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那邊傳來了消息,昨日踫到了匈奴兵馬,人馬在七千左右,被大將軍滅之。」
「嗯。」
躺在晃晃悠悠的馬車里的霍嬗听到旁邊田千秋的匯報應了一聲。
「執金吾那邊也傳來消息,他們今日剛抵達弓盧水,匈奴左部的部落,降的降, 滅的滅,都已經被掃蕩完了。」
「比例在多少?」
「投降部落比例在八成五左右。」
「還算是不錯,繼續。」
「衛尉那邊又送過來了消息,是來請戰的,他們說他們已經抵達了指定位置六日了,匈奴並無防備, 他們是否可以進攻龍城?
他們還說若是不盡快進攻,怕是要不了幾日匈奴就能發現他們。」
「怎麼, 我讓他們去那兒的目的他們忘了?
還想進攻龍城,是想跟陛下搶功嗎?
回信給他們,讓他們老實待著,沒有要緊事不許匯報,小黑每日飛來飛去的不累嗎?」
「諾。」
「張安世,匈奴的情況如何了?」
「經過這十日的趕路,我軍距離單于庭的位置不足五百里地,匈奴的人馬已經越聚越多了,他們應當也就在這兩日里有所行動了。」
霍嬗想了想︰
「確實,不是明日就是後日,他們的選擇也無非只有兩個,攻擊我們,沖破我們的防御,然後轉道向西域逃遁。
或者向北行軍, 然後到達瀚海以後轉道向西北逃遁。」
張安世點點頭,他們確實只有這麼兩個選擇, 至于沖破他們,然後前往大漢, 這可能性非常小,因為這是取死之道,匈奴也知道這一點。
「兵馬十五萬?」
「預估過多,應當在十二到十三萬左右,還是榨干匈奴所有兵力的情況下,有戰力的主力騎兵,估計也就在八萬左右,很多匈奴兵馬都沒來。」
霍嬗手里模索著玉牌,半晌後說道︰
「匈奴十二萬兵馬,我們是四萬兵馬,勝的話應該能勝,但是耗費時間會很多,調動路博德和李陵的兵馬的話,在此鏖戰,損傷也會不小。
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戰擊潰他們,讓他們逃亡,我們慢慢追殺,消耗他們的戰力,瓦解他們的意志力。
最後趕往西北大將軍處,一戰吃了他們。」
霍嬗分析了一遍以後問向張安世︰
「有沒有夔牛軍適合發揮的戰場?」
張安世也仔細研究過這個, 听到霍嬗問也直接說了起來︰
「倒是有兩個地點,我們從陰山出發,一路直奔龍城,所以我們的位置現在在匈奴中部靠西的位置。
第一個地點,我們西側六十里處就是浚稽山東脈的支流,從東脈流出,向西北前行。
燕然山東脈有一道河流向東南而來,這兩河交流在一起,散布到這片草原,雨季有水,旱季水量不大,但兵馬渡河也要廢一點事。
燕然山除了這條河流,還有一條河流從東脈而下,向東北前行,匯入到了余吾水中。
這兩河之間有一個夾道,寬度在百里左右,再等些日子雨季來了,渡河不易,還算適合夔牛軍發揮。
距離我軍三百里地,距離龍城八百里地。」
霍嬗听張安世說到一半就知道他說的是何地了,不過出于禮貌沒有打斷︰
「此地不行,說下一個。」
這地方確實不行,兩河都是出自燕然山,西北,東南兩面是河流,東北一面是大草原,西南一面是燕然山。
東南,西北兩面是河,兩軍對壘不可能把這兩面選成背後,所以只有東北和西南兩面,一匈奴,一大漢,但是大漢選那面?
選西南,三面封死,唯一的出路是匈奴,那就是背水一戰了。
而選東北,怎麼讓匈奴進入這個死地,這是一個大問題,匈奴雖然不聰明,但是他們也不傻。
就算匈奴進入了此地,兩邊就又會陷入鏖戰,不符合霍嬗的策略
更何況,霍嬗帶著這四萬兵馬去了這邊,那中部西邊就露出了好大一片縫隙,匈奴直接就能走,為何要與你糾纏?
