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運河碼頭。
以揚州刺史為首的眾多揚州官員,還有無數揚州百姓,眾多文人士子和鄉紳富商,以及幾乎所有叫得上名號的商家。
此時都已齊聚運河碼頭及兩岸,正翹首以盼,向南邊眺望著。
除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在運河河面上,還停泊著無數貨船。
無一例外,這些貨船上都裝滿了今年新收的糧食,以及其它各種物資。
提供這些糧食和物資的,是揚州各大糧商,以及各種商行。
相比杭州和蘇州等地籌集的糧食物資,揚州籌集到的糧食物資數量更多,多出了好幾倍都不止。
這是由揚州的地位和實力決定的,其它城市還無法與之相比。
等待的同時,人們也興致勃勃地議論著。
「听說醫公子的船隊相當龐大,足有數百艘船,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資」
「非但如此,听說公子還帶了一種名叫大炮的新式武器,準備拿高句麗人祭旗!」
「我也听杭州來的人說過,這種名叫大炮的武器無堅不摧,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軀所能抵擋的」
「如果真是這樣,那高句麗人恐怕就要倒大霉了!」
對于火炮這種新式武器,李醫並沒有刻意保密,杭州很多百姓都見過。
程伯禮帶著人在寶石山的山谷里練習時,杭州百姓也能听到隆隆炮聲,早就已經習慣了。
但對于火炮的靈魂,黑火藥,李醫卻嚴格保密。
到目前為止,所有練習用的黑火藥,都是由他親手制作而成。
只有他按比例配好料之後,安內侍和程伯禮他們才會介入,進行研磨和分裝等等。
黑火藥的最佳配方,始終攥在他自己手里,根本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等抵達遼東,見到李世民後,他才打算將黑火藥的配方交出來,交由李世民處置。
想都不用想,黑火藥的配方必定會成為皇家、乃至整個大唐的最高軍事機密,進行最高等級的保密。
只要黑火藥的配方不泄露出去,火炮這種致命武器,對其他國家來說,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寶貝。
正因為如此,火炮才沒有嚴格保密。
非但揚州百姓,現在很多人都已知道,醫公子發明了一種無堅不摧的新式武器。
但人們也只知道個大概,人雲亦雲,並不知道究竟。
正說話間,一支龐大的船隊已沿著運河從南邊駛來,直奔揚州運河碼頭。
船隊里那些貨船上的船帆,遮天蔽日,覆蓋了整個運河河面,氣勢驚人。
而在船隊最前面,是一艘揚州百姓都非常熟悉的樓船, 波斬浪而來。
那正是醫公子的樓船,天下人都識得!
看到這支船隊的一剎那,在碼頭及附近等待的所有揚州人,都被徹底震撼了。
緊接著,現場就響起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快看,公子的船隊來了,好大的氣魄啊!」
「不愧是我大唐第一的少年英杰,這份豪邁的氣魄,試問天下誰人能及?」
在人們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中,李醫的樓船已駛抵揚州運河碼頭。
來到近前,這艘樓船從船隊里月兌離,然後降下風帆,減慢速度,向碼頭靠了過來。
船隊里的其它船只只是稍稍降低了一點速度,但並未停止,依舊在向北航行。
看到樓船靠過來,看到站在樓船甲板上的李醫,站在運河碼頭上、以及運河兩岸的所有揚州官員和百姓,紛紛長揖到地,並高聲問候。
「見過公子」
李醫則微笑著不停揮手,在向揚州官員和百姓們打著招呼。
「各位揚州的父老鄉親,大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我這次北上,因時間緊迫,就不在揚州停留了,請大家諒解」
听到這話,剛剛起身的揚州百姓,又齊齊拱手施禮,並高聲說道︰
「國事要緊,公子不必客氣」
「等公子凱旋而歸時,再在揚州盤桓幾日即可」
說話間,李醫的樓船已停靠在運河碼頭上。
但他並沒有下船,而是選擇在船上回見揚州官員和各家商號的東家。
樓船剛一停穩,揚州刺史就帶著手下眾多官員和各大商號的東家,登上了這艘樓船。
見面之後,自然免不了一番客套寒暄。
