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眨了眨眼楮,眼眸中露出一絲玩味,「如來,你有沒有覺得你的要求太高了?」
「我只是答應幫你走一趟西行之路,保護你說的取經人,可沒有答應你這樣的要求。」
如來似乎早就有了準備,他直言道︰「事成之後,可以給你一顆佛骨舍利作為報酬。」
佛骨舍利!
孫悟空一愣,他早已經不是三界小白,佛骨舍利對于佛門來說也是極為珍貴的寶物。
整個佛門可能都湊不出五顆佛骨舍利來,而據他所知,佛門僅有的四顆佛骨舍利,分別來自燃燈古佛兩枚,如來一枚以及彌勒佛一枚。
這幾顆佛骨舍利可都是他們進行輪回修行時所凝聚的,而每一顆佛骨舍利中蘊含的力量都不亞于一般的大羅金仙。
如來竟然會用這個寶物作為報酬!
孫悟空原本還想戲耍一番如來,然後直接拒絕的,可是……
如來給的太多了!
若是他能夠得到一顆佛骨舍利,他絕對能夠在短時間內將修為提升到大羅金仙境界。
再加上自己的超凡狀態,他可能會因此一躍成為三界最頂尖的高手之一。
「我答應你,佛骨舍利何時給我?」
如來見孫悟空答應下來,嘴角微微揚起一抹笑意,「事成之後,佛骨舍利雙手奉上,我可以發下天道誓言。」
孫悟空眯起眼楮,如來願意發下天道誓言,他還是相信對方不敢違背的。
畢竟天道降下的懲罰,除非如來能夠和女媧大神一樣能夠無視三界天道,不然就算是那幾位教祖親臨都無法違背天道誓言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可以!」
孫悟空爽快的答應了,如來頓時松了口氣,他真害怕孫悟空油鹽不進,直接拒絕了自己。
「既然如此,貧僧告辭。」如來沒有在花果山久留,畢竟他還有一件事需要做。
離開花果山後,如來直奔南海普陀山。
潮音洞中,正默念佛經的觀音菩薩突然間睜開眼楮,她神色平靜地望向天空,金色的佛影緩緩在天空凝實,陣陣縹緲的梵音回蕩天地。
「佛祖親臨,不知有何要事?」觀音菩薩的態度不怎麼友善,言語間也顯得略微冷漠。
如來對此也沒有在意,他緩緩落在潮音洞內,行禮道︰「此次來找菩薩,是為了金蟬子一事。」
觀音菩薩道︰「金蟬子早已經入了輪回,他還能有什麼事?」
「西行取經。」
「西行……」提到西行,就算是觀音菩薩再不怎麼待見如來,此時也不得不慎重起來。
畢竟她不管怎麼說,依舊是佛門的一份子,涉及到佛門興盛之事,她責無旁貸。
「金蟬子如今輪回轉世我們尋無可尋,你準備如何找到他?」
如來卻笑著搖了搖頭︰「我們不需要尋找金蟬子,以金蟬子的性格和向佛之心的堅定,不管輪回多久他必然會拜入佛門。」
如來的自信讓觀音菩薩啞然,但是她對如來所說的這些話卻並不懷疑。
因為她了解金蟬子。
「你要我做什麼?」
「三百年後,南瞻部洲長安城,請菩薩替金蟬子指明道路。」
觀音菩薩眉頭一挑,「佛祖是如何得知的?」
「舍了一元會的修為。」如來佛祖澹定地說道,卻讓觀音菩薩動容。
修為和法力是兩個概念。
法力消耗空了是可以很快恢復的,但是修為若是損失了,那就必須要重新修煉才能恢復。
甚至修為損傷過大的話,會導致實力大減。
觀音菩薩深深地看了如來一眼,行禮道︰「佛祖慈悲。」
「阿彌陀佛。」如來喟然道︰「因果報應,這便是果,哪里有慈悲之說,只希望菩薩在西行之後能保佛教安危,我便心滿意足。」
觀音菩薩下意識道︰「是那魔心?」
如來微微頷首,「我那魔心無天本來和我實力不相伯仲,但如今我修為跌落,一元會內必然不是他的對手,待他察覺後必然會攻打靈山,屆時希望菩薩能夠維持靈山穩定。」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雙手合十道︰「貧僧定會保住靈山。」
有了觀音菩薩的承諾,如來心滿意足了,他對著觀音菩薩微微點頭,隨即駕著佛雲離開了普陀山。
