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賞過後,霍嬗過了幾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賴在床上不起來,一群人伺候的悠閑日子。
除了去祭拜了一下倪老頭和每日去椒房殿吃飯,就沒出過麒麟殿,府里都沒回過。
直到劉徹提著棍子來趕他, 他這才起來。
「你說你一個大將軍,大司馬,少府,每日朕都看不到你的身影,朕遣人來喊你,你還趕走朕的使者?
你是不是覺得立了這麼點小功勞,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用被子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霍嬗在被子里撇撇嘴,沒辦法,他這次過來自己還在睡,沒跑掉,只能把自己包住了。
手里的棍子那麼粗,這老頭可是真的抽啊!
「朕每日處理那麼多的事物,你一點也不知道幫朕和你舅祖父分擔一下,給你封大將軍,大司馬有何用?」
劉徹剛說完,被子里就傳出了悶聲悶氣的聲音︰
「嫌累你把皇位傳給表叔啊!」
「廢話,匈奴還沒滅呢,等滅了匈奴,我就傳。」
霍嬗把被子掀起一個小角,懷疑的看著劉徹︰
「真的?」
「朕金口玉言,口含天憲,自然為真。」
霍嬗從被子里伸出一只拳頭, 然後豎起來一個大拇指, 然後立馬縮了回去,下一刻劉徹的棍子就落到了此處。
「啊~!」
下一刻, 氣不過的劉徹就一棍子掄到了霍嬗的上。
劉徹扔下棍子,轉身就走, 邊走邊說道︰
「快些來宣室殿,朕與眾城等著你,商議此戰攻臣安排何職位。」
「知道了,姨祖父可要遵守諾言,再等三年,本侯幫您徹底滅了匈奴。」
劉徹的腳步停頓了一下,嘴角微微揚起︰
「三年……」
隨後背著手邁著大步走了。
等劉徹來到宣室殿的時候,眾臣已經在宣誓殿前等候。
還是那些人,衛青,公孫賀,桑弘羊,王溫舒,杜周,金日磾,霍光等人。
這些人才是劉徹真正的心月復大臣。
眾臣站在宣室殿外等了沒多久,霍嬗就騎著冠軍跑來了,下馬讓冠軍自己回去後,霍嬗行禮說道︰
「子侯之罪, 子侯之罪,勞各位祖父叔伯舊候。」
除了衛青,公孫賀和霍光站著,其余人都避開回禮。
「臣等拜見君侯。」
「不必多禮,諸位叔伯何時這麼客氣了?」
眾人這才露出了笑容,霍嬗現如今是群臣之首,衛青地位都沒他高,而且霍嬗也已經長大了,比他們都高了。
眾人在這閑聊了兩句,劉徹就讓人喊他們出去,喊他們來的人直接來到台下邀請,人正是蘇文。
霍嬗斜瞥了他一眼︰
「最近可乖?」
蘇文立馬嚇得膽戰心驚,趴在地上︰
「僕每日盡心侍奉陛下,陛下心情不順之時便請來太孫,隔三差五安排陛下于椒房殿用膳,兢兢業業,不敢忘君侯之囑托。」
霍嬗滿意的點點頭︰
「嗯,不錯,你立了大功,賞你百金,明日去少府領賞。」
蘇文又是連連下拜,帶著哭腔喊道︰
「謝君侯賞賜!」
「行了,起來吧。」
打發走了蘇文,公孫賀不解的問道︰
「子侯好像對這黃門令看不過眼啊。」
「此人小心思太多,得適當壓壓。」
公孫賀點點頭,沒再多問。
眾臣進入宣室殿以後行禮坐下,然後劉徹就直接進去了正題︰
「此戰有功之人甚多,爵位已封,官職該授予何位,今日該議一議了。」
羽林是霍嬗的私兵,霍嬗自己會賞賜,劉徹也會賞一些,不會封官職。
虎賁是天子親軍,霍嬗還沒提變為太子親衛的事情,劉徹也會自己賞賜。
所以留下的將士也就是湟中和北軍四校。
湟中不需要封官職,他們是部落形式,爵位封完直接賞賜就行,霍嬗也給安排了給了不少。
北軍的將士們,有功的也不需要在這個場合安排,包括哪些沒有留在西域,一起回來的將校們。