大家都是熟人,也就省去了介紹的環節。
在這些人當中,就有王源昌和王楓爺孫二人。
半年過去,原本形若枯 的王楓,已徹底恢復健康,面色紅潤,氣息悠長。
非但如此,他已全面接手自家商號,成了揚州第三大鹽商昌順號的大掌櫃和大東家。
還有一個好消息,他的老婆再次懷孕,再過幾個月就將添丁進口。
至于這個孩子是男是女,就不得而知了。
見到李醫的第一時間,這爺孫二人就撲通一下跪在船板上,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感謝他拯救王家和昌順號。
李醫上前將他們攙扶了起來,並恭喜了幾句。
接著,他就介紹了一下寧思羽的情況。
「這次我北去遼東是為助戰,所以就沒帶思羽她們個,讓她們留在了杭州」
「思羽這些日子的進步很大,學了很多知識,武藝也日漸精熟!」
「你們如果想念思羽了,可以去杭州看看那個丫頭,並陪陪她」
話音未落,王楓已再次長揖到地,哽咽著說道︰
「思羽能跟在公子身邊,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也是我王家的造化」
「對于思羽,我們沒有什麼不放心的,若是想念了,我們就去杭州探望」
李醫微笑著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閑聊幾句後,大家這才進入正題。
「公子,揚州各大糧商此次共籌集了二十萬石新糧,供給東征大軍」
「所有糧草和其它物資都已裝船,將隨公子北上,運去遼東。
依照公子的指示,這些糧草全部都是新糧,而且非常干淨,……」
揚州刺史介紹著情況,言語中多少透著幾分得意。
這也難怪!
在如此倉促的情況下,天下除了揚州,還有哪個地方能及時籌措到這麼多糧草?一個也沒有。
即便是背靠關中的長安,以及位于中原月復地的洛陽這兩座巨城,恐怕也很難做到。
畢竟那兩座城市巨大,人口眾多,僅僅普通百姓日常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確保安全和穩定,那兩座城市必須有一定的存糧,這樣人心才能安定。
這種情況下,再想在很短的時間內籌措大批糧草,難度非常大。
如果非要那麼做,倒是也能做到。
但必定要讓老百姓勒緊褲腰帶,從而引來更大的麻煩。
比如物價飛漲,囤積居奇,甚至是動亂。
那樣的責任,誰也負不起!
揚州雖然也是一座巨城,但貨通八方,交通便利,反倒更容易籌措糧草。
更重要的是,揚州城內這些大大小小的糧商,做這些事情都輕車熟路。
他們總能想到辦法,從各地籌措到大量糧食,並從中大賺一筆。
听完揚州刺史的介紹,李醫的雙眼頓時為之一亮。
「太好了,有這二十萬石糧草,再加上之前陸續運去遼東的糧草,以及其他各種物資,撐到東征戰事結束,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各位大人都是國之干城,揚州各大商號都有一顆赤誠之心,都是愛國之人」
「各位的作為和功績,我會向皇爺爺一一稟明,在此之前,請大家先受我一拜!」
說著,他就沖這些揚州官員和商人拱手施禮,深深鞠了一躬。
他的這個舉動,將這些家伙都嚇了一大跳,每個人都惶恐不已。
與此同時,他們每個人也感動的眼眶發熱。
他們壓根就沒想到,仁愛之名滿天下的醫公子,居然會如此看重自己這些商人,會向自己鞠躬施禮。
「公子,使不得,吾等愧不敢當啊!」
「吾等都是大唐官員和子民,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當不得公子如此看重」
揚州刺史惶恐不已地說道,也沖李醫深深鞠了一躬。
其他人有樣學樣,紛紛長揖到地。
起身之後,李醫微笑著搖了搖頭。
「這是大家的功勞,誰都不能抹殺!」
「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會得到表彰!」
接下來,揚州刺史拿出一份物資清單,親手交給了李醫。
接過清單後,李醫就開始翻看。
與此同時,各家商號的掌櫃和東家,也開始上前稟報各家籌措到的糧草及物資。
正如揚州刺史所言,這次揚州籌措到的糧草和物資非常豐富,足以確保東征大軍使用到冬季。
再加上李醫從其它渠道籌措到的糧草和物資,派駐一支大軍在遼東常駐都沒問題。
沒一會功夫,各個商號已介紹完情況。
就在此時,揚州通判突然插話說道︰
「啟稟公子,這次抽調二十萬石新糧和大批物資送去遼東後,揚州的存糧減少了很多」
