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五六節半年內發生的事(4.2K)

轉眼間就到了年關,這半年時間里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曹宗那邊的事情也完美處理了,後半年去了天水郡那邊招兵,快過年回來了,現在估計正在府里。

公孫賀和公孫敬聲兩父子被嚇了個半死,雖然霍嬗知道老劉在演戲,但是演的實在是太真了。

霍嬗一會一會的都感覺他是想動真格的。

公孫敬聲和曹宗被抓去了廷尉, 曹宗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但隔壁監牢里的公孫敬聲卻在吃糠咽菜。

出獄前一天,給了一頓好的,讓公孫敬聲以為是斷頭飯,趴在地上哭了半晌,然後流著眼淚邊哭邊吃。

恐懼弄的他吃下去的東西又惡心的吐了上來,擦完嘴後又繼續吃,差點把公孫敬聲嚇死, 也差點把劉徹和霍嬗給笑死。

不過雷聲大雨點小,公孫賀沒出一點事,公孫敬聲被貶了官,現如今是代太僕。

修城那邊也沒出什麼問題,宮牆都已經立了起來,現在正在修建里面的宮殿。

霍嬗把羌地建造的尾款給商賈大戶們發放了以後,他們也接了修建長安的工程。

各地陸陸續續的修路,修渠,通水道的小工程也在施工,雖然工程都不大,但是聚在一起花費也不小。

不過現在朝廷有錢,商賈大戶們修建也是自己先行墊資,所以問題不大。

招兵的事宜也如火如荼的發展著,來報名的人, 比霍嬗預料的簡直大的太多。

曹宗負責的關中, 六郡,河西參地,總共招兵參萬, 最後淘汰後收一萬七千五, 但是來報名的足足有九十萬人,真不愧是大漢的基本盤。

人手那是天天都不夠,各郡的官員除了離不開的,比如說農事方面的,其他的那全都調了過去。

蘇賢負責北地招兩萬,報名者六十萬人。

李陵負責的崤山以東,報名者五十七萬。

路博德負責的南方人最少,報名者四十一萬。

總數佔了大漢二十到參十歲成年男子差不多將近一半。

當然這里面也有整個大漢配合傳播消息,各地官員鼓勵的原因。

至于選出來的人怎麼樣,霍嬗其他的沒去看,但是天水郡那邊他去看了一趟,那再沒說的。

和當初的羽林虎賁相比,文化素養估計比不上,但是身體素質強了不止一籌。

這幾年別看連年征戰,但是主要征戰的是霍嬗,而霍嬗打仗,國內基本不拿多少東西,所以消耗不大。

而有了霍嬗和眾位農家慢慢研究出來後,各地官員實行的耕種手冊,還有霍嬗講述, 少府工匠制作的耕犁,水車等等。

還有霍嬗搶回來的牛,套鼻環訓練成耕牛。

研究出來的織布機,百姓鐘桑養蠶織布,少府和大司農收購。

研究出來的磨石,讓產量比粟好些的麥子成為上等糧。

拿出來的制鹽之法,大漢大規模采鹽,雖然沒有達到不缺的地步,但是起碼百姓們有的吃了。

有吃有穿,百姓們也有了一點家底子,這四五年一過,新成長起來的這一批,比當初羽林虎賁招收的百姓身體那是強了不少。

這在全大漢招兵,真的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其他地方雖然霍嬗沒看,但根據其他參人的匯報,情況也差不了多少,畢竟這都是幾十萬中選幾萬。

除了修城,招兵以外,最後一件大事就是清掃了。

王溫舒和杜延年帶著五百虎賁五月下旬出發,以長安為起點,往山東那邊而去。

一個郡一個郡的掃,在各地可以說是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大戶商賈們叫苦連天,告狀告到了霍嬗這兒,不過被霍嬗給訓斥了回去,你現在怕死,當初犯事的時候怎麼不想想今日。

