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一章 正確打開國產科幻電影的方式

電影定檔之後,《人工智能》再一次引發了關于國產科幻電影的探討。

主要是科幻電影,確是一個無數華國影迷心中痛點。

其實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科幻電影出來不少,但是結果,愣是沒有一部算上可圈可點的。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是李易去搞科幻電影,也依然不被看好的原因了,實在是太難了。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國內的很多導演,搞科幻電影,總是喜歡吹噓,噱頭搞的很大。

什麼振興華國科幻,推開華國科幻電影大門的第一步,等等,等等。

可是結果呢?

有多期待,最後就有多失望。

這也導致了,大眾對國產科幻電影,一直都是呈現悲觀的心態。

而這個時候,李易再次接受京南衛視的《電影那些事兒》欄目組的邀請。

《電影那些事兒》這個節目可以說是李易上的最多的節目了。

果不其然,方南給出的問題單,幾乎都是和科幻電影相關的問題。

《電影那些事兒》演播廳。

這一次,《人工智能》劇組,沒有全部都來。

主要來都是國內的成員。

「李導,為什麼選擇科幻電影這個題材呢?畢竟,我們華國市場上,成功的國產科幻電影可以說一部都沒有!」方南問道。

「正因為如此,所以才要有人去嘗試不是嗎?」李易笑著說道。

當然,實際上,他怎麼可能告訴方南,不是我想拍什麼,而是我有什麼。

方南聞言也不由地莞爾,隨即又問道︰「這麼說你不認為華國是科幻電影的荒漠這個說法?」

「當然!」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國產科幻的確沒有什麼代表作,不是嗎?」方南繼續追問。

「其實我不這麼看,說起來,我發現我們的不管是影視圈還是大眾,似乎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李易說道。

「誤區?」方南有些不解。

「比如這一次《人工智能》用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籌備到拍攝,很多人竟然因此就認為,《人工智能》會失敗,我很不理解這種說法,我發現大家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好像科幻電影,就一定是大制作,科幻電影就一定要是大場面,否則就不算科幻。」

「額這,似乎的確有點,就我個人而言,好像一听到科幻電影,就認為必定是大片,這麼說,李導的這部《人工智能》不算是科幻大片?」方南也有些恍然。

底下的影迷們也都面露愕然之色。

可不是,一說到科幻,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必定是大片。

可是科幻電影,和其他的電影其實一樣,有大片也有小成本。

至少國外有不少中低成本的科幻片,沒有大場面沒有大特效,可是一樣是經典。

為什麼到了國內,大家卻都反而覺得,不是大片,都不配稱之為科幻電影一般。

「的確不算,其實《人工智能》是一部劇情科幻片。我只是想通過這部電影告訴大家,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大制作,我們國內的科幻電影,本就在模索階段,為什麼不從簡單的科幻電影開始做起?非要一窩蜂地去追求大制作,等同于沒有學走就想飛,成功的概率自然就會低的可憐!」這的確是李易的肺腑之言。

他其實挺納悶的,人家好來塢那麼多年的科幻電影經驗,可是要弄一部大制作,也都不敢保證成功,國內的科幻電影一直都沒有成功的先例,可是偏偏一個個一上來就是大制作,就是多少億多少億的投資,就是各種大場面,各種視覺特效,好像不這麼拍,就不會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的科幻應該從小成本開始?」方南問道。

「不錯,因為小成本科幻試錯的成本更低,而我們很多‘大制作’往往追求特效,追求堆積明星,可是卻忽略了電影的根本,電影的根本就是講故事啊,我們的失敗的桉例,其實很多特效做的不錯的,可是為什麼還被罵的那麼慘?因為完全忽略了劇情,忽略了電影始終是為了講好一個故事,不管是特效,還是大場面,其實都是為故事服務的!」

「我認為,我們很多導演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比如趙青岩導演,他擅長拍攝寵物電影。」李易笑著舉例道。

結果底下的影迷們都是紛紛笑出聲來。

因為在李易之前,說趙青岩最擅長拍寵物電影這沒錯,可是李易出來之後,這個擅長就要打個問號了。

畢竟《忠犬八公的故事》至今還被譽為寵物電影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而之後《一條狗的使命》同樣的也口碑爆棚。

李易卻不以為意繼續道︰「擅長拍攝寵物電影,處理寵物與人之間的細膩的情感,那麼為什麼不給他們套個科幻的外殼來講述這類的故事呢?」

「比如機器狗,我覺得就挺有意思的嘛,這樣的話,拍攝的是自己擅長的東西,成功的概率不應該更高嗎?」

「再比如,擅長拍攝愛情片的導演,完全可以拍攝愛情科幻啊,把自己最擅長的發揮出來,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捷徑。」

「那麼李導你呢?這部《人工智能》是否也是如此?」方南反問道。

李易點了點頭道︰「當然,這部《人工智能》就是一部愛而不得的故事,只不過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元素,加入了科幻的背景,可是核心其實還是一致的。」

「所以,說什麼國產科幻電影已死的人可以歇一歇了,國產科幻電影從來都在那里,只不過一直以來,我們的打開方式不對罷了。」

「任何題材,都是需要積累經驗的,我們完全可以從小處著手,然後積累經驗,最後再去想著拍大制作。」

「而且小成本未必沒有大作為,不是嗎?」李易攤了攤手道。

別人或許沒資格說這話,但是李易卻絕對有這個資格。

他幾乎可以說是國內的導演之中的另類,他從來不拍大制作。

縱觀他的所有電影,幾乎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大制作。

哪怕是《高山下的花環》,實際上,電影的戰爭場面連敵人都沒有正面出鏡過。

但是一樣能拿高票房。

所以,他說這話,還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因為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