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百業之中,這樣的情況只怕不在少數,太祖當年的辦法在當初作用確實不錯,但是在現在,全都被一代一代的貪官污吏給敗壞了!」

出了這工匠所之後,崇禎在路上憤憤地思索著。

身為大明的皇帝,而且還是被太祖朱元璋所幫助, 得以重新打下新大明的皇帝,看到今天之後一幕之後,崇禎的想法當然不會是太祖的制度太差,而想的是一代代執行的人太差了。

但是,不論他的想法方向是什麼,至少當下各個行業, 各個戶口的工作者普遍存在的無能之輩因為制度而身處其中,辦不了事兒卻被要求辦事兒的情況已經印在了他的眼中。

之前大明剛剛新建, 當務之急是穩住局面以及定下農業的基本盤, 那個時候崇禎自然沒有心思多去關注這些百行百業的事情。

畢竟,與局勢的平穩以及農事的運轉,工匠乃至于醫療等等的重要性,其實都沒有那麼緊急重要。

現在,新政體系已經建立,不管是官員還是村落之中的管理,都很到位了,這個時候,騰出手的崇禎才發現,原來那些他之前沒太注意的地方,也已經全是泥濘和蟲子了!

「看來,這個方面,也要清掃一遍。」

對于其他皇帝或者管理者來說,這樣的事情肯定是繁瑣復雜,難以處理的。

畢竟,在這麼多年的積累之中,這些人員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很復雜的。

就比如說,一個現在這一代確實沒有行醫能力的大夫, 可能他的父親或祖父那一代就曾經治療過很多的人,甚至救過大官,這樣,盡管他只能混日子,但是其他人卻會願意幫助他掩蓋。

工匠方面,可能他的能力很差,但是他父親教出來的徒弟水平不差,也願意幫助自己的師弟逃過檢查。

而且,在這樣一代一代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下,如果對那些沒有能力的人員太過苛刻,那些有能力的熱那也不一定都會高興,甚至可能為此而難過傷心。

不過,崇禎不需要思考的這麼細致,他的目的本來也不是將這些事情處理的那麼到位,那麼精確,他要的,只有結果。

在京城之中新軍將士的忙碌之下,工匠的情況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全部統計完成,而其他各行各業的統計,也在同步進行。

崇禎看到相應文書數據之後,直接將那些不會任何技藝的人全都直接開革出了原本的戶籍,讓其變成了普通的民戶,然後,將剩下的匠人按照能力的高低,進行了排列。

等到其他各行各業的情況出來,他也一概采用這樣的方式,將所有戶籍人員,全都清理了一遍,把所有魚目混珠之輩統統掃清。

然後,在得知自己沒有技藝,得到的不是懲罰,而是從當前的制度戶籍之中月兌離之後,幾乎所有的人員都感恩戴德高興不已,甚至好些技藝合格的人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都各種懊悔。

站在崇禎的角度,當然是不合格的人就清理出去,但是畢竟沒犯什麼錯誤,所以能夠允許他們離開。

站在這些戶籍之內的人員的角度,他們當真是苦于這個體系太久太久了,困在其中,既賺不到錢,同時還不能去干別的事情,如果能夠月兌離,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離開!

但是,僅僅三天時間,所有人的態度就立馬全都變了。

原本月兌離出去,相當開心的人,以及沒有月兌離出去,被限制在這體系內部相當難受的人,全都被最新的消息震撼。

崇禎在清除掉了那些原本沒有能力的人員之後,根據過往的信息,直接制定了全新的酬勞體系,原本微薄的薪酬以及廉價的工錢,一下子豐厚了數倍!

如果說以前的酬勞體系,工匠們就算好好干,一般來說也賺不到多少錢,而且還不得不辛苦勞累。

那麼,按照這樣的體系來看,哪怕是手藝一般,至少相對飽足的生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還是旱澇保收,四季不愁;

若是確實有能力,技藝可以,那賺的錢,至少是按照上面所講述的賺的錢,至少都是可以讓他們蓋得起房子,吃得起肉的收入。

這樣一來,當真就是有能力的人,能夠如同以前官員們的座上賓一樣好好生活!

