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當時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

青浦社、拂水山房社諸人听這青年男子這麼一說,都覺得這樣的解釋最是合情合理同時更震驚于張原的捷才,短短時間內要記住一篇七、八字的制苦,更要予以揮修改,而且明顯藝高一籌,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範文若顯然也不怎麼相信張原能有這樣的才華,強記不難,強記而能改進則極難,問張原︰「《可儀堂時文八題》,真有此書否?」張原淡然道︰「《可儀堂時文八題》這部書到底有沒有,範舉人應該比我更清楚。」他當然不會承認沒有這本書,模稜兩可才是上策。

範文若早已不敢象先前那般對張原盛氣凌人地呵斥了,干笑兩聲,拱手道︰「張公子如此捷才,實為罕有,範某今日是被張公子大大消遣了一番。」

抄襲的帽子誰願意戴,範文若當然要承認張原才高了,雖被張原消遣了一番,也只有一笑了之,難不成還能叉張原去見官,這事鬧大對他來說絕對是丑聞,範文若這時才意識到自己先前過于狂傲了,舉人並沒有什麼可依恃的,奇才異士在所多有,驕兵必敗啊張原打量了那青年男子兩眼,拱手道︰「山y n張原,還未請教兄台尊姓大名、仙鄉可處?」青東男子還禮道︰「華亭翼善見過張公子。」張原問︰「翼罘,如何識得在下?」

翼善道︰「張公子過耳成誦之麼、挫折嫵復之舉,早已遐邇傳揚,在下居海濱,也曾耳聞。

張原心道︰「我有這麼大名聲嗎,連上海人都知道我了,這個翼善有些古怪。」問道︰「翼兄從華亭來此何事?」

翼善道︰「路過此地,听說水仙廟有文人雅集,在下最喜附庸風雅,就冒昧前來旁听諸位高論,還請諸位見諒。」

既然來了,也不好趕這個翼善走,這個翼善其實是替範文若解了圍,讓範文若尷尬大減,範文若卻不認得他,低聲問金瑯之︰「金賢弟在華亭可曾見過此人?」

金瑯之道︰「未曾見過,華亭諸生我無人不識,就是有點名聲的童生我也應該面熟,此人卻是面生,而且華亭似乎沒听說有姓翼的人家。」楊石香的僕人送來茶點,亭上諸生一邊飲茶一邊探討時文墨卷,說些鄉闈傳聞,氣氛反而比初見面時友好,這是因為張原打掉了範文若的驕氣,相互平等的以文會友才能進行,不然就只有範文若和拂水山房社唱獨角戲。

這時的張原也一改先前對範文若的尖銳鋒利,變得溫文爾雅起來,與眾人談藝論文時語氣謙和委婉,既夸贊對方的制藝,也婉轉地指出瑕疵,旁征博引,有理有據,讓人不知不覺傾倒嘆服,渾忘了這位張原還只是一個十六歲青衿儒童——

而張原在與眾人的論文較藝中也頗有收獲,這些都是廩生,別的學問沒有,這時文可是鑽研得很透的,而且應試經驗豐富,張原也的確需要這樣的文會交流。

眾人相談甚歡,只有那個名叫翼善的不速之客很少說話,只在一邊微笑傾听,有時插上一句話,卻是很有見地,張原是有心人,便刻意與翼善交談,卻現此人甚是健談,而且見聞廣博,舉凡經史子集、琴棋書畫竟似無所不通,談論起八股文來,竟也有不凡見解,翼善說道︰「八股有行文之法,更有御題之法,御題之法在于相其題之輕重緩急,審其題之脈絡腠理,而向背往來,起伏呼應,頓挫跌宕,就是行文之法,只是今之諸生,只知學習程文,舉業雷同,是不講究這些的。」張原大為贊賞,與翼善談論甚久,相互皆有惺惺相惜之念,張原問︰「翼兄大才,可曾參加過科舉?」心想以翼善之才,補生員應該是不在話下的,難道此人運氣會這麼差,才高命賽卻見翼善搖頭道︰「在下未曾參加過科舉。」

張原心想這可奇了,讀書識字學八股卻不參加科舉,你以為你是王嬰姿啊,可翼善明顯是男子,他張原雖然眼力不濟,男女還是分辨得出來的一在晚明,一個有才華的男子,無論怎麼視功名如糞土,無論是要做世外高人還是紅塵隱士,那秀才功名總要一個的,因為這是便利,不然的話出個門就要路引,正采菊東籬下時胥吏上門咆哮摧租,那就太煞風景了,所以大名士陳繼儒也是在補了生員後才放棄科考的翼善岔開話題,問張鼻為何會到青浦來?張原說是為姐夫陸韜祝壽,翼善訝然問︰「張兄的姐夫莫非是陸孝廉之子?」

