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5章 南直隸新政推進順利

汪汝淳在旁邊忍不住道︰

「既然要恢復婚約,便該有些誠意,親自上阮家去懇求才對!自己毀約,便該自己認錯,豈有讓別人出面的道理?」

錢謙益點頭稱是,對楊文驄道︰

「龍友,其他事我可出面, 此事不可!圓海處境危劣時,你家毀約,就有些落井下石了。如今即便要復約,按情按理,也當先帶著令郎去登門道歉才是。若是阮家願受歉意,我再出面, 也還可商量。凡事需自做自當,方像個樣子。若是如現在這般, 那阮小姐對令郎只怕更無好感。」

楊文驄听錢謙益這般說, 嘆了一口氣︰

「牧齋公教訓的是,此事卻是我家做的差了。」

楊作霖卻還不甘心,張嘴道︰

「可……」

還沒說下去,楊文驄叱道︰

「住嘴,牧齋公都這般說了?還饒舌作甚?」

楊作霖一臉訕訕,臉上似乎還有不服之色,但在人前終究不便于和父親爭吵。

楊文驄拱手道別,然後轉身就走,楊作霖也只得跟著走了。

汪汝淳搖頭道︰

「這楊家的小子也是沒志氣,當初自己沒主見,听了人言,就要毀棄婚約。如今見人言風向轉了,就又要復約。真是可笑。做都做了,那就做到底。這般反復,徒增笑耳。」

錢謙益溫和道︰「少年人心性不定, 也不足為怪。想來這對父子馬上就會去阮家。恰好明日我和圓海還要會面商談, 對這婚約能否恢復也可以順便打听一下。」

汪汝淳道︰

「牧齋公不是說過要給閻都督做月老麼?」

錢謙益點頭, 笑道︰

「這自然還要看阮小姐的意思,若是阮小姐同意和楊家復約,那就沒必要說了。」

第二天,錢謙益帶著汪汝淳和凌濛初到阮宅去拜訪。

阮宅仍舊在原來的地方,那史槐原本揚言是要鼓動人群燒毀阮宅的。

但阮宅畢竟在南京城中,人煙湊集,連牆接檐,不比鄉野之間,單戶獨院。

真要放火,火勢蔓延開來就不妙了,所以這阮宅只是被打劫一空,倒沒有燒毀。

吳昌時的案子了結後,官府從史槐等人那里又追回不少家具擺設。

雖然損失未能完全彌補,但也還勉強可住了。

錢謙益被阮大鋮請入大廳,兩人先商談正事。

這將近一個月來,事情進展果然和阮大鋮分析的差不多。

原先看似所向披靡,佔據碾壓優勢的東林輿論,如今節節敗退。

出來一批敢于對東林提出異議的人,就激發起更多人加入這個隊伍,如同滾雪球一般。

而且這和閹黨時期又不一樣。

閹黨之時,東林佔據兩勢並未被化解。

只不過是反對東林的人靠權勢威懾硬壓住局面罷了。

佔據多數的中間派和下層民眾的好惡仍舊是被東林輿論所掌控。

而現在則是根源處化解了東林控制人心的手段。

隨著反對戰時新政最起勁的東林系士子的敗退,戰時新政各項措施在南直隸各府也大刀闊斧的推行了下去。

那些在科舉道路上難以再進寸步的童生和生員,則也看到了通過新政途徑,向上升遷的希望。

原先在東林輿論的威懾下,他們不敢表現太積極。

現在這個顧慮被清除,頓時爆發出極大的熱情。

無數人報名爭搶進入地方各級課稅司、各級宣化司的名額、

當然真正能被選中者,也需要經過考試。

