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當時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六十一章 青樓與紅樓

「介子弟著急了嗎?」

張岱從大門外走了進來,笑道︰「我本來還想等幾天再回來,讓介子急得坐立不安方好。」

「哈哈,方說曹操,曹操就到。」張萼笑著走下去階墀,說道︰「大兄應該等府試報名最後一天才趕到,急得介子跳腳,那才有趣,就好比演戲,救兵總在最後關頭才出現。「張原笑道︰「那可太折磨人了,都要急出病來了,我還怎麼考試啊。」

粉面桃腮的王可餐跟進來向張萼、張原叉手施禮,王可餐與馬小卿這幾個聲伎這次隨張岱去了上虞。

張萼笑道︰「王可餐,你怎好叉手,你應該行萬福禮。」

王可餐粉面飛霞,還果真就扭扭捏捏福了一福,引得張萼大笑。

這王可餐象極了女子,張原每次看到這個飾女旦的優童就想是不是女扮男裝的,但張岱、張萼兄弟想必是探究過的,王可餐聲伎兼孌童,這事說起來似乎有點齷齪,但張岱、張萼都很坦然,王可餐也不覺得可恥,這是因為風氣如此,晚明士大夫好龍陽之癖的很不少,就連袁中郎、袁小修兄弟也是如此,松江、蘇州一帶男風最盛,蘇州甚至有了男s 鋪子,妓院叫青樓,男s 鋪子叫紅樓,這可真是咄咄怪事一張岱在「自為墓志銘」直陳自己「好美婢,好孌童」張原呢,覺得美婢可以好一好孌童還是算了吧,說道︰「大兄是剛從上虞回來嗎,請坐請坐,喝杯茶。「張岱直言道︰「有什麼好茶?」張岱對品茶很講究,劣茶不入口。

張原道︰「倒是有好茶,上等西湖龍井一」

張岱沒等張原把話說完,就喜道︰「那好,快快烹來。」進廳坐定,等著品西湖龍井。

張原笑道︰「總共兩斤龍井茶,一斤送了族叔祖一斤送了漬庵先生。」

張岱「嘿」的一聲,對張萼道︰「我真該晚兩天回來。」

張萼道︰「就是,早早回來不顯人情,茶都不給你喝。」

張原笑道︰「我姐姐這次從青浦歸寧,帶了兩斤澱山白茶來,大兄可曾品過?」

張岱道︰「澱山就是青浦那邊吧,澱山也有白茶嗎,我只听說天目山白茶,白茶本就少見,陸羽《茶經》有記載我卻沒有嘗過,快快烹來,讓我一品。」卻又問︰「誰烹茶?」

張原道︰「以前是伊亭,現在是兔亭。」

張岱搖頭道︰「兔亭那小丫頭哪會烹茶,只知把水燒沸而已,讓王可餐去烹。」王可餐的茶藝是張岱教出來的。

張原便讓武陵帶王可餐去南樓下的小茶房烹茶,不移時,王可餐用一個漆盤端了茶壺和三只茶盞出來,為張岱三人斟上茶,張岱先嗅茶香眉頭微皺,便即揭開盞蓋,輕抿了一口,說道︰「可惜,茶是好茶,只是糅制時蒸焙火候沒掌握好,成庸品了現在只是勉強能入口而已。

張原抿了一口,細細品味,他卻沒有大兄張岱這樣靈敏入微的味覺,笑道︰「大兄太能辨味了,小弟佩服。」

張萼笑嘻嘻道︰「說到辨味我想起一事,前年我曾與大兄打賭,讓三個婢女」

「不許說。」張岱喝道,漲紅了臉。

張萼大笑,問張原︰「介子可知我與大兄打的是什麼賭?」

張岱跳起身來往外就走,張原趕忙拉住道︰「大兄別走啊這府試除了擔保人,還要一個挨保人,大兄幫我找一個。」

張岱道︰「挨保人不用自己找,孫教諭會安排的都是按縣學廩生資格挨個配對的,你是縣試案首那麼挨保人就是去年歲試第一的周墨農,周墨農與我交情頗好,我現在就與你去拜訪他如何?」這是想甩開張萼。

張萼笑道︰「大兄別走,你們兩個都別走,大兄,我先與你說上回我與介子打的賭」斜眼看著張原,要看張原發急。

張原卻不急,他越急張萼就越得意,他知道張萼是想說寶物光芒萬丈的事,說道︰「三兄就愛捉弄人,我那事也算不得什麼,三兄總提那事就無趣了,來點新鮮的。」

張萼見張原不急,的確覺得無趣,說道︰「那還是先說大兄的事張岱先前發急,現在也淡定了,說道︰「張燕客,你的荒唐事更不少,咱們賽說,你說一則我說一則。」

張萼笑道︰「妙哉,就這麼來,你一則我一則,我先說」

大石頭跑進來道︰「少爺,門外來了一大群人,都說要見少爺。」

張原听到竹籬門外嘈雜的人聲了,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起身出門去看,張岱、張萼也一起跟出來,卻見是魯雲鵬、柳英才這些被姚復害得破人亡的苦主特來感謝張原,有持田契的、有持銀兩的,還有拎著鵝鴨、抱著布匹的,都要送給張原表示謝意,若非張原,他們哪里斗得倒姚*棍,只怕是一輩子沉冤難雪,被侵佔的田產更是休想拿得回來,所以都是真心感j 張原、