當然,就算他們走,也是走不掉的,十二萬只是兵馬,老弱婦孺還有很多,他們不可能不帶著。
不帶沒人幫他們養後勤牛羊,而且這些人都是匈奴兵馬的家人,匈奴單于敢說不帶,下一刻兵馬就要陷入動蕩。
所以張安世選的這個地點,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另一個地點,那就是我們現如今行走的此地了,兩側都是戈壁大漠,碎石,沙漠眾多,我們沒事,但匈奴大軍馬匹不易行走。
中間是一道八十里長,三十里寬的平坦道路,適合夔牛對攻,我們此時的位置剛好過了三分之一,正好合適。」
霍嬗瞥了一眼張安世︰
「那你為何要說前面的地方?」
張安世嘿嘿一笑︰
「沒什麼,我就是想說,我只是覺得那個地點是個大軍困敵的好地方。」
「也是一個激起敵方斗志,讓敵方哀兵必勝,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好地方。
你抄十遍軍規明早給我。」
張安世皺著臉看著霍嬗,霍嬗燦爛一笑︰
「沒事,我也只是想讓你抄。」
「諾。」
張安世很後悔的行禮,早知道就不嘴賤了。
霍嬗躺在榻上,拿起床邊的長棍挑起馬車窗簾喊道︰
「孫尚。」
「哎!」
跟在馬車周圍的孫尚連忙控制上前幾步,透過窗戶對著馬車里的霍嬗拱拱手︰
「主公有何吩咐?」
「通知全軍,停止進軍,讓蘇賢看著安營扎寨。
通知夔牛軍,讓他們把馬車上的重甲拿出來擦一擦,今明兩日穿身上適應適應,不久應當會有大戰。
順便再去稟報陛下,不日就將有匈奴來攻,讓陛下看看他的夔牛一萬沖破十萬大軍的風采。」
「諾。」
孫尚應諾以後,霍嬗放下窗簾,馬車也停止了走動。
「剛才沒問,大將軍那邊到了何地了?」
「回冠軍侯,已經過了燕然山了,到了燕然山北側。」
「什麼?」
霍嬗臉色一變,立馬坐了起來,張安世也皺起了眉頭。
「壞了,舅祖父那邊心急了,速度太快了。」
霍嬗嘀咕了一句以後掀起窗簾吩咐道︰
「去把孫尚給我喊回來,讓他別穿令了。」
「諾。」
窗外的將士剛要離開,霍嬗又喊道︰
「等等,還是別去了。」
傳令兵的速度很快,這會估計已經傳了小半了,朝令夕改不是好事。
而且霍嬗的腦子也已經轉過來了,現在這情況,變一變未嘗不是好事。
至于霍嬗為何說衛青的速度太快壞事,這是因為衛青的兵馬動向,一直都在匈奴的關注之下。
衛青跨過了燕然山,現在正是一個關鍵時刻,匈奴估計也在等著他的下一步動態。
若是衛青沿著燕然山一直向西奔往龍城,估計匈奴就會立即出發,前往北方,然後去西北。
若是衛青的兵馬一直向北,前往西北方堵路,匈奴沒了後路,估計就要開始亂竄了。
最大的可能是全都奔著他而來,擊敗他,然後跨過這幾條河,通過燕然山南側和涿邪山間的草原,前往西域。
如果衛青的速度再慢那麼兩三日,一切就會以前面的安排走下去。
衛青應當是理解錯了霍嬗的意思,霍嬗想的是慢慢來,把匈奴慢慢磨,然後吃點他們。
但衛青估計理解成為圍困住匈奴,然後來個甕中捉鱉,一網打盡。
霍嬗看了一眼張安世︰
「陰差陽錯的還真讓你說中了。」
「田千秋,擬令。」
田千秋鋪好紙張看向霍嬗。
霍嬗沒下令先是問向張安世︰
「李陵距離龍城多少里?」
「昨日是九百里左右。」
那今日這個時辰,應當就是八百里左右了。
正好這時劉徹得到消息走了過來,進入霍嬗的馬車。
「臣等拜見陛下。」
劉徹坐到霍嬗的榻上︰
「免禮吧。」
然後拍了拍旁邊的位置,示意霍嬗坐下,霍嬗一點也忌諱,一坐下,這也算是平起平坐了不是。
劉徹看著三人嚴肅的面孔有些疑惑︰
「出了何事?匈奴兵馬過多,子侯你沒有把握?」
他也只能想到這個可能。
霍嬗露出笑容搖搖頭︰
「舅祖父的兵馬雖然比我們走的慢不少,但還是走的有些太快了,有些嚇到了匈奴,我們的策略得變動一下。」
劉徹點點頭沒有細問,霍嬗開始下令。
「先傳令李陵,讓他帶著燭龍軍,三萬羌軍大張旗鼓的往西行軍,每日行一百五十里地,到達龍城差不多也就五日。
