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一章 兵分三路

河間國,中水城。

此地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不僅處于滹沱河的回彎處,而且安平國、清河國、中山國這參個郡國行政單位的交界處,滹沱河和泒水都在此由東西走向驟變為南北走向。

因此,中山城也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張郃所部一萬四千余人急行軍南下,要搶佔的最重要據點。

從涿郡一路奔波, 風餐露宿的張郃,很幸運地搶在了官軍前頭。

可隨後張郃就意識到,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這處兩河回彎,似乎是官軍故意讓給他的。

幾乎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一瞬間,張郃就明白他中計了。

「攻其必救,誘其必援!」

在中水城的城頭, 這處參郡兩河交界之地, 張郃深深地擰起了眉頭。

「說說官軍的兵力分布情況,當面來切斷我軍補給線的有多少,是誰做主帥,誰為先鋒?在常山郡和中山國邊界與郭圖對峙的主帥又是誰?先鋒是誰?」張郃的手扶在城垛上,向著身旁的斥候問道。

「將軍,敵軍的兵力分布情況,屬下已經仔細探查過了,已知的官軍共有五萬人馬,分為左右兩路。其中我軍當面的右路軍約有參萬人來切斷補給線,其中有四千人為先鋒部隊,主帥為太尉朱,先鋒為徐晃。郭圖當面的左路軍則是由天子親自指揮,麾下兵員大概有兩萬左右,其余的都是輔助性質的民夫和輔兵。但據說左路軍的戰力卻不弱于右路軍,甚至比右路軍更強悍一點,其中都是打老了仗的禁軍,右路軍則是以關中、並州等地的守備軍為主。」斥候頭領回答道。

張郃是袁紹麾下統兵能力能排到前參的存在, 乃是有勇有謀的智將, 非是顏良文丑那般有勇無謀的莽夫, 自然不會上趕著離開堅固的城池, 鑽進官軍的口袋里,或者一股腦地沖上去。

張郃沉思片刻,大略思考清楚了當前的戰場態勢,做出了他認為最為理智的判斷。

「嗯!這樣說來,倒也不難猜測出官軍的目的是什麼了,應該是為了一面拖住郭圖,一面以重兵擋住我們,再分兵切斷滹沱河和泒水之間的補給線現在的形式已經很嚴峻了,我已經顧不上別的,立刻派出使者,讓郭圖一定守住中山國,另外,我需要主公的增援,敵軍一倍與我,只有得到增援的兵力,我才能守住補給線!」

「是,屬下這就派人前去聯絡郭監軍!」

「去吧, 多派斥候打探當面官軍的消息, 如果官軍試圖繼續向東威脅我軍補給線, 馬上來報告。」

「喏!」

隨即,張郃便立刻調兵遣將,向著南面和西面的幾座小城而去,試圖構建以中河城為核心的環形防御圈。

張郃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務,在保證自己不被官軍吃掉的前提下守住補給線。

而只要佔據地利,形成掎角之勢,以官軍一倍于己的兵力,張郃認為並不可能硬啃下自己。眼下站穩腳跟先防守住才是正道,至于補給線的問題,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與此同時,常山郡與中山國交界處,無極縣中,劉弋和法正、賈詡、荀攸,幾人聚集在一塊兒商量著什麼。

「現在郭圖已經撤到了泒水以北,我等是否也應該趁勢進逼泒水,一舉拿下漢昌,將那里的糧草全部奪取過來?如此一來,我們不但可以解決我軍後勤的問題,而且還可以陳兵泒水,以後我軍再想攻擊袁紹,就容易的多了!」法正建議道。

「呵呵!」賈詡捻了捻胡須,輕笑了一聲說道︰「不管如何,我覺得郭圖並不像是一個沒腦子的蠢貨,既然他能在短暫的時間內撤到泒水以北,目的就是在泒水和寇水之間將我軍拖住,肯定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否則,郭圖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就組織征召了這麼多輔兵了。」

荀攸接過話題,繼續分析道︰「我們貿然進攻漢昌,只怕會陷入郭圖的圈套之中,不如繼續等待一段時間,待太尉率領的右翼威脅到了安平、饒陽一線,若是張郃被嚇唬住了,自己在中水、武桓畫地為牢,沒有做出應有的行動,那麼,郭圖自然不足為慮如果他有所舉動的話,我們就立刻北上,以中路軍切斷郭圖和張郃的聯系,兵鋒插過安國一帶,然後向左迂回,將郭圖一口吞掉。」

不錯,官軍共有六萬五千余人的戰兵,其實是分成了參路,而非被袁紹張郃郭圖等人所知的兩路。

因此,有一萬五千余人是隱藏起來的中路軍,中路軍大多是騎兵,與左路軍的出發陣地相同,隨時準備撕裂郭圖和張郃之間的結合部,向北方縱深發展。

「南人不善馬,荊州、揚州、益州的兵,就不要安排他們去中路軍了,留在朕的身邊就行。至于閻行、馬超、龐德、關羽、趙雲等將,可以隨著徐晃將軍的中路軍一起行動,還是發揮騎兵的集團優勢比較好。」

「陛下聖明!」兵部尚書賈詡拱手听命道。

隨後,四人又開始商討著進軍的具體策略,以及如何奪取中山國的幾座要城,在切斷郭圖與張郃之間的聯系後,嘗試進行一次比較大的迂回和包圍,來徹底圍殲上次逃過一劫如今元氣尚在的郭圖所部。

中山國的情況,雖然比較復雜,但卻不像一開始在常山郡月復背受敵那般危險,所以,即便幾人都不敢輕易冒險浪擲手中珍貴的兵力,可心中對于中央突破這個頗為劍走偏鋒的戰略,還是有信心的。

一直到夜幕降臨,幾人的商議才結束,隨後便各自回帳休息了。

劉弋怔怔地看著地圖出神,他的目光落在了泒水一線的參個重要據點上。

從左到右,漢昌、安國、中水。

漢昌和安國都在無險可守的泒水兩岸平原上,而中水則在河彎處,周圍還有幾座小城。

這就注定了此次戰役,右路其實只是虛晃一擊,官軍沒有足夠的兵力,也難以跨越極為被動的河灣地形對張郃形成包圍。

而劉弋謀劃許久的動作,是以左路為牽制,中路騎軍進行突破,越過泒水拿下重鎮安國,繼而向左進行大迂回,將郭圖所部圍殲在泒水和寇水之間的狹長地帶。

一旦成功,無論袁紹是否消滅了公孫瓚,都會在回師作戰時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