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想永遠和媽媽在一起,一直到老

《女兒的嫁衣》可以說口碑的確不錯,但是影迷們的怨念卻也是可以說突破天際了。

而另外一邊,《奇幻之旅》也同樣的很有意思。

在大眾影評網上,《奇幻之旅》的評分也挺不錯的,8.5分的評分,雖然不如《女兒的嫁衣》,可是這樣的評分真的不算低了。

但是底下的影評, 卻會讓人迷糊。

「不愧是趙崢導演的作品,果然和市面上的那些商業電影完全不同,通過主角遇到的一件件大事小事,描繪出人間百態圖。」

「一次自駕旅行,一次人生體驗,這個世界或許沒那麼好, 但是也沒那麼差!」

「在趙崢導演細膩的鏡頭下, 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件件事,背後卻是值得人深思, 最後社畜還是社畜,並沒有因為經歷了這些,而發生改變,這才是這部電影的點楮之筆!」

看到這些影評很多人可能就會覺得,臥槽,這什麼電影,這麼牛逼?

而你再看這些寫短評的人,就會發現,這些都是大眾影評網的骨灰級會員。

而底下更多的是另外一種評論。

「看了,劇情沒什麼毒點,但是同樣的也沒有什麼高潮低潮,就很平淡,平淡的讓我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要講什麼?」

「果然不愧是拿過很多獎項的名導,我錯了,我不該去看你的電影的, 因為以我的智商, 我真的很難理解這部電影!」

「電影是不是好電影?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評價, 因為沒有毒點,但是也同樣的沒有亮點,當然也可能是我的欣賞水平有限。」

「因為趙李之爭,而被吸引過來的,一直特別想知道到底趙崢導演嘴里的好電影是什麼樣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些資深的影評網會員,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都特別高,可是絕大多數普通影迷卻是都表達了一個光點那就是,這電影特麼的完全不知道導演要講什麼。

與此同時,李易在酒店里面摟著慕導,听著慕導給他讀影迷們的留言。

只是越听李易越是郁悶的有些懷疑人生。

「不是,等等,你覺得我真的很過分嗎?」李易有些自我懷疑地問道。

慕晴咯咯一笑道︰「我不知道,不過,看了影迷們的留言,的確好像,你這幾次, 挑選的檔期, 都有點」

李易雖然之前也一直被人罵狗導演啊,什麼什麼的。

他其實之前沒太在意的,可是這回,好家伙,居然有種千夫所指的意思,這就讓李易也有些接受不了了。

不對啊,這不能怪我啊,要怪只能怪那該死的金手指啊。

讓自己能想起來的電影,都特麼的是一個類型的,他能怎麼辦?

他也很無奈啊!

「不過,你的電影的確是越來越悲傷了!」慕晴也是有些擔心地看向李易。

只是這眼神卻是讓李易也有些抓狂,看看,身邊人都開始懷疑了,也真就不能怪那些影迷了。

「其實,你為什麼不嘗試一下拍一些不那麼悲傷的電影呢?」慕晴支著下巴看著李易有些不解地問道。

李易很想跟她說,我也想啊,可是,實力它不允許啊。

字面上的意思。

他就是個莫得感情的工具人啊,他只是把腦海里浮現的電影,復刻出來而已。

他也想拍喜劇,或者至少拍一點不那麼悲傷的故事,可,這也得金手指幫忙啊。

他甚至都有些懷疑,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是不是就是一個成天喜歡傷春悲秋的人?不然的話,怎麼記憶里都是這麼些東西?

仔細回想一下。

《七號房的禮物》父親是智障。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親瘋了!

《忠犬八公的故事》男主人公死了!

《丁香花》女主角死了!

《女兒的嫁衣》媽媽死了!

臥槽,這桌子上真的是擺滿了杯具啊有沒有?

這麼一想,李易是真的有些斯巴達了。

難怪連慕導都開始擔心自己了,別說是慕晴了,想來,是個人都會覺得奇怪吧?

