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章 日式青訓的特點

足協的注冊制度一直是地方保護主義,很多孩子被俱樂部搶注後,未來轉會交流什麼都極其麻煩。而且很多時候不是花錢的事,就是各種扯皮,導致你無法轉會到你想去的隊伍,最終白白浪費最好的時機。

即使注冊時間到期了,轉會也依然需要上一家俱樂部開具的證明, 以前足協規定是必須要開。但如果上一家俱樂部或者足協和你產生矛盾,他會用各種理由來逃避、拖延這個證明,而個人往往無法對抗。他時間耗得起,你的孩子時間耗不起。

東華目前實施了全新的登記制度,到期自動作廢的方法,想走只需要前一份登記時間到期+新俱樂部接受證明即可。不過因為歷史上足協的政策經常朝令夕改,這群體制外家長短時間沒法信任你也屬于正常。

周末聯賽也是陳主席的第一次不需要任何球隊注冊的嘗試,這才有了第一支業余球隊躋身聯賽八強的故事。

東華小將和靜北實驗小學的比賽, 是保住自己一檔名額的決定戰,如果贏球的隊伍下一輪再努力努力,還有可能保級。但如果這輪輸球,那降級已經是百分之百了。

「東華小將這批人有點意思,個人球感能力都不弱,但是戰術配合稀爛,基本都是單打獨斗。」老王從球隊整體的角度感覺這批隊員其實沒打出什麼。

「都是個人球員,他們沒戰術的。這里面幾個孩子家長都請私教的,自己干自己練。」趙娜更熟悉這些孩子,其中有2個周末也會來趙娜的社會班訓練。

「中前場那幾個其實水平不錯,你看左路那小子,7號的,速度很快腳下很嫻熟。」老王一眼看中了個左路的孩子,自從幾人踫頭發現左路是目前東華u12選拔隊最大的問題後,老王看什麼比賽都是先看左邊打的如何,然後希望找出一個左路的適合球員。

「那個啊,孫超。一直在東華的日本人俱樂部訓練, 他們的訓練方法和桐哥的方法接近。那小子不是傳統中國球員的踢法,自己突破後也不一定會傳球的。他很多時候會直接殺進去,突破能力很強。」趙娜對球員的來源和基本特點,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有點意思,和楚天舒完全不一樣啊,楚天舒想著傳球,他想著內切突破。」老王把這名球員記錄在小本本上,還標記了目前看到的特點。速度、控球、雙足、習慣中線拿球、有內切能力。「這個7號待定。」

「東華還有日本人俱樂部?」李桐好奇的問道,他在未來那段時光中2019就已經不在東華了,也沒對底層青訓了解多少,而且現在看,兩邊在2014年就已經走上不同的軌道了。今天一連接觸好幾件新鮮事,讓他發現足球青訓在東華真是挺有意思的,u12以上斷崖式下降,但u12以下的小學生居然百花齊放。

校園足球(曾經遇見的幾只浦江的小學,純粹是自己的孩子喜愛足球組建了足球隊)、體制內體校(各區少體校足球隊,可能會集中在一起上學)、足球興趣培訓班(純業余足球啟蒙,付費培訓班)、青訓俱樂部(比如申洪的快樂星俱樂部,以買賣青少年球員為目標)、職業足球俱樂部梯隊(召集全國各地小球王加盟, 選拔人才進入一線隊為目標)、國際俱樂部(針對外國孩子的俱樂部、中國孩子也有少數參加)、家長自己代練(請私教,有因為父親的愛好, 也有目標奔向職業足球但看不上國內訓練環境),這些形式居然在東華並存,而且每一個體系都產生了自己不錯的球員。

「本田圭佑弄的一個俱樂部,在東華發展的不小,已經5、6個訓練點了。」

「???本田圭佑?」李桐突然听到這個熟悉的名字,也吃了一驚。他還沒退役吧,而且正當壯年。「這是現實世界的大空翼啊。」

「確實是他開的……還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去年分校開業的時候,他自己過來的。」

「他還在AC米蘭吧。」李桐知道這個日本人目前還在AC米蘭,而且身披十號,但具體表現還沒太關注。

「米蘭絕對主力,今年上了30多場,進了6個球。」老王接過話題,他對本田圭佑更了解一些。「我之前跟的日本教練經常在社交媒體發一些日本球員的信息,還是知道一些的。」

雖然日本很多球員喜歡參與青訓,但一個正當壯年的球員開設俱樂部而且開的這麼大還是很罕見。

「東華這個分校的精英隊目前實力還不強,但訓練很有特色,去訓練的中國孩子都說不錯。」趙娜是跟幾個孩子家長有過交流,這個日本球隊還沒有參加太多東華的比賽,剛剛組建精英隊不久,實力和東華頂尖球隊差的還比較多。

「這個孫超腳下很有日本球員的感覺,球感很好,一直粘腳上,確實不是國內青訓風格。」李桐看了十幾分鐘,已經感受到明顯的不同了。

「這也能看出來?」趙娜只是覺得這孩子球感不錯,但還沒感受到青訓體系的區別。

「有區別,你注意看,這個孩子用腳內側的扣球特別多,雙腳之間的扣球感覺好,而且逆足能力很強。很多日本球員的明顯特征。而中國球員的變向,很喜歡走外線,用馬修斯的技術比較多。」

「……原來有這個特點,我多觀察觀察。」

「日本流行的一些球感技術,都是沾粘帖揉的方式。比如GINGA這種球技,大約十幾個基礎動作,都是這種球感訓練。日本有一些教練很推崇這樣的球感訓練,他們和歐美的野球路子不一樣,這些球感都是刻意練出來的,所以你看日本的風格會特別明顯。」

老王不虧是跟了日本教練2年,對一些日本青訓的底層方案很是熟悉。「GINGA在葡萄牙語發音叫任加,最近有一部貝利的電影,里面描述的貝利踢球方式就是這種,日本人很推崇這種球風。」

「那他們為什麼不用突破型或者爆發力的訓練呢?」趙娜對此方面完全不了解,難道突破的技巧不是更重要嗎?