官員也處理了不少,光祿勛里待侯的官員們和太學的學子們少了不少,一個個喜滋滋的踏上了旅程。

不過王溫舒和杜延年手下也有數,殺的都是犯了罪的,不過對他們的名聲沒有太大的影響。

按理來說,干了這種事,他倆就是大漢最大的惡人,但是別忘了霍嬗手底下也有一個儒家呢。

不過是儒家,名家這個雖然衰落,但是非常打嘴炮的也在霍嬗手底下。

沒在霍嬗手底下的諸子百家,少。

而且這事干的百姓叫好聲連連。

有這兩方面在,對于他們的名聲不僅沒有損害,而且還有揚名的趨勢。

整個大漢才清掃了差不多參分之一吧,這還是速度非常快的,因為有罪證,是針對性的清掃。

若不是每次清掃完,都要派遣虎賁和得力官員去各地當巡回法官,等百姓抱冤,估計這半年已經清掃完一半了。

至于後續的事情,劉徹和霍嬗也做出了一些安排,若是只清掃,不改善,過個幾年就又會回到當初的狀態。

對怎麼改善這個官員與大戶豪強勾結的情況,霍嬗提出了參個辦法,五年一輪換,異地升遷和監察機構。

監察機構沒有新立,御史大夫稍微改改正好合適。

霍嬗覺得他提出的辦法還是不錯的,這個問題想要徹底根治,那是不可能的。

除了這參件大事以外,整個大漢也沒有停止發展,具體的還有開荒,小規模的遷移等事物。

開荒開的是大漢國內各地的荒地,這個時候的荒地是很多的。

至于小規模遷移,是往羌地,還有南方,東北方向的小規模遷移。

采取的不是強制策略,而是朝廷給出待遇,百姓們自己報名,但人不多,所以就只是小規模遷移。

商量好的,但還沒有實行的大事,主要有參件,兩件開年就實行,一件估計要到滅匈奴以後了。

前兩件商量的人多,參與的人也多,但是最後一件只有四個人,劉徹,霍嬗,衛青,霍光。

因為是椒房殿家宴過後霍嬗提起的事物,幾人商議了一下,準備要干,但是要在匈奴之後。

而這件事就是改軍為民,或者說改成軍戶。

大漢是小規模的募兵制度,加上大規模的征兵制度,還有眾多的將門勛貴不放在明面上,但人人都清楚的私兵制度。

自進入劉徹一朝,大漢連年征戰,軍事上花費的資源無限多,整個大漢的兵士也是出奇的多。

等滅了匈奴以後,大漢沒了戰事,那就真的到了休養生息的時候了,這些兵士是一個大負擔。

雖然依據大漢的征兵制度,能夠不管他們,直接劃為民,自行發展,但是不能這麼做,這屬于是裁軍了。

等滅了匈奴以後,大漢雖然沒了大戰事,但是這麼多的新收之地,還不安穩。

霍嬗的意見是把他們化為軍戶,也就是跟西域那邊一樣,簡單來說就是民兵。

然後讓他們前往各地屯民,再輔以異族之民,教授漢族文化,慢慢的融合。

前幾年雖然花費大一些,但是日後的好處,那是數不勝數。

幾人對于霍嬗的提議,也是認同的,所以就把這件事定下來要做,但是沒有在詳細的商談。

現在商談沒有這個必要,沒到時間呢,有些好高騖遠,先把眼前的事干好了再說。

等滅了匈奴以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慢慢的規劃才是正理。

至于已經定下來,還沒有實行的兩件事,分別為減賦稅和改商稅,或者說改商稅和減賦稅,因為改商稅實行在前,減賦稅實行在後。

這兩件事是真正的麻煩事,因為里面牽扯到的東西非常復雜,而且霍嬗自己也不太懂這些。

所以霍嬗提出了幾個概念以後,其他人就開始商談規劃。

參與其中的人很多,大司農,少府,丞相府那是缺不了的,不過不光是這參位主管,參大署衙的屬官基本也都參與了進來。

因為參大主官不可能清楚其中的細節,只有負責詳細事物的屬官才清楚。

就算是他們也不太清楚細節,還從各地隨機招來了一些負責各地詳細事物的官員。

除了他們,還有各地的郡守,縣長縣令,鄉老,以及商賈們。

這些人足足談論了半年,才把這兩件事給定了下來,期間也沒有偷奸耍滑,霍嬗可是親自在鎮著他們。

由此可見,這兩件事有多麼的復雜。

而且商談的人里面人員復雜,最開始的時候,自然有為自己一方偏向的情況出現。

但是被霍嬗給收拾了幾次以後,他們都乖了,不敢再搞事。

我不懂,沒有規劃的本事,但是我監察,里面那有問題的眼光我有啊, 弄我那是 弄不過去的。

