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239、什麼才代表了珍貴性?

當觀眾意識到這兵馬俑的規模後,彈幕暴動了!

無數的彈幕飛過。

【恐怖!】

【一個字,絕了!】

【這是人類完成的工程?兩千年前的工程?】

【這也太!霸氣了吧!】

林軒︰「在地星或者藍星,遠古時代,都有活人祭祀殉葬的習慣。」

「直到秦惠公的時候,這殉葬習慣被廢除了。」

事實上,活人殉葬這一點, 在商紂王時候就被廢除了。

後來被周又拿了出來。

當年武王伐紂,不以活人殉葬就是帝辛的罪名之一。

和其他歷史上的著名暴君不同,帝辛一開始的幾條罪責,在後世的道德觀看來,就不算什麼罪過了。

于是各個王朝都熱衷于給帝辛添加罪名。

帝辛應該是所有被稱之為‘暴君’的帝王之中,最倒霉催的一個。

而秦始皇一開始也被稱之為暴君。

但是在社會安定後,很迅速的秦始皇的評價就改變了。

改成了功過兼有功大于過。

隨著現代對于秦朝的考古, 這個過,更是慢慢的完全沒了。

比如焚書坑儒, 實際上先秦時代壓根沒有所謂的儒。

諸子百家之中,儒非常的弱勢。

當時是墨家天下第一,農、法、雜、縱橫等都比儒家更流行。

就算要坑儒,也找不到儒來坑。

後來證明,焚書坑儒其實是焚毀了沒用的騙人丹書,坑了一批方士。

這方面和帝辛有點像,後世君王大臣也是不斷的給秦始皇發鍋。

但是沒有一個立得住腳的。

可以說大秦以寬厚失天下。

隨著秦律被發掘,所謂大秦苛政 于虎的傳言更是不攻自破。

秦律的科學性非常的強,農事講究自然和諧,城市管理講究井井有條,很多地方透露著跨時代的思想性和先進性。

很明顯,秦律是秦國幾百年間慢慢積累下來,絕對正確的政令, 集合而成。

但, 正確不代表普通百姓願意遵守。

到目前為止,初高中的歷史書, 還是非常習慣于片面化的去確定一個人的歷史形象。

而事實上讀大學研究歷史後,或者是自己有能力有時間看史書後,就會發現,歷史和歷史課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兒。

在初中以及之前的課程中,教育更重要的是樹立一個少年的三觀,而不是告訴他們真假。

簡單點說,歷史課對于失敗者或者悲壯者是不太公平的。

而對于成功者,是過于寬松的。

說到底,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的作用根本不是講述歷史,而是講述觀點。

而文人,大概是這個國度里,最懦弱和趨利的一份子。

網絡上某乎有這樣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兒》的水平。

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我是歷史系的,我給我的教授看了這本書,他輕蔑地笑了一下。你要知道這書壓根不算歷史。」

但有這麼一個問題。

當時,親櫻花大行其道,課本里大量的夸獎櫻花國,而影視界,大量的辮子戲。

似乎漢人天生自卑一樣。

一部《明朝那些事兒》橫空出世,告訴世人,歷史上有個牛逼的朝代, 名叫明朝,用大清康熙皇帝的說話是大明之強盛,遠邁漢唐。

一時之間,網絡上明粉越來越多,而與之匹配的是愛國者越來越多。

某著名公蛭矮大緊天天罵明粉,無非就是賺點錢。

那麼問題來了,當年大家文化水平不高,不懂歷史的時候。

你各個大學的歷史教授在干什麼。

怎麼沒人寫一本他們十分看不起的《明朝那些事兒》。

是忙著數錢去了嗎?

這些比當年明月對歷史了解一百倍的教授們干了什麼?

面對滿世界篡改歷史的人,他們無動于衷。

對于給普通人科普歷史的人,他們鄙視之。

當一個國家的普通人,需要依靠不能辨真假沒有權威去認證的網文或者視頻了解歷史時,是誰的錯?這口鍋各個高校的歷史系教授自己背好了。

所以,遇到歷史系教授,先吐痰,再說話。

面對彈幕上海量的歷史問題,林軒沒興趣去看。

林軒也沒有興趣沒有想法去科普歷史。

林軒只想在這一期,做一個輕松的話題。

講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手辦狂魔秦始皇的兵馬俑。」

「這些是他的陪葬品。」

「每一個兵馬俑的長相都不同,他們是按照當年秦軍的模樣而復刻的。」

「每一尊兵馬俑都有不同的長相,不同的衣裝。」

「每一個兵馬俑,都對應著一個兩千年前的古人。」

兵馬俑上還有很多細節。

比如兵馬俑上其實刻了名字。

名字是工匠的名字,任何一個兵馬俑,都可以通過標記尋找到對應的工匠。

找到負責的官員,上級官員,這個關系最高可以追溯到大秦丞相。

這體現了秦朝的法度的先進性。

兵馬俑也有兵器,只不過兵器是真正的兵器,散落在兵器坑中。

其中機擴結構的復雜,表現了秦朝弓箭和弓弩的強悍,一直到公元一千年,西方都沒有趕上。

這也是林軒不想在這個專題講擲鐵餅者和雅典娜的原因。

那兩個西方號稱公元前的青銅作品,人體塑像構造學研究的一清二楚,但西方用鐵都做不出的弓弩,更別談用青銅做了。

而希臘這麼個號稱全城邦尚武的地方,用青銅做武器都尚且做不出來,用青銅做細致的人像。

可以把人五根手指用青銅打磨出來的文明,做不出弓弩,那也太扯澹了。

是不是因為弓弩的木結構可以檢測,所以‘做’不出來啊?