「這和日本的球風有關系。」老王把自己對日本足球的理解傾囊相授。「日本表面上看確實對孩子的成長不做限制,但實際上他們的教案和訓練方式是有引導的。」

「比如說李桐弄的鐵籠球場,這就是模仿日本訓練方式。要求的是復雜環境下的控球能力。你注意,控球能力並不等于突破能力。他們不追求速度、不追求一腳趟出去幾米遠的加速。這些突破能力,在小孩子不會防守的時候很容易實現,而緊密的把球控制在自己腳下則非常難。」

「在人多的復雜環境里,你外腳背撥球加速,一撥球的瞬間,球肯定就被人搶走了。雙腳間扣球才是最適合的過人方式。」

「日本青訓以控制為目標,在成年後才能形成傳控體系。即使是GINGA這種技術,也是一種控球技術。孩子們訓練後,很容易粘著球變向、後退,然後的目的是把球傳出去。孫超的帶球全是這個類型,很密集的碎步帶球,然後不停的變換方向。你看起來動作頻率特別高,其實他絕對位移距離並不遠,但是在這段距離里,他切換了4、5次方向。」

「原來如此……我們的孩子一定要這樣學嗎?」

「不反對不鼓勵,這是每個個體選擇的方向。日本足球在選擇了這個方向之後,也有自己的反思。他們出了非常多的優秀中場,但他們始終沒等到突破手或者優秀的前鋒。這就是從小的習慣養成導致的。」

「中國這麼大,不同的地區可以學習不同的方式,只要是為了孩子成長,比賽訓練鼓勵為主,讓他們堅持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什麼樣類型的球員我們都是需要的。」

「李桐,趙娜,你們注意觀察。這個隊的左前鋒7號、中後衛11、左後衛3號、還有那個中場10號,都是這種風格。這幾個孩子或多或少和日本體系有關系。

雖然對王導的分析感覺是沒錯的,邏輯性也很強,但趙娜還是有點不服氣,跑到場邊去詢問帶隊家長,這個球隊沒真正的教練,平時比賽都是家長組織安排,當然他們對自己孩子投入,對足球的理解也不太輸給專業教練多少。

「王導,我徹底服了。這幾個真的是從小跟日本孩子一起訓練的。」趙娜郁悶地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怎麼上次比賽時,我什麼也沒看出來。第一循環的時候,我們5︰1贏了他們,但是這些孩子的特點我什麼也沒看出來。」

李娜發現自己對足球的理解確實差很多,高手能看出來的細節自己什麼也沒看出來。

「別急,這些都是長期去了解的。你沒有日本青訓的經歷,只看表面當然看不出來。李桐是通過球員技術分辨的,這是他做職業球員的能力,我也沒有。」老王安慰了下趙娜,仔細又看了會球。

「中後衛還可以,有拿球能力,防守能力也不錯,就是速度慢了些,但打個防守球員問題不大。」

「左後衛沒套上能力,速度也偏慢,而且感覺還沒進入發育期,但也是球感好,防守有股狠勁,回追很堅決,這種球員如果進入青春期一下成長起來,會立刻超車的。」隨著比賽不斷進行,老王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亮點。「這種球員在國內梯隊選拔很難選拔的上,初中沒有長期訓練的話,很可能就流失了。他們未來選擇去西班牙是對的。」

「中場10號的小技術太好了,對抗能力也不差,磕磕盼盼都能把球做的出來。里克爾梅的感覺,好古典的路數。」

「為什麼現代足球還會有這麼傳統的踢法呢?」李桐也不理解,這種慢速古典中場已經好多年沒見了,現在哪個球員不是快快快,恨不得頻率都飛起來。

「這是沒辦法的選擇。」老王深有感觸,「這是一個足球家長最無奈的選擇。我們的球隊、俱樂部的精英隊、梯隊的球隊都是層層選拔的結果,我們不由自主的會選擇身體稍微好點的,因為成功概率高,這沒有什麼不對。」

「但作為家長,你沒有選擇。你愛上了足球,你的孩子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那都會堅持。這幾個孩子在普通人中算身體優秀了,已經不錯了。」

「這幾個孩子確實不錯,我準備全帶上。一方面他們起碼能當個優秀的替補,二方面這些孩子其實潛力很大,青春期發育如果不拉下,這種技術能力的孩子很有希望,控球路線的孩子也不需要多好的身體,日本隊里面170以下速度不快的比比皆是,關鍵是能堅持下去。」

「那可不行。」趙娜笑了,多虧自己剛才了解了下。「那個10號居然是個日本孩子,而且入選了索迪洛的u12世界挑戰賽的參賽陣容,這是東華的唯一一個。他報我們這個周末聯賽的時候用的是中國名字,所以我們都沒認出來。」

「索迪洛的日本隊伍也出線了嗎?」

「對,他們日本隊伍在日本區打進了8強,拿到了一個出線名額,正式比賽時可以調整一些球員名單,這孩子入選了。」

「那只能日本見了。」老王頗為遺憾,本來這個球員可以當影子前鋒或者變陣4312時打前腰,對戰術是一個補充。433也有一些變陣,取消中鋒設置一個前腰,這種變形的433,在某些場景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申華的門將,也是我們的考察對象,走,李桐,我們去B場地再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