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一章︰四百人的相聲

周浩的表演,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一些老前輩的水準。

這些老前輩的能耐怎麼形容?

這麼說吧,有一位著名的影評人,曾經形容過他跟一位相聲老藝人相處的經驗。

首先聲明一點,這位老藝人的名氣並不是特別響亮,起碼不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那幾個。

他有幸看過一次老先生的表演。

看完了以後,還想接著看……

當時老先生固定在一個茶館演出,他天天跑去茶館蹲著,就算是這樣還看不夠。

每次老先生說完,他都還想接著去听。

以前他听說過戲迷。

但他對那位老先生表演的痴迷,恐怕不比任何一個戲迷痴迷戲曲差。

他就成了活月兌月兌的評書迷,相聲迷……

周浩雖然沒有那麼夸張,但多少已經沾染了那麼一點兒風采。

以至于他在舞台上表演的時候,台底下的觀眾全都瞪大了眼楮看著他,不忍心錯過一秒。

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錯過一秒就錯過許多許多。

「導演看了這樣,也是愁的不得了。我們這兒有一個400人的相聲,你看你能不能說?」

「400人的相聲?」

欒哥听到這個說法,童孔直接放大了。

台底下的觀眾,這時候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這真不怪他們少見多怪。

主要是從周浩嘴里形容出來的這個玩意兒,在他們的腦海中都沒有任何的概念。

一個人的相聲說的不多。

用郭老師的話來說,敢在舞台上說個單口的,那都是真有能耐,真有本事的。

很不湊巧。

他郭老板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年代,真正敢站在商演舞台上說單口的,掰著一只手的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而真正能夠保證效果的,恐怕不超過三個人。

對口是最多的。

三人表演的群口,現在也算比較常見。

到了4個人一塊兒表演,人多的優勢就很難凸顯出來了。

不僅如此,反而會處處受制。

4個人同時站在舞台上,你要給這4個人分不同的台詞,而且每個人還都要有自己的角色。

這對于劇本的要求以及對于演員的能耐。

都是極為苛刻的。

表演好了當然可以錦上添花,但你只要表演的有那麼一絲瑕疵。

馬上也會遭到所有人的怒噴。

觀眾在台下看表演的時候,也會覺得你演的特別亂。

正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舞台上的多人群口才越來越少。

四個人一塊表演的群口節目,真正能夠在舞台上站住腳的,也就一個紅花綠葉。

師父教徒弟的段子。

只有這個節目從人物到立意,再到整個表演的節奏,都是順的。

其他的就完全不行了。

至于說人數更多的相聲。

真正能夠在舞台上立住腳,被所有行內人和廣大觀眾認可的。

估計也就馬老師的五官爭功。

其他的相聲演員自然也演過類似的相聲,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還真的是不多見。

由此不難看出多人群口的難度。

以前的觀眾對于相聲並不了解,他們可能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概念。

台下的觀眾可不一樣。

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跟著周浩和他這幫師兄弟一塊兒成長起來的。

他們听的也多,知道的也多。

當周浩說出400人的相聲表演時,這些人的眼楮都直了。

他們的腦海中根本就想象不出那樣的畫面。

一般來說舞台上站五六個人,那個場景就已經夠亂的了。

台底下的觀眾沒有辦法理清人物,並不清楚每個人物說了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麼看表演?

這也是五官爭功的偉大之處。

人家就是把那麼擁有很好立意的一個作品,給完美的呈現了出來。

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想不佩服都不行。

可即便是當年的馬老師重新活過來,400人的相聲表演,他恐怕也安排不了。

一人一句都夠一台晚會了。

「大家伙都不帶相信的!」

欒哥兩只手攤開。

那意思他是絕對不相信。

不光他自己一個人不相信,就連舞台下坐著的那些觀眾,都不帶相信的。

然而就在他這麼說的同時,一個膽大的女孩子,勇敢的站了出來。

「我信!」

那感覺。

就好像不管周浩說的是什麼,她都能相信,而且深信不疑。

如果是在小劇場,小姑娘的舉動沒有任何問題。

但這里是節目錄制的現場,節目最害怕的就是出現意外情況。

尤其是演員表演的這個環節。

他們總不可能因為這麼一點意外情況,就把嘉賓的表演叫停,然後讓他們重新錄一遍吧?

小姑娘的做法,無疑給劇組的工作人員增添了極大的麻煩。

喊完以後小姑娘也知道自己犯了錯。

她羞愧的低下腦袋,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面對小姑娘這樣的表現。

其他的觀眾也是情不自禁的笑出了聲兒。

工作人員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清楚自己該如何處理?

關鍵時刻,周浩站了出來。

「看到沒有?有人信。」

周浩不僅主動把話題接了過來,將這個責任攬到他身上。

同時他還順水推舟,給欒哥出了個難題。

周浩非常相信欒哥的能耐,他堅信欒哥一定會處理好這件事情。

事實也的確如此。

欒哥听到了周浩的說法以後,沒有任何遲疑的點了點頭。

「她是你家親戚,你真以為我不認識你舅姥!」

我去!