是的,不止是慕晴,之後,老媽易玲玲,老爸李振業,都打電話過來,旁敲側擊地問李易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瞞著他們。

李易當然知道,為什麼老爹老媽會突然打電話過來問。

畢竟,什麼導演啊,演員啊,因為拍戲或者演戲,患上抑郁癥什麼的,真的不少見。

當然,李易自己門清的很,他就是個勤勞的搬運工而已。

然而翌日,無節操的媒體和影評人們,再次狠狠地給了李易連環擊!

首先是媒體。

「最會煽情的導演李易新作《女兒的嫁衣》催淚指數爆棚,影迷紛紛怒斥李易又毀掉了一個歡樂的節日!」——企鵝娛樂。

這還是比較委婉的。

「《女兒的嫁衣》首映集體淚崩,極致悲傷風格致影迷疑導演李易因患抑郁而風格極悲!」——南方周末

「催淚系導演李易新片《女兒的嫁衣》于昨日首映,風格一脈相承,網友齊擔憂,李易或患心理疾病!否則難拍如此極致悲傷影片。」——酷貓娛樂

李易徹底傻眼了。

這特麼的什麼鬼啊。

怎麼我就抑郁了?

這是被抑郁吧?

李易感覺自己本來沒啥毛病,可看到這些媒體瞎雞兒報道,看的他都快抑郁了。

不就是拍幾部催淚影片嗎?怎麼就特麼抑郁了?

然而他不知道,這只是個開始。

很快地,一大波影評人來襲。

網絡影評人傻妞在個人微博上為這部影片寫了一篇長評。

標題是《媽媽,對不起,媽媽,我愛你!》」

「有幸參加了《女兒的嫁衣》的首映禮,我想這是一部所有很愛很愛媽媽的人必看的電影,如果你沒有那麼愛媽媽,那也許會覺得只不過是又一部無聊的李式催淚彈。

因為劇情很老套,但卻很感人。母女的親昵關系演繹得真實細膩,總讓我看到自己童年時的影子,想當年,我也是那麼個圓圓胖胖又有點潔癖和孤僻的小女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不要結婚生baby,想永遠和媽媽在一起,一直到老。

但比起電影里的小女孩,我要不懂事得多。

和媽媽有了小矛盾,從來不會先道歉,也沒有那麼伶俐懂事。

但幸運的是,我的媽媽還健在,我還有時間去彌補我的不懂事,去好好的愛媽媽,去實現媽媽的願望——對我的期望。

電影里的當然只是故事,但現實中媽媽也一般都會先我們而去。

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媽媽不在了,會是怎麼樣呢?我現在還不能想像,一想眼淚就流不止。

而現在的我卻還常常說些讓媽媽難過的話,做些讓媽媽失望的事。

這片子不僅僅是催淚彈那麼膚淺,它對愛媽媽的女孩兒們更是一堂很有意義的教育課。

因為感動而流淚不會流那麼多,因為觸及內心深處而感同身受的才讓人淚流不止。那一堆紙巾容納的眼淚里包含了太多後悔、決心和對媽媽永遠深深的愛。看完後,我第一次主動和媽媽說了對不起,因為看電影前,我還才說了一堆令她傷心的話,媽媽卻說沒關系,她能理解,說並沒有生氣。反而令我更加難過、愧疚。

要知道說出去的話是不能收回的,就像曾經都听過的一則父親教育兒子的故事,釘子釘在木板上,就算日後拔下來,釘下的傷痕是無法修補的。媽媽是用來愛的,不是我們不開心不順心時用來釘壞脾氣的木板。好好愛媽媽,不要再傷她的心,這是我對自己許下的諾言,一定要好好履行。

最後,關心一下導演李易,一直都很喜歡李導的電影,從《七號房的禮物》開始,他總是能拍出讓人為之落淚的影片,我們常常說相由心生,听網友說,李導可能是因為患上了抑郁癥,所以才會每次都那麼悲傷。

希望李導能早日康復,或許李導可以選擇拍一些真正的溫暖治愈的電影!」

李易看完,只有一句話︰我特麼謝謝你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