張原見翼善神s 有異,便問︰「怎麼,翼兄認得陸孝廉?」

翼善起身道︰「請張公子借一步說話。」

張原便跟著他走出滄浪亭,來到一株大柏樹下,翼善止步拱手道︰「在下在華亭曾听聞陸孝廉有一富僕叛逃至董翰林家,可有此事?」

張原點頭道︰「是。」

翼善望著張原道︰「張公子可有什麼對策?」

張原不知翼善問這話是什麼意思,便道︰「翼兄,你我一見如故,翼兄有話請直說。」

翼善道︰「我知張公子曾與董翰林次子有些姐梧,而陸孝廉之子是張公子的姐夫卻是此時才得知,張公子若想助令姐夫與董翰林為仇,在下以為是不智,張公子前程遠大,還是不要早早樹此強敵為好。」

這個翼善雖然說話有些遮遮掩掩,但張原能感覺他的善意和真誠,點頭道︰「多謝翼兄好言提醒,在下一介儒童,無權無勢,如何敢與董翰林為仇。

翼善心道︰「你怎麼不敢,董祖常自報家門「家父董玄宰,你依然一腳踹下,當然,這一腳踢得好,我也想踢。」說道︰「那就好,也請張公子代為奉勸陸孝廉一句,這個逃奴案陸家贏不了的,奴契都帶走了,空口無憑又勢力懸殊如何贏得了官司,而且那個陳明現在得很董翰林器重,托人說情也沒用,要不回來的。」說罷,拱手道︰「在下還有事,這就告辭了。」

張原猜不透這翼善到底是什麼人,為何對董其昌家事如此熟悉,但翼善不半明說,他自然不好問,道︰「今日有意雅集,卻無意得晤翼兄,實在是意外之喜,翼兄日後若到山y n,一定要來寒舍過訪,寒舍就在府學宮後,一問便知。」

翼善感張原誠意,點頭道︰「在下與張公子甚是投緣,對張公子之才也是真心仰慕,日後定要到山y n拜訪張公子。」作揖徑去,也不說邀張原去華亭訪他的客套話。

張原獨自在柏樹下站了一會,春日陽光透過柏樹的枝丫灑在地上,斑斑閃爍,搖曳不定,張原心道︰「這個翼善的身份定有古怪,觀其談吐學養、風儀氣,絕非皂隸奴僕之子,也不象是看破世相、高蹈出塵的人,他那到底是何人,為何不參加科舉?」

這時穆真真走過來叫了一聲︰「少爺——」

張原問︰「我姐姐呢?」

穆真真道︰「大小姐方才在亭邊听你們論文,站得累了就進神祠里歇息去了,楊秀才的女眷也在那里。」

張原朝滄浪亭看看,諸生還在高談講章,說道︰「真真陪我姐姐先回去,這些秀才說不定要談論到午後,我看楊秀才還讓人去備酒宴了。」

穆真真道︰「那好,婢子去對大小姐說。」

張若曦也不敢在外面待得太久,便與楊家娘子告別,由穆真真陪著上了廟後小船回家去。

張原送了姐姐上船轉回小園,卻見楊石香和陸韜都在找他,便一道入滄浪亭,陸韜問知妻子若曦已回家,也就安心在這里論文談藝了,這時青浦社和拂水山房社共擬一八股題,由雙方十人各作一篇八股文,先不署名,青浦社的五份墨卷由拂水山房社品評高下,排出名次,反之亦然,第一名的有紋銀五兩作為獎勵、

這篇八股題是「信而後諫」題出《論語子張》,這正是展現才華的時候,張原在其他人還在苦思時,援筆立就,不用半個時辰率先寫完這篇八股文,出亭閑步,卻見穆真真站在那株柏樹下,忙問︰「怎麼回事,不是看著你上船了嗎?」

穆真真福了一福道︰「婢子送了大小姐回去,就又過來了。」

「嗯原笑吟吟看著穆真真,直到穆真真紅著臉低下頭去。

午前,其他人陸陸續續也都交了卷,楊石香、陸韜、張原、金伯宗、袁昌基五人品評拂水山房社的五份墨卷,楊石香有意考校張原,請張原來點評這五篇制藝,看張原的眼光如何,張原也不推辭,五篇制藝看過一遍就細細說出每篇的優劣,眼光老辣,點評精到,楊石香贊道︰「張公子品評時文之眼光絕不下于臨川陳際泰,若張公子來操選政,選本當能風行大江南北,不知張公子願為在下的書坊點評一本時文集子否,在下願出金請張公子評一篇時文。」

張原笑道︰「婁還只是個儒童,竟敢操選政,毋乃貽笑大方。」

楊石香道︰「待選本出來,張公子定然已補了生員,那時正是蒸蒸日上之時,選本定然大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