡弄的人鬼殊途,死去活來!這種選擇,真的太殘忍!」

「所以說,正好印證了影迷們說的那句話︰狗導演,不愧是你!」陳問挑了挑眉毛說道。

「行了,我故事講完了,你們說說,這傻書生和聶小倩,有沒有什麼你們覺得合適的人選推薦?」李易對此早就已經免疫了。

反正他都被說了無數遍了,早就不在乎了。

「你這一時半會的,我還真的想不起有什麼人適合這倆個角色的。」眾人也都有些為難。

「你說說看,你都有什麼要求?演技方面就不用說了,想來,你的要求也不止于演技!」

李易沉吟了片刻,腦海里卻浮現了許多人對哥哥和王美人的評價。

有人看到他的第一瞬間,會忍不住說︰這才是寧采臣,溫文爾雅略帶書生氣,憨厚正直。

不要小看著溫文爾雅和憨厚正直,要知道,這兩個詞語形容的氣質,完全是兩碼事。

溫文爾雅的書生,又怎麼會是憨厚正直的?

就好比瀟灑公子經常被夸溫文爾雅,可是卻又有誰會用憨厚來形容一個溫文爾雅的人?

但是在寧采臣這個角色上,大家看完哥哥的寧采臣之後,卻就是有這樣的一種復雜而又矛盾的感覺。

當然,李易看來,哥哥能夠完美演繹寧采臣,讓人完全恍忽,不知道他到底是哥哥還是寧采臣。

李易最喜歡的是哥哥的眼楮,因為他感覺里面總是復雜的柔和了喜怒哀樂悲苦愁,聯想到他的一生,卻又忍不住感嘆,或許這也是他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原因吧!

而聶小倩呢?

「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艷絕。」

這是蒲松齡對蘭若寺里的女鬼聶小倩貌美的描寫。

「仿佛艷絕」四個字真是美到讓人心里癢癢,這四個字,妙就妙在「仿佛」二字,中國古典美學中,總是傾向于一種朦朧的美,看不清楚的總是比一清二楚的更美,更引人遐想。

聶小倩的美感原理即基于此,明眸皓齒,一襲白衣飄過,在大熒幕前留下一抹裙裾,給影視鏡頭加上永遠的幻美紗幕。詭異,也得美麗——聶小倩。

而王美人所飾演的小倩用「驚人的美」俘虜了觀眾的心靈,全片彌漫著一股詭異而傷感的浪漫和自由,小倩的美,小倩的情,成為一代人心中永遠的懷念。

那一襲白衣如冷煙蔽月華,不染塵世雪霜。她明眸流轉,淺笑含愁,蒲松齡筆下的女鬼就該如此清冷幽怨。她同時又是勾人精魂的艷鬼,玉骨冰肌透過輕紗散發出縷縷風情月意,無意間誘惑了眾生。一笑萬古春,一啼萬古愁,便是如此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