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章 做個孩子王

2014年6月的這個周末早晨,太陽剛起來還沒完全展示出火辣的個性,尚未來得及把他的熱情灑向東華市,但浦江一小的操場上卻已經充滿了火藥般的氣氛,整個操場充斥的教練的大聲呼喊。

「跑起來!」

「速度!」

「紀律!」

「王梓衡,你要是再這個態度,你就給我滾一邊站著。」一個身材不高約莫140厘米,4、5年級的孩子慢騰騰的在教練的斥責下向李桐走來,一個足球已經滾到了李桐腳下。但這孩子磨磨蹭蹭的走過來,甚至都沒招呼讓李桐把球踢回去。

一邊走,一邊嘴里還嘟囔著,「天天練繞樁,比賽又要我們防守開大腳,什麼教練。」

李桐差點被他逗樂了,這孩子還挺有個性。小孩子其實自己有對足球理解的不多,基本教練讓干什麼就干什麼,開大腳讓前鋒找機會,肯定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做法,只是青訓這麼玩肯定是廢了。能有自己感受的孩子,其實都是難得的瑰寶。

李桐把球一拉一挑,準確的送到小男生王梓衡的懷中。轉身在小男生驚愕的眼神中找到趙娜。「趙指導,我來了。」

趙娜身高180左右,在男足中算不上高個子,甚至練當門將的門檻都不夠。尤其是2010年後,世界門將超高大化、技術化發展後,沒有188的身材,都很難出頭。但她在女足中,算的上一等的身材了,因為肌肉類型和骨架結構的原因,女子門將要是太高,就沒有靈活性和爆發力了。她這身材算是最為平衡優秀的身材。

好身材的趙指導這會正心急火燎的忙著維持秩序,她今天沒負責具體的教學任務,也可能是一早接到電話後的臨時調整。听到李桐的聲音,她連忙理了下球衣,小跑著朝李桐而來。

孩子們突然爆發出一片哄笑,看來是以為李桐是趙娜的男朋友,4、5年級的小男生其實已經懂的不少。

「好好練球。」趙娜有點惱怒了回頭吼了一嗓子,到了李桐近前還有點不好意思,當然不是因為孩子們的哄笑,而是前兩天說不再續約的事。「桐哥,實在不好意思……在你們球場那邊現在每次訓練只有3、4個人,教練成本入不敷出了。」

「娜姐,你別這樣,都理解的。我還比你小五歲呢。」趙娜24歲,本是當打之年,早早因為傷病退役,依靠著幾個朋友和家人,做了這個小小俱樂部。她應該是有點體育局的關系,這才依靠這學校緩解過來。

寒暄了兩句,兩人還是有點尷尬,搞運動員出身的人也不是太會找話題,最後還是心理年齡更大的李桐主動開口。「這都是你們學校的孩子?」

「大部分是,還有幾個社會上的孩子。這個基本算我們的精英隊,u10的,3、4、5年級的孩子。」趙娜臉微微一紅,又繼續道︰「之前已經練了半年了,可惜一直沒練好,不在你們那邊後。我就把所有教練集中到這里,想好好抓下他們的技術。」

看著場上的小球員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在教練催促聲中拖著雙腿沉重的機械完成任務。站在場邊的李桐內心有些悲涼。幾十年了,我們的訓練手段還是這樣。並不是說趙娜的團隊不認真不努力,但對體育和教育的理解還沒上路。他們只是逼迫孩子練一些機械的技能,孩子的熱情明顯不足,而且對足球沒什麼自我的思考。

趙娜默默的站在旁邊,她也是眉頭緊縮,能看出來她也不甚滿意。「最近幾次友誼賽,孩子們表現都不好,上場都不會踢,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場下說的很清楚的東西,場上就沒人記得住。」

「這樣訓練不行。」李桐理解趙娜,盡量壓低聲音不讓場上的教練和孩子們听見。不過說話的內容卻毫不客氣。「娜姐,你這樣的訓練手段不行。還是傳統體育思想的苦練基本功,但其實孩子們還沒理解足球,他們理解的就是兩兩傳球,繞樁,折返跑。」

趙娜吃驚的看著李桐,發現李桐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他今天來不是要和自己談足球場地的事嗎?怎麼說起了青訓。「我們,從小就是這麼練的啊。」

「對,我們從小是體工隊,這是我們的生活。但現在的孩子不是,他們需要的是興趣。」李桐看著遠處的孩子,反而咧嘴笑了,堅定的點點頭說︰「是興趣,只有興趣他們才能熱愛上足球。你們校隊目標不是定位職業球員,這樣訓練肯定不行。即使是職業梯隊體工隊,傳統的訓練手段也要改變。娜姐,你們訓練計劃我能看下嗎?」

翻看著趙娜的訓練大綱,果然和李桐想的出入不大,體工隊時期的計劃。基本功、體能、對抗。內容其實本沒有錯,但都是強烈的軍事化訓練思想。這種訓練手段,成人都很難接受,別說孩子了。

這時場上的孩子訓練告一段落,教練一揮手,孩子們頓時爆發一陣歡呼沖到樹蔭下玩樂去了。其余3名教練也都圍繞到李桐身邊,靜靜看著他翻看訓練大綱。因為俱樂部老板在,其實每個教練都非常希望得到旁觀者的夸獎,剛才訓練也很賣力,示範動作也很用心。李桐也是他們熟悉的人,之前在球場也都有打過交道,知道他是前國少成員,因此也很重視他的看法。

李桐並沒有評價每個教練,只是抬頭又看了遠處的孩子,思索片刻,對趙娜說。

「娜姐,我這幾年在職業梯隊也接觸過西歐、南美、日本的一些教練的訓練手段。自己也有一些思索。要不這樣,我帶孩子們半節課,現在還有一個小時。我組織下後面的對抗訓練和小比賽。你看行嗎?」

「你還會青訓?」趙娜忽然間來了精神,語調提高了一節。「要不就試試,看看你學的本事。」趙娜認識李桐最少4、5年了,從一個大孩子看起來,想不到剛剛20歲的李桐已經能這樣和她交流了。而且從話語間,听起來還挺專業。

當李桐正式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開口的第一句話是,「接下來,我帶大家玩個游戲。」

從游戲開始,從孩子們的行為中觀察,以便找到他們最適合的特點,是現代足球青訓的重要特征。每個孩子有不同的行為習慣,就看教練如何發現和如何區分引導。

「每個人拿一個標志盤,在球門前集合,看誰標志盤飛的遠。前三個站好隊的人有兩次飛盤機會。」

孩子們頓時興致就起來了……

系統同時給了一個助攻。「你成為這支隊伍的臨時主教練,所有球員意志力+1(約等于進攻活力提高20%)。」

李桐不禁內心大喜,老天助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