而且還不止與此,崇禎皇帝除了這些基本的事情之外,還專門將另外他很重視的事情,以懸賞的形式將他想要工匠們做出來的東西以極高的價格展示出來。

這其中,那個所謂的超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東西,大多數工匠看著都人如同在看神話故事,完全沒有去嘗試的意思,哪怕上面寫著一旦做到,直接封官賞爵,另賜黃金萬兩。

但是這要求太過夸張,讓絕大多數工匠一看就感覺不可能,聊天之中講到的不在少數,但是真正花心思去思考去嘗試的卻沒有多少。

可除了這一條之外,農具的優化,以及各種工具鍛造技術的優化這一點上,很多人本身其實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竅門或者小想法,而且甚至可能根本就是已經得到實際檢驗過的技術。

于是,在有人試探性將自己的技術上達上去,然後真的得到了相應數百兩銀子的獎勵之後,那些原本想著自己偷偷用這個技術賺錢,已經將技術作為不傳之秘傳下去的匠人們立馬站不住了。

盡管還是有一些人想著將自己的技術繼續不傳外人,作為子孫養家的獨門技術傳承下去,但是也有更多的人選擇了將技術換成實際的銀兩。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短視,而是皇帝陛下給的實在太多了!

開玩笑,正常將一門手藝傳承下去,子孫後代听話好好干的話,確實能夠讓他們全都衣食無憂,喝酒吃肉。

但是,本身就是工匠內的人,誰不知道一門手藝實際上能傳多久?

那些被其他人也專研出來的技術其實都算是好的,更多的手藝,都是傳個兩三代,甚至傳到下一代,就被自家不肖子孫給忘了或者干脆低價賣掉了。

真正能夠一直傳承下去的,基本上每代都能有些小進步,與那技藝的關系其實都不是那麼大。

既然如此,外加皇帝陛下給出了這麼多的銀兩,哪怕是賣掉,只要賣掉的技藝夠好,都足夠給後輩們留下相當豐盛的財產了。

屆時買點土地,以及一些金銀細軟藏起來,這不比單純傳承一個技藝更能保證家業不衰?

一時之間,原本近乎停滯不動的工藝,立刻就有了好些進步。

雖然這些目前都不是什麼階段性或者突破性的進展,但是也已經確實相當不錯了。

至少,在崇禎看來,有這樣的效果,他花出去的那點銀子,就沒有白花。

于是,他根據現在已經得到的技藝,更加深入地引導工匠們加強專研。

同時,接見幾個自稱對超遠距離的信息傳輸有了一些想法的工匠。

————————————

「就是你們說,自己有辦法的?給朕說說,什麼辦法?」

崇禎站在幾人面前,沖著他們饒有興致地問道。

眼前的幾個工匠,都很年輕,年紀最大的看著比崇禎更老,但是估計年歲其實也相差不大。

對于他們所講,能夠一定程度做到超遠距離傳遞消息這件事情,崇禎盡管沒有完全相信,但是到底是第一波自稱能夠做到的人,所以多少還是有興趣听一听的。

眼前的工匠此刻的狀態卻和其他之前被崇禎接見的工匠一樣,全都戰戰兢兢,一副根本不敢看皇上的樣子。

他們盡管知道,這麼重要,而且給出這麼高封賞的懸賞,肯定不會是普通底層的官吏來接見他們。

但是在他們原本的預期之中,他們都還沒有做出任何成果的情況下,能夠派出一個七品的官員老爺前來問詢,就已經表示著朝廷相當重視他們了。

至于皇帝陛下親自接見,這是他們從來做夢都夢不到的情況!