「下官擔心會引起糧價上漲,不知公子可有應對之策?」
听到這話,李醫不禁輕笑起來。
「關于這個問題,各位大可不必擔心」
「我這次運去遼東的糧草,基本都是小麥,並沒有多少稻米」
「再過半個月左右,江南的稻米就將收割,而且豐收已成定局!」
「今年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種了兩季稻,所有種兩季稻的地方,糧食產量都會翻倍,甚至更多」
「所以根本不會出現糧食的缺口,等今年的新稻米下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听到這里,大家都點了點頭,一個個喜形于色,也興奮不已。
就在此時,李醫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一下,或者說是警告也行」
「誰若敢蓄意制造混亂,惡意抬高糧價,坑害百姓,小心我要他的腦袋!」
隨著這番殺氣騰騰的話語,現場所有糧商和鹽商都齊齊打了一個哆嗦。
李醫的話音剛落,他們立刻齊聲拱手說道︰
「公子明鑒,吾等絕不敢擾亂市場,更不敢坑害百姓,否則甘願受罰!」
李醫有多麼心狠手辣,這些揚州商人都深有體會。
在他面前,這些揚州豪商連半點違法亂紀的心思都起不來,也不敢起。
看到他們這番表現,李醫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他又給了這些家伙一個甜棗。
「此次運送糧草等物資去遼東,回程的時候咱也不能空船回來」
「攻下遼東之後,包括土地在內,高句麗人的牲畜和其它所有財產,都將歸我大唐所有」
「除了犒賞三軍的,其余所有物資都要進行處理,這是一門大生意,不知道你們是否感興趣?」
話音未落,那些商號的東家和掌櫃都已愣住了,一個個目瞪口呆的。
緊接著,這些家伙齊刷刷地跪了下來,激動不已地說道︰
「多謝公子照顧,這的確是一門巨大的生意,吾等要是能參與進來,自然再好不過」
「吾等必兢兢業業,將高句麗的所有好東西都弄到大唐來,讓大唐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富庶!」
李醫看了看這些家伙,隨即微笑著點了點頭。
「既然你們感興趣,那回頭就派一些掌櫃和管事,以及伙計去幽州听消息」
「等他們到幽州,大唐公司的人會做安排,根據你們各家商號的情況,分給你們一些配額」
「到時拿到配額和通關文書後,你們才能進入遼東,跟隨大軍而動,將大軍的繳獲運往後方」
「遵命,吾等回去就做準備」
那些揚州豪商齊聲應道,一個個激動的都快飛起來了。
站在一旁的揚州刺史等人,卻滿眼驚駭之色。
接著又聊了一會,揚州刺史就帶人告辭,離開這艘樓船,回到了運河碼頭上。
踏上碼頭的第一時間,揚州通判就低聲說道︰
「咱們這位公子對上蠻夷番邦的時候,還真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啊!」
「看來那個傳言是真的,大唐公司的人正在遼東瘋狂搜刮各種好東西,說是刮地三尺也不為過」
「據說凡是大唐公司的人所到之處,高句麗人的所有東西都會被席卷一空,什麼也剩不下」
「等這場戰役結束,高句麗就算沒有被我大唐滅國,也會變得一貧如洗」
听到這話,現場幾位官員都齊齊打了一個哆嗦。
「誰說不是呢,公子的手段還真是有點嚇人啊!」
就在他們低聲議論之時,李醫的樓船已再次揚帆起航,離開運河碼頭,繼續向北方進發。
站在樓船甲板上的李醫,沖碼頭上所有人拱手行了個禮,並微笑著朗聲說道︰
「諸位大人,揚州的父老鄉親們,就此別過,咱們他日再見」
「待小子回程時,一定在揚州盤桓幾日,好好欣賞一下揚州的美麗風景,跟大家共話豐年!」
站在碼頭上的揚州刺史等人,以及所有揚州商人和百姓,則齊刷刷地長揖到地,齊聲高呼道︰
「公子保重,吾等在揚州期待公子大勝的消息」
「祝公子此行一路順風,旗開得勝,早日凱旋而歸!」
在揚州百姓響徹雲霄的恭送聲中,李醫的樓船漸行漸遠。
待整支船隊駛過,停泊在河邊的那些揚州貨船,立刻揚帆起航,跟了上來。
隨著這些貨船的加入,這支船隊驟然變大了將近一倍,一眼望不到頭,浩浩蕩蕩地向北而去。
看著這支逐漸遠去的龐大船隊,站在運河碼頭上的所有人,都感覺自己是那麼渺小,卻又無比自豪。
這就是我大唐的國力,這就是我大唐公子,天下誰人能敵?