這些人都是霍嬗和衛青這個大司馬的事情,安排好了報給劉徹就行。
至于他們的去除,都是安排去各地擔任郡尉,縣尉,或者軍中升職,有大功的在北地安排一些都尉,校尉。
所以在這商談的,基本也就都是霍嬗麾下這幫子親近之人了。
而把霍嬗叫來,以現如今這個情況,也就是霍嬗說封誰,封什麼,那就封誰,封什麼。
「稟,陛下,那臣就先起個頭?」
「嗯。」劉徹微微頷首。
霍嬗想了想,一個個算人太麻煩,先把這三公九卿,和諸卿安排上再說。
「三公,大司馬,丞相齊全,唯獨御史大夫空缺。」
劉徹撇撇嘴,剛被你撤了,自然空缺。
「臣覺得廷尉杜周可為御史大夫。」
劉徹想了想︰
「可。」
杜周走出來一番謝恩。
霍嬗繼續想,太常卿是石德,石慶兒子,石家的接班人,還不好動,不過霍嬗記得他好像坐了三年就犯了事被撤了。
「稟陛下,田千秋初為高寢郎,參與羽林虎賁招兵,過後為臣之文書,三戰中掌管詔令,以及情報等文書,未曾出過一絲差錯,勞苦功高,也是一個得力之人。
臣覺得田千秋可為太常丞,兼任尚書史曹。」
太常丞可以理解為太常這個九卿之首,皇家祭祀長的副手,秩俸千石。
而這個史曹,是尚書台下面的六曹之一,六曹也是隋唐時期六部的原型。
這是內朝官員,都是在少府麾下,位卑而權重,基本商議事物都在內朝,然後安排外朝去做。
而史曹掌管的是選舉和祭祀,可以理解為禮部尚書,正好和太常專業對口。
至于原先的史曹是誰,霍嬗不會多管,能者上庸者下嘛。
田千秋本事不大,但那也有看跟誰比。
歷史留名,能當霍光手底下的丞相,也不見得有多弱。
「可。」
「光祿卿空缺至今,一直未曾補上,臣覺得上官桀可擔當此重任。」
這次劉徹沒有回話,反而看向霍嬗。
「上官桀此人有勇力,能扛起牙門旗,風雨之中持華蓋擋雨。」
光祿勛這個位置很重要的,皇帝的智囊班子可都在這兒,比如光祿大夫,而且這兒還是候補官員的所在地。
最後劉徹還是點點頭︰
「可。」
與其說這次是大封功臣,不如說改朝換代,老人離去,新人上位。
上官桀有本事嗎?那是絕對有的。
但是他能以這麼年輕的年齡當九卿之二,光憑本事也不可能。
下來就是衛尉,衛尉是路博德,再不說的,衛尉下來是太僕。
「稟陛下,公孫敬聲可為太僕卿。」
子承父業,自家親戚。
「可。」
接下來這個位置就是廷尉了,杜周升到了御史大夫,廷尉這個位置自然就空缺了下來。
現在這個位置很重要,因為那十幾車的罪證還放著呢,西域已經打通,接下來霍嬗要開商路,改商律,商業會大發展。
所以需要清理一波,再養茂陵遷移一波,所以就需要有一個狠人坐鎮,但這個狠人還需要听話。
「稟陛下,王溫舒可為廷尉,杜延年可為廷尉丞兼兩千石曹。」
王溫舒名副其實的狠人一個,把他拉出來再發揮一下余熱,完事後就讓他養老去吧。
但是他這個人太狠了,殺起來就收不住手,他總覺得殺的越多,自己就會越被重視,不出現兔死狗烹的事出現。
所以就需要有一個人看著他,而杜延年明法律,可以讓他看著王溫舒,讓這個霍嬗麾下文書時刻提醒他。
而他也可以學習到王溫舒的經驗,為他後面擔任廷尉壘實基礎。
而兩千石曹掌管司法訴訟制度,可以理解為刑部尚書。
霍嬗和劉徹兩人對視一眼,就已經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不光是霍嬗沒有忘記這事,劉徹也沒有忘記。
「可。」
接下來是大鴻臚,這個位置其實田千秋挺合適的,但是他不是準備日後補太常這個缺嘛!
現如今的大鴻臚是商丘成,干的也算還行吧,自己麾下也沒人了。
張安世太屈才,司馬遷沒那個本事,所以霍嬗不準備變了。
然後是宗正,這個他安排不了,皇室中人擔任。
接著是大司農,桑弘羊,這個還用變嗎?