正是因此,在皇帝陛下面前,他們一個個嚇得動都不敢動,整個人都如同鵪鶉一樣。

此刻,听見皇帝陛下問話,為首的那個工匠才顫顫巍巍地開口解釋自己等人的想法。

「皇帝陛下,我們的想法是這樣的,您肯定听過鈴鐺聲吧,如果」

這伙工匠的想法,是通過最少兩個鈴鐺,來傳遞消息。

當然,這並不是所謂的制造兩個很大的鈴鐺,讓聲音傳遞數里這類不靠譜的想法,認真听完之後,崇禎覺得,竟然還真挺有實現的可能。

按照他們的說法,拉動繩子能夠讓鈴鐺響起來,而繩子的長度其實是可以很長的,所以,如果繩子的長度足夠長,那麼就可以一方遠遠拉動繩子,而另一方通過繩子拉動鈴鐺,听鈴鐺的聲音,來得知拉繩子一方想要傳達的消息。

之所以說至少兩個鈴鐺,便是可以通過兩個鈴鐺的聲音,一個表示頁碼,一個表示字數,根據書本來傳遞文字。

崇禎听了這話,盡管感覺這麼長的距離,通過鈴鐺的方式來傳遞是否穩定,以及夠不夠靠譜還是個問題,但是,他們的說法卻讓崇禎相當有收獲。

至少,通過兩個或者幾個響動,來簡介傳遞消息的方式,一下子就將崇禎之前設想的超遠距離傳遞消息的事情給簡化了。

崇禎之前所設想的,是整篇整篇的文書,乃至于更多的內容,通過某種未知的辦法,直接從周邊的城池傳遞到京城,傳遞到崇禎的手上。

但是這樣的方法,毫無疑問是一听就感覺很不現實很難做到,甚至能不能做到都是個問題的事情。

可是,經過這幾個工匠的簡化之後,難度似乎一下子減弱了很多。

確實,按照這幾個工匠的想法,這個工具就算搭建起來了,一段時間之內能夠傳遞的信息數量也是相當有限的。

崇禎估計,如果只搭建起來一條這樣的鈴鐺線路,可能一刻鐘的時間,也就能夠傳遞那麼幾句話而已,了不起也就是一小篇的文書。

這還是建立在對方所說的這種方式靠譜,能夠搭建成功的前提下。

但是,崇禎之所以想要搭建這樣的體系,不也就是為了能夠更加迅疾地解決一些很急切的事情?

一下子好多頁甚至好幾箱子的文書,必然都是沒那麼重要的,真正緊急重要的內容,往往也就那麼幾十個字,甚至幾個字而已。

雖然和崇禎預期的不同,但是若是真的能夠按照這幾個工匠想的那樣,將這套體系搭建,那麼崇禎對所有城池的了解以及下命令,就能夠短上十倍百倍的時間!

這樣一來,哪里還有什麼山高皇帝遠?!

想到這里,崇禎的眼楮光芒四射!

之前只是在希望能有這樣的工具時,崇禎想的還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地處理當地官員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但是,眼看著似乎真的有辦法搭建出這樣的體系,崇禎立刻就想到了不知道多少相關的事宜。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對于這個事情的重視程度,也立刻再次加大。

原本,崇禎只是想著能夠有辦法,那就將這套工具給做出來,但是現在,他的想法是必須盡一切努力將這套工具建立起來!

只要這套工具建立,那麼大明的國運絕對又能夠大漲,甚至再次為大明立下百年甚至數百年的國運!

再次看向這幾個工匠,崇禎的眼神已經明顯變得更加火熱。

此刻,在崇禎的眼里,這不是幾個小小的工匠,而分明就是能夠給大明帶來前所未有變化的人才!

要是這套可以跨越那麼大距離直接進行交流的工具,真的就被這麼幾個小工匠一次性做出來了,他該有多高興!

但是眼下,崇禎要做的肯定還是先把權限和資源給足,于是他沖著幾人說道︰

「既然你們有想法,那便去嘗試!先先建立京城與最近的那個縣城之間的線路吧!朕允許你們調動兩千新軍將士,並調用十萬兩白銀的物資!若是中途不夠,還能再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