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三七節 情況還算可以(4.1K)

次日一早,天色愈發的陰沉,好像整個天都要塌下來一樣,霍嬗帶著近半的大軍再次出發。

每走一里地,就會留下百人駐守,看這人很多,但是平均下來,每人也要負責四米多的路程。

但好歹任務還算是簡單, 他們只需要不讓大雪堆積起來,把路堵住了就行。

霍嬗留下的都是西域諸國的兵馬,不過他們不會不用心,也不敢不用心。

霍嬗定下的規矩是互相監督,而且他們為了自己活命,也不敢偷奸耍滑。

路一但被堵住,那誰也活不了,所以霍嬗提出要求以後,他們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提出撤退之人,連一個都沒有,他們還算是聰明。

時間來到傍晚時分,此時的天色,不向平日里大亮,已經變得很黑。

霍嬗看了一眼天色,與身旁的兩個觀天象之人探討了一下,一致認為用不了一個時辰,天就下下雪。

霍嬗吩咐旁邊的張安世︰

「讓傳令官去傳令吧,讓後面的西域諸國兵馬先行扎營, 不要扎在一處, 散開一些扎在路上,明日清掃之時簡單一些。

我帶著羽林虎賁和湟中, 以及烏孫兵馬再走一段距離,讓兵馬散開。」

「諾。」

霍嬗偏頭對著肩頭的小黑說道︰

「去周圍看看,有沒有敵人。」

兵馬散的太開,防御能力下降,別被人突襲了。

霍嬗帶著剩下的兵馬繼續前行,走了差不多十里路以後,把烏孫兵馬留下,剩余兵馬繼續行走。

周圍已經是漆黑一片,霍嬗帶著羽林虎賁和湟中快速趕路,又走了差不多十里這才停下。

將士們開始安營扎寨,霍嬗伸手接住天上落下來的大雪花片子,松了一口氣。

大雪花片子不可怕,怕就怕下雪沫子,沉,落下來以後會積壓起來,太重了不好清掃。

若是再起一點風,那吹打到臉上,跟針扎一樣,無孔不入, 將士們就有罪受了。

但今日風不大, 今夜估計也沒風,情況可以算是良好,現在就看明日的情況如何了。

霍嬗把自己的袖子撩起來,接著伸出手臂,感受了一下溫度,然後又松了一口氣,氣溫不算是很低。

霍嬗這是苦中作樂,情況依舊不算是良好,雲層積壓的這麼厚,還沒有風,怕是要下一段時間。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五日內肯定是翻不過山,但是一定要翻過山頂,等過了山頂,情況一定會好很多。

霍嬗估量了一下情況以後,回了大帳,隨後吃飯睡覺,養足精神。

次日,天還沒亮,霍嬗就已經醒了,隨後將士們也陸續轉醒,收拾東西,準備繼續出發。

霍嬗走出帳篷,雪還沒有停,反而有一種越演越烈的趨勢,他拿著木尺量了量大雪的厚度。

「一尺二寸,這雪真大啊!」

「確實大,僕從沒見過這般大雪。」

旁邊的小李子臉上露出了驚駭的神色。

而霍嬗面色也是凝重,半晌後他開口道︰

「目前還沒事,雪片大,還沒沉澱下去積壓起來,就怕今日一過雪壓起來。」

霍嬗看著遠方的前路,他現在就怕山頂的一段路,那邊雪肯定更厚。

但擔心沒啥用,繼續走吧!

而且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下雪了,大宛那邊就有可能放松警惕,大雪中翻山,危險性很大。