讓他們做好迎敵準備,匈奴應當會派遣兵馬試探他們,能殺多少殺多少,殺的越多,匈奴越恐懼。」
田千秋寫好放到一邊。
「再傳令東部諸國聯軍,讓他們調遣兵馬前往狼居胥山南側六百里牧馬,做出防御姿態,給我堵住匈奴東遷的道路。」
霍嬗安排完以後說道︰
「東邊安排好了,現在是北邊,路博德和趙破奴不是請戰嗎,讓他們即刻大張旗鼓的往南邊的龍城行軍,每日行軍一百四十里,到達龍城也是五日。
他們也需要做好應敵的準備,安排與李陵等同。」
「再傳令北部諸國,屈射,丁令等匈奴東北諸國聯軍前往瀚海東側,做出防御,堵住匈奴去往東北方向的道路。
堅昆等匈奴西北諸國前往瀚海西側,做出防御,堵住匈奴前往西北方向的道路。」
這些諸國聯軍兵力不多,也就是做做樣子,不過霍嬗也只需要他們做做樣子,在他們的前面都有大漢兵馬,也不怕匈奴挑軟柿子捏,讓他們跑了。
「最後就是西面了。」
此次衛青帶了十五萬兵馬過來,包括西域大漢兵馬十萬,西域諸國兵馬五萬。
剩下的留在了進入西域的蒲類,敦煌邊界,以防萬一。
但是匈奴不知道啊,雖然此次衛青號稱三十萬兵馬,但是到底有多少,匈奴還是清楚了的。
不過他們不清楚衛青只帶了十五萬過來,還以為他帶了全部的都過來了。
「傳令大將軍,讓他派遣小股兵馬,嚴防匈奴斥候探查,做出全部兵馬往北行軍的姿態。
然後帶領兵馬退回燕然山南側,往東行軍,在燕然山和涿邪山中間,橫跨兩山平原,連接兩山的匈奴河西側百里處等候。」
霍嬗想了想還有沒有漏掉的,沒想到以後說道︰
「行了,就這樣吧,舅祖父那邊讓小黑先去一趟,待會我寫封書信,等小黑回來再去李陵和趙破奴兩邊,諸國聯軍讓他倆派人下令就行。」
現如今,大漢的飛鴿傳書已經很成熟了,但是也會有意外發生,要是落到了匈奴手里,那還謀劃個啥。
「子侯你這是準備把匈奴往我們這邊趕?」
霍嬗笑點點頭︰
「對。」
在匈奴看來,東邊,北邊,西邊被封死,他們只能往只有四萬大漢兵馬的南邊走才有機會。
過了霍嬗這四萬兵馬,他們能夠直接轉道向西域,而且劉徹也是一個吸引火力的點,要是抓住大漢皇帝,嘖嘖。
至于衛青的兵馬向北行走,為何西面也算是被封鎖?
這是因為燕然山很長,匈奴只要是往西走,衛青直接能夠回返堵住他們,然後其余大漢兵馬堵住他們的來路。
兩面夾擊,那西面的這條路,反而是最危險的一條道路。
「咱們就在這兒待著,他們要想去南邊,只能走張安世剛剛說的地方。
這是上游,現如今水量還不大,可以渡河,不然要繞很遠的路,過去後還可以直接去往西域,畢竟舅祖父把兵馬都帶到了北邊不是。」
張安世這會已經鋪開了地圖,給劉徹指了指,劉徹看了一眼後點點頭。
「而他們為了沒有後顧之憂,肯定會解決掉我們,我們在此以逸待勞,也是堵他們往西南的路。
夔牛就可以發揮作用了,打崩了他們,身後的東北,北面我大漢兵馬直接壓上,他們沒有時間渡河去往燕然山北側的西邊。
我們就可以把他們趕去剛剛張安世點出的地方,他們只能渡河,我們就讓他們渡河,慢慢蠶食他們的實力,削弱他們的戰力。
而他們渡河之後也一定會往西走,不會往南走,往西只要度過了匈奴河,去往西域的道路就是一馬平川。
而往南,還有一個浚稽山呢,翻過了山就到了大漢邊界,必死之路。
咱們一路尾隨追殺,舅祖父領十五萬大軍在匈奴河以逸待勞,到那時候也差不多了,咱們直接吃了他們。
這個策略跟前面的策略差不多,都是圍困,驅趕,消耗,一口吞。
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往北趕,一個往南趕,一個路途遠,效果更好,一個路途近,效果稍微差一些。
不過也沒關系,咱們加大力度就是了,差不了多少。
匈奴沒有辦法,打又打不過,我們又不受貴族的降,他們只能跑,這是陽謀,他們會一步一步的前往火海,直至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