霍嬗也準備把衛家三小只之一放到大司農,不過這些接下來慢慢安排就行,沒必要這會說。
這會說的都是一些重要職位。
最後就是少府卿了,少府卿一直都是霍嬗自己,由王溫舒這個少府丞負責具體事物。
現在霍嬗不準備當了,少府他也只是掛個名而已,現如今他是群臣之首,不缺這個名頭了。
「稟陛下,王緯可為少府卿。」
劉徹詫異的看著霍嬗,他還以為霍嬗對少府卿這個第一個職位有很深的感情,不願意卸任呢。
他心里最合適的少府丞人選也是王緯,霍嬗不卸任,說是少府丞,其實也就是少府卿。
「可。」
三公九卿都安排完了,接下來就是諸卿了。
首先是執金吾,也就是中尉,名義上領的北軍,雖然在老劉手底下變為了鷹犬職位,但沒事。
接下來清掃過後,也不太需要鷹犬這個屬性了,大不了上水衡都尉唄。
所以這個職位,霍嬗準備給李陵。
李陵功勞那麼大,和他齊平的趙充國當了西域大都督,不如他的上官桀當了光祿卿。
他沒有九卿,諸卿起碼要安排一個吧?
而且接下來要練兵,把他安排成執金吾,霍嬗這個大將軍,大司馬可以隨時調動。
「稟陛下,臣覺得李陵可以為執金吾。」
「可。」
然後是將作大匠,這個同樣不變,還有大長秋也不懂,掌管後宮官署,皇後署官。
名義上也掌管著太子署官,但在劉據搬去了博望苑以後就只是真正的名義上了。
最後就是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掌管三輔之地,霍嬗也不準備變動。
「稟陛下,臣認為,江充可為水衡都尉。」
「可。」
接下來三公九卿和諸卿都安排完了,就剩下內朝了。
自己麾下的人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張安世,司馬遷,霍光和蘇賢還沒安排,還有一個他比較看重的董明。
至于趙破奴和孫尚,他們都是自己的家臣,一個先鋒大將,一個親衛大將,也就不安排了,有爵位就行,等打仗的時候封個將軍。
至于羽林軍中的人,趙冠,復羽這些有爵位就行,老霍一代,他一代,他們就是霍家的家臣,私兵,不適合安排朝廷職位。
而且安排了職位他們也沒有本事去擔任,他們只會打仗,只會騎射。
至于那些羽林軍中的將校子弟,將門世家子弟,隨後霍嬗就會把他們趕出羽林,安排他們去各地當郡尉,在朝廷的軍事署衙里當屬官。
所以,能安排的也就剩下內朝的職位,太子那邊也可以安排兩個人。
首先太子這邊,一文一武。
「稟陛下,張安世可為太子長史,兼任尚書僕射。」
太子長史,這是霍嬗的叫法,劉徹理解,秩俸比兩千石,尚書僕射,是尚書令的副手,秩俸六百石,同樣位卑權重。
劉徹想了想︰
「可。」
讓張安世去治理一下博望苑,有了尚書僕射的職位,他也可以隨時問政。
「稟陛下,蘇賢可為虎賁中郎將,秩俸比兩千石。」
虎賁校尉被霍嬗改成了中郎將,是因為霍嬗覺得以後太子的保鏢大隊長是個校尉,听著不太好听啊!
霍嬗沒有提把虎賁給劉據的事,所以劉徹沒有真正理解虎賁中郎將的意圖,他只是覺得職位不夠分了,所以新創一個給蘇賢。
「可。」
「稟陛下,光祿大夫,奉車都尉霍光可為尚書令,丞相府長史。」
尚書令就是內朝之首了,相當于丞相,丞相府長史就是外朝丞相的副手。
這個劉徹自然是自無不可。
「可。」
到這霍嬗就安排完了,司馬遷是個牛脾氣,不適合安排進內朝,他還得好好想想。
董明也是,內朝大都是文事,他干事認真,學習也你努力,但是現在還沒多大本事。
他準備想想安排一個劉徹時長能見到的武官官職,估計也就在光祿勛了。
三公方面,都是自己人。
九卿方面,除了宗正和大鴻臚,也是自己人。
諸卿方面的重要職位,同樣是自己人。
內朝方面,也都由自己人擔任,後續還會安排。
一番安排下來,滿朝文武,可以說都是衛霍中人啊!
什麼叫權傾朝野,這才叫權傾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