不過讓他們一心為公,這件事非常艱難,霍嬗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才收服了他們。

改商稅簡單一點,因為大家都不太懂,霍嬗提出概念和大方向,官員們充實細節,然後霍嬗審查,行的就通過,不行的打回去重做。

商賈們也非常配合,因為這是有利于他們的事,等這商稅一出,對于他們經商的環境來說,好的那不是一點半點。

真正難的是減賦稅,這里面牽扯的利息非常大。

因為這件事對于朝廷和百姓來說是好事,對于中層的大戶官員們來說,就不那麼好了。

霍嬗要的結果是,中間要透明,百姓們要真正的理解他們該交多少的賦稅,這勢必就會觸動一些人手里的龐大利益。

在外,王溫舒和杜延年揮舞著刀片子清掃,他們也不敢太過分。

在內,你偷奸耍滑,磨磨蹭蹭,不準備好好干事,沒事我也不殺你,我折磨你,我讓你全家都不安生。

小黑屋,不讓睡覺,你給我一邊一邊的做,我給你全都派上用場,咱們慢慢磨。

磨的差不多了,再來個抄家滅族直接擊潰你的心理防線後,我還要讓你為我做事,你想求死?

可以,我不攔著,換個目睹了這一切的人繼續實行這套策略。

沒個幾次,一個個都乖乖的了,讓往東不敢往西,讓攆狗他就不敢捉雞。

歸根結底,原因還在霍嬗不怕他們搞事,不怕他們反抗。

我還巴不得你反抗呢,在現如今,你敢跳出來,我就敢給你一刀。

你有本事就給我造反試試看,霍嬗都不用親自出馬,只需要派遣一隊騎兵,扛著冠軍旗在反軍中走一圈,百姓們立馬調轉刀頭,給你一刀你信不信?

蠱惑百姓,在我冠軍侯面前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如今冠軍侯的名望,那就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劉徹的詔書,在百姓群中都不如冠軍侯一句話管用。

兩代冠軍侯積攢下來的名望,讓冠軍侯這個名字,在大漢百姓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每個人說起來都是一臉的驕傲,經常的掛在嘴邊。

有此名望,不光是軍事上的成就,霍嬗在農事,政事上的名望也一點都不比軍事上的差!

總的來說,整個大漢現如今是一片的欣欣向榮,各地的發展搞的是如火如荼。

大漢發展的很好,霍嬗這邊個人情況也沒有停下,而且霍嬗個人的情況,在一些人眼中那是最大的事,沒有之一。

而這個一些人,包括劉徹,衛子夫,衛長公主,劉據,衛青,平陽,霍光等人。

而他們心中最在乎的大事,自然就是霍嬗娶媳婦的事,而且一幫人不是掂量著娶一個,而是參四個,五六個。

冠軍侯一脈人丁一直不興望,霍嬗是霍去病獨子,前世霍光生了七個女兒了,只有一個兒子。

而且霍嬗知道,霍光終身就這麼一個兒子,後來更是啥都沒了,霍家冠軍侯一系直接絕後了。

至于霍光是不是冠軍侯一脈,他自然是,他被老霍帶往長安的那一天開始,他就是冠軍侯一系。

至于前世日後的霍雲,霍山,也並不是冠軍侯一系,據說他們是霍光臨死之前從河東平陽祖地那邊要過來的,也有說他們是霍光的兒子,一對雙胞胎。

不管他們是誰的兒子,禮法上他們都是霍去病之嫡孫。

霍光分了自己的參千五百戶封戶,復位冠軍侯爵位,讓霍去病得以有香火奉祭,不至于斷後。

有一點很有意思,漢宣帝劉詢登基用的身份,並不是以劉據之孫,劉進之子登基,而是以劉據弟弟,漢昭帝劉弗陵之子的身份登基的。

看著亂了輩分,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他以真實身份來登基的話,有人比他和漢昭帝劉弗陵的關系更近。

這人就是廣陵王劉胥這力能扛鼎的憨貨,他是劉弗陵的兄長。

扯遠了,冠軍侯一系人丁不興旺,霍嬗自然就要多生兒子,那自然就要多娶媳婦。

妻只有一個,但妾可以有很多啊!

霍嬗對此抱有平常態度,而且還有些開心。

娶媳婦誰不願意啊,而且還是娶好幾個。

你們慢慢選,選完我都要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