年輕的小姑娘,盡管羞愧的不得了,听到這話還是怒站了起來。

「別胡說八道,人家挺漂亮一小姑娘。」

周浩連忙打圓場。

效果有了。

隨著欒哥的那一聲調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發生了轉移。

之前的事情反而沒人計較了。

兩人全都重重的吐了一口濁氣。

對于他們而言,這第1道難關也算是被他們給渡過了。

「這你就不懂了吧,只要咱們的場地足夠大,多少人裝不下?」

周浩擺出了指點江山的氣勢。

「為了滿足所有人上春晚的要求,人家導演組也是緊鑼密鼓的行動。這不是,特意搭了兩個假山,假山下面還給建了一個池子……」

「嗯?」

「場地足夠大呀,只要這個場地足夠大,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兩邊假山上,一邊藏他一百人。水池里再弄100人……」

「那你也不夠呀!」

兩邊假山上分別弄100人,加在一起也不過就200人而已。

姑且不談這200個人在舞台上的作用,就單純從數量上來說,這跟周浩剛剛說出來的數字也是相距甚遠。

「別急啊,這不還有個水潭嘛。」

「你說挖的那個池子?」

「對呀,池子里還藏著100個呢。」

「那也不對呀,這才三百,還差一百呢。」

「還有飛機,一百個演員,背著降落傘……」

周浩描述的那個場景實在是太嚇人了。

「還要從飛機上跳下去啊?」

就算是有降落傘,這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幾乎不可計數的。

就連欒哥都認為不值。

就更別提台底下那些觀眾了,看他們那迷茫的小眼神,全都寫滿了,不相信。

不管周浩忽悠的天花亂墜,他們都覺得非常扯。

「而且你這玩意兒,都安排到一塊,他也不合理呀?」

「怎麼就不合理了?」

「你試想一下,如此混亂的場景,怎麼表演啊?」

欒哥說的,無疑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

周浩也琢磨著,他說的非常對。

不過這個時候,周浩當然不可能自己打退堂鼓。

他用特別嫌棄的眼神,看了欒哥一眼,然後才開口解釋道。

「這你就是典型的少見多怪了。」

嗯?

欒哥疑惑的看向周浩。

「彩排的時候大幕一拉開,兩邊假山上的演員全都冒出來,給大家拜年。大家新年好!然後水里的演員在穿著潛水服,從底下的水池子里冒出來,跟著大家一塊兒祝賀新年好。最後再從飛機上嗖嗖的跳下100人,這個場面多壯觀?到了最後,再有人拉一個逗跟的上來,對著大家喊一句。觀眾朋友們,我可想死你們了!」

听周浩說的如此有趣,台底下的那幫觀眾,已經完全按耐不住了。

盡管他們克制,克制。

盡可能的克制自己的情緒。

但是在這樣的場景之下,他們根本就克制不住。

「膽子也太大了!」

對于周浩的那些師兄弟而言,他們在這個時候就只有一個感覺。

那就是周浩的膽子,簡直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別的他們不敢說。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讓他們站上舞台,用周浩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表演。

他們怕是沒有周浩的膽量。

毫不客氣的說,這壓根兒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膽量。

周浩就能沒有任何負擔的說出來。

這同樣是不可思議的。

然而就在師兄弟認為,周浩的表演到此為止的時候。

周浩最後又給加了兩個字。

「完美!」

在說這兩個字的同時,周浩還用手拉了一下。

整個動作不能說像,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一次性拿兩個明星找包袱。

雖然都是那種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周浩的這幫師兄弟,還是感覺自己的頭皮一陣陣的發麻。

他們發現,他們到底還是低估了周浩的膽量。

等到周浩從舞台上下來,他們一定要一塊兒給周浩唱一首孤勇者。

要是沒點勇氣在身上,可沒有辦法像周浩這樣,在舞台上表演這樣的段子。

這個時候周浩跟欒哥兩人的表演,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兩人表演的節奏明顯加快。

不管是台底下的觀眾,還是周浩的那幫師兄弟。

在這個時候也全都擺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態。

他們听的異常認真。

仿佛生怕錯過某個包袱,進而就不知道周浩演的是什麼了?

正在後台監控一切的總導演,恰好就看到了這一幕。

他微微點頭,眼中也露出了一絲笑意。

其實按照他們之前的想法,最後的舞台獻藝雖說是特色。

但相比于前面的綜藝拍攝,這個環節受到的關注,以及受到的喜歡。

肯定是不多的。

舞台上的相聲表演,終歸是太粗糙了一些。

綜藝節目里的,做游戲就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玩兒的淋灕盡致,而且觀眾也願意看到節目組,給舞台上的演員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

每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們笑的都特別歡暢。

相聲之前之所以干不過小品,其根本原因也在于這一點。

倒不是那些電視相聲演員,真的沒能耐。

只是在那個大環境之下,對他們太不公平了。

而小劇場的相聲之所以能夠遠超小品。

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相聲的某些表現力雖說不如小品,但他們也不用像小品一樣受到約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你要表演穿越,表演騰空,表演潛水。

如果你是相聲演員的話,用嘴皮子一說就能完全替代。

小品表演行嗎?

你不光要找到相應的道具,而且你要演的惟妙惟肖。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舞台下的觀眾才能認可。

電視機前的觀眾才能有代入感。

再加上創作能力。

相聲演員因為有很多傳統節目的加持,他們只需要替換一些包袱就能上台演出。

小品演員卻要重新編段子重新排練。

一個經典的小品段子,起碼要排練半個月到一個月。

但你在舞台上演,能演多長時間?

這樣的投入和產出,同樣讓小品受到局限。

周浩和周浩的這幫師兄弟,每一次登台都能帶出不一樣的作品。

哪怕是一模一樣的相聲段子。

因為表演的演員不一樣,他們的整個台詞包袱結構也會截然不同。

這同樣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就在總導演暗暗感慨的時候,周浩的表演,也已經進入到了高潮。

他整個給人的感覺,就好像跟舞台融入一體一樣。

欒哥,再留意到這一點以後。

非但沒有介意,反而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總能插進去了吧?」

400人的相聲演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多周浩一個都不算多。

就連欒哥這個旁觀者听到了周浩的表達以後,都認為周浩理所應當,應該拿下一個位置。

「哪那麼容易啊?」

周浩苦笑搖頭。

「我前面還有4000多人排隊呢!」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