張安世被他留在了西域諸國那邊,讓他再最後邊,主持留守兵馬的事宜。

西域諸國不是一片鐵板,需要有個人看著安排,所以田千秋臨時頂上了霍嬗身邊的差事。

「咱們不是多帶了兩千的馬匹嘛,挑一千身強體壯的湟中將士,按原計劃進行吧,讓上官桀去主持。」

「諾。」

人選其實昨日趙破奴就已經選好了,霍嬗一下令,上官桀直接帶著人馬走了過來。

來到前方以後,五百人馬帶著一千的馬匹停留,剩余五百人馬,分成了八十三個小隊,一個小隊差不多六人,最後剩下兩人分到最後一個小隊。

一人帶著兩匹馬,一支小隊兩個木板工具,八條繩子,排列整齊後沿著道路最中央的路線,踏雪,往前面而去。

每走五米,就會留下一支隊伍,五八四十,共四百米,再加十五,正好一里地。

所有人員就位以後,大家開始行動了起來。

每支小隊分成兩組,每組三人,分列在這五米道路的前後。

剩下四匹馬放在一旁,兩人坐上馬匹,把各自的繩子綁在馬鞍上,另一頭繩子由剩下的一人系在木板工具上。

這個木板工具,就是一塊木板上,釘兩個木棍,一頭釘在木板上,另一頭釘著一個把手,八字型分布。

等準備工作完事以後,清掃就開始了,在後面的一人抬起木板,插入雪中,木板上面往自己的方向稍微傾斜。

前面騎馬的兩人同時一夾馬月復,馬匹用力往前走去,後面的將士按住木板,木板推動這地面上的積雪往前走去。

兩邊的將士把雪往五米的中間位置聚集,聚起來以後,然後再推向道路兩側,有馬匹,不缺力量。

沒用五分鐘,這一里地就清掃的差不多了,雖然因為工具不熟練,配合不默契,地面不平整的原因,積雪還是有所殘留。

但是問題不大,幾萬兵馬走過以後,也不剩下什麼了,只需要把大量積雪清理,不然他們最前面的兵馬太難走就行。

這一里地清掃完了以後,這五百將士繼續出發,下一里地。

輪換的五百人馬跟在後面。

他們後面是九千湟中,羽林虎賁在最後面,不過他們還沒開始出發。

霍嬗定下的規則是五百人十二里地一輪換,三人一組,一人按三次木板,然後換人,三四一十二,要公平嘛。

這前面的將士,清掃完第一波以後,湟中和羽林虎賁這才出發。

按照霍嬗規定的速度前行,這一整日下來,基本沒有耽誤太多的行軍速度,走了八十里的路程,霍嬗心里很滿意。

「上官桀,讓將士們再辛苦一下,你帶著這一千人馬,把山頂的十里路清掃出來,不然今夜過後,明日會更厚。

等咱們過了山頂,小黑去看了一趟,山那邊估計沒下雪,路途會好走很多。」

「末將領命!」

上官桀走了以後,孫尚湊了過來︰

「大都督想的這個辦法,真是厲害,根本就沒耽誤行軍。」

霍嬗瞥了他一眼︰

「別在這廢話,你去帶著一營羽林,把山那邊靠近山頂的大宛斥候全給我清掃了,一個也不能跑了,帶幾個回來,我問問情況。」

「末將領命!」

霍嬗其實根本就沒讓小黑探查山那邊有沒有斥候,大雪封路,斥候範圍霍嬗縮小到了五里,所以霍嬗沒有確定消息有沒有。

但只要想想就知道,肯定會有啊,隔著一座大山,除了霍嬗軍中的西域諸國通風報信,肯定會有人在山頂等候。

只不過人數不超過百人罷了。

至于霍嬗怎麼知道西域諸國有人通風報信,還是那樣,沒確定消息,但是絕對有。

不過霍嬗沒心思搭理他們,此刻大雪封山,消息他們也送不過去。

等安排好事情以後,霍嬗沒再管,安營扎寨自然有趙破奴看著。

進入帳中,小李子沒在,他帶著僅剩的兩個個小宦官去準備霍嬗的吃食了。

本來小李子麾下有不少宦官的的,負責伺候霍嬗和劉據的,但他這次提前出發,沒帶劉據,過去了有大戰,不太安全。

所以大半的人手都留下來伺候和保護劉據了,他們可都是一幫子大內高手,劉據的最後一道防線。

霍嬗在生活這方面很舒服,想吃啥就給小李子說,午飯時在趕路,吃點干糧和肉干就行,晚飯和早飯那肯定需要吃點好的,他還在長身體。

每次安營扎寨,霍嬗的大帳那肯定是最先架起來,這個時候就是小李子最忙的時候。

霍嬗吃完了晚飯以後,躺在榻上睡了一會,孫尚回來以後,小李子喚醒了霍嬗。

霍嬗躺在床上沒起來,枕著胳膊,看著坐在榻邊地上的孫尚問道︰

「問出來了點什麼沒有?」

孫尚嘿嘿一笑︰

「回主公,問出來了,大宛三萬五的兵馬,康居兩萬五的兵馬,他們確實是奔著我們來的,準備趁我們立足未穩突襲,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霍嬗閉上眼楮︰

「行,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孫尚站起身行禮後退了出去。

霍嬗看著帳頂,不屑的笑著念叨了一句︰

「一幫子蠢貨,還突襲?」

可不就是一幫子蠢貨嘛,他們根本就不會突襲。

霍嬗領大軍就算是過去了,己方兵馬地勢高,大宛兵馬地勢低,霍嬗已經提前有了準備,他們怎麼沖?

