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當時年少春衫薄 第二十六章 後生可畏

張原立在侯之翰邊上,等候縣尊大人答題,那侯縣令苦思良久,捻斷了數根須,也想不出能對得上「煙鎖池塘柳」的佳句,抬眼看對坐的王思任,苦笑道︰「此對甚難,老師可有佳對?」

王思任瞅了瞅不動聲色的張原,笑道︰「解鈴還須系鈴人,天音兄還得問張原才是。」

侯之翰便問︰「張原,你已想了數日,可有好對句?」

繞了一圈,侯縣令又發問來考張原了,是張原自己出的題,考官考生都是他,不作弊那也天理難容。

張原道︰「稟縣尊,學生擬了這上聯後,為求下聯,走路也想,吃飯也想,倒是思得兩個對句,卻都不甚合意——」

侯之翰道︰「說來听听。」

張原朗吟道︰「燈堆銀漢橋。」

「燈——堆——銀——漢——橋。」

侯之翰和王思任一起吟哦品味,侯之翰道︰「五行部首倒是有了,這意境差些,還有麼?」

張原又吟道︰「桃燃錦江堤。」

王思任贊道︰「這句好,雖然與上句‘煙鎖池塘柳’相比還是略為遜色,平仄也稍欠妥,但也稱得上妙對了。」

侯之翰也點頭附和︰「煙鎖池塘柳,桃燃錦江堤,誠然妙對。」

張原道︰「兩位大人過譽了,這種對句總難免堆砌牽強,白白耗費心力,于心智學問無補,學生現今是專心讀書,已不再想這些雕蟲小技了。」

侯之翰連連點頭,現在看張原的眼光已與先前不同,和顏悅色問︰「已學制藝否?」

張原道︰「還沒有,學生以前貪玩失學,自患眼疾之後,才翻然改悔,目下正讀春秋三傳,學生以為,若四書五經都未讀通就早早學制藝,那簡直就是飲鴆止渴,只恐成為學問空疏、不諳時務的迂腐之人。」

王思任拊掌道︰「此言大善,正是力健行遠之策,好,那我就來考考你的春秋經義,左傳讀了沒有?」

張原道︰「已通讀。」

通讀和已讀是大不一樣的,讀過一遍就是已讀,而通讀則是基本掌握了全書的意韻。

王思任點點頭,正要開口提問,忽然失笑,對侯之翰道︰「天音兄是治春秋的名家,還是天音兄問他吧。」

侯之翰科舉本經就是《春秋》。

侯之翰推讓一番,最終還是由他來問,既知張原學問不淺,那他當然不會只讓張原背誦經傳,思忖片刻,發問道︰「春秋經傳,以你之見,是偏重讀經,還是偏重讀傳?」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得很淺也可以回答得很深,這就要看張原對春秋經傳義理的領悟。

張原想了想,答道︰「聖人作經,雖雲微言大義褒貶系于一字,然非淺陋者可識,必于三傳熟思玩味,方能貫通,若只從聖人之經鑽研,舍三傳而不事,譬如渡江河而忘舟楫,欲其濟溺,胡可得乎?」

侯之翰听得雙眼發亮,張原此論很有見識,是認為要經傳並舉,側重于傳,這與今之士人重經輕傳的學風頗有不同,贊道︰「小小年紀有這樣的見識,難得,明年二月縣試你來,本縣取你。」

張原趕緊謝過縣尊大人。

王思任笑道︰「憑此一問,就算過了縣試了嗎,天音兄不怕人說你包庇?」

侯之翰大笑道︰「似張原這等人才,正該曲意包庇,當然,明年縣試還是要來參加的。」

那邊席上的王家女郎以手支頤看這邊張原應考,嘴角含笑,忽听王思任咳嗽一聲,趕緊坐直身子,目不斜視地吃菜。

王思任問︰「張原,你吃飽了沒有?」

張原實話實說道︰「學生還沒吃飽。」

侯之翰笑道︰「只顧考他,幾乎忘了他還沒吃飽,去吃,去吃,莫急,等下本縣派人送你回家。」

侯縣令心情愉快,在他治下發現一個人才那也是他的政績之一,日後張原若能科舉揚名,侯縣令就是他的老師,就算張原官做得再大,見了他也得尊稱老師,大明朝官場錯綜復雜的關系皆由此而來。