如來離開後,觀音菩薩這才重重地嘆了口氣,眉宇間多了幾分愁緒︰「西行竟然只是其中一劫……」
她本以為他們鋪好路的西行之事就是他們佛門崛起的基石,可現在看來佛門想要興盛,還需要經歷一番佛魔之爭的劫難。
「惠岸。」
「弟子在。」一名行者打扮的青年從潮音洞外進來。
「隨我去一趟南瞻部洲。」
「是,菩薩。」
觀音菩薩帶著惠岸行者從南海出發前往南瞻部洲。
三百年看似很久,但是對他們來說,卻有些短暫了。所以觀音菩薩需要盡早的去南瞻部洲尋找金蟬子轉世。
南瞻部洲。
觀音菩薩和惠岸行者來到這里時,均是皺起眉頭。
「菩薩,這南瞻部洲竟然如此不堪,惡鬼橫行,煞氣盈天,若不是這里的人族實力強大,恐怕早已墮落。」
惠岸行者看到南瞻部洲的情況後,頓時就被南瞻部洲的情況嚇了一跳。
這里的人族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實力,他看的分明,有些人族的實力已經不弱于他了。
特別是當他看向長安城的時候,城中竟然還有令他都感覺到膽寒的存在,而且還不止一個。
這讓他十分不解。
觀音菩薩也是略顯詫異,她沒想到這才短短幾年時間,這南瞻部洲的人族竟然就有如此大的變化,看來當年孫悟空和風寧給了南瞻部洲人族一場極大的造化啊。
收起這份驚訝,觀音菩薩帶著惠岸行者來到化生寺。
他們化為行走四方的行腳僧進入化生寺,接待他們的剛好是法明長老和空渡禪師。
觀音菩薩雖然幻化了模樣,但是對方一身特殊的氣息卻瞞不過兩人。
他們雖然不解觀音菩薩為何要隱入化生寺,但是菩薩沒有說,兩人也沒有開口詢問,默認了菩薩入住化生寺。
寺中雖然多了兩個掛單的和尚,但並沒有讓化生寺起什麼波瀾。
畢竟化生寺作為南瞻部洲大唐境內知名的寺廟,接待過不知多少行腳僧,只要對方是真正的僧人,他們來者不拒。
觀音菩薩跟惠岸行者在化生寺一待就是十六年,這時間長到了很多化生寺的弟子都以為這兩位本來就是寺中的僧人,並沒有察覺他們只是掛單的和尚。
對此,化生寺的高僧們也沒有特別的跟弟子們解釋,雖然這兩個和尚掛單的時間有點久。
但他們也不在意,反正只是多兩口飯食罷了。
況且這兩個和尚也不是白吃白喝,他們佛法高深,精通各類佛經,時不時地開壇講法,也是讓他們受益匪淺,恨不得讓兩人直接加入化生寺。
這一天,觀音菩薩化成的疥癩和尚講完佛法後,便回了廂房休息。
其實是點了個分身去往長安城探詢金蟬子的下落了。
「菩薩,距三百年之期還有兩百多年,我們這麼早尋找,真的能找到金蟬子嗎?」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看著繁華的長安城,說道︰「可能會找到,也可能找不到,若是能提前找到金蟬子,那也算是一樁好事。」
一天時間過去,觀音菩薩和惠岸行者將整個長安城都走了一遍,仍舊一無所獲。
惠岸行者更是不解地問菩薩︰「菩薩,我們為什麼要用這樣笨拙的辦法,我們可以……」
他想說用神識直接籠罩整個長安城,然後找出金蟬子來。
但是他話還沒說完,就被觀音菩薩打斷了,「長安城乃是人皇所居之地,若是隨意施展法力神識,恐遭人道氣運反噬。」
「況且金蟬子十分善于隱藏自己,若是能通過神識找到他,那佛祖也不用舍棄一元會的修為,才推測出一個時間和地點來。」
兩人回到化生寺,剛一進寺,就看到法明長老笑呵呵地抱著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孩兒。
「這是……」
觀音菩薩突覺心神一動,上前看去,頓時眼中露出欣喜之色,「這孩子是從哪里來的?」
法明長老自然知曉觀音菩薩的身份,他很客氣地說道︰「法師有所不知,今日我帶弟子經過涇河支流時,恰巧看到河中有一個木盆在湍急的河水中飄過,盆中有嬰孩兒的哭聲響起,我便將其打撈回來。」