敢來,霍嬗就能借著地利沖死他們。

突襲,玩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或許,他們是防御來的,想把我困死在山上。’

霍嬗覺得他自己猜的八九不離十了。

霍嬗心里有這個答案,是因為下山以後的地形原因。

翻過山以後,那邊只有一條下山的路,而這路正對著一個湖泊。

這個湖泊北邊連接著湖泊,霍嬗要往西進大宛,北邊走過去沒路,所以就需要繞過這個湖泊。

而這個湖泊雖然不大,但是它是一個橢圓形,一頭北側接著山脈,一頭與山脈形成了一個夾角。

這個夾角處是一個小平原,大宛和康居的六萬兵馬,就位于這個平原之上。

霍嬗麾下都是騎兵,而且這些兵馬,除了羽林虎賁,其他各軍九成九的都沒入過水。

所以他要往西進入大宛,就必須往南通過這個小平原,這樣才能進入大宛。

敵方六萬的兵馬,選擇的這個位置,那是頂頂好的。

至于知道這條路過去有個湖泊擋路,霍嬗為何還要走這條路,這個原因很多。

總的原因來說,這條路最近,最好走,對過去以後的行動最方便。

最近是霍嬗帶著兵馬從烏孫過來,這條路自然最近。

他雖然可以帶著兵馬從烏孫那邊順著各山脈谷道進入大宛,但是太遠,路也不好走。

霍嬗也可以往南行走,借休循的鳥飛谷進入大宛,但是路程下來,要多出五六百里地。

至于最好走,這段路結合最近和差不多近的路線,還真就是進入大宛最好走的路線。

至于過去以後對接下來的安排問題……

首先,下了山,這個湖泊最合適就是飲馬地,山上無水,十幾萬兵馬的馬匹,水源是個大問題。

說起來,天冷,水有凍住的危險,但是這雪正好幫了忙。

除了這個湖泊以外,還可以在這個小平原開口出休整一番。

然後順著河流上游往下游進入大宛,然後從各支道處改變方向,沿著平坦河谷,直奔大宛的各小城池和三大城。

大宛是一個游牧和農業並行的國家,但是他們的農業發達,那只是相對于西域來說。

而對于大漢來說,他們就是一個游牧國家,而他們一開始本就是游牧,慢慢發展出了農耕。

所以因為他們的歷史,以及現在他們游牧的身份,他們建城,開艮土地,都是在河流沿岸。

因為他們依賴水源,他們的地是不澆水的,他們的這片地方確實好,氣候好,而且他們的農業還沒大漢那麼的發達。

他們依賴水源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牛羊馬匹。

雖然在農業越來越興盛以後,水源不是那麼缺了,但是一直生活在河流沿岸,自然不能再草。

而且水草,水草,這個詞不光是分開說,也有有水的地方草就茂盛的意思。

所以大宛的城池,富饒區域,大勢力聚集區域,都是在河流沿岸。

而霍嬗從上游出發,可以一路的橫掃下去,很方便,而且沿著河谷,道路也好走。

所以霍嬗才選擇了這條路,各方面都很好啊,至于現在大宛堵路,滅了他們不就行了?

至于這個位置這麼重要,大宛為何不在山頂建成,扼守住這個地方呢?

原因有很多。

首先,西域諸國亂糟糟一片,但是大規模戰爭基本沒有。

其次,大宛是個游牧國啊,農業發達,他還是個游牧,騎兵是主流,城池不符合他們的情況。

還有,大宛是個大國,他們不怕山這邊的那些小國,而且有著山脈天險存在,他們的主要應對方向是在西南北邊,東邊不考慮。

最後,這條路最好走,不代表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