張原團團作揖道大家都是鄰里鄉親,在下一」

「諸位要送什麼禮物,盡管送,趕緊送,有恩就要報恩,不要光說好听的,這次斗垮姚話棍,我弟張介子是首功,有功就要受祿,來來來,鵝鴨就放在竹籬門內,絹布放在這邊青石台上,田契、銀子交給我。」

說這話的當然是張萼,招呼著眾人趕緊送禮,他都要笑納。

魯雲鵬率先上前,將兩張二十畝良田的田契交給張萼,魯雲鵬是最感j 張原的,少年魯雲鵬跟著堂兄魯雲谷四處狀告姚復冤屈難伸,家產d ng盡,這次侯縣令將姚復的六十畝水田判歸魯雲鵬,魯雲鵬與堂兄商議了一下,決定以二十畝良田酬謝張原之恩那方秀才的兒子這次分得姚復山田五十畝,也送上十畝田契為謝,還有送銀子的,多的十兩,少的二兩,昔日姚復作惡今朝張原收禮,不,張萼收禮,作惡越多,收禮越豐、

張原本待阻止三兄收禮,轉念一想,把魯雲鵬叫過來問︰「你堂兄沒來嗎?」

魯雲鵬道︰「來了,張公子請看,就在那邊。」

張原朝賞雲鵬指的方向一看,布衣青履的魯雲谷立在竹籬門外的一株大槐樹下遙遙向他拱手作揖,張原便對魯雲鵬道︰「請你堂兄過來,我有要事與他商量。」

魯雲鵬便擠出竹籬門,很快與魯雲谷一起進來了,而這時,張萼已經收到了四十五畝田契和上百兩銀子,鵝鴨滿院亂撲騰,青石台上的絹布數十匹,雞蛋十余籃,還有桃李這些果子張萼卻是嫌少不甚滿意,百把兩銀子對他來說的確不多。

魯雲谷過來向張原拱手道︰「介子賢弟何事吩咐?」

張原道︰「魯兄,這些禮物我是不能收的,但我有個設想,用這些田產和銀子來建一個義倉,儲糧備荒,救濟災民當然,僅靠這些田銀是不夠的,還得向本縣富戶勸募,我自己先出銀一百兩。」

嘉靖以後,災荒頻繁吏制腐敗,官府在救荒中的作用大不如前,而自萬歷二十五年以來,皇帝懶于政事,即便救荒賑災這樣的民生大事也是拖延懈怠,所以不少地方鄉紳富民就自建義倉以備荒年官府救荒職責被地方鄉紳取代,這也是晚明官府控制力衰退的一個體現魯雲谷大為感動,水旱常有,今年就已經百日未雨了只怕就是一場大旱,若有義倉就可讓災民渡過荒年魯雲谷當即大聲向眾人宣告此事,眾人都贊張公子高義,請張公子主持建義倉之事。

張原道︰「諸位鄉親,建義倉的事還要等我稟告族中長輩後再定,最晚五月間會定下此事。」一般建義倉都要請本地知名大鄉紳出面,

不然也成不了事。

張原請瘸tu 的柳秀才和魯雲谷等人留下共議建義倉之事,其他人旁听一會,也都散了,此時的張岱尚不知民間疾苦,對建義倉毫無興趣,張萼就更不用說了,把收到的銀兩田契交給張原,他叫能旺拎了一只鵝,先回去烹制享用了。

張原請柳秀才將今日收到的田契和銀兩登記在冊,這些銀兩田契都交與魯雲谷保管,具體籌備義倉事宜待四月底再議,魯雲谷也知道張原現在要準備府試,不敢多打擾,隨即告辭。

柳秀才和魯雲谷等人走後,張原跟著張岱去拜會周墨農,路上張岱問張原︰「介子,你要向大父稟知建義倉之事嗎?」

張原笑道︰「我現在若去說,族叔祖必罵我一通,說我不務正業,嘿,這事總要等府試後再說。」

張岱道︰「看來介子是有大志向的,小小年紀便留意民生,不是一味死讀書。」

張原笑道︰「主要是這些禮不好收,退還嘛又舍不得,不如借機做點好事。」

張岳哈哈大笑。

在龐公池畔的周宅見到周墨農,周墨農已經知道他要做張原的挨保,連稱榮幸,周墨農是個茶痴,張岱是他的茶友,當即留張岱、張原兄弟在宅中用晚飯,飯後品茶,縱論天下名茶,張原旁听,對于茶的見識大長。

從龐公池回府學宮,張岱問張原是否明日就去府衙報名?

張原道︰「明日吾師漬庵先生命我陪同兩縣諸賢游避園,族叔祖也要去,大兄後天再領我去報名吧。」

張岱最喜游山玩水,說道︰「那明日我也去避園,看看避園比*

園如何?」

晚上電閃雷鳴,飄潑大雨,十點不到時小道正奮力碼字,突然停電了,坐等了半個小時,電還沒來,就給副版未央發了個短信,請她在書評區通知一下,小道等等電不來就去睡了,m m 糊糊快到十二點時電來了,起來打開電腦準備更新,電又停了,傻坐著等了好久,正要死心去睡覺,電又來了,于是修改了一下文字,發了上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