張原的確餓了,因為張大春的事他中午都沒吃飯,這宴席的菜雖清淡卻鮮美,花白米飯更是香軟可口,十五歲的張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里的正德青花瓷碗又小,張原接連吃了五碗,邊上的侍童盛飯不迭,對坐的王家女郎瞧得嘴巴合不攏,張原看了她一眼,解釋道︰「我中午沒吃飯。」

這王家女郎先是一愣,隨即「噗嗤」笑出聲來,越想越笑,無法自制,干脆伏在餐桌上笑個不停,一邊侍候的童子也忍不住笑。

張原心道︰「笑點這麼低,這有什麼好笑的。」

王思任皺了皺眉頭,隨即展顏問︰「張原又說了什麼笑話,說來大家听听。」

張原起身答道︰「學生並沒有說笑話,只是說了句中午沒有吃飯,實在不知哪里可笑了。」

王思任與侯之翰對視一眼,也是哈哈大笑。

王思任笑道︰「張原,你豈不知紹興有句俗語說一日赴宴三日飽,是說鄉人赴宴,早一日就先餓著,以便宴席上騰出肚皮大吃,吃得飽,後一日也不覺得餓。」

張原一本正經地稟道︰「學生絕非故意先餓著,而是因那家奴狀告之事急得忘了吃飯,是以方才多吃了幾碗,不料就成了俗語中人,好慚愧。」

這話一出,王思任、侯之翰又笑,侯之翰連聲道︰「此子善謔,此子善謔。」對王思任道︰「頗似老師親傳。」

王思任道︰「後生可畏,我當避他出一頭之地。」這是昔日歐陽修贊賞蘇軾的話。

張原對面的王家女郎已經快笑得掉到桌子底下去了,王思任連連咳嗽都沒用。

飯飽席散,張原告辭,王思任二人則有留在侯縣令的廨舍歇息,侯縣令命一名衙役送張原回去。

張原拜別縣尊大人,又拜別王思任,說道︰「不知何時能再聆听謔庵先生教誨?」

王思任笑道︰「我在會稽山營建避園,園成後當邀你族叔祖來游園,到時一並邀請你。」

王思任身邊那男裝女郎雙眸亮晶晶的看著張原,唇邊笑意依然不散。

張原跟著一名衙役出了縣署廨舍,卻見小奚奴武陵候在外面,一見他出來,趕忙提著一盞燈籠迎上前道︰「少爺,你可出來了。」

張原道︰「不是叫你先回去嗎。」

武陵道︰「我是先回去了,吃了飯又來了,太太惦記著少爺呢。」

張原便讓那差役不用送,他有小奚奴伴著回去。

主僕二人沿府河慢慢的走,武陵道︰「少爺,張彩一家已經搬出去了,太太還有些不忍呢。」

張原沒說話,心道︰「晚明江南地區家奴反噬主人的事不少,我寧要雇工,不要家奴,雇工隨時可解雇,家奴看似攜家帶口甚至帶著田產來投靠,其實是為了逃稅,還有就是借主家之勢謀利,甚至仗勢欺人、為非作歹,當然,我現在連生員功名都沒有,不會有人來投靠,不過那一天會來的,只需要努力,有針對性的努力——」

想到這里,張原童心忽起,笑嘻嘻向著黑暗中的河水發問︰「府河你說呢?」

府河無聲流淌,默認了張原的話。

————————————————————

沖上新書第一了,謝謝書友們的大力支持,《雅騷》點擊推薦收藏逐日看漲,小道大悅,今天夜里還要沖榜,因為新的一周又到了,咱們要力保新書第一的位置,到時在線的書友果斷支持一下,小道十二點前會更新一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