……
轉眼的功夫,李醫離開揚州已半個多月了。
在這半個多月里,除了在洛陽下過一次船,去洛陽城中休整了一天之外,其余時間他一直在船上度過。
這支龐大的船隊經過了無數城市,一直在日夜兼程地趕路。
船隊里的其他人,都在船上度過了幾乎每一天,從不曾離開。
很多個夜晚,船隊都在挑燈夜航。
換班下來的人,則在船艙里吃飯睡覺,為下一段航程養精蓄銳。
船隊行進途中,也曾發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與堤岸剮蹭,或是與其它船只相撞等等。
最嚴重的一次事故,是一艘貨船漏水,差點沉沒了。
好在發現的比較及時,並快速進行搶修,才避免了沉船事故的發生。
在如此龐大的一支船隊里,發生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故,可以說毫不起眼,根本不值一提。
跟之前經過揚州等地方時一樣,這支船隊每經過一座城市,都會壯大幾分。
位于這些城市中的大唐公司分部,會派船滿載著籌集到的各種物資,跟著船隊一起北上。
尤其經過洛陽的時候,又有上百艘滿載各種物資的船隊加入了進來。
就在李醫帶領這支船隊一路北上的同時,這件事也已轟動天下,傳到了所有人耳中。
通過這件事,人們都看到了李醫堅定的決心,也看到他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大唐公司所具有的巨大實力,也讓所有人感到震撼不已。
轉眼已是六月下旬,天氣愈發熱了。
大江南北所有種兩季稻的地方,都已開始收割夏稻。
在烈日的炙烤下,各地百姓紛紛下地,揮動鐮刀,收割著那些沉甸甸的金色稻谷。
尤其那些種植高產稻谷的百姓,看著眼前那些金色的稻谷,一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僅僅第一季,他們收獲的糧食就比往年翻了一倍還多。
如果一年兩季都是這樣的產量,他們就能多收獲三倍到四倍的糧食,能不高興嗎?
激動之余,他們每個人都對李醫感恩戴德,就差把他當神一樣供奉起來了。
而締造這一奇跡的李醫,卻還在大運河上,正帶著船隊北上。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航行,船隊已快要抵達大運河的北端,幽州。
船隊行至這里,河岸兩邊突然多了很多騎兵,護衛著船隊前行,以防奸細破壞。
這些騎兵都是各地駐軍派出的,李醫自己也做了一些準備。
他讓程伯禮帶領手下的護衛上岸,然後分成兩撥,騎著大唐公司提供的戰馬,沿運河兩岸前進,排除安全隱患。
非但如此,李醫還讓陳阿大等人駕駛兩艘快船,前出一兩里地,偵查運河前方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閑雜人等都無法接近這支龐大的船隊,更別說威脅船隊的安全了。
又是一天,午時。
李醫正在甲板上欣賞風景,程伯禮帶著幾名手下,突然出現在了運河左岸。
剛一出現,這家伙就高聲喊道︰
「啟稟公子,太子殿下派人傳話過來,他在前方五里之外的碼頭等著公子」
听到這話,李醫不禁愣了一下。
緊接著,他就微笑著點頭說道︰
「這里是定州境內,太子殿下就在定州監國,出現在這里不足為奇!」
「伯禮,你立刻騎快馬去前方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殿下後,你幫我帶句話,就說佷兒要跟隨船隊一起前行,不敢離開船隊趕去拜見」
「請九叔恕罪,等船隊抵達碼頭後,佷兒再當面請罪!」
「遵命,公子」
程伯禮高聲應道。
隨後,這家伙就撥轉馬頭,帶著幾名手下疾速朝前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