(注︰希臘以及亞述人記載中都以弓弩聞名,但沒有出土過任何實物,希臘出土過復合弓(造假的人屬于兵器盲了屬于是),而在時間更靠後的時代,弓兵地位居然是他們軍隊中墊底的軍種(造假者屬于軍事盲)。)

這玩意兒林軒實在是沒辦法認為它是真的。

畢竟農神廟下面地基還有鋼筋露頭,造假的維護者還說有沒有可能古希臘人已經會做鋼筋了。

林軒知道,希臘文明肯定是真的,但是希臘文明的強盛肯定是假的。

假東西,就沒必要放在節目里到藍星丟人現眼了。

「秦始皇陵,代表著兩千兩百年前世界的建築巔峰,水利巔峰,秦始皇陵兵馬俑代表著兩千年前的制造業巔峰,塑像藝術的巔峰。」

「這些兵馬俑在入土的時候,都是彩色的,完全還原了士兵的衣服顏色,皮膚顏色。」

「但是出土的時候,因為氧化的原因,只保持了十幾分鐘,就迅速消失了。」

【還有顏色?】

【不愧是手辦狂魔!】

【這手辦,我家展覽架是放不下了,好家伙!】

秦始皇陵兵馬俑,普通士兵,將軍俑,弓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兵馬俑陶俑像都能讓觀眾驚訝。

這些東西的先進性,似乎不是以單個的俑多厲害而證明的。

而是以大規模的制造而體現的。

這說明,制造的方法制造的過程,是可以推廣的。

代表著這項技術的成熟。

例如古希臘雅典娜女神銅像那種東西,可以說是就算它是真的,也沒可能證明它的先進性,因為他有可能是以水滴石穿的笨辦法以數百個工匠不計代價的以幾十年時間用整塊澆築青銅慢慢磨出來的。

到底是什麼,體現了一種東西的珍貴性?

是存世數量嗎?隨便一個路人寫一幅字,可能世間唯一,但它對世界來說並不珍貴。

是藝術性體現了珍貴性嗎?

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性不高,珍貴性卻是古畫之中第一名的。

是美感體現了珍貴性嗎?

還是什麼?

真正體現了珍貴性的,是技術,領先時代的技術。

秦代的兵馬俑,很珍貴,秦代的小型俑就不是那麼珍貴了。

漢代的漆器很珍貴,漢代的青銅器,就只能說還好了。

唐代的薛濤筏很珍貴,但唐代的竹簡可以說是沒什麼意義。

宋朝的交子很珍貴,宋代的五銖錢就已經一文不名了。

明朝的巨艦很珍貴,明代的獨木舟自然不算什麼了。

清朝?清朝全面落後于世界,清朝的文物價值對比明朝,那可以說是垃圾,也就清朝的存世藝術品量大管飽。

可以說,真正的代表了珍貴性的,就是領先于時代的技術。

而技術的特點就是可復制性,可推廣性,可以提升生產的效率或者規模,解放生產力。

根據這個特點,一千年後回頭看2022,最牛皮的古董,會是車床或者超級計算機。

林軒︰「兵馬俑的珍貴,並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的,不過我們這一期節目不是談論歷史,所以我們不去討論它的厲害。」

「我們只討論,好玩兒的東西。」

林軒笑著放出一張照片︰「你看這個兵馬俑長得像不像唐雲教授?」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唐雲教授被匹配了。】

【明白了!唐雲教授是地星秦朝士兵穿越到藍星來的!】

【666,這居然能匹配上。】

林軒︰「同時代的俑非常多,給大家看一點具有代表性的。」

「蜀地說唱陶俑。」

出現在畫面中的陶俑頭戴汗巾,開懷大笑,一個腳翹起來,明顯是在跳舞,然後在敲鼓。

【666,蜀地這麼早就開始嘿啪說唱了?】

【哈哈哈,這麼樂呵嗎?這不會是古代版玩具吧?】

對了,說到底陶俑等塑像,在古代基本上不具備紀念人的作用,而是玩具來的。

「這是漢代騎馬俑。」

【咦?我記得兵馬俑中的馬,是比較平滑的,到了漢代俑馬翹起來了?】

【其他細節都很像,說明不是藝術夸張,而是秦漢的馬產生了變化。】

「這是東漢馬俑。」

【隨著安定時間的越來越長,這種俑的藝術成分越來越高寫實成分越來越低了。】

【666,這個馬的表情,完全就是個表情包啊!】

【的確,一開始基本上是全寫實,然後發展到了比較有趣的樣子,就像寫實畫發展出漫畫是一個道理,這些東西是古人的玩具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古人應該很喜歡玩兒這些東西,否則也不會把他們放到自己的墓地里陪葬。」

【確實,我死那天,肯定要抱著擎天柱一起進棺材。】

【我覺得我會抱初代奧特曼。】

【哈哈哈,古人真的有趣啊。】

林軒笑著︰「大家知道,這麼高大,和真人一比一的陶俑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嗎?」

那些小陶俑,還可以說是一體成型捏出來的。

兵馬俑是捏臉能捏的出來的?

林軒︰「實際上,我們請了四組挑戰者到現場。」

「他們將會用四種不同的方法復刻兵馬俑。」

「我保證,其中有一組的辦法是和歷史上一樣的正確答桉。」

「大家覺得,誰能成?」

【你倒是說分別用的什麼方法啊!生猜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