「我本打算交給地方官府,可是見這孩子頗為投緣,便擅作主張準備收養他,準備等他長大些收為弟子。」
法明長老笑呵呵地說道,可是那雙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卻閃爍著微微佛光。
觀音菩薩見狀,心照不宣地笑道︰「此子與我佛有緣。」
金蟬子啊金蟬子,你果然還是會入我佛門……
觀音菩薩雖然欣喜找到了金蟬子,但她並沒有表現出太激動地情緒來,因為距離如來佛祖所說的三百年之期還有兩百多年,也就是說這兩百多年里,還會有不確定的事情發生。
觀音菩薩想了下,既然已經確定金蟬子依舊會投身佛門,她也就有了離開的打算。
畢竟西行之路可並不是單獨一個金蟬子,還有幾位取經人需要她去處理一番。
有了這個想法,觀音菩薩在第二天便提出告辭。
對此,法明長老和空渡禪師都沒有過多的挽留,畢竟這位菩薩想要離開,那必然是有了斷絕,豈是他們能挽留的?
化生寺門口,觀音菩薩含笑看著空渡禪師和法明長老,她雙掌合十行禮︰「貧僧告辭。」
說罷,在化生寺眾僧恭敬地目光下飄然離去。
待觀音菩薩離開後,空渡禪師便找到了法明長老。
「師弟,為何不跟菩薩講清楚那孩子的來歷?」在空渡禪師的眼中,法明長老抱回來的孩子就是當年的惠安。
畢竟那道金蟬虛影不是誰都能擁有的。
在他看來觀音菩薩就是為了尋找這孩子來的,可他此時也不明白,為什麼觀音菩薩反而在見到這孩子後,卻走了。
法明長老搖了搖頭,說道︰「可能是菩薩想讓我們盡心培養他吧。」抬頭看了看萬里晴空,法明長老呢喃道︰「這南瞻部洲終于要有改變了……」
空渡禪師一愣,緊接著笑了起來,「是啊,終于要變了。」
作為佛門弟子,他們一心向佛,但是對南瞻部洲的情況卻十分困擾,他們也曾嘗試聯系陰曹地府。
可卻沒有絲毫回應,彷佛陰曹地府放棄了南瞻部洲一樣。
至于聯系陰府和酆都……
他們雖然有這個心,卻沒有那個條件和實力。
以至于南瞻部洲鬼怪橫行,他們卻只能苦守寺中,只能就近幫助周圍民眾驅趕鬼物。
不是他們不想去更遠的地方驅除消滅鬼物,而是南瞻部洲的情況,他們就算沒日沒夜不停的消滅鬼物,都趕不上鬼物的誕生速度。
特別是人族如今各個實力強悍,一旦被殺枉死或心有卷戀、不甘等情緒,就會直接化為厲鬼,並且一個個實力也遠超普通鬼物。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也是束手無策。
「走吧,這孩子我們要好好教導。對了,你準備給這孩子取什麼法號?」
「鑒正。」
……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中又過了十八年,在法明長老和空渡禪師的全力培養下,鑒正在佛法上的成就已經不亞于他們。
只不過讓兩人無奈的是,上輩子的惠安不喜修行,這輩子的鑒正同樣不願意修行。
他對佛法經意更感興趣。
而這輩子,在法明長老的引導下,鑒正也更早的明心見性,走上了追尋佛的道路。
只不過這一世沒有紅錦的陪伴下,鑒正和尚走的很艱難。
在南瞻部洲,他用佛法還能稍微克制一下鬼物,雖然行走艱辛,但也還能走的下去。
可是當鑒正和尚走出了南瞻部洲,跨過兩界山來到流沙河時,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被一股腥風卷走,至此沒了音訊。
法明長老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大受震撼。
鑒正雖然沒有修為在身,但是一身佛力根本不是那些惡鬼能害的,當他趕到鑒正死去的地方時,看到是一條洶涌狂浪的濁水。
河岸邊上有一座石碑,其上寫著三個血紅的大字。
流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