只不過這兩司考試側重的知識和能力,就不再只是四書五經了,而是要考算數會計,訊息收集、稅務條例知識、朝廷政策知識、還有辯論演講,甚至編劇作詞。

當然把四書五經中的抽象道理運用于這兩司的具體事務,也是要考的。

許多考了二十多年都還是老童生的人,通過這兩司的考試卻相當順利,當上九品甚至八品小官,將來若表現好,還有可能升遷到七品,乃至更往上。

他們實現了當官的夢想,不免「老」淚縱橫。

參加這種考試的人多了,許多有生意頭腦的江南書商自然也看到商機。

在通常應考科舉書之外,又聯絡一批應考過的童生和生員,根據課稅司、宣化司的考試內容制作應考書籍,發往全國各地,也賺了不少錢。

為了統計人口的需要,錢謙益又在以前黃冊編制人員的基礎上,上奏疏建議從朝廷到各地新建各級國計司,也招募童生和生員參加。

眼下這個國計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調查統計各地實際人口數量,以及主要職業。

等這輪人口統計結束後。

以後人口統計,每十年進行一次。

至于十年中的其他時候,國計司也負責統計各地的產業情況,包括田地數量、產量,還有工匠制作物品種類和數量。

這樣各地訊息匯總後,對大明各地產業情況,生產能力,也有一個大概的掌握。

有了這些訊息,在戰爭之時,調集資源也更方便得力。

這國計司也負責各地地方志的整理和編寫。

大明的各地地方志編寫雖然從未間斷,但大多還是知縣牽頭,地方上的讀書人自發參與。

如今則可以由專人負責。

另外為重新發行大明寶鈔,錢謙益也已經讓凌濛初去聯絡胡正言和吳發祥。他們發明的版拱花刻印術,在印制新版寶鈔上大可以運用。

目前這兩人已經隨同一批江南的雕版高手匠人,動身前往京城。到了京城之後,就可以研究新版寶鈔的雕版技術。

初步預計,等一年之後,崇禎寶鈔就可以印制出來,發行全國。

那時候正好新政稅收也能收滿一年份額,所匯集的白銀數量,足以支撐寶鈔的幣值。

雖說即便沒有白銀支撐,直接用國家武力做威懾擔保,也可以發行寶鈔。

但畢竟大明寶鈔貶值兩百多年,大眾已經習慣于認為寶鈔如同廢紙。

沒有白銀做擔保,要推行寶鈔全靠武力強迫,阻力太大,花費也更大。

有白銀做擔保,則推行起來就容易得多。

等推行時間足夠長後,寶鈔已有足夠信譽,那時即便和白銀適度月兌鉤,也未嘗不可。

江南各地訓練民兵的事情,也已經初步展開。

這個事情其實倒沒有太大阻力。

江南的士子近幾十年來,本就有談武論兵的喜好,茅元儀就是一個代表。

連陳子龍、魏學濂等東林系風頭人物都是如此。

只是過去沒有經費,大多數人就是紙上談兵,最多個人練武練劍學技擊。

地方專門撥出經費,組織民兵訓練,自然就給有這些喜好的生員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這些事情,一件件討論下來。

錢謙益、汪汝淳、凌濛初、阮大鋮四人約莫談論了半個時辰。

總之,眼下江南落實戰時新政的各方面都已經順利推進,錢謙益的心情也頗為愉悅。

幾人又閑聊幾句之後,錢謙益對阮大鋮問起昨天楊文驄父子,可有為婚約之事上門?

阮大鋮點點頭,道︰「他們來之前,想必先去了牧齋公那里?」

錢謙益道︰「確實來過,還想請我說合,被我拒了。」

阮大鋮嘆道︰「若論我和龍友的關系,便是答應也沒什麼?只是我看龍友這兒子,太過勢利。我阮家豈是呼之即去,招之即來?若是如此,但就未免自甘輕賤了。」

錢謙益唔了一聲,問道︰「那令愛是什麼意思?」

阮大鋮微笑道︰「小女態度比我還激烈,我還說得委婉,昨天小女卻是自己出來,把那楊作霖痛罵了一頓,說得他掩面羞愧而去。連龍友也尷尬萬分。」

錢謙益撫掌笑道︰「令愛真是烈性,只怕尋常文弱書生,當真匹配不上。」

阮大鋮嘆道︰「正是如此,我從小教她讀書作文,她自己還練武,心氣甚高,平時也常男裝出游。我也覺得她有些太野了。只怕不太好找婆家」

錢謙益眉毛一揚道︰

「那吾來做一回月老,給令愛推薦一位良配,不知圓海以為如何?」

阮大鋮道︰

「不知牧齋為誰作伐。」

錢謙益道︰

「說來這位,也不辱沒令愛。是當今錦衣衛掌印左都督閻麗亨,聖上親自提拔的俊才,正當青春,正是擇配之時。相貌人品才能自然更無須多說。」

阮大鋮听到是閻應元,卻猶豫起來,躊躇道︰

「這……」

汪汝淳道︰

「莫非圓海公對閻都督這等女婿還不滿意?」

阮大鋮苦笑道︰

「哪里?只是閻都督身份太過顯赫,小女只怕高攀不起。」

錢謙益見他神態,略一思忖,便猜出他在擔心什麼了。

點點頭,捻著胡須道︰

「圓海莫非是擔心與錦衣衛掌印聯姻,太過引人矚目,對圓海將來的仕途有妨礙」

阮大鋮的顧慮被錢謙益一語道破,只得道︰

「知我者,牧齋公也!」

錢謙益說道︰

「圓海有此顧慮倒也有理。那罪閣錢龍錫與原來的錦衣衛南鎮撫司指揮徐本高聯姻,確實也招人議論。不過以鄙人之見,圓海劇作上才華不輸于湯臨川。何必眷戀官場?如今聖上推行戰時新政,所用之人,也都得宜。也不缺圓海一個。做官只是一時,文壇留名,卻可以垂于千古。」

阮大鋮見錢謙益竟然直截了當勸他不要再去做官。

雖然說他劇作才華不下于湯顯祖,這等贊美,他听了也很舒服。

但是他阮大鋮也是在仕途上有野心有抱負之人,自覺政事軍事上的才能也超出凡庸,豈是自甘平庸,老于田下之輩。

他這段時間,如此費心賣力替錢謙益出謀劃策,包括推薦人才,當然不是想做錢謙益的幕僚,也不是單純報恩。

而是希望由此能讓錢謙益見識他的才能,好向皇帝推薦他。

卻不料,錢謙益反而勸他打消了繼續做官之念。

他臉上頓時顯出不悅之色。

錢謙益看阮大鋮表情有些不快,也知道自己說得未免太過直白。

一旁的凌濛初見談話氣氛有些尷尬,連忙打圓場道︰

「圓海公不要誤會牧齋公的意思。如今推行戰時新政,一切措施都只是圍繞掃滅建虜而發。大政方略都已定。圓海公便是出仕,做得再好,將來在史書上,也不過冠以循吏之名,有何光彩?圓海公的抱負不說和管仲孔明相比,至少也當如神廟初的張太岳,不妨先閑居幾年,等建虜被滅之後,再展宏圖。」

阮大鋮听得凌濛初,這麼一說,想了也想,覺得倒也確實有些道理。

現在出仕,做得再好,其實也就是一個執行工具。

閣臣里已經有了陳仁錫、徐光啟、溫體仁這等能人了。

自己勉強擠進去,意思也不大。

他正沉吟間,從堂後忽然走出一女,說道︰

「父親,凌伯伯說得有理。」

錢謙益定楮一看,此女卻正是阮大鋮的女兒阮麗珍,他向阮大鋮笑道︰

「當日,我登門想見令愛,令愛拒不相見。今日卻自己出來了。」

阮大鋮連忙道︰‘我這女兒任性慣了,牧齋勿怪。’

一邊叫阮麗珍向錢謙益賠禮。

阮麗珍向錢謙益微微屈膝,道了一個萬福禮。

錢謙益看向阮大鋮,說道︰

「令愛想必一直在後面听我等談話,她這出來,意思可是極明了。圓海何不成全了她。」

阮大鋮自然明白錢謙益的意思。

阮麗珍既然見過閻應元,想必對閻應元也非常欣賞,傾慕有加,也起了許身之意。

剛才听到談話,見阮大鋮有意拒絕,心情難免急了。

現在听見凌濛初的說法,就出來勸他接受了。

阮大鋮搖頭嘆氣,用手指著阮麗珍,說道︰

「我這好女兒,為了找個好夫婿,連爹爹的仕途都不管了。」

阮麗珍卻嘴巴一撇道︰

「父親,話不是這麼說,世事無常。與錦衣衛掌印結親,也未必就一定于仕途有礙。若爹爹果沒官運,不結親這仕途也未見得好。若是有官運,結了親,說不定將來反有助益。」

阮大鋮仔細一想,似乎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便點點頭︰「也罷也罷。那就讓牧齋公作伐成了吧。」

錢謙益見自己做媒成功,也心中歡喜,說道︰

「閻都督是聖上親自提拔,他的婚事自然還要奏請聖上。倒是聖上親自賜婚,圓海,這榮耀可不比進內閣差多少。」

阮大鋮卻嘆了口氣,他心中想的可不是靠裙帶關系獲得什麼榮耀,而是憑自己的本事治國。

當初和東林關系弄糟了,名聲全毀。

眼看現轉機來,卻又來這一出。

也不知道這錢牧齋究竟是安的什麼心?

究竟是單純做媒呢,還是借此少一個官場競爭對手。

可說起來,自己